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解析时间(散文)
解析,有解析几何的课程。解析时间,时间不是几何,但是一种无限的数字,自然也可以解析,就像几何图形有无限的延展性,时间也与此相同。我解析时间,主要是长短的内涵。
一
如果人的寿命平均以80年计,换算成月、周、天,会得出这样一组数字:960,4000,29200。按照正常的读数速度,数完这些数字也就四五十分钟。数字是抽象而冰冷的,但它却是我们一生走过的所有时光。这些数据会让我们惊醒:人这一辈子太短了,短到荒唐,短到可怕。
按照英国作家奥利弗·伯克曼所著《4000周》的说法,对一个人而言,就是存在于出生与死亡这段时间里,我们就是时间构成。时间是一条将我们席卷而去的河流,而我就是那条河流;时间是一头将我摧毁的老虎,而我就是那只老虎;时间是一把吞噬的火焰,而我就是那把火焰。的确,我们一生都在被时间挟持,都在与时间搏斗。从出生那刻起,我们就如一叶浮萍,在时间河流的漂泊中长大成人、成家立业,在工作劳顿中度过一生,一天天、一年年无法逃离、无法隐藏。
其实,真正会把握时间的人,是没有这样的恐惧的,数字是无情的,但以热爱时间的心怀,温暖着时间而前行,时间就成了我们的伴侣。
二
由于地球运动带来四季更替、日升日落的变化,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通过生产生活实践逐渐加深了对时间的认识。远古的祖先们只知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白天的长度随着季节的不同而变化,也没有着急“做完所有事”的压力。以这种方式生活的人,内心体验该是多么辽阔、宁静、优美和舒畅。随着人类科学的发展,逐渐有了以“小时、周、月、年”计算时间的概念。直至今日,计时的手段和工具日益先进和多样,“时间”成了钟表上伴随指针嘀嗒嘀嗒移动而最容易溜走的东西。
我们的存在,与自身有限的时间完全彻底地捆绑在一起,两者关系如此紧密,以至于我们常常意识不到,时间流逝的同时,我们的生命也在流逝,两者不分彼此。所以,我们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临时的人生里,总认为现在所做的工作,所过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理想的生活就在远方的地平线上。
临时?我对这个词感到一阵恐慌。但我的确在时间的怀抱里,一刻也没有离开时间,临时,只不过是一种截取的长度感觉。所谓的永恒,用过吗?如果说有,临时就是永恒。
与广袤的时空相比,人的一生简直微不足道,就连整个人类的历史也不过一瞬间。用人的一生来衡量,跨越整个人类文明只需要六十个百岁人生。从这个角度讲,人类历史并不是以冰川移动的速度缓缓展开,而是在眨眼间就呈现在面前。我们的人生在万物计划中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小插曲,一个微不足道的点,点的两端是广袤得难以理解的时间,向两边无限延伸到远方,那是整个宇宙的过去和未来。我们获得了心智,能制定无限恢弘的计划,但根本没有时间付诸行动。我们生而为人,可人生如此匆匆;我们自视甚高,可过去不可控,未来不可知,最终在浩瀚的宇宙时空中留不下任何印迹。
如果我们这样去看,就贬低了人在时空里的存在意义,付诸一年的努力,耗尽一生的精力,就会让时间有光泽。光泽不在于一闪而过,而在于我们内心的充盈。所以,真正可以把握时间的还是人类。这就是人类和时间之间的关系。
三
《4000周》是一部探索时间管理的书,但它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谈时间与人生的关系,谈人生的短暂与无奈。“从长远看,我们全都是逝者。”这话虽直白而残酷,但却是真理。一个人不管活得时间长短、好坏,最终结局只有一个,概莫能外。有时想想这些,我们要么气馁沮丧,要么豁然开朗。从这个意义上讲,“向死而生”才是人生最大的意义,只有直面自身的有限性,我们才能与生活步入一段真正真挚相处的关系。当我们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产生许多抱怨时,我们是否会想到这本质上也是对时间有限的抱怨。如果人生很漫长,我们就不会急于一时一事,也不会产生那么多烦恼,也不会怨天尤人。关键在于,即使我们知道人生很短暂,却不能很好地利用时间,那我们活着的目的和意义到底是什么?
谈到如何过好短暂的人生时光,《4000周》特别强调了注意力对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注意力就是人生,你活在世上的体验,就是你所注意到的所有事物的总和。如果面对那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我们不能集中精力去对待它,就可能失去许多学习研究的机会,让时间白白地流失。在人生终点,回首往昔,那些引起你注意力的一个个片段就是你走过的人生。因此,当你将注意力放在某个并不特别重要事物上时,毫不夸张地说,你就是在浪费时间,付出你的人生。
可是在当下,我们每天都与手机和电脑造成的分心搏斗,注意力能够集中的时间已经少到值得警醒。即使从来爱看书的人,恐怕很难连续读完一段话,而不产生拿手机的冲动。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用心做事、专心思考的最大干扰。就像我在写这篇文章时,即使是有时间坐在电脑前,也时不时地会拿起手机翻看,似乎成为一种难以抑制的习惯动作,严重影响了集中精力进行思考和写作的效率。手机刷屏、电脑上网成瘾,不仅分散我们的注意力,也造成我们思考表面化、知识碎片化、情绪波动化,学习效率、工作效率以及对周围事物的关注都会受到很大影响。所以,认识到人生很短暂,时间不可逆,用过了不会再有,我们才能把加强时间管理提到生活和工作的重要位置,要知道时间才是决定我们人生的全部意义。
既然人生就是时间,又极其短暂,穷其一生我们也做不了多少事情,我们就不能一直生活在“临时的人生”里,放弃不切实际的努力,让那些不能达到的目标轰然倒地,从一堆碎石中挑出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从今天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真正属于自己的那部分时间上,行动起来去实现它们。
请记住“人生就是时间,时间就是人生”,人生充其量也就四五千周,三万多天,没有任何人的一天会超过24小时。时间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逝去的到底是浪费了还是充分利用了,已经无关紧要,关键是我们如何把握眼前。
眼前是临时的,不纵也逝。我们试图留住时间的脚步,抱住时间的腿,都是枉然,我们感到庆幸的还是眼前有了时间,每一个“临时”,只是我们对时间脚步的认识,真正的安顿,还是不会计较时间那么无情,反而更加热爱时间。
为什么要解析时间?真正需要解析的是我们对时间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