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思】“死亡螺旋”的启示(随笔)
“死亡螺旋”,这个听上去有点诡异的名词,是由自然界中随处可见的蚂蚁“创造”。“死亡螺旋”给以我们的启示也不繁复,简单说就是循规蹈矩与冷静思考之间的辩证关系。
科普小视频有图有真相:蚂蚁出行是由“行军蚁”在前面带路,将一种叫“信息素”的东西传递给后面的蚂蚁,然后依次传递。因此,我们看到蚂蚁出行一般都是有队列的。由于蚂蚁数量众多,队伍过长,信息素的传递很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而中断。于是,可怕的一幕出现了——没有接到正确方向信息的蚂蚁在原地转圈,后面的蚂蚁错误地将转圈蚂蚁的信息当作方向信息也跟着转圈,而且会吸引后面更多的蚂蚁加入进来,形成了一个越转越大的蚂蚁螺旋。这些蚂蚁无法到达目的地,自然也找不到食物,最后因体力衰竭而群体性死亡。
这就是“死亡螺旋”的生物学释义。
反观社会现实,不由得让人细思极恐。
在这个热闹繁华、一日千里的时代,物质的极大丰富让我们什么也不缺,唯独缺少冷静思考。
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且不断更新换代,可以让农村老太太一边做饭一边看视频,让城里的少妇一边玩抖音一边带娃,甚至可以让送外卖的小哥一边骑行一边查看位置信息。
然而,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它在带给我们方便快捷的同时,也把弊端一同带给我们。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一味地全盘接收,就可能受益远不及受害。
五、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中老年朋友都有体验,我们小时候学习是通过纸质的文字,每个字、词、句都有各自特定的含义,不同的字、词、句又组合成不同的意义表达,非常深奥而不直观。因此,在阅读的时候必须通过单调的白纸黑字去思考、分析文中的意思,并且同一篇文章不同层次的人会读出不同的意思来。否则,便不知所云、一无所获。
而现代阅读除学校以外的社会阅读多以视频(图片)为主,这跟文字阅读完全不一样。视频是将精心设计好了的景象表达内容,视频阅读会将场景多角度展现在观众面前,让人们不需要思考就能获得喜怒哀乐。正因为没有经过思考,观众往往容易被现象迷惑而不知真相,随大流、跟时尚而获得一些错误的认知,进而产生错误的言行举止。尤其是在流量经济的规则下,一些创作者急功近利,往往会在艺术构思上偷工减料,而利用现代高超的声光技术投机取巧,加上互联网强大的夸张效应,有时能达到颠倒是非、指鹿为马的程度,久而久之,贻害无穷。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大家手头总有做不完的工作,总有还不完的房贷、车贷;需要赶着接送孩子上下学,赶着坐地铁公交上下班。甚至上不能孝敬父母,下不能照顾孩子,恨不能一天二十四小时围着工作连轴转,忙得没有时间思考。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反过来可以理解为:一个没有思考的人等于这个人不存在,说难听点就是死亡了,由此可见具有大智慧的哲学家对思考的重视。返照社会生活,让人在心痛、发指的同时,也匪夷所思:那些生在阳光下、长在春风里的孩子为何忍心对父母痛下杀手呢?那可是将自己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人啊!我想,那个尚未成年才12岁的孩子之所以会因为母亲不让他玩手机而将母亲残忍地杀害;那几个因各种复杂原因杀害双亲(有的并残忍肢解)的大(留)学生(并非危言耸听,均有正规媒体的报道可以为证),如果没有病理上的因由,那么多半是沉溺在网络虚拟的声像世界里不能自拔。因为缺少思考,他们看不到父母为养育他们的含辛茹苦、竭尽全力,也就想不到父母之爱重于泰山、养育之恩大如天的道理,反而觉得饭来张嘴、衣来伸手是理所当然应该的。有些患有“巨婴症”的大孩子甚至自己完全“躺平”、啃老,却埋怨父母无能没让自己当上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想法让人啼笑皆非,这些都是思考长时间缺位而导致的必然结果。
最可怕的是,如果我们当代人缺少思考,自然不能教育我们的下一代如何思考,下下一代更不可能正确思考,如此循环下去后果不堪设想。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社会结构越来越复杂,国际环境更是越来越复杂,唯有思考才能让我们选择正确的方向,作出正确的决策。为什么那么多的国家都会设立一个智囊机构为政府提供智慧支持呢?道理不言自明。而智慧唯有通过思考获得,此外别无他法!
前几年有国学大师来讲学,八百多元的门票一日售罄,几千人的大礼堂座无虚席,就连过道都站满了人。当时,我正在对5G网络试运行进行采访,忽然接到几个文友的电话约我去听这堂国学课。虽说诸子百家的思想我并不陌生,但经过大师智慧而深入浅出的解读,让我们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那些反常的、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有了更深的了解。当时我就想,人类发展到今天,一只巴掌大的手机,就可以联通全世界。我国的宇宙飞船“神舟”也在太空多次往返了。然而,二千五百多年前古人的思想,仍然能穿越时空,照见现代人的社会现实,仍然可以指导我们的言行举止,这就是思考的力量,这就是思想的力量!
旧中国风雨如磐,中华民族苦难深重。如果不思考,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不能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就不会明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道理,就看不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不会懂得依靠人民群众用“小米+步枪”战胜用飞机大炮武装起来的国民党,取得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反过来,国民党正是因为缺少思考,才会错误地将个人利益凌驾于人民利益之上,在战争中大发其财,依然过着奢侈的生活,各自为政,不懂得团结的力量,最终导致了彻底失败。人类历史上有无数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战(案)例,无不是思想智慧创造的奇迹!
在所有的经济活动中,投资是最高深的学问。因为投资需要在标的物价格低廉时发现价值,看到标的物巨大的成长空间,通俗地讲,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潜力股”。惟其如此,投资需要超越较长的时空,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成长价值。当人人都能看到价值时,往往是投资者收获利益撤退的时候。投资教父股神巴菲特曾经超越赚钱赚得连弯腰捡钱的时间都没有的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他说过的一句话道出了投资真谛:机会是“在绝望中新生、迟疑中发展、疯狂中灭亡”。他之所以能得出这个与绝大多数认知相反的结论,不正是他善于调查研究、分析思考的结果吗?
最后我想说说文学作品的思想性的问题。在古今中外能成为经典的文学名著中,无不是艺术性和思想性结合的产物。社会的发展,导致生活节奏加快,网络文学应运而生。文学的市场化,网络文学为了抢占先机,已经基本上抛弃了思想性,原因是思想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累积和沉淀才能产生。我坚决认为,于文学而言,文学本身的需要大于文学市场的需要,也就是说市场需要应该服从文学需要,而不应该本末倒置。现时代为什么作品众多却无法产生真正的经典就是这种本末倒置的结果。思想性是文学作品的灵魂,其他文艺作品也是如此,艺术性再好,也只能愉悦读者的情感,让读者获得喜怒哀乐的艺术享受。
只有思想性才能陶冶读者的情操,引导读者积极向上。欧•亨利被喻为短篇小说之父,他的小说《麦琪的礼物》、《警察和赞美诗》等之所以能成为经典,除其高超的艺术性以外,更主要的是它的思想性。一种社会制度的好坏并不是看人们的日子过得好不好,而是看这种制度是让什么样的人日子过得好。《麦琪的礼物》让我们看到一对善良、勤勉而深情的情侣生活如此辛酸、艰难,有力地批判了美国社会制度的缺陷;《警察和赞美诗》通过流浪汉想过正常生活时进监狱、想进监狱时又不得不流浪,同样是有力地揭露了美国社会制度逼良为娼、助纣为虐的不合理性,起到了呼唤社会觉醒,鼓舞民众起来斗争的伟大作用。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长期不思考,最终人类同样会陷入“死亡螺旋”的可怕怪圈。
我是一个小人物,虽说想不出那些改良社会的“锦囊妙计”,但我能够正常思考。我深以为,不管时代如何发展,科技怎样进步,思考,一定是人类能够存在的必要前提。而思考是需要一定环境条件的,淡泊才能宁静,宁静才能正确思考、才能到达人生的“诗和远方“。如果一个人名利之心过重,内心便无法宁静,也无法进行理智、冷静而正确的思考,很容易欲速则不达、欲求而不得。我们不要被成功者的哲学误导,一将功成万骨枯,像马云一样努力的大有人在,但马云却只有一个。当然,这并不是我们可以不奋斗的理由,一个追求梦想、干事创业的人正确心态应该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要我们能够正常思考,只要我们努力过,不管结局如何,都应该无怨无悔。因为通过思考我们就会明白:奋斗不一定成功,但不奋斗一定不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