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舟】凑巧(小小说)
老孟下了班没回家,在小区门口的“快活林”小餐馆要了两盘菜和一瓶“老桥头”地瓜烧,自斟自饮了起来。手机调成了震动,期间震了两次,老孟知是媳妇打来的电话,也没接。喝了大半瓶,逐渐有了醉意,餐馆老板老何便走过去说,老孟,别喝多了,这酒有后劲!
这才多少,啥后劲,得都喝了!老孟说起话舌头都有些僵硬了。
老何问,咋了,遇到啥高兴事了?
老孟敲着桌子,仰头讪笑道,他妈的天天都高兴,老子现在躺平了,不进也不退,正好!
老何说,恁才多大年纪,往上升的空间还很大哩!
有“王光头”在那把着,我升个屁啊!
其实,老孟并不老,今年还不到四十岁,因为脸色黑,头发稀疏,长得有些沧桑,小区里的人见了都喊他“老孟”,他也不计较。
老孟有些醉,回到家,媳妇刘荣正在看电视,见他醉醺醺的样子就气不打一处来,骂道,又哪去喝马尿去了,看你那德性,这辈子就是给别人提鞋的料!
老孟平时有些惧内,在媳妇面前唯唯诺诺的。喝了酒还能掰扯几句,就说,你这辈子还能说句好话不?老子就躺平了咋了,爱谁谁去!
“咣当”一声,老孟把自己关进了书房。客厅里天花板上的吊灯都一晃一晃的。
刘荣气地骂了一句,烂泥扶不上墙!
老孟这些年在单位也挺努力的,就是运气差了一些,他为人又不活泛,换了几茬领导都不喜他。他竞争了几次科级干部也没竞争上就逐渐失去了“斗志”。
媳妇刘荣在一家企业干仓管,拿着不高不低的工资,每个月也就够她自己买化妆品买衣服的。刘荣虚荣心强,别的指望不上,就盼着老孟升升职、加加薪。老孟这些年就是没有挪窝,在技术岗一干就是十多年。媳妇刘荣也嘟囔了十多年。这几年更是绞尽脑汁地为丈夫找门路,可老孟却优哉游哉不当回事。
这天晚上,刘荣去公园溜达,恰巧遇见了王院长的夫人。刘荣确认好了才忙上前去打招呼说,张老师,这么巧,您这是出来遛狗的。刘荣说着就伸过去了手。
张老师机械地伸出了左手,右手牵着一条毛发雪白的小狗。还未待张老师说话,刘荣便说,俺对象老孟,孟现林,是王院长麾下的小兵。
哦哦,我想起来了,对,小孟很优秀的,听老王说过,是院里的技术大拿!
刘荣满脸堆笑,张老师,您夸奖了,夸奖了!对了,您这小狗可真漂亮,是萨摩耶吗?
张老师便来了兴致,对,笨笨,来,跟阿姨打个招呼。笨笨便凑到刘荣跟前不停地摇起了尾巴。
刘荣俯身蹲下抚摸了几下,说,这狗太可爱了,我们家那小泰迪老了,得换了。也换个萨摩耶!
这狗好,性情温顺,很会讨好人!你要想养,我认识一家很好的宠物店,给你微信,你去找店老板就行……
刘荣果真去那家宠物店买了一只萨摩耶犬。选了半天,选了一只三个月大的,通体白毛,憨态可掬。就是价钱有些贵,五千多。最贵的四万多,刘荣哪里舍得,买这只狗还是动用了自己的私房钱。
买回家,刘荣便专门把杂物间腾了出来,准备狗笼子和狗粮,像是为了迎接多年未见的亲人一样。得了空就“百度”有关养狗的知识。也很少再向老孟“找茬”了。
老孟憋不住便问,恁是受什么刺激了,以前从不养狗养猫的,怎么现在这么热心?
刘荣呛他说,你懂个啥,日后自然明白。
刘荣几乎每天晚上都去遛狗,自然和张老师的关系熟了起来,聊起狗来也是一套一套的。刘荣不经意间又了解到张老师经常去文化宫唱戏,唱柳琴戏,唱山东梆子,是个戏迷。刘荣的母亲曾是柳琴戏剧团的演员,后来因为生计问题便改行了。刘荣天生好嗓子,从小耳濡目染,曾经唱起来也是有模有样的。刘荣便在文化宫“邂逅”了张老师。
当听刘荣说也是戏曲爱好者时,张老师高兴地手舞足蹈起来,拉起刘荣让她当众表演,刘荣为此也是做足了功课,自然不会谦让,和另一个中年男子对唱起了《喝面叶》。唱腔优美悦耳,表演生动,自然赢得满堂喝彩。
日子长了,刘荣和张老师便成了无话不谈的闺蜜。聊起老孟自然水到渠成。
刘荣给老孟上了几次“政治课”,本想躺平的他也禁不住媳妇的劝说、教育和鼓动,似乎也看到了一线希望。
这天夜里,老孟做了充足的准备,准备了王院长最喜欢的土特产,在土特产的盒子底下放了一沓子钞票,小心翼翼地来到王院长住在西郊的豪华小区,按照媳妇提供的地址,上了9号楼1单元901室。王院长有应酬还未回家,是院长夫人接待的。院长夫人很热情,又倒茶又端水果的,倒是弄得老孟有些局促。老孟嗫嗫嚅嚅地说明了来意,又聊了几句题外话便唯唯诺诺地离开了院长家。
回去的路上自然是哼着小调的,他回家便迫不及待地和媳妇亲热了一番,美美地睡了一大觉。再去单位上班见到王院长的时候,发现王院长的眼神完全变了,变得亲切了起来,笑容也很温暖。
一段时间,单位的人和小区里的人都觉得老孟像变了个人似的。
九月份的一天上午,全院正在开动员大会。正当主席台上王院长发表“重要讲话”时,三位身着黑色西装、白衬衣、黑领带的纪委工作人员忽然站在了他身后,当领头的亮出工作证时,王院长脸色已经大白,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而台下的老孟心里则“突突”地狂跳起来……他在心里嘀咕道,怎么这么不凑巧呢,怎么这么不凑巧呢?
石总小说越来越给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