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旧时光】爱听戏的母亲(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旧时光】爱听戏的母亲(散文)


作者:清风垂柳 秀才,1329.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548发表时间:2023-09-12 00:03:14

前天单位附近有家结婚的,一直在播放戏曲,顿时就想起来母亲也是个戏迷。母亲爱听戏,自从我记事起她就爱听戏。话说,我们七八岁的时候,母亲也就三十岁出头,还没有我现在的年龄大,可就是爱听戏。印象中,爱听戏的都是些老年人,所以当时对母亲爱听戏这事很不理解。
   我和妹妹小时候,特别讨厌听戏,每次我们看电视的时候,母亲想换个台看《梨园春》,我们就很不开心。不过,自从上班后,我也慢慢变得爱听戏了,无论是曲剧、豫剧、京剧、越调、道情、黄梅戏听着都很有味道,同事和朋友看到我听戏,都吐槽我老了。殊不知,在高中时,音乐课本上就有戏曲。当时音乐课上,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京剧《贵妃醉酒》,她说这出戏无论是戏词,还是动作和服装都特别美,特别是梅兰芳版的。但是我当时却没有体会到老师的话,因为当时只喜欢听流行音乐,对戏曲并不感兴趣。
   当时,母亲爱看《梨园春》。在河南,应该没有人不知道《梨园春》吧?《梨园春》只有每周日晚上八点开播,所以每到周末吃过晚饭,母亲就会早早地在电视机前等待。母亲说主持人庞晓戈很漂亮,倪宝铎很帅,里面参加比赛的选手唱得也都很好。特别是每到过年,都会有个决赛,擂主会得到一辆面包车。现在电视机已经默默地退出历史舞台了,很少有人在电视上看《梨园春》了,要有也是那些空巢老人。不过在抖音上能刷到它的官方账号,我还关注了,毕竟是童年的回忆啊。
   母亲爱看戏,也爱跟着哼唱几句,慢慢也学会了几个片段,时不时也会唱几句,最爱唱的是《朝阳沟》选段。
   “咱两个在学校整整三年,相处之中无话不谈。我难忘你叫我看董存瑞,你记得我叫你看刘胡兰。董存瑞为人民粉身碎骨,刘胡兰为祖国把热血流干……我坚决在农村干它一百年。”
   母亲说这出戏,她们上学时,老师还教过,所以很早就会唱了。我和妹妹听了都会笑着说:“我们现在音乐课都教唱歌,哪有唱戏的啊?”当时还小,不知道戏曲其实也是音乐,戏曲才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
   我们河南是戏曲之乡,著名的剧种有曲剧、豫剧、越调,道情。道情的发源地还是我第一份正式工作的地方——太康。越调著名表演艺术家申凤梅,虽然是漯河人,但是一直在我们周口发展,在周口还建立了申凤梅艺术中心,现在还在不断地培养一代又一代戏曲接班人。
   开始听戏都是看电视,只有电视上播了才能看,而且当时也没有专门的戏曲频道,所以看的戏不太多。后来,家里买了VCD影碟机,父亲买了好多戏曲光盘,这下母亲可以过过戏瘾了。经常播放戏曲光盘,能听的剧种和曲名也多了。当时我们虽然不爱看戏,但是母亲看的多了,我们也就跟着看看,毕竟就一个电视机啊,只能跟着看。其中有些戏还是感觉挺有意思的,例如《卷席筒》、《李豁子离婚》、《我爱我爹》、《吹牛》、《阎家滩》、《收姜维》等等。
   那次看《我爱我爹》是真的看入迷了。吃午饭时,父亲放了新买的《我爱我爹》光盘。这是个现代戏,讲的是两个儿子都很孝顺,不过大儿子在城里当大老板,小儿子在农村。父亲爱拉弦子唱戏,跟着小儿子在农村住。以前生活苦,母亲去世早,父亲靠拉弦子把两个儿子养大成人。现在没事就喜欢拉弦子乐呵乐呵。可是,大儿子感觉父亲拉弦子给他丢人了,就设计把父亲抢到城里去养,但是方法不对,让父亲很苦恼。父亲最后才说出什么才是真正的孝顺。
   前面演得抢爹的戏份很搞笑,最后一段《哭坟》的唱段,把我和父亲都唱哭了,我和妹妹也是看完戏才去上学。当时母亲还笑话我和父亲,说我们两个大男人竟然看哭了。最后那段确实很好哭,现在就是再听也会感动得落泪。其中的唱词也学了几句,现在还能哼唱出来。
   “白天当爹爹,拉弦去卖艺,夜里又当娘,缝补儿的衣,孩子想他娘,我想俺的妻,搂着我的两个儿哭哭啼啼……”加上任宏恩老师的精湛演技,演出了一个单亲父亲的苦楚和不易,确实让人感同身受,潸然泪下。
   以前,农闲的时候,听说哪里有唱大戏的,母亲就会骑车带着我和妹妹去看戏。哪里有唱戏的,哪里就会聚集起来一个临时的小集市,集市上卖的什么都有,有吃的、有玩的。小孩子去看戏是听不懂的,只是看个热闹,主要是为了好吃的。记得有次陈楼唱戏,不记得当时唱的是什么戏,反正我们也听不懂,只记得集市上的水煎包很好吃。当时赶会,最爱吃的就是水煎包,一块钱能买好多,那香味离多远都能闻到。现在的水煎包吃起来,总是没有以前的味道。
   光盘时代慢慢被网络时代的洪流湮没了。父母的思想都很开明,也会跟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学习新事物。开始有QQ和微信的时候,父亲就让我们教他用QQ和微信,他再慢慢教母亲,有不懂的还会及时给我们打电话请教。后来,有了抖音和快手,父母当然也搭上了自媒体的快车。父亲经常爱拍抖音,母亲则很少拍,她喜欢刷抖音,刷的最多的还是听戏。就爱关注戏曲主播,还经常给我推荐她关注的主播,说他们唱得好。抖音虽好,但是费流量啊,他们住的地方又没有装无线网。为此,乖特意给他们办了两张无限流量卡,让他们刷抖音。母亲提起来就开心,逢人便夸她儿媳妇既懂事又细心,什么事情都能放心上。父母嘛,就是年龄越大脾气越像小孩子,一点儿小事就能开心很久。感谢抖音和快手,让母亲实现了戏曲自由;感谢乖,让母亲实现了流量自由。
   戏曲在那个缺乏娱乐生活的年代,为一代代人带来了无限的欢乐。潜移默化地使文化水平偏低的人们,增长了很多知识,也学会了很多道理。近些年,国家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传统戏曲也逐渐被国家重视起来,戏曲不仅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更是一代代人难忘的回忆。
   文化不死,戏曲长存!

共 223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在我们老一辈的父辈们,都是听着戏曲长大的,他们对戏曲的理解远比我们后一辈更有深度。文章娓娓道来,讲述了母亲特别喜欢听戏曲,喜欢看唱戏曲。而作为后一辈的我们,特别讨厌看戏曲节目,可在母亲的影响下,也爱上了戏曲。随着时代发展,父亲母亲也与时俱进,在后辈的影响下,也开始接触新事物。非常不错的一篇文章,文章表达了一位母亲对戏曲的情结。佳作力荐共赏,感谢老师赐稿晓荷社团,欢迎继续来稿。 【编辑:陌小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陌小雨        2023-09-12 00:04:11
  拜读老师佳作,问好老师!
山本无忧,因水成泛……
回复1 楼        文友:清风垂柳        2023-09-12 08:06:36
  每次看老师的编者按,都很涨知识。老师辛苦了,敬茶!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