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旧时光】难忘的棉花地(散文)

精品 【晓荷·旧时光】难忘的棉花地(散文)


作者:风土人情 秀才,2198.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000发表时间:2023-08-22 01:25:20

当儿子进入候车室里的那一刻,妻子早已是泪雨涟涟,杨华杰的心里也跟着一阵酸楚,他又想起了自己离家求学时的情景。
   那年他幸运地考进了县城里最好的高中,那所中学的升学率极高,能进去也就意味着半只脚已踏进了大学的校门。看到华杰考上了高中,父亲像中了大彩一样,大声大气地与邻居们讲着话,脊梁也挺得笔直。但父亲没高兴上两天,脸上又布上了阴云,儿子在县城里上学,且不说各种学杂费用,一日三餐都要用钱买,一学期下来仅饭钱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对于收入微薄的他们来说,想供养出一个有出息的孩子很难。
   接下来,杨华杰的父亲跑到了工地上去打工,母亲则天天泡在农田里。看到父母早出晚归地忙碌着,华杰也坐不住了,他丢下了书本,跟着母亲一起去下田。他记得在棉田里施肥时,头上有烈日晒着,地上的热气向上蒸腾,整个大地变成了巨大的蒸笼,没有多会儿,眼睛里便被汗水泡着,身上的衣服是由干到湿,又由湿到干。一天下来,自己也说不清衣服到底干湿了几遍,收工时衣服上已是一层白色的碱花。还没容人喘歇,一场场暴雨又赶来凑热闹,地里的野草随着雨水撒欢似疯长着。好不容易把草锄净,棉铃虫又来了。那些蠢胖的小虫子,行动迟缓却长着一根直肠子,好像是为吃而生,专爱挑棉花的花苞吃,一夜之间能毁掉多个花苞,最后还在花蕊四周留下一粒粒让人恶心的黑屎。一代接一代的棉铃虫无休无止地繁殖着,农药对它们已失去了作用,母子俩只好亲自下手去捉。看着遥不可及的地头,杨华杰已无心欣赏眼前的这片绿野,浪漫也早离他而去。亲自体验农活后他才知道父母活得是这么艰难,他常在刹那间会涌起弃学的念头,留在家里帮着父母。但看到父母无怨无悔与渴望的眼神,他又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知道父母对他寄予着厚望,他没有理由放弃学业。
   感到疲惫难忍时,华杰便抱起茶罐去喝水,他牛饮似地大口大口狂喝着,来不及咽掉的茶水就顺着嘴角流下,一直流到肚皮上,给他带来刹那间的清凉。母亲每看到他一遍遍地喝水,就知道他心里早厌烦了。这时她便给他讲棉花的用处,她说这棉花不光能做纺织做衣服,还能造炸药。他听到炸药后心里猛地一震,没想到从未出过远门的母亲也知道这些。母亲还玩笑着问过他,你说这棉铃虫是不是从外国传来的?外国人坏,专门跟咱们作对,不想让咱们种出棉花来造炸药。同样是很乏很累,同样被蒸笼似的炎热包围着,但母亲还是想法去逗他开心,让他忘记炎热与疲劳。棉地中间还特意种了不少西瓜,喝着香甜的汁水是她们最幸福的时刻。
   闲暇时光,华杰会和小伙伴们一起骑行到邻县。几十里外的山野与河流、不同的语音与习俗的差异让他们感到惊奇,还有那些神秘的古庙古墓等无不深深地吸引着他们。这些短途的旅行,是农村孩子特有的休闲与浪漫,填补了他们在异域概念上的空白,也让他们对远方有了朦胧的想法。
   开学的日子很快就到了,那些野草、肥胖的棉玲虫、还有难以挥去的炎热,早已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让他奇怪的是,暑假里的田野尽管让他吃尽了苦头,他反而深深地眷恋着这里。他隐约地感觉到这片土地如同父母一样,给他向上的能量,是他坚实的依靠,让他感到踏实,艰辛的劳动已在他心里播上了坚韧顽强与踏实的种子,也奠定了他心灵升华的基础。而父母却没有像他想得这么多,他们早给他准备了新衣,新的被褥,还给他买了崭新的自行车。开学那天,因为不放心他第一次离家外出,父亲亲自把他送到了学校。
   学校离家有六十多里,虽然不算很远,但依照规定两周才能回一次家。刚到学校的那几天,他和大家一样,一旦闲下来时就会想家,想过去曾经熟悉的一切。几天过后,老师们授课的速度越来越快,恨不得一下子能把知识全填到他们的脑子里。学习上快,吃饭也快,锻炼也快,每天的时间被精确地安排到分钟。此时,他们犹如踏上了快速运行的列车,快得让人来不及去看清两旁的风景,稍一分神就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就再也没有多余的心思去想家了。
   三年中,杨华杰每次回家时都是急不可耐的,而离家时则又充满了犹豫与踌躇。一旦进入学校,他马上就被卷进了快节奏的漩涡中,不管什么情绪倾刻间都会化为乌有。既便如此努力,杨华杰在高考印第一天还是考砸了,许多看似熟悉的题目,他却怎么也找不到平时的那种感觉,最后是稀里糊涂地写上了答案。这也只能怪他自己,头天晚上睡觉时他脑子里突然变得异常兴奋。他觉得自己又飞回了那块棉花地,又想到了那些挥汗如雨的日子,现在终于等来了翻身的机会,待他考上大学毕业后,一定想法让父母摆脱那种辛劳的日子。那天晚上他越想越多,越想越睡不着,脑子里全是棉花地。直到凌晨三点钟他实在忍不住困乏,这才迷迷糊糊地睡了一觉。第二天的头场考试下来,他就知道考砸了,以前从没有考得这么差。
   待所有的考试结束后,华杰的心情变得十分苦闷,他不愿回家,几位要好的同学怕他想不开,只好陪着他留在了学校。第二天父亲担忧地找来了,看到儿子灰暗的神色,父亲心里马上就明白了结果。人生没有回头路,此时吵骂也挽不回败局,他不停地搓着双手,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儿子才好。三年的寒窗苦读,同学间已亲如兄弟,热心的同学买来了饭菜还有一瓶烧酒,父亲强颜欢笑,大口大口地把那些烧酒灌进肚子里,他已经没有心情去细细品味烧酒的美妙,肠胃里烈火般的炙烤也遮不住心头的失落,他不得不认下了儿子失败的现实。杨华杰记得,父亲那天没有半句责怪的话,他越是不责怪,自己反而越难受、越是觉得愧疚。那天傍晚,两辆自行车歪歪斜斜地行走在灰黄的土路上,前面那个骑车的是喝多了,后面的那位则是沉浸在失败的阴影中。
   回到熟悉的家里,杨华杰又整天泡在那块棉花地里。他觉得棉田上面的天空低沉了许多,和棉田一起把他挤压在狭小的空间,他变得特别恨这里,是这里的一幕幕让他难以入眠,从而影响他的发挥。而现在他又不得不指望着这块棉田来挣钱,父母已经商量好了,孩子还小,偶然失误算不上什么大事,人生长着呢,他们准备送他去复读。一天天的被汗水浸泡着,单调重复的劳动已让华杰的心里麻木,那段时间他连话也懒得多说一句。二十天过后,自觉无望的他没有去查看分数,但他的同学突然找到了棉田,“华杰,华杰,你过线了,考上了。”那个同学站在地头高兴地向他大喊着。原来华杰虽然第一天发挥的不理想,但得益于平时的底子厚实,余下的几场考试还是很完美的。“你小子还说考的不好,考好了还不进清华北大。”那个同学冲他笑道。
   杨华杰突然坐在了地上,双手不停地拍打着身边的土地,积压在心头的苦闷也在刹那间一扫而光。他又觉得眼前的大地重又变得开阔、那些野草、连那些蠢笨的棉虫也变得可爱起来。此刻他不由地想起那个被他嘲笑过的范进,而自己呢,自己何尝不像是范进,已为考学的事颠狂。
   同样是沉闷了二十多天的父母也重新挂上了笑容,比起三年前华杰考上高中时,这次父亲低调了许多。别人不问他从不会主动说出儿子考上大学的事,他甚至连升学宴也没有办,不收任何亲朋送来的礼钱。
   华杰想独自去大学报道,这是他第一次真正的远行,父母总是放心不下。争来争去,最后父亲还是执意要把他送到车站。那天,爷俩没等天亮就起了床,经过院子里的苞谷堆时,借着微光华杰看到苞谷上面挂了一层露水,像泪水一样的晶莹。他们没到八点就赶到了火车站,没想到直达的列车却在下午三点发车,父亲只好陪着他等待。这是父子俩多年来第一次近距离地呆在一起,华杰看到父亲早已变老。中午他们没舍得吃方便面,用开水泡着带来的干粮充当了午餐。下午直到亲眼看着华杰走进车站,父亲这才安心地回去。
   大学毕业后,华杰进了一家普通的公司。接着就是买房结婚生子,随后夫妻俩又把精力集中在培养孩子上。年复一年,接二连三的家庭俗务已悄悄地让他添上了白发。但不管多忙,尤其是到了人生的困境时刻,他还会想起那片棉花地,想到要接父母到城里来养老。但华杰每次去接父母,父亲总是笑着说再等等,等孙子考上了大学再去。
   华杰没想到父亲这一等,等来的却是他的离世。那个老头在田里苦熬了一生,落下了一身毛病,还没等他看到孙子考上大学就融入了那片土地。那块棉花地也成了华杰心里的一道梗,永远地停留在他的灵魂深处。

共 326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很朴实的文字,文章从棉花地开始,到棉花地结束,这块棉花地成了心中的一道梗。棉花地承载了父母亲的艰辛与对儿子的期望。文章讲述了杨华杰送儿子进候车室的时候,突然想起自己离家求学的日子。那时杨华杰还是农村里的一名学生。那年自己考上一所升学率很高的高中,父亲也为此挺直了腰杆,逢人就说。然而面对儿子的上学的费用,父亲又愁了起来。没办法,父亲只能去工地打工,留下母亲一个人干着农活。杨华杰体恤母亲的辛苦,也帮着母亲在棉花地里劳作。通过在棉花地的劳作,让杨华杰意识到了农村生活的艰苦,于是立志好好读书。而这块棉花地在杨华杰学习的生涯中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他。好在杨华杰过了录取的分数线,顺利的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后杨华杰进了一家普通公司,然后就是买房结婚生子。杨华杰一直想接父母来住,可父母总说等孙子考上大学再去接。然而没等孙子考上大学父亲就去世了,融入了那片土地。全文贯穿了一种深深地父母对儿子的爱,这种爱也透过了那块棉花地的艰辛与念想,透出了一种农民对土地的热爱。非常不错的一篇文章,文章感情充沛,描写细致细腻。佳作力荐共赏,感谢老师赐稿晓荷社团,欢迎继续来稿。【编辑:陌小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0823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陌小雨        2023-08-22 01:25:41
  拜读老师佳作,问好老师!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回复1 楼        文友:风土人情        2023-08-22 08:16:21
  感谢小雨的辛苦编辑。秋季安祥!
2 楼        文友:巧眉        2023-08-22 05:28:44
  好文值得品读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回复2 楼        文友:风土人情        2023-08-22 08:17:16
  感谢老师鼓励,秋季安祥!
3 楼        文友:劳神        2023-08-22 10:24:07
  棉花地是寄托亲情的载体,全文叙事围绕这个载体展开,构思巧妙,表达情感真挚。拜读学习了!
回复3 楼        文友:风土人情        2023-08-22 10:47:14
  感谢劳神老师的鼓励,遥祝秋安。
4 楼        文友:何叶        2023-08-22 13:21:20
  风土人情老师的文笔优秀,文章写的厚实有料。佳作点赞!
何叶
5 楼        文友:至简至爱        2023-08-23 20:39:22
  恭喜老师获得精品!
回复5 楼        文友:风土人情        2023-08-23 20:46:22
  谢谢老师的鼓励。
6 楼        文友:陌小雨        2023-08-23 20:50:52
  恭喜老师斩获精品!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7 楼        文友:蔚蓝枫叶        2023-08-25 20:59:16
  祝贺老师佳作荣获精品
8 楼        文友:萧垦        2023-08-26 05:40:54
  为老师点赞,为佳作点赞!
9 楼        文友:巧眉        2023-09-06 16:54:48
  欣赏作品,品读学习。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