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香】黑人白话之一百二十(随笔)
◎《黑人白话》
半夜十二点半,点灯熬油看了上半场,就实在坚持不下去了,不是困,是乏,心累。两局中国队落后德国队26分,失误频频,三分零中,有点像狗撵鸭子,还不如一边跑,一边呱呱叫的鸭子,是在被人家彻底打蒙打傻的状态下被法西斯轻松屠杀的,一个个在国内还是身价千万的明星,可在人家眼里,驴粪蛋都不如,被人家瞧不起的还有我这样的半夜看中国队比赛的铁杆球迷。好在我迷途知返,早早睡觉去了。
20230813
◎《黑人白话》
蝈蝈说,我的童年时代就要结束了,所以要尽情享受。是不是我的天伦之乐也要随着他的“开学”而结束了呢?上中学的孩子,抑或与我们渐行渐远。于是特别想吃他钓的鱼,他炒的菜,他做的点心……特别想陪他打篮球、打游戏、打扑克,特别想给他买榴莲、买肉串、买粘食、买冷饮……如今,距离蝈蝈踏入中学校门,已经开始进入倒计时。
20230814
◎《黑人白话》
又是一个周一的早晨,这一周一圈转的也忒快了!于是,生命之水的刻度线迅速下降,时不我待,我们唯一可以做到的就是过滤水质和提高水温,将余生每一天都过的美好温馨。
20230814《黑人白话》
今年是黑人中学毕业55年,大学入学40年,为此,改编《老同学》歌词纪念之。
《老同学》改编版
无论相隔多遥远
仿佛你从未走远
无论分别多少年
好像你一直在身边
煤堆红楼水洼
谁在十一舍里吹箫想家
爬藤银杏雪花
谁在阶梯教室的灯光下
给我煮方便面的兄弟
你还好吗
排球场尖声叫的姐妹
她怎样了
那谁和谁不在一起了
谁和谁已在天堂安家
老同学
喝不干的酒
老同学
说不完的话
老同学
最真最美的笑
老同学
十二中和辽大
无论相隔多遥远
仿佛你从未走远
无论分别多少年
好像你一直在身边
20230814
◎《黑人白话》
健康简化,唯心惟大。
20230814
◎《黑人白话》
在黄州的热风中,在惠州的冷雨中,在儋州的荒芜中,在人生的低谷中,黑人都曾想过同一个问题:人家苏东坡是怎么熬过来的,不仅熬过来,还熬出来那么多“金银财宝”和美味佳肴。结论只有一个:才气足、意志坚、格局大、胸怀宽。这才是苏东坡留给后世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那么多人那么多年痴狂喜欢苏东坡的终极理由。黑人从不惑之年起,相继遭遇种种困惑,之所以能够一步步走出来、走过来、走上来,首先是从拜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开始“精神突围”的,为此,特别感谢当时送我这本书的一位小朋友,不啻于有救命之恩。近些年黑人又开始“走读”苏东坡,特别是走读那些苏东坡或者自请外放、或者被贬流放的苦中作乐、因祸得福的地方,于是更加认清了苏东坡的伟大主要是精神之伟、格局之大,这方面,比抱石投江的屈原坚强,比郁郁而终的贾谊豁达,比渴望入仕的李白洒脱,比隐居出世的林逋乐观……看清不好的生活依然好好的活着,这就是大漠胡杨一般千年不死、不倒、不朽的苏东坡。
20230814
◎《黑人白话》
诗在人就在,故事就在,唐朝和李、杜就在,宋朝和苏、辛就在,元代和关汉卿、明代和施耐庵、清代和曹雪芹就在。文字是人的另一条性命,好的文字也是朝代的复制品,或者是让后人走回前朝的时光隧道。一百年后,假如有人在废纸堆里偶然读到《黑人白话》就会知道,一百年前,有那样一个社会、那样一个黑人、那样一段往事、那样一种观念……怎么会那样呢?
20230814
◎《黑人白话》
苏东坡写李白诗(太白诗集未收录):“颂太白此语。则人间无诗;观东坡此笔,则人间无字。”日前拜访仲元先生,幸得一本诗书合璧的《鹤语龙吟》:听先生侃侃而谈,看他书写的经典诗词——书因诗而出神,字随词以化仙。
20230818
◎《黑人白话》
苏东坡的一生,输在聪明,赢在智慧;输在尖锐,赢在憨厚;输在孔孟,赢在老庄。
20230818
◎《黑人白话》
木心之心,才是真正的爱国之心。爱之弥深,痛之弥切。他的眼睛里容不下半点害国害民之沙,最是讨厌瞪着眼睛说瞎话。
20230818
◎《黑人白话》
读黑塞,在黑暗和窒息中拔掉瓶塞。
20230818
◎《黑人白话》
不怕耻辱,就怕无耻,更怕麻木。(有感于大英博物馆的中国文物)
20230818
◎《黑人白话》
昨晚,我家楼下的浑河岸边,人山人海,仰望2500架无人机在深蓝色的夜空中变幻多端的精彩表演。为此,我们也付出了因为封路,绕来绕去回不了家的代价,天上美丽,地上着急。这么说,还不如留在朋友家的临水阳台上吃牛排、喝红酒了呢。
20230818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