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齐鲁文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齐鲁】聋大婶(散文)

编辑推荐 【齐鲁】聋大婶(散文)


作者:甄西同 白丁,15.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04发表时间:2023-08-11 08:30:07
摘要:聋大婶一辈子就一个念想,等待根叔回家,可到头来,直到聋大婶咽气也没等来自己日夜思念的丈夫。

聋大婶走的时候八十三岁。
   一天早上我正吃早饭,父亲告诉我,你聋大婶去世了,当时我愣住了,前几天在村广场还看见她老人家,见她脸色不错挺精神呢,怎么说走就走了?
   “你大婶这一辈子确实不容易,能活到现在不就是心中一直有个念想?要不是这念想支撑她恐怕坟头上的草不知青了又黄,黄了又青多少次。”
   聋大婶十六岁嫁给我村一个叫根叔的。聋大婶年轻时长的很俊(听父亲说),高挑的个头,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娘家有两个哥哥,是全家人的手中宝。
   根叔那年十七岁,长得也帅气,家里有十几亩地,还有两匹骡子和一匹马,当时算得上富裕户(后来家里被划成富农成分),本来聋大婶嫁过来不愁吃喝,可偏偏根叔不争气,染上赌的习惯,结婚不到两年,家底叫他输了个精光。气得爹娘卧床不起一命呜呼。聋大婶说服不了自己的男人,说轻了遭根叔的白眼,说重了遭根叔的耳光和拳头。
   尽管这样聋大婶仍不离不弃好言相劝,她认为总有一天根叔会回心转意,可根叔日复一日还是我行我素。
   娘家嫂子和邻居看不惯根叔的做法,偷偷给聋大婶说:“趁现在没孩子别和他过了。”
   聋大婶流着眼泪说:“是不是我天生就这样命贱,不管他对我咋样,我打心里喜欢他。”
   一次,根叔喝得熏熏大醉回到家,聋大婶把他扶到床上,准备好热毛巾给他擦洗,不小心手指甲刮到根叔脸上,根叔像头暴怒的狮子,不知哪来了一股子劲,从床上爬起,一记重重耳光打在聋大婶脸上。
   聋大婶被打地晕头转向,只觉得两耳“嗡嗡”作响,从此后大婶聋了。
   两个哥哥知道了,来到聋大婶家,准备把根叔痛打一顿,把妹妹接回家。聋大婶死活不让,苦苦哀求哥,说:“我活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
   两哥从此再没踏过聋大婶家的大门。
   或许根叔有了良心上的发现,一个漆黑夜里,双膝跪在聋大婶面前,声泪俱下地说道:“你跟我受苦了,我对不起你,明天一早我去河南那边转转(听老人说那边有他一门子亲戚),回来后好好过日子。”
   聋大婶见根叔有了这份心情,忙扶起他说:“出去散散心也好,快去快回,我在家等着你。”
   “等着我,过不了多长时间我就回来。”根叔说。
   就是这句话,聋大婶一等就是一辈子,直到咽下那口气,没能见上根叔一面。
   根叔走了。
   聋大婶过起了一个人的日子。
   两个月后,聋大婶突然感觉身子一些不适,吃东西总想呕吐,给娘家嫂子说,嫂子说这是怀有孩子的征兆。
   聋大婶十分高兴,除照顾好自己身体外,就是盼望着根叔到来。
   几个月后,儿子降生了,可根叔还是没回来。
   村里有了风言风语,说:“一年了还没回来,是不是死在外面?”
   还有地说:“那年国民党到处抓壮丁,是不是被抓去当壮丁了?”
   “就是当壮丁,这么长时间也该给家里捎个信。”
   不管众人咋议论,可聋大婶坚信根叔终究要回来的。
   儿子三岁的时候,一天浑身哆嗦伴有高烧,吓坏了聋大婶,请左右邻居一看,儿子出水痘。聋大婶知道这种病在当时很普遍,说全身把水痘出齐了,几天后就没事了,所以聋大婶没有过多的在意,只是不让儿子出门,不料三天过去了,夜里儿子突然高烧不止,浑身抽搐,没等天亮,儿子就没有气了。
   聋大婶哭得死去活来,好端端的一个儿子说没就没了。
   聋大婶想寻短见,被邻居发现。
   儿子没了,还有根叔呢?
   聋大婶过起一个人的日子。
   好心邻居告诉她:“别再等了,估计他根叔不会回来了。”
   “不,不可能,我相信他会回来。”聋大婶说。
   “唉,没见过这么傻的女人?”邻居摇摇头。
   根叔死在外面这件事,村里老少爷们心知肚明,只有聋大婶不相信。
   那是生产队里给每家每户划成分,聋大婶家因原来有十几亩土地,被划为富农成分。一顶帽子压得聋大婶抬不起头来。聋大婶属于受管制人员。
   聋大婶知道自己年轻,长得好看,自己男人不在身边,总有一些不怀好意的人去找她。
   每天放工回家,聋大婶把门拴拴得牢牢的,生怕给别人留下空子。
   一天生产队晚上加班去西南地捆稻子,聋大婶夹在人群中,完工时,天空下起小雨,社员们慌慌张张往家跑,聋大婶脚小赶不上人群,在进庄一拐弯处,突然被人从后面抱住往路边一处公厕里拽,聋大婶与那人撕扯起来,朦胧中看清对方是生产队记工员,大声说道:“你再不放手,我就喊人了。”
   记工员见聋大婶认出自己,怕招来人,慌忙用手去堵她的嘴,聋大婶一扭身,只听“刺啦”声,身上的褂子被扯烂了,借机聋大婶挣脱跑回了家。
   聋大婶回家后,见身上的褂子撕成条条,委屈的泪水止不住往下流,嘴里喊着:“你啥时候回来?叫我等的好心焦。”
   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合同制,聋大婶分到了自己的责任田,压在她头上的那顶帽子被摘除了,生活慢慢好了起来。可等根叔回家的那颗心始终都有。
   聋大婶得过一次病,那是十多年的事了。
   本来聋大婶年龄大了,村里为照顾她,动员她几次去镇政府敬老院,可她哪里都不去,说:“在家住惯了,闲时候在家门口种种青菜,喂养几只鸡、鸭,下的蛋吃不了还能给左邻右舍,去敬老院呆着那是等死,自己可不愿意死。”
   说归说,人们猜透聋大婶的心思,只是不挑明罢了。
   聋大婶得了脑梗,一天她坐在门前与人聊天,起来时头发晕,邻居把她送进医院,一个星期没过完,她出院了,回家说:“根还活着,叫她哪里都不要去,好好在家呆着,过几天他就回来。”
   聋大婶除了每天按时吃药,天天去广场锻炼,生怕自己再生病见不上根叔。
   日子在聋大婶期盼中一晃十多年过去了,还是没等来根叔。
   那天聋大婶从广场回到家,头又开始发晕,她早早躺在床上。
   邻居来了,准备再次送她去医院,聋大婶摇摇头说:“不用了,刚才我做了个梦,梦见那个没良心的了,他骗了我一辈子,说让我等他,结果他却不回来了。”
   在场的人落下了眼泪。
   望着聋大婶,人们商议还是把她送医院治疗。
   聋大婶宁死不去。
   邻居们在聋大婶身边守了三天两夜,聋大婶紧闭双眼就这样走了,享年八十三岁。

共 242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笔下的聋大婶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女人,可是却命运多舛。嫁的男人根叔本来家底不错,奈何这个男人赌博败光了家产,气死了公婆,还经常拳脚相向家暴聋大婶,后来打得以至于让聋大婶双耳失聪。其实那时候聋大婶及时止损还是可以的,如果听从旁人的好心相劝离开就对了。可是聋大婶对根叔抱有幻想,想着哪一天能改邪归正与她好好过日子。后来,根叔终于幡然醒悟,要出门挣钱,只是这一去就杳无音信了。其中缘由,是根叔在外面另有家庭了,还是国民党抓壮丁根叔死去了,一切都不得而知。反正,根叔直至聋大婶去世也没有回来了。根叔走后,聋大婶出生的儿子夭折,只剩下她一个人孤零零的过日子。一个单身女人的生活辛酸可想而知,可是聋大婶,硬生生坚持着等待根叔哪一天能回家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聋大婶的一生可悲可叹也可敬,在那个年代,女人的思想都保守,对待感情和家庭很专一,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封建思想。但小编觉得,对比今天社会男女感情的“水性杨花”,像聋大婶有这样的封建思想真的还难能可贵了。文章细腻生动绵长,耐人寻味引人深思。美文佳作编辑推荐赏阅。【编辑:叶华君】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华君        2023-08-11 08:35:23
  作者笔下的聋大婶算得上是一个悲剧人物,因为嫁错男人,搭上了自己的一生。聋大婶其实代表了那个年代很多都女性,她们在家庭中懦弱委曲求全,她们对待都感情从一而终。那时候的女性身上,有让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无奈,也有那种感情坚守的可贵,令人肃然起敬。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2 楼        文友:叶华君        2023-08-11 08:36:54
  编发过作者的两篇文章,小编都感觉文笔底子非常不错。希望继续加油,将更多的精彩作品带给齐鲁。问好老师,致敬辛苦的创作者。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3 楼        文友:陈雨        2023-08-11 11:42:15
  文章感人至深,大婶的命运让人深思,祝创作愉快!
始终相信,只有文字才是点燃生命的火柴。
4 楼        文友:甄西同        2023-08-11 14:50:40
  谢谢老师辛勤的付出
5 楼        文友:白甫        2023-08-12 18:52:50
  这才是真正的生死相许啊,可惜许错了人……“真心总是被伤透,感情我认输”,最后还是这样的结局
碎银得几两,多少会艰难
6 楼        文友:白甫        2023-08-12 18:53:45
  感谢老师赐稿齐鲁文苑,欢迎再次来稿
碎银得几两,多少会艰难
7 楼        文友:成敏        2023-08-14 14:01:35
  一篇佳作暖文,语言精炼意义深邃,值得学习,感谢老师赐稿,问好遥握!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