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思】 归宿(微小说/外一篇)
一、归宿
乡下老两口含辛茹苦地养大了四儿一女。老头先世,丢下老太太一人,老太太只好单过。
岁月流逝,老太太八十多岁,渐渐地手脚不灵便,连饭都不能做了。要强的老太太思来想去觉得还得向儿子低头,请求赡养。
在乡下,女儿出嫁会离开本村。儿子与父母仍然生活在一个村里,只是分家后各过各的日子。
夏季,天亮得早,大清早,老太太迈着小脚,拄着拐杖,颤巍巍地来到老大家。
乡下人大都起得早,不爱睡懒觉。老大蹲在门前,看见老娘,站立起来。
“老大,娘不行了,身体弱了,一个人无法生活,让娘和你家一起生活,行不行?先给娘吃碗早饭,好不好?”
老大不加思索,立即回应到:“娘,我家日子过得不好,你去老二家吧!”
老太太睁大眼睛望着大儿,无奈地回过头,迈着小步,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向老二家。
老二也在门口蹲着,看见老娘,仍然蹲着。
“老二,娘不行了,身体弱了,一个人无法生活,让娘和你家一起生活,行不行?先给娘吃碗早饭,好不好?”
老二连头都没抬,弱弱地说:“娘,我家日子过得很不好,你去老三家吧!”
老太太无奈地回过头来,迈着小步,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向老三家。
老三也在门口蹲着,看见老娘,起身进家,又走出,再蹲下。
“老三,娘不行了,身体弱了,一个人无法生活,让娘和你家一起生活,行不行?先给娘吃碗早饭,好不好?”
“村里人都说老四孝顺,你去找老四吧!”老三挺头吼道。
听到老三的吼声,老太太吓了一跳,连忙迈着小步,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向老四家。
老四没在门口,老四媳妇在,老太太心里有些不安,难以启口,但还是小心翼翼地说道:“老四媳妇,娘不行了,身体弱了,一个人无法生活,让娘和你家一起生活,行不行?先给娘吃碗早饭,好不好?”
“你去女子家吧,你不是爱女子吗?”
老太太的女儿嫁到了邻村。普天之下,女儿关心父母,大都如此。可在乡下,人们信奉养儿防老,去女子家养老是丟人的事。事已至此,老太太别无它法。
“好吧,我去女儿家,那你们送送我吧!”老太太说。
“你长腿了,还送什么?”老四媳妇说,“老四不在家,你自己走着去吧。”
老太太彻底无望了,拄着拐杖,颤巍巍地向村西走去。村西有一块地,村里人叫他西邦地,其实就是墓地。
村子距西邦地有5里路,老太太忍饥挨饿,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着,一路走一路流泪,黄昏时分才走进西邦地。
到了西邦地,老太太艰难地挪步,挪向老头的长满杂草的墓旁,慢慢地躺下,脸上再没有泪水,只有平静,泪水在路上早已流干。
她知道,这就是自己的归宿。
傍晚时分,老四回到村里。一位村妇告诉他:“老四,你娘去了西邦地,在你大(爸)墓旁躺着。我在地里干完活,回家时路过看到的。我叫你娘回来,你娘嚎啕大哭,死活不回来。”
老四一听急了,拉着架子车向村西飞奔……
二、敬业
下午,小芳一个人慢悠悠地行走在大街台阶上的深绿色的人行道上。立秋之后,天气渐渐凉了许多,头顶上枝丫交叉,树叶繁盛,更显爽快。
“小芳,好久没见你了,挺想你的。你现在去干什么?”
突然身后飘来一串有些熟悉的清脆的声音。小芳回过头来一看,有些惊讶:
“噢——,大花姐,是你呀!你现在挺会说话的。我去槐花小学接女儿。”
“嗨——,太好了,咱们同路,我去接儿子。”大花一扫小芳的面孔,关心地说,“你看,你年轻轻的,额头上都有皱纹了。那是假性皱纹,涂点保健除皱膏就行了。”
“大花姐,你没学医,咋这么专业?”
“我现在是DD公司的直销员。”大花从斜背包中抽出一张彩页,“看,这是说明书。前几天,我给你妹也推荐了一款保健护肤品。”
“噢——,怪不得你这么有学问。我隐隐约约地听我爸说,你好像还介绍过他加入什么公司了。”
“你爸退休了,没事干吗!你爸老了,思想跟不上了,干工作不行。最近怎么没见你老公?”
“他脚扭了,骨折了,没上班,在家休息。”
“小芳,这是缺钙,应当补钙。这是说明书,拿回去让你老公看看。”
“好——,谢谢大花姐。你瞧,我女儿来了,我先走了。你再等等吧!”
“小芳,姐和你一起走。其实我儿子没在这儿上学。”大花终吐实情。
大花边走边瞧小姑娘的发质,“呀——,你女儿头发咋这么黄,要补锌。再穷不能穷孩子,快看,这是介绍彩页。”
两个大人,一个小姑娘,沿着来时的路反向而行,大花仍然兴奋不减,滔滔不绝,而小芳应接不暇,目瞪口呆,不知怎么回应,只是接收一页又一页的宣传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