
【江山·好声音】【风恋】我在江山这些年(散文)
江山“好声音”主题征文还有两天就截稿了。虽已立秋,仍艳阳似火,蝉鸣嘶吼,我在“写”与“不写”中躁动不安。不久,在夏荷渐枯,稻香飘逸中,江山将迎来第十五个年头。时光飞逝,我来江山已经八年有余,风恋碧潭社团也即将满八周岁。
说起社团,不得不感谢社团现任总编风恋落花的孤独老师。当初风恋老师说办社团,我是百般不同意:“我什么都不懂,万一管不好,怎么办?不是给你丢脸,惹人笑话吗?”他却说:“只是让你帮我管理社团,其它事由我处理。因为我工作忙,没时间管理社团,你时间相对充裕,做事又细心认真,准没有问题。作为朋友,难道这点你也不愿意支持我?”就这样在他的开导、鼓励下,我被赶鸭子上架,诚惶诚恐中被推上“社长”的位置。开始百般不同意的我,在听到他说“作为朋友”这话时,我沉默了,是啊,为朋友应该两肋插刀,虽不说“两肋插刀”,但支持是应该的,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了。
我是个做事认真的人,在其位必须谋其职,不懂就学吧,在风恋总编的不断鼓励、打气和指导下,跟他一起把社团建起来,随后和陆续招募的编辑管理携手同心,共同努力中,把社团经营起来,并稳定发展。
写作上,我是个上进心不足的人,尽管有风恋总编一直在赐教指导,还是进步甚微,有时风恋总编都有点“恨铁不成钢”,气得说我“一心只想做社长,都不重视写作了”,的确愧对老师。在江山几年,可能我是所有社长中发文最少的,精绝品就更不用说了。但是,不影响我对江山的那份真情与热爱。文章写不好,社长必须做起走。近两年,是有些懒散了,但无论再懒散,再忙,再晚,还是要打开电脑,或者手机登录江山,查看社团后台有没有积压稿件,新编发的稿件有没有审核推荐,编发的作品有没有符合申报精品的,申报精品的有没有没过的,没过的文章存在什么问题,有没有修改再申报复审的价值……
查看后台、提示编辑、审核推荐文章、申报精品、修改申报复审、转发文章、回应作者问题……,尤其是作者的问题,那是各种各样啊:
“社长,我的登录密码忘了,怎么办啊?”
“社长,我的文章某处有个错别字,麻烦帮我修改一下。”
“社长,我文章某处还需要加几个字,某处要删几句话另加一段文字。”
“社长,怎么注册江山?”……等等,等等。
对待作者,就像商家对待顾客,那可是上帝,是“衣食父母”啊,必须有求必应,温和、耐心、真诚地一一回应。若遇上一个注册的新作者,那更是要一点一点,一步一步细心、耐心地讲解,直到对方完全搞懂注册成功。这些是作为社长这些年每天必做的工作,早已习以为常。表面上我只是个没有工作的家庭主妇,而实际上我比好多人都忙。不光我,江山的社长差不多都是这样,那些作者多、稿件量大的社团,我相信社长会比我更忙更操心劳神。
虽然从激情四射、满怀信心,到因故短暂关闭社团,又在社团成员和作者要求下重新开启社团,这过程中确有激情消减,但仍在坚持不懈。八年的时光倾注于江山,八年的情感依恋,就如谈恋爱,感情不是说断就能断,说舍就能舍的。
现在的懒散,什么客观原因都只是借口,归根结底是自己经历后的放下,对一些事物不再那么执着,也没有必要执着。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价值观不一样,思维理念发生改变,没必要去和别人比什么,更没必要在意别人说什么,怎么看。把江山作为文学芳草地,把社团作为精神乐园一隅去耕耘,做到随心、随缘就好。让家人们开心,情绪有安放之地,珍视友谊,和谐共进,便是最大的欣慰。
我是一个“慢热型”性格,很难有火爆型的冲动与膨胀的激情。这或许又跟年龄有关,毕竟已不再青春年少,步入中年的女性,会因为身体原因、家庭原因、心理原因等等的影响和变化,对于油盐酱醋茶以外的事都会淡化,或者不作为生活主导去经营。生活、工作才是主导,其它业余爱好只是精神愉悦和消遣,只是生活的一部分,须放到次要位置。如果把兴趣爱好放到生活的主导位置,而把生活放到次要位置,那势必主次颠倒,本末倒置,得不偿失。所以,我经常跟社团其他编辑都是这样说的,把工作和生活放在第一位,先经营好生活,干好工作,才能安心做想做的事。
然而,对某一个事物只要用了心,动了情,流了汗,倘若要说放弃,又很难,不甘和不舍总在心里纠缠。就如参加各协会(学会)文学活动时,有文友问:“在江山有报酬吗?收入高吗?”我说:“没有报酬,大多没有收入。”文友听后瞠目结舌:“没有报酬还干啥?浪费时间,还不如出来多写点文章投报刊杂志赚点稿费呢。”我只是笑笑,不置可否。这或许就如有人形容婚姻:“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
我是从江山文学网正式接触文学的,网络是我文学的起源地,我忘不了把我带进文字世界的江山。“吃水不忘挖井人”,就像生养我们的父母,是给我们生命的人,怎能忘恩负义,做个叛逆者?江山是给我文学生命的地方,我能忘吗?我能随意说离开就离开吗?不能!
我们不妨把目光移出江山,放眼其它各文学网站,即便是带“国”字的,也有不尽完美的地方,栏目设计当然各有千秋,各具特色,或者根据经营宗旨不同,侧重点有所不同。但首先最直观的版面设计,就很难让我喜欢,感觉版面比较凌乱繁杂,看得人眼花缭乱,不如江山的版面简洁美观又直观明了,可谓赏心悦目;其次,有的网站文章排版格式松散,看不到文章字数和浏览量,有的只能看到浏览量,其它啥也看不到,一般登录进去随意晃两眼就退出了。这种,你能喜欢吗?当然,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喜欢的人还是不少,那是各人侧重点不同,所看角度不同,无可厚非。还有个别网站为拉作者,攒人气,用金钱诱惑,编一篇文章多少钱,或者一篇推精的文章多少钱,但也只有“三分钟热情”,过一段时间照样冷下来,毕竟金钱那是个现实的问题,如一口井,要有不断浸入补入,才能有长期的给出,否则很难长久。去尝试过的人最后都回归了江山,这就说明了一切!事物没有比较就没有差距,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高下自然分晓。所以,只要来到江山的人,都会爱上他!江山,是你来了就不想离开的网站。走了的,不是因为江山不好,而是不能达到自己的满意度。
江山,既然能十五年屹立众多文学网站的潮头,一直繁荣发展,自有其优势和特点。前面说的“版面”那是网站脸面,是管理者,或者开发者的智慧体现。更主要是拥有一批不计酬劳、兢兢业业、绝对无私奉献的管理团队和庞大的编辑队伍。从江山网站管理层到各社团管理、编辑,都是热爱文学、热爱江山、心系江山、随时准备全力以赴的人。以前没有智能手机时,只能在电脑上操作,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自从有了智能手机以后,江山的工作更加灵活,不限时间不限地点,可以在上班的地铁上申报精品、写编者按编发文章,可以出门在外随时抽空拿出手机,打开网页,登录江山,做江山的任何事情。现齐鲁社团副社长叶华军就是,经常听到他说在路边树下,坐在电瓶车上写编者按编辑文章。
我是个笨人,以前不会也不太习惯手机上操作,所以只要出门在外,就有些麻烦,社团的一些工作只能委托其他人做。对平时没做过的生手,还要费老半天劲教怎么操作。后来也是叶华军老师教会我怎么在手机上编辑文章、申报精品。自从跟叶华军老师学会在手机上操作后,我再不用担心有事,或者外出申报不了精品了,现在我也能在手机上玩转江山啦。好多次申报精品,我都是在参加活动途中,在地铁上操作的;有时编辑们忙,为了稿件不积压太久,早上先坐在床上把文章编发了再下床做早餐。智能手机助我一臂之力,管理社团更加得心应手。
微信的出现,似乎分了一部分人的心,而喜欢网站的人总归会喜欢。江山的“五正文学”经营宗旨、精品品牌思路、每篇文章的编者按,这些,到目前都只属于江山所特有。经常听江山文友说,江山是一个能给各个层次的文学爱好者展示的平台,“公平、公正、开放、包容”,是江山的经营理念。
江山是门缝里吹喇叭,早已名声在外了。每参加文学活动,都能碰上江山文友,比如著名评论家、江山老文友余懋勋、成都金堂竹韵书院院长贤者无忧(刘元兵)、竹韵书院副院长秋水翁(王勇)、前文提到的叶华军、蓝色宁静妹妹、诗人冰泉、老作者唐成元、著名军旅作家、中国作协会员贺贵成、小说作家张忠福老师、孙丹木老师、徐成君老师等等。走出江山,在线下也能遇上这么多江山的“战友”,彼此间有江山的共同话题,一听是“江山的”,立刻有一种亲切感,距离立马拉近一大截。“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真是人间无处不江山啊。
在一些活动中,只要有我发言的机会,我都会不失时机地介绍江山,宣传江山。好多位文友就是通过我的介绍了解,加入了江山的。如四川省散文学会文友卢海阳老师就是通过我的介绍走进江山的,她虽然发文少,但一直在关注江山,阅读留评。还有双流诗词楹联学会会员饶戈老师、我十多年的QQ好友孙希良老师、常林(夫之人)老师等。常林老师还给我《特殊的“六一”》《花落清明祭母亲》及诗歌《蜗牛人生》等几篇拙作写过赏析文,让我特别感动。还有黑龙江的光影流年萧老师和湖南的肖和良老师,他们是通过我转发的文章链接加好友进江山的。
在以赵兴华董事长为核心的领导下,在逾十万会员的不懈耕耘中,江山已然成为每一个文学爱好者的精神家园,心灵归宿。在这里,可以任由思绪放飞,徜徉在文字的海洋中,去开心阅读,有93万多篇文章供你阅读学习;去静心欣赏,有声频道几十位优雅主播不同的美妙声音供你愉悦赏听;去学习精进,有夜校不定期的创作讲座和佳作赏析讲座,只要有兴趣,每节课都可以去听讲学习;去潜心创作抒怀,写时代的美好,抒生活的幸福,记有意义的事,抒刻骨的情,写难忘的人。发扬江山无私奉献精神,弘扬时代正能量,促进中华文化蓬勃发展。让江山这个文学爱好者的精神家园,四季如春,繁花似锦,欣欣向荣。江山如此多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