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香】黑人白话之一百三十(随笔)
◎《黑人白话》
一个人坐在“吉龙岛”宽敞明亮的餐厅里,客轮刚刚启动,窗外是平静深邃的大海,岸边的灯火在海面上投下一条又一条白亮抖动的光柱,波光粼粼,异常美丽。汽笛打破了方才的宁静,屁股下的座位微微有些振动,仿佛是在低声告诉我,马上就要回家了。
20230912
◎《黑人白话》
日前,四十年前的大学同学聚会,喜地欢天,也不无遗憾:有些人行踪难寻,有些人行程难改,有些人行动不便,有些人心气不高……还有些人,永远也不会不能再见。于是含泪这下这篇《辽大十五忆》,写到最后,两行不争气的热泪还是止不住流了下来。
20230913
◎《黑人白话》
只有在大连——烟台和徐闻——海口的海峡上架起跨海大桥,或者打通海底隧道,G15沈海高速才名副其实。那时候,开车从沈阳去海口,不仅快速,而且快意。
20230913
◎《黑人白话》
输球最多,捞钱最多、丑闻最多、失望最多的中国男足和中国足协。
20230914
◎《黑人白话》
那天,当我彻夜未眠含泪赶写《辽大十五忆》的时候,当我们在烟台湾的大道边依依惜别的时候,当我在“吉龙岛”空荡荡的餐厅里自斟自饮的时候,耳边都曾断断续续的响起这首李叔同的《送别》,最是喜欢其中的“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和“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或许,这才是天地美景和人生常态。
20230914
美丽星河湾(特写.续)
◎《黑人白话》
二十七年前,我是她爸爸妈妈的证婚人;二十六年前,我们在产房前迎接她出生;不久前,我在营口欢迎她的双亲及亲家;今天,我在青岛见证她的美丽快乐幸福。
20230909
◎《黑人白话》
任何艺术传承主要是神而不是形,合唱艺术特别是指挥艺术更是如此,看吴灵芬、闫宝林、孙毅三代指挥共同演绎《青年歌》,形态各异,神韵共同。郑小瑛、吴灵芬、杨乐乐如此,严连堃、曹丁、张玲亦如此。
20230915
◎《黑人白话》
看姚明夸阿联,看阿联退役,再看这次世锦赛,怎么感觉中国男篮一代不如一代呢?
20230915
◎《黑人白话》
好久不见,你那清朗可人的笑脸和这清新独特的图片,哦,还有一串串轻松灵动的文字。真好!严重期待下集。(错过了,星河湾那奇美无比的落照。)
◎《黑人白话》
想要自杀,自杀未遂。悲观失望,失望何为?放低身段,于是想活。混入市井,于是快乐。
20230916
◎《黑人白话》
尽管今天陪他打球到虚脱,看他打球到腰脱,中午看他想吃榴莲,晚上吃他做的生腌,还是心甘情愿的当托儿。对他真难讲道理,只能讲爱,讲全身心的托儿。
20230916
◎《黑人白话》
十七年,地覆天翻的中国男篮——男还是男,既非“子”,也非“汉”。
20230916
◎《黑人白话》
读书的时候觉得鲁迅的字好,看剧的时候觉得茅盾的字好,无论读书,还是看剧,都没觉得郭沫若的字好。或许读情书和看大字报的时候,后者的字能好些。
20230917
◎《黑人白话》
原先特别擅长笔记、心记的泥儿,竟把游记甚至史记也写的这么漂亮——抑或因为“走读”,因为“苏东坡”,更因为密州(诸城)的文美、人美、景美、食美、酒美……走读苏东坡,最好一起走。
20230917
◎《黑人白话》
沈阳再大,也需要有爹有娘有国家。从苏家屯到皇姑屯,如今的公交车开的很慢很慢,当年的装甲车开的很快很快。昨天黑人还说,在延安高歌《保卫黄河》,可别忘了夺回铁蹄下的蒲河、浑河、辽河……如今东北人的合唱团在全国乃至世界比赛中,最容易获奖的作品是《松花江上》,因为那一声撕心裂肺的“爹娘啊”几乎让所有的合唱团员都满眼泪花。今天是九一八,每年今天的九点十八,只要开车在路上,黑人都会在滚滚车流中一起按响汽车喇叭,狠狠的长长的吐出胸中积压的恶气,这是沈阳人的耻辱,也是中国人的羞愧。记住九一八,祭奠九一八,激励九一八!一个沈阳等于六个东京没有什么可骄傲的,一个沈阳人可以消灭六个侵略者才是民族的自豪和历史的自夸。沈阳大,最重要的应当是志气大,力量大,工厂大,军营大。否则,再大也会在一个晚上送给人家。总之,祝福我们的大沈阳不断的壮大和强大。
20230918
◎《黑人白话》
今天再听《保卫黄河》突然想到,除了保卫华北,还要保卫东北;除了保卫黄河,保卫长江,还要保卫海河,保卫辽河,保卫松花江,保卫黑龙江。
20230917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