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徐厝的黄昏(散文)

精品 【东篱】徐厝的黄昏(散文)


作者:简柔 秀才,1140.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01发表时间:2023-09-15 05:54:47


   徐厝在厦门湖里区,属郊区,曾是一个村庄,“厝”在闽南语是房子的意思。厦门有不少地方以“厝”命名,如穆厝、吕厝、孙厝、许厝等,以前都是村庄,曾有竹篱、农舍、田野、鸡鸣,随着厦门的发展,村庄成楼房,村路变马路,清幽变喧闹,古朴变时尚。
   徐厝不大,不过几条街巷——昌宾路、鸿宾路、华昌路和凤湖路一段,数个小区——有大有小,有新有旧,有老式的小区,也有别墅区;一个工业区——有鞋厂,服装厂,帽厂等;数十个小公司,租住小区里;很多家店面——餐饮店,酒店,烟酒行,美容美发店,茶叶店,修车行,轮胎店,五金店,水果店,超市,改衣服的店,遍布街面,大则几百平米,小则几平米。这是一个外地人聚集之地,更是一个商业气息浓厚之地,很多人在这个弹丸之地找到了商机,发家致富;也有很多人血本无归,黯然离去。徐厝,见证了他们的悲喜,见证他们的成功和失败。
   我的小店就在徐厝的昌宾路口,那是徐厝最短的路,二百米左右,不繁华,更不漂亮,但还算热闹。在徐厝,我度过了很多个日日夜夜,我融入了徐厝,捕捉到车子经过徐厝的每一次颤抖,聆听到台风肆虐后徐厝发出的每一声叹息,目睹了徐厝的白天与黑夜,春夏与秋冬,最难忘的是徐厝的黄昏。
  
   二
   黄昏时的徐厝是喧嚣的。
   华昌路的车子如潮水,滚滚涌动。公交车频繁来去,狭小的空间塞满了人,抵达徐厝站,停下,车门张开,像一张巨大的嘴,吐出一些人,又吞进一些人。一辆辆小车飞驰而过,很快,若不是路上车太多,又有红绿灯的限制,每一辆小车可以像一阵风飞起来。
   沉静半日的昌宾路车流汹涌。昌宾路,近年来,既是路,也是停车场。随着小车的降价,有车族剧增,有的家庭甚至有好几部车。早期规划时,徐厝的小区停车位有限,又没有地下停车场,车主找不到停车位,只好停在昌宾路的路边。这不是主干道,管得较松。有时交警会来拍,若拍下,要罚款、扣分。尽管如此,不少车主还是抱着侥幸的心理。
   路本不宽,一边又停了车。若两车遇上,一方须往后退让,停下,让对方先过,也就没事。若两个车主都是有个性的,互不相让,强势开过,两车便会刮擦,纠纷开始。双方都是脾气火爆的汉子,你一言,我一语,声音很大,惊动整条街。清闲的店主、路人纷纷上前围观,有的捧着一个茶杯,边抿茶,边看,看得津津有味,似在看一场精彩的演出;有的抱着胳膊,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表情;有的蹲着,似觉察争吵不会很快平息,怕累着了;一个男子牵着两条大狗观望,狗也凑热闹,大声地叫……双方的车子停在路中间,致使别的车无法通行,于是整条街都堵住了,一直堵到华昌路、鸿宾路。有的车主拼命按喇叭,有的车主下车哇啦哇啦,两个当事人不管不顾,越吵越带劲,有的围观者还煽风点火,高声吆喝,整条街像炸开了的锅,震耳欲聋。
   昌宾路变成了车子的洪流,每一辆车凝然不动,以刚劲的姿态稳稳楔入高楼之间,大地之上。各种嘈杂的声音如鼓声,铿锵有力。淡淡的霞光下,无数灰尘缓缓地飘,落在车上,落在人们的头发上,落在绿化带的灌木里,飞入人家的店里。
   这就是徐厝的黄昏,一场小小的纠葛就可以衍变成大事件,它是城市黄昏的一个代表,是城市生活的浓缩,也是城市现状的呈现,毫无诗意和美感,带着热烈的世俗气息。
   我的脑海浮起另一幅黄昏的图景——夕阳在山峰间若隐若现,散发出柔和的光。人家的屋檐上升起了灰白色的炊烟。田间,农人在低头劳作;院子里,妇人在呼猫唤狗;小桥上,老农牵牛走过,牛发出“哞哞”的叫声;河边,有女子在洗衣、洗菜。巷子里,有挑着箩筐或粪桶的汉子走过;老人站在篱笆前,收着晾晒着篱笆上的衣物。一切都显得很静美,很安逸,那是鄂南落云村的黄昏。昔年,我曾在那里小住。在徐厝的黄昏里,我思念起落云村的黄昏,多想逃离眼前这个纷扰的黄昏,把城市所有的噪音抛在脑后,走进落云村的黄昏,漫步在田埂上,呼吸泥土的气息;坐在小河边,聆听流水潺潺;站在篱笆前看夕阳,看鸡在草丛里啄食……
   最后交警赶来,争吵结束,围观者散去,车流变得畅通。
  
   三
   华昌路口的厂区门前的人行道多了七八个小吃摊——有快餐、米粉、面条、水饺、煎饼、鸡蛋汉堡之类,热腾腾地冒着香气。摊主有男有女,多是中年人,脸上刻着生活的沉重和疲敝。他们来自江西、贵州、湖北等地,住在寨上,因为没有高学历,无技术专长,找不到好工作,手上又没有什么钱,开不起小吃店,只好靠摆摊维持生活。他们一大早采购食材,上午打点零工,下午在家准备,做好,到了傍晚,用三轮车载过来。
   厂区有上千工人,没有食堂。厦门的工厂大多不设食堂,所以厦门的工业区、写字楼附近的小吃店非常多,竞争也激烈。厦门工人的工资不高,要租房,养孩子,还要存钱回老家盖房子,所以他们只有在吃的方面尽量节省。中午他们去小吃店吃,点最便宜的。晚上经常要加班,无法回宿舍做饭,只能在外面解决。小吃摊便宜,花个三五元,吃得又饱又好。所以,小吃摊的生意不错。平日小吃摊摆在这里无人管,但上头有人来检查时,城管会来抓,所以摊主不时要与城管斗智斗勇,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和飞速逃离的功夫。
   六点钟,工厂下班了,工人们纷纷涌入小吃摊,把人行道塞得没有缝隙,行人通过只能从马路绕过。因厂区规定,不能带餐入内,他们只能在外面吃。他们捧着一次性饭盒,拿着一次性筷子,坐在绿化带边,站在绿化带里、人行道上;实在没地方站了,只好站在马路边。那时,车流更密了,灰尘也大,尾气又浓,他们毫不在意,依旧吃得香。待到他们吃完,摊主们收摊,骑着三轮车慢悠悠地往家去,脸上是满足的表情。
   工人和摊主散去后,人行道畅通了,地上、绿化带里到处散落着一次性饭盒,一次性筷子,白花花的,晃人的眼。
   我想,李清照若是看到这样的景象,还能写出“满地黄花堆积……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样的词吗?想来很难,因为作词关乎心境,也关乎场景。那时清照已奔五十,虽历经沧桑,国破,夫亡,日子清冷,心情惆怅,但还有亲戚朋友的关爱,物质生活也富裕,住在宽敞的宅院里,有丫鬟伺候,她的黄昏有梧桐,有满地黄花,有大雁飞,没有车流,尾气,一次性饭盒,晚餐不用吃快餐,也不用挤公交,干粗活,她无须为生活操心,只负责伤春悲秋,写诗填词,她比那些吃小吃摊的工人,摆小吃摊的摊主幸福多了。
   三航宿舍的老人也陆续出来了。
   三航宿舍是以前的叫法,用现在的话应叫“三航小区”,为三航公司八十年代所建。楼房很旧,墙皮斑驳,在现代化的高楼中,显得另类。小区住的多是老人,他们是三航公司的员工,把半生的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了公司和家庭,如今退休,终于可以休息了。
   老人以男性为主,各自捧一杯茶,或拿一个小马扎,踱步至门口,有的坐在门前的石凳上,有的坐在自己带来的马扎上,然后开始聊天。从国外聊到国内,从时事聊到民生,又聊到老人们的晚年生活,聊到各自的孩子,聊得很有兴致。说累了,“咕咚”喝一口茶,接着聊。聊到高兴处,哈哈大笑,笑声随风飘出很远。看到有陌生人要进小区,老人们会盘问几句;看到有的人贼头贼脑,老人们警惕地审视。他们临时充当了小区的保安,比保安更尽责。老人们细心着呢,小区是他们的家园,他们在这里生活了大半辈子,今天哪家搬走了,明天多了哪个新住户,小区里哪里多了一根草,哪棵树少了一根枝杈,他们都很清楚。当夕阳消失,暮色渐起,他们估摸着老伴已做好了晚饭,便拎着空杯,摇晃着,陆续归家。
  
   四
   黄昏时,昌宾路口的一家早餐店和早上一样忙。
   早餐店卖馒头、包子和豆浆,包子有肉包和菜包,为一对夫妻所开,他们在徐厝开店已有三十年,是徐厝的老店,目睹到徐厝的发展和繁盛。他们来自北方,厚道,质朴,对顾客一视同仁,不管对方是大老板,还是清洁工,一样热情。他们的手艺好,做出的馒头、包子又大又好吃,馒头有嚼劲,厚实;包子馅多;豆浆很纯,豆香味浓。人也实在,物价每年上涨,他们始终不涨价,馒头五毛/个,豆浆五毛/杯,肉包一元/个,菜包七毛/个。所以,多年来,虽然徐厝增加了几家经营早餐的小吃店,他们的生意却一直很好。
   每次中午休息两个小时左右,夫妻就开始忙碌,做,蒸,磨豆浆。两口子边忙边唠嗑,轻声细语的,忙得很开心。
   工厂下班后,大部分工人聚集在厂门前的小吃摊,小部分奔向早餐店。这些工人也许是家庭负担太重,尽管小吃摊便宜,也不肯去吃。瞬间,门口排起了长龙,一直排到人家的店门口,成为徐厝黄昏时的一道风景线。丈夫负责装豆浆,妻子负责卖馒头,收钱。妻子永远微笑着,声音总是那么温和。不会因为哪个男孩买五个馒头而笑他会吃,更不会因为有的女孩只买一个馒头而冷淡,也不会因为谁语气不好就恼怒。她的脾气特别好。
   工人们买完后,站在人家的店门口,津津有味地吃着。三个一伙,五个一群,边吃边聊。一次我发现一个女孩,很瘦,脸色暗黄,独自站在我的店门口的右边,捧着一个馒头低头默默地啃,偶尔抬头,打量四周,或朝我的店里瞄一下,眼神怯怯的。我猜想她刚来厦门,到工厂上班不久,和同事不熟,想必家境困窘,连一杯豆浆都不舍得喝。想起自己初来厦门,也曾过了一段艰难的日子,连续一个月晚餐只喝一碗稀饭,配几根咸菜,招致人家的不少白眼。于是不禁怜惜这个女孩。次日再次看到她,我走出,想和她聊几句,谁知女孩迅速离去,此后再未看到她。我想她一定是误会了,以为我不喜欢她站在我的店门口,要赶她走。我理解她,一个刚刚步入社会的女孩,那么艰难,难免敏感,她要尽力维护自己的自尊。
   灯光亮起的时候,徐厝更热闹了,人更多,车流越密,来吃饭的,下班回家的,饭后闲逛的。古龙公寓旁边的几家餐馆人满为患,门口也摆满了桌椅,人们喝着,谈着,划拳,有女子谈着吉他在唱歌,卖玫瑰花的男孩在兜售玫瑰花……划拳声、笑语声、吉他声响彻在徐厝的上空,那个时刻,徐厝的热闹达至巅峰。
   在黄昏里,生活开始了,这是徐厝的黄昏特色。我爱徐厝。
  

共 400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厝”,带着南国的民俗文化色彩,向我们走来。如今,“厝”在改变,崭新的业态,给古老的“厝”增添了繁华。作者给我们选取了一个黄昏的视觉,就像规定了一个背景,别有诗意。车流滚滚,载着人流。停车难,繁华在拥挤,莫怪车主乱停,繁华需要空间。有时候冲突发生,在繁华之下,人们的观望,车主的抱怨,或许也是繁华的一部分。霞光不因吵闹而遁去,还是多情地落入厝间。世俗是粗糙的,也是一景,纳入眼底,仔细想想,如此繁华的一角,谁能漠视。美好总是激起联想,作者想到鄂南的黄昏,只是样子不同而已。美食的香味是黄昏最能破防的风景,炊烟和三轮车就是载着风景的风景。工人们在有限的工资里,选择美食摊点,享受着人间烟火的滋味。这令作者想起李清照笔下的词句,尽管无法比拟,但也是别有一番情趣,烟火气,总是最抚凡人心,也最能生诗意。老者也融入了繁华。黄昏下,一杯清茶,一段家国事,只愿在黄昏归家,这是他们的情结吧。徐厝三十年的老店,硬是把北方的美食馒头打进了当地的黄昏时段,为黄昏增添了别样的色彩。在黄昏下,也有不合时宜的画面,那个女孩子,多么像当初闯天下的作者,带着自尊,找到自己的生活入口。徐厝的繁华,在于黄昏,黄昏将人间烟火纳入其中,所谓的风景,不是摇曳的树枝,流淌的白云,而是那些可以弄醉了黄昏的人和场面。作者这篇散文,写一个地方的黄昏,取景很别致,重在风情。风情是黄昏的灵魂,于是黄昏的光顾也成了诗意。发现人间的美好,需要眼力,可能有些风景,有些画面,被我们忽略了,作者眼光渗透,捕捉力强,将黄昏之色写得那么充盈饱满。关注民间的日子,更有诗意,这是我的观点,因为真实因为生动。作者笔下的黄昏,夜色沉醉,车水马龙,不乏争吵,不乏不适,但都带着暖色调,质感而美。作者善于撷取生活的真实镜头,不事雕饰,但有着质朴的美,表达出对生活的感悟。细节充盈,画面感性,总让人提取什么,这是作者散文的魅力。运字秀气,构句有趣,动感总是那么好。力荐佳作,了解徐厝今昔,热爱每一个地方的烟火吧。【东篱编辑:怀才抱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0915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9-15 06:01:02
  许厝的黄昏,不仅仅是优美的景色,还有最美的烟火气,那些在黄昏里出现的车流、相聚的人们、吃饭的工人……发生了精彩的生活下来,各种人物都挤进了这个黄昏。他们是黄昏的灵魂,是最富生活气息的风景。请欣赏作者对许厝黄昏的把握,了解一地风情。感谢投稿东篱,希望精彩纷呈。遥握,问候秋祺。谨祝创丰!
怀才抱器
回复1 楼        文友:简柔        2023-09-15 09:45:53
  谢谢怀才老师精妙美按,读感别具,精彩精当。很多个黄昏,我坐在城市的一角,观望着这个黄昏,思绪与感慨如浪翻卷。老师辛苦了,遥祝安康。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9-15 06:34:23
  有车流,有争吵,有观望,有炊烟,有街景,有一堆堆的烟火气。这是一个别样的黄昏,处在黄昏里的人们是真实的,也是幸福的。不一样的黄昏,不一样的文采!
怀才抱器
回复2 楼        文友:简柔        2023-09-15 12:46:34
  这就是城市黄昏的缩影,是生活,也是人生。再谢老师精彩留言。遥祝秋祺。
3 楼        文友:枫桦        2023-09-15 07:37:41
  生活的气息大多是烟火气,有烟火气的地方,也是人群聚集的地方。都说人群里一定有故事,善于在人群里捕捉细节,便一定是最优秀的写作者。徐厝的繁华有着自己的生存理念,并不是那种繁乱,而是张弛有度。细节决定一切,这是文章的精要!拜读老师的好文!
回复3 楼        文友:简柔        2023-09-15 12:49:06
  老师所言甚是,徐厝有城市的味道,又残留着乡镇的气息。谢谢老师精彩留言。谢谢鼓励。祝工作愉快。
4 楼        文友:岚亮        2023-09-15 08:32:09
  徐厝的黄昏,是当代城市的缩影。当然,不是城市中心,是城市的一隅。浓郁的烟火味和生活气息和扑面而来,简直就像把城市一隅的生活复印出来一样,栩栩如生,十分传神。这需要积累,更需要功力。比如,大家观看路人吵架的细节的描写,那么细腻,那么生动,那么鲜活,真的令人叹服。深度佳作,大赞特赞!
回复4 楼        文友:简柔        2023-09-15 12:52:05
  谢谢亮哥的美评,在徐厝生活了十年,见证了它的发展,人日益的多,车流日益的密,黄昏,下班高峰期,特别沸腾。祝你快乐。
5 楼        文友:吴孟友        2023-09-15 10:08:11
  许厝,农村变城市,清净变繁华。有小区、别墅、工厂、公司、店面等,商业气息很浓,市场繁荣,许多外乡人来着这里淘金、追梦。作者来这里开店多年,见证了许厝的繁荣、发展,感受了许厝的风土人情,目睹了许厝的繁华风景。黄昏,徐厝最喧嚣。车流汹涌,人流如潮。狭小的空间挤得人喘不过气来,因找不到车位,还有人把车停在路边,加剧了拥挤。有刮车吵架的、有挪不动脚步骂娘的、有按喇叭催促的、许厝巷子里乱成一锅粥。好在民警赶来,恢复了秩序,车流人流缓缓移动。文章真实地反映了许厝的社会现实,接地气,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好文章,拜读学习,问好老师
回复5 楼        文友:简柔        2023-09-15 12:54:42
  谢谢老师精彩解读。这就是城市黄昏的常态,我喜欢乡村的黄昏,清幽,静谧,诗意。祝老师秋日安好。
6 楼        文友:李湘莉        2023-09-15 11:14:27
  笔触细腻,画面感强烈,读罢,有如临其境之妙感!读着老师的文,令我回想起我在深圳开店的那些年,场景几乎一模一样,很有代入感,产生共鸣!大赞老师才情!遥握问候,谨祝秋祺精彩纷呈!
回复6 楼        文友:简柔        2023-09-15 12:57:02
  深圳比厦门发展得好,那里有无限的商机。我倒是没有去过,我想与上海广州相似吧。谢谢老师美评。祝你幸福。
7 楼        文友:红花草        2023-09-15 14:57:18
  别有景致的黄昏,各种各样的人物汇聚,浓浓的烟火气息,这本是生活的色调。老师的文总是那么富有情趣,很有魅力。拜读佳作,点赞学习,祝福老师!
回复7 楼        文友:简柔        2023-09-15 18:32:49
  一日之中,最喜欢黄昏,觉得黄昏是最有诗意的。谢谢老师美评。祝天天开心。
8 楼        文友:夕泠        2023-09-15 16:10:10
  徐厝的繁华,很质朴。生活就是这样,形形色色,吵杂却有人间烟火。简柔笔下的徐厝,写得如此传神。它也是很多城市的缩影。拜读好文,祝秋安!
回复8 楼        文友:简柔        2023-09-15 18:35:24
  夕泠一语透僻。徐厝在厦门是郊区,属城乡结合部,既繁华也质朴。谢谢夕泠美评。祝日子如画。
9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3-09-15 16:16:30
  老师是多面手,不仅能写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也能写小摊杂货,小巷里弄。一片烟火气十足的文章,这样的文章其实并不好写,足见老师功力弥坚。我去过厦门,对“厝”相对熟悉,读文后,感受更深。拜读学习老师美文,顺祝老师秋安笔健!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9 楼        文友:简柔        2023-09-15 18:37:17
  厦门的古厝如今已不多见,不过很有特色。期待老师来一篇厦门美文。谢谢老师美评。祝秋日美好。
10 楼        文友:淡墨花开        2023-09-15 17:13:00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美景兼美食,热闹在黄昏。有人物、有场景、有味道,浓郁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欣赏老师的语言,简洁形象,写老人“便拎着空杯,摇晃着,陆续归家”
   ,如见其人。拜读佳作。祝老师秋安。
回复10 楼        文友:简柔        2023-09-15 18:40:07
  城市的黄昏有着浓烈的世俗气,也有无限的喧闹。有时喜欢,有时会烦躁。谢谢老师美评鼓励。祝幸福。
共 13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