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旧时光】石榴又红了(散文)
中秋将至,各种水果开始轮番上阵,其中要数石榴独自红透半边天。如今,石榴又红了,岁月的车轮又向前转动了一圈,真是石榴年年红,岁月催人老。小小的石榴籽,酸甜可口,要是人生能一直像它一样酸酸甜甜就好了。
我家有两棵树,一棵是葡萄树,另一棵是石榴树。葡萄树种得早些,石榴树种得晚些。葡萄树在家里盖房子之前就种上了,三年之期一过,年年挂果,葡萄吃起来很甜,没有一点酸涩的味道。种葡萄的时候,占了家里屏风后面的绝佳位置,葡萄拖藤后,日照充足,所以年年挂果。种石榴的时候,只有院子南边与邻居家的后墙交界处,有裸露的土层,其余地方都打上了地坪,所以石榴只有种在那里。因为紧挨邻居家的后墙,无法被阳光照射,所以石榴树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开花结果。倒是当初分出的小枝,被移植到妹妹家后,一年四季日照充足,早就开花结果了。家里的石榴树,每年只长叶子不开花,每年秋后还落一地的树叶。所以有时回家,我会提前把长树叶的树枝给砍掉,只留下主干。但是每年立春后,它还会长出新的树枝和树叶,用不了多久就会完好如初,可就是不开花不结果。
母亲很好奇地说:“这石榴树怎么一直不开花结果啊?”
我说:“那是因为它得不到阳光,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就不开花不结果。”
因为它不开花结果,母亲说了几次,要把这棵石榴树给刨了,但是一直没有刨。父亲说等来年开春,就把它移植到东地的开阔处,看看到时它接收了阳光,开不开花,结不结果。
最初关于石榴的记忆,是邻居小伙伴见怀家的石榴树。他家有棵老石榴树,自我们记事起,就栽上了,如今已经二三十年了。小时候,我们经常去他家玩耍,他母亲很喜爱我和妹妹。按辈分,我们要喊他母亲老太太(曾祖母),我们经常在他家玩,我们两家的关系一直很好。我们两家是斜对门,我家在路西,他家在路东。小时候,母亲下地干活,我们就在他家玩,等到吃饭的时候,要是母亲还没回来的话,他母亲就会让我和妹妹在他家吃饭。他母亲是看着我们一起长大的,虽然见怀辈分长,但是他只比我大一岁,所以小孩子之间也就不论辈分喊,都是喊对方的名字。
见怀大我一岁,都是他带着我们玩。小孩子没有不调皮的,他家东墙外就是坟地,我们常常爬上他家的墙头,坐在墙头上看东地的坟地,还时不时吓一下对方。有一年,他家屋檐下生了一个马蜂窝,而且越来越大。我们就常常去看那个马蜂窝,但是不敢去招惹它。那马蜂长着又黄又长的肚子,要是被它蛰一下,那可不得了。后来,他父亲怕马蜂蜇人,就在晚上找了一个袋子,把马蜂窝套起来,用烟把马蜂熏死。马蜂窝留着卖钱了,因为马蜂窝是一味中药材,所以有人收它。
见怀还有个姐姐,比我们大好几岁,所以记忆中他母亲一直都是一个慈祥的老太太。感觉从小到大一直是这个样,没有变过。他母亲是个大高个,就算如今年纪大了,腰也没有弯。见怀的母亲心地善良,对我和妹妹很好,小时候在他家玩,有什么吃的都会让我们吃。每年石榴红的时候,都会摘几个给我家送过去。所以,父亲和母亲对她很尊重,她家要是有个什么事需要帮忙,父亲也会去帮忙。见怀母亲和父亲都会抽烟。那个年代,很多老太太都会抽烟,所以见怀母亲每次去我家串门,父亲都会给她烟抽。见怀父母为人和善,从未跟人拌过嘴。他母亲每次去我家,都是开口之前先笑,有什么借的,母亲都会很大方的借给她。所以,两家的关系很好,真是应了那句话“远亲不如近邻。”
后来,我们年龄大了,他家石榴再熟的时候,他母亲都会喊我们去他家摘。让我们自己摘,想摘哪个摘哪个,我们就把梯子靠墙上,站在梯子上摘石榴。他家的石榴树跟他家门楼挨着,后来他家门楼盖成了一间平房,我们就爬到平房上摘石榴。石榴树越长,分枝越多,后来他家门楼南边也移植了一棵石榴。每年石榴熟的时候,门楼两侧挂的都是红红的石榴,石榴树枝都伸到墙外了。虽然当时我家没有种石榴,但是每年都不缺石榴吃。他家的石榴皮薄籽大,酸甜可口,红白相间,籽与籽之间紧紧相连,犹如两家的邻里关系一样和谐。
2015年前后,村里都盖起了楼房。见怀家也盖了楼房,但是不是在老宅子上,而是在村北头的新宅子上盖的。楼房盖好后,他们一家人就搬到新房里居住了。这边的老宅子天天锁着门,这下我们两家就离得远了,他母亲来我家次数也少了。但是,每年石榴成熟的时候,她摘了石榴路过我家,还是会给我家送些。过年的时候,我和父亲也会去他家给他父母拜年。时间如指缝间的沙子一样流逝,我们不知不觉都长大了,也都各自出外工作了。见怀一直在南京工作,很少回来,所以我们见面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前两年,见怀的父亲因突发脑淤血去世了,见怀就把他母亲接到南京生活了。从此,两家人见面的机会就更少了,只有在过年时才能见面。
因为见怀家常年没人,所以他家的石榴就无人打理了。虽然无人打理,但是每年枝头照样挂满红红的石榴。去年临近中秋回老家,见怀家的石榴又红了,但是我没想到去摘,毕竟主人不在家,也不好意思去摘。爷爷看到见怀家的石榴挂满枝头,而且都伸出了墙外。爷爷就给我们摘了几个,然后又让我回家搬梯子,把伸出墙外的石榴都摘了。这些石榴,没人摘的话,它们会慢慢掉下枝头,在地上逐渐腐烂坏掉,甚是可惜。我们把伸出墙外的这些给摘了,也算减少了一些损失。何况两家的关系比较近,他家就是有人的话,也会让我们去摘的。
前几日,乖在网上买了一些四川大凉山的石榴。这些石榴一个就将近一斤重,而且籽大皮薄,确实比我们这边的石榴好吃。我们都觉得好吃,乖又买了一箱给母亲寄过去了。母亲收到石榴,非常开心,还说是第一次吃到这么好吃的石榴。趁着秋收这几日,母亲要回老家一趟,给她买的石榴还不舍得吃完,说要给小外甥女带回去两个。也不知妹妹家那棵石榴树,今年结了多少石榴,等回老家的时候,顺道去看看。
一个小小的石榴,里面充满了亲情、爱情、邻里情,这些人间真情要比那红红的石榴籽还要甜。石榴年年如往年一样红,但是人却慢慢变了模样,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远了。石榴能年年如期变红,可人能年年如期相见吗?
石榴如初,物是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