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眼泪(散文)
一
有人说,女人是水做的。我的理解,大抵除了女人温柔似水的天性外,还有着多愁善感的一面吧——娇女泪多。看那《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常“眼角泛红,泪流不断”。或心痛神痴,目下垂泪;或悲悲戚戚,暗自呜咽,实乃是水中的尤物!林妹妹自然是女中特例,泪水多得有些离谱。但把眼泪作为情感的宣泄,确是女同胞们常用的方式。可是眼泪,并非她们的专属。
“泪水是心灵的一种流露。”(泰戈尔)如此说来,男人的泪腺也连接着情感的区域。若是情到深处,伤心欲绝,那根与情感连接的泪源,也定会越过理智的藩篱,汩汩而出。历史上著名的西楚霸王项羽,兵败垓下,大势已去。虞姬为了他的霸业,拔剑自刎。项羽看着一生的霸业顷刻间烟消雾散,自己心爱的女人也要生离死别,威武盖世的一代枭雄已止不住内心绝望的泪水……
“无情未必真豪杰”!古人在抒发自己情感时,从不吝惜笔下的眼泪。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不必多说,当年,她在浙江金华避难时,面对国破家亡、山河已碎、丈夫离世的惨景,自己孑然一身,悲从中来,一句浸满泪水的诗句脱口而出:“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北宋诗人柳永以一首《雨霖铃》流经千古,其中一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把仕途的失意和恋人的离别,表达得淋漓尽致!不管是李清照们还是柳永们,都善于借助眼泪这个灵动之物,表达一种忧郁缠绵的情感,使我们闻之而动容。
眼泪,一种神奇的情感表达方式!
二
“男儿有泪不轻弹”——多少年了,大诗人李白的一句箴语,从迢迢唐代,穿越至今,依旧鸣响在耳边。我的父亲就曾把它奉为金科玉臬,并在我尚处朦胧的意念里,灌注着启蒙之音。父亲把它列为与诚信并行的人生准则,并用自己的言行努力践行之。
父亲是在那场举世罕见的震灾中罹难的。在那以前,年仅五十二岁的他,已是踯躅难支,苍发染鬓,手拄拐杖,一副垂垂老者的模样。不熟悉的人,断然不会把这个年龄跟眼前的他联系起来,更不清楚在他衰弱的身体里,承受过多少常人难以承载的苦难……
父亲早年丧父,家境贫寒。幼年时,社会的动荡和腐朽,让他感受了世态的炎凉和不公,懂得了世上的苦难,只有以坚强来应对。为了全家人的生计,他早早栉风沐雨,开荒种地,长工短役,以少年之身躯,扛起了家里的重担。我小时候,常听祖母讲起父亲过去的往事:他小小年纪,在如山的重负面前,没有落过一滴泪水。稍大些,受进步思想的熏陶,投身革命。初为地下交通员,后因暴露,进入解放军大部队,驰骋战场。戎马倥偬中,历经艰苦卓绝。不幸在一次围歼战斗中负伤,子弹贯伤左腿。由于当时战场上救治物资匮乏,招致伤口化脓感染,留下了后遗症。自此,恼人的伤痛竟如狗皮膏药一样赖在了父亲身上,一直缠着他走到生命的终点。近三十年,父亲带着时时袭来的伤痛,履行着一个男人应有的责任。为这个家,他每天在伤痛中忙碌,在困苦中拼争。从记事起,我没有看到过父亲的泪水,只是额头上紧蹙的“川”字越来越深……
父亲一生兴趣广泛。有一次,刚六岁的我跟着父亲,去村里河塘里捕鱼。经验丰富的父亲观察了半天水面,才看好了一处撒网的位置。他打开鱼网,将网片分别挂在两只手腕上,准备向水上抛出。突然,他停止了动作,手中的渔网也滑落到了地上,身子缓慢地蹲下,脸上是我熟悉的那副痛苦的表情,额头上的“川”字在聚拢……我赶紧跑了过去。看到父亲痛苦的神情,我眼睛里的泪水,已兀自流了下来,两只小手也紧紧抱住了父亲……过了一会儿,父亲渐渐恢复了平静,他伸出手,把我揽在怀里,帮我拭去眼角的泪珠:“不要怕,孩子。我不是告诉过你吗?男人,是不能轻易掉眼泪的。”那一刻,我发现父亲的手心里已满是湿漉漉的汗水……
在我的印象里,父亲落泪只有一次,而且泪水磅礴——那是在祖母的葬礼上,出殡那天,在长长的送葬队伍里,我跟在父亲旁边,看着涕泗横流,悲痛欲绝的父亲,手中的托盘也因抽泣而在手中抖动……我的内心里有一股潮水涌了上来,哭声伴着泪水喷涌而出!父亲侧目看看我,没有吭声。这是他第一次没有阻止我的哭叫,这或许是情到深处泪自流吧。父亲对祖母的那份悠悠深情,汤汤之泪,是对“男儿有泪不轻弹”的下一句“只因未到伤心处”做的最好诠释!眼泪是心灵的语言,那份对亲人的无尽思念,都融进了簌簌而出的眼泪中……
三
眼泪,正像它的成分,除了大部分水之外,还含有少量的无机盐、蛋白体、溶菌酶等元素一样,它所连接的情感,也不全是伤感,悲怆,还有着很多叵测,复杂的心理感应在其中。在这里,眼泪成了一种外在的装饰。我曾在下岗后跻身于殡葬业,在生者和死者诀别的现场,见识了形形色色泪水的流放。
某一天,为一位处长承办其母的葬礼。那宏大的场面,岂是“气派”可一言以蔽之?花圈铺天盖地,花篮灿然林立。高大的纸马,威猛的充气狮,雄踞在华丽的灵堂两侧。葬礼现场,往来皆达人,祭者无白丁。灵前吊唁的人中,大多眼中噙着泪光。礼仪完毕,与处长握别时,那眼眶中盈盈的泪光,也终于化作了几滴泪水……有两位处长的女下属,竟在处长面前哽咽出声……稍后的几分钟,离开处长视线的另一处现场,众人说笑自如,脸上的泪水没有了一丝踪影。
把眼泪挥洒到出神入化的境界,还是在农村的葬礼上。四邻街坊,乡里乡亲,总要表达一点儿心意和同情。于是在距离灵堂还有二三十米的地方,未见其人先闻哭声。及至灵前,那哭声显然又提高了分贝,有的在哭声里,念念有词。其抑扬的哭声,宛如一曲顿挫有致的挽歌。
可正如莎翁所言:“只有伤心之泪才能洗尽人的心灵!”这种伤心之泪,如果不是与逝者有着水乳交融的关系,很难联结与情感相通的泪腺。也只有这种眼泪,才是对心灵的一种抚慰。它洗刷了悲哀中的迷惘,憬悟自己的心智,要沿着人类的发展规律前行!那些作秀之泪,却完全与人的心灵脱节,仅是目中废水的一次流放而已。
四
眼泪,帮我们完成了情感的释放和表达,它又对受伤的心灵加以抚慰和塑造,它功莫大焉!此时,我想起日本哲学家池田大作的一句话:“眼泪是心里的雨,他将内心的荒野修剪成绿洲。”
好一个荒野变绿洲——神奇的眼泪!
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上,我已走过了七十年的旅程。生理上的退化已在显现:耳背眼花,步缓手迟,泪点竟然也在降低。
垂暮之年怀旧日盛。闲暇时间除读点书,还将以往的生活碎片拾起,用笔连缀成篇,展示给江山文学的文友,以期获得内心的愉悦和欣慰。作为消遣,偶尔也看一些革命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影片《长征》看过三遍,在看第四遍时,还在潸然泪下……一部长征史,也是我们党的成长史,一部深刻的革命进程的教科书。在长征的路上。度过了多少炼狱般艰难岁月,我们的党和军队终于实现了涅磐重生!
作为一党领袖的毛主席,在长征途中遭受的曲折经历,让观者极为关注,也时时牵动着我的心。当看到影片中疲惫不堪、极度虚弱的他,在草地上拄着木棍,艰难地随部队行进。警卫员再三劝慰他骑马随行,但他执意将伤员扶上了马;穿越雪山,毛主席拖着患病的弱体,蹒跚却坚定把雪山踩在了脚下……看着这一幅幅画面,浏览着一个个场景,内心被无数次强烈的震撼!泪水,已经冲破了情感的堤岸,夺眶而出……
从上学起,我就深深地敬仰人民的领袖毛主席!当年电影中毛主席接见外宾的新闻加片,那高大的身影出现在眼前,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泪腺……毛主席逝世后,去纪念堂瞻仰领袖的仪容,还未到近前,那眼泪早已情不由己,洇湿了心头那段长长的记忆……
几年前,循着前辈的脚步,曾经踏上西柏坡——这个革命圣地。当年,被称为最小的指挥部,指挥了全国最大的三大战役的小山村,让我的心潮又激越了起来。在毛主席那几方平方米的简陋故居,我的思绪被深深带入了那个开天辟地的时刻——在这里,一代伟人筹划实施了解放全国的三大战役;就在这里,勾画出新中国的蓝图;也在这里,伟人已经开始寻觅,改变兴亡周期的方法……恍然看到,那张陈旧的办公桌上,是主席熟悉的身影——正在伏案撰写《将革命进行到底》……不知何时,滚烫的泪珠又溢出了我的眼角。
敬爱的毛主席,您开创的事业,正在继往开来,兴旺发达;您挚爱的人民,已经越过小康的山峰,朝着现代化的顶峰攀登,您安心吧!
眼泪,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就伴随着我们,哪里只是女士的专属?它用一种奇妙之水,洗涤了心璧的污垢,净化了我们的心灵,排除了眼中的迷茫,在自己的心空里建起一个旖旎的绿洲。哦,这神奇的眼泪!
男儿有泪不轻弹?该弹时便弹吧,谁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在需要情感相慰时。
原创首发江山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