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心灵之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心灵】土佬巷(散文)

编辑推荐 【心灵】土佬巷(散文)


作者:周春军 布衣,363.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450发表时间:2023-08-18 16:57:14

三星市的土佬巷和鱼市街为南北平行相距不远的两条巷子。
   早年,这里住家很少,是宗教道场、江湖杂耍、民间曲艺场所。土佬巷北头是斜向西北的长流河,河滩上就是乱葬坑(又称小鬼滩)。土佬巷、鱼市街向北一溜阴气太重,只有几家从事屠宰、烹饪的业主居住,这些人家自带杀气正邪不惧。
   土佬巷北端是供奉土佬的地方(就是土地庙,死人圈芦席供牌位的地方。当年的土地庙不大,青砖小瓦独门双窗,里面供土地爷爷,土地奶奶塑像),巷南与中大街相交的开阔地称为“东大场”(玩大马戏、看西洋景的地方),路南对面就是私家教堂(三星市基督教会堂在土佬巷南端,教堂里有两个美国的牧师,岁数大的是白人,老百姓叫他“大约翰”,岁数小的是黑人老百姓叫他“小约翰”,后来被南方过来的“小刀会”抓到响水口,和周边教会堂抓来的牧师、教徒一起处死。后三星市基督教由某姓信徒接管,在自家宅院(大众饭店后面,宅院早已荒废,被周围人家包围没有出路)继续行教,文革时因此遭贬,改开后基督教又盛行,因护教有功,此家后人做了教会堂负责人)。
   鱼市街北头(老澡堂身底下)就是佛堂,分主殿和侧殿,主殿里面供着关老爷塑像,侧殿供其他诸神众佛。土佬巷北头往西塘北(原派出所和文化站中间巷子向北)就是香堂,香堂供观音塑像(多是女眷为求子来进香)。长流河桥(定武桥)东岸向北(机械厂身底下)就是乱葬坑(又称“小鬼滩”,据说阴天下雨会出鬼),后来成了杀人场。
   那会西街头北广丰庄有一碾芝麻晃香油的人家,虽手头宽裕,但老婆身体不行,好不容易有俩闺女,就不再生养,后听信明白人点化搬到三星市长流河边鱼市街(与土佬巷平行,就是现在的供销宾馆向北那条巷子,原先河边那面没有人家,有渔船、货船停靠)北头佛堂边上,无偿看守佛堂。夫妇俩天天敬香,夜夜添油,保佑神佛送子。几年后终于生下宝贝儿子,取名“天柱”,老年得子分外娇宠,男孩一身活骨,调皮捣蛋,万人所嫌。一次见有雌雄两条狗交媾连在一块,他跑回家拿来扁担又叫来玩伴从两狗中间抬起来,见两狗还没有分开,又跑回家拿来镰刀竟然从中间割开……还有一次看到邻居家长的大倭瓜又动坏心思,在瓜上挖一口子捉一只蛤蟆放进去再盖上,多天后倭瓜熟透泛红,邻居送他家一个,恰巧就是那个瓜……至于跑人家房上揭瓦掏鸟蛋、溜人家屋檐根下捅马蜂窝、在人家草垛下点鞭炮放火这些糗事层出不穷,几乎每天都有上门告状的,但家里护短,闯了祸、惹了乱子老汉花钱了事。
   长流河武定桥北西岸是姚家米行(原供销社办公室身底下,生意鼎盛时期曾发行银票),常有船从南方运米过来。
   男孩长到十来岁时(有街坊老人记得大约在民国三十年,即1941年),日本人在杨家集(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三星市已改称杨家集)进行过几次屠杀,已经完全控制杨家集,伪政权执政市面相对平静。清明前的某一日男孩站在定武桥上,向桥下往姚家米行运米的船上撒尿,不仅尿湿了装米的麻袋,还把船上人尿了一身。船板主(后在文革因中背负几种罪责遭批斗而自尽)没生气停船靠岸,拿出一块银元给男孩,摸摸男孩头笑眯眯地夸男孩懂事聪明,把童子尿尿到人身上祛病消灾,奖励他一块现大洋。然后告诉男孩有皇军船过来,皇军钱多,撒童子尿会得到更多奖赏……
   男孩得到银元买了很多好吃好玩的,回来后一家人高兴不得了,父亲还夸船板主人大方,儿子机灵。于是男孩每时每刻都趴在桥栏杆上等皇军的船过桥。
   终于有一艘军船过桥,船上有日军和皇协军(伪军),男孩迫不及待向船上撒尿,泚了日伪军满头满脸,日军气坏了,停下船上岸来,男孩以为太君要奖赏,笑眯眯过来,日军命令伪军像提溜小羊一样把男孩提到长流河河滩上,抽出武士刀,手起刀落……
   只有一棵独苗的老汉听到噩耗奔向河滩,随即被伪军认出,抓过来脖梗上就是一刀,接着伪军去他家抓来老婆子闺女娘仨,一并推到河滩砍头处死,从此这家绝户,房产宅基地没人要,和佛堂一道沦为荒草地,一直荒废多年,只到多年后集体在上面盖了洗澡堂……
   中大街日渐兴旺,直接与土佬巷、鱼市街交联(后这条巷子改为烟草行,鱼市街移到前大街),洗澡堂建好后那里就成了书场,节假日、夜晚集聚很多人来听书。后来在东大场身底下建供销社大丁头门市部,堵死了土佬巷南出口,巷中私家照相馆公私合营后搬到河东码头边上。杀人场建拖拉机站,后又改建成机械厂。长流河东油坊(郯城来此创业的城东王二大人家开的)改建学校,商业中心由河口转移到中大街,不断向两边扩展,土佬巷一带人气渐旺,居民逐渐积聚,教堂、道场、佛堂退出历史舞台,刑场也淡出了小镇的记忆,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

共 186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别致的散文,讲述了一条老巷的沿革。说它别致,是因为作者在正文中加了许多的括号,括号里是解释性的文字。初看觉得别扭,细想这也是一种写作方法,就像是给一位外地不知情的人介绍当地的风景一样,边解释边讲述,把前因后果都讲清楚。作品着墨最多的是儿子名为“天柱”的那户人家,由于是老年得子,分外娇宠。最后一家竟然以那样的方式离世。作品讲述了这条古老的巷子的变迁,在那里发生的那么故事也都远去了,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编辑:透明秋语】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3-08-18 16:57:38
  拜读了,点赞。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2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3-08-18 16:57:54
  恭祝秋安,期待更多佳作。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3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3-08-18 16:58:56
  感谢老师对心灵之约的支持。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4 楼        文友:巧眉        2023-08-18 20:00:21
  没有看出来在什么地方?哪个省?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回复4 楼        文友:周春军        2023-09-27 07:07:24
  小众文学,三星市是江苏省灌云县杨集镇的故称,谢谢您赏阅点评。双节愉快,幸福永远!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