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兔年过半,秋天如期而至(外一章)
◎兔年过半,秋天如期而至
今天,是8月16日,古历七月初一。
时光飞逝,犹如人生,春夏已近,秋正当令。窗外,蝉鸣声虽然仍在继续,却比起夏日的鸣叫声要弱了许多。
岁不待我,春夏的光阴,在指间无声的滑落。
眼看,太安层层叠叠的梯田,稻花的香味儿向我扑面而至,不仅在时光隧道里穿梭,还在岁月的缝隙中游历。
我傻傻地在望向远方,在稻花香的梦境中徘徊,蹒跚在唐朝太平公主的封地里,追逐千年金桂王的传说,还有那千年檬树的身影,叹息它们饱经风霜而又苍老容颜。
目睹,丁家碉楼门楣上“源远流长”那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的思绪忽然穿越到了松林中的那条古盐道上。此刻,我似乎听到了挑二们的吆喝声、骡马的响铃声。这些声音,渐渐融入阵阵的松涛之中,蝉儿上竿子的赶来伴奏,此情此景,却让秋陡生几分苍凉。
今日,黎明时分,伴随东方的一缕晨曦泄漏在凤凰山上松林里,丁家楼子的农贸市场也开市了。
赶场的人,不断汇集。村民的瓜果、猪肉、鸡鸭、蛋类、服装、小商品等不断涌入市场。糯米白糕、烙饼、稻香阁的小笼包子,以及烤鸭的香味弥漫在市场的空间,让刚从梦境里苏醒后入市的人们精神一振,大口地吮吸着飘浮在市场空气里的香味,为自己的肺补充能量。
街道两旁,摆满了各种农产品,让过往车辆不得不减速下来,避开拥挤的人流。卸下夏日的炎热与烦躁,向凉爽的秋天、向丰收的田野快乐地进发。
市场,经过一个暑假的凤凰山的喧嚣,繁荣之后,又将趋于平静,褪去昨日的酷热与繁华。
这时,我避开闹市中的车流与人流,寻一处安静的秋处。
我靠近刚露脸不久的一条古盐道,拾级不足百米,长满青苔的石梯。我轻轻地放慢自己的脚步,生怕踩疼了百年前那些挑二们和骡马留下的足印。
我的思绪,一直在秋的梦境里徘徊,我绕过一片松林,驻足良久。似乎在有意和无意间寻找什么?探秘什么?不知我的寻找与探秘,是否能证实谭佑林将军,是从这条古盐道走出大山、走出凤凰山、走向轰轰烈烈的革命浪潮。
一花一世界,八月初秋至。山上的风渐次生凉,山下的稻谷渐至饱满,在凤凰养生苑的避暑人,盼着桂花早日备孕,待绽放之后,又将开始新的行程。
兔年过半,秋天如期而至。
抬头望天,感风轻云淡;低头望田,闻稻花正香。
回眸一瞥,人之将散,是该向夏日的烦躁与热度说再见了。不求返老还春,至少我与明年的春天。似乎又拉近了许多距离,只愿每一天都与清风同步、季节相伴,与梦想一起追逐明天的诗意!
◎雨后晚晴
七月,连绵夏雨,处处告急,山洪、滑坡、泥石流,人们的生命与财产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告别城市,来到凤凰山上避暑的当下,被洪水冲断了天然气管道,断气已有四、五天了。今天,终于抢修好了,恢复了供气,也可以洗一个热水澡哒。
接近一周的阴雨天气,今日傍晚终于见到了阳光,斜阳洒向窗台,潮湿的空气渐渐散去,感觉内心增添了一丝温暖。
窗外的桂花树上,有几只鸟儿轻唱着似懂非懂的歌谣。动听的鸟语,却唤不回去年留存在记忆里的悦耳动听的蝉鸣声。
闲坐于窗前,让久违的夕阳尽量靠近自己,泡一壶桂花银针花茶,无意间翻开几年前写的两篇《虫鸣记》,寻找蝉儿留下的踪影,还有那歪歪斜斜的手写文字。
此刻,窗外的阳光忽然暗淡下来,我感觉文字中的蝉鸣声,在《虫鸣记》的故事中渐渐褪去,褪色的故事在我的目光里开始模糊起来,将整个故事都封锁在心灵深处,难以苏醒。
于是,我戴上老花镜,认真阅读《虫鸣记》里的镜像,梳理故事情节,重新将断句中的标点归位,让文字重新回到以前的顺序,彰显她曾经的柔美与情怀,美的她应当获得中国散文网征文评比的奖项,让文章实至名归。
我尽量靠近窗台,抚摸夕阳躺过的、游走过的地方,一缕温暖从指间渗入我的血脉,慢慢地靠拢我的心脏,让我的心激动起来,才有再去写她的欲望。
附着阳台久久难以散去的余温,一阵夜风吹过之后,在急速散去,比水泥森林城市中的大厦墙壁与阳台上的温度,散热的速度成几何倍数。
在夏天,人们为什么从城市进入高山森林里避暑,就是因为温度散发的速度,因为森林里有凉爽的风。这是城市里拿钱都买不到的凉风,在炎热的暑天,是何等的珍贵。
只有清凉的风,才能让酷暑的烦躁得以解除,不受高温的煎熬。让凉爽的风渗透神经与血脉,灵魂才能得到安宁,思绪得以致远,身心得以自由。
雨后晚晴,才是灵魂真正的归宿。睡一个好觉,迎接新的一天到来,把生活过成诗一样的日子,让日子快乐惬意起来,不至于老气横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