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樱花湖落日即景(散文)
一
就像赏月应在中秋,看樱花湖的落日,最好是在仲秋。此时的落日,或许是要褪去一下温度,找一个可以沐浴纳凉的地方,樱花湖是最好的瑶池。
荣成是中国大陆太阳最早升起地,落日投怀樱花湖,有始有终,也是一个理由吧。游人绕湖。在等待着什么?我明白,他们已经形成的对湖光落日的概念使然——“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岳阳楼记》)。这不是月象吗?可也是樱花湖的落日之美的精致表达。
落日钟情这座湖,还有一个原因。湖水的襟怀不一般,每日涨潮,黄海桑沟湾的海水就像赶一个“湖集”,相约而来,涌入湖中,潮退,闸门封闭。尤其是赶上晚潮,反觉不了湖水上涨,但明显觉得像一壶酒杯慢慢斟满。哦,落日是赶来醉一场啊。观落日,选这个时日。很多湖是因高低落差而蓄水,樱花湖不是,是天下罕见的“涨潮湖”。落日也应该有自己的情趣吧,赶来做一个互动的游戏。
湖水平秋岸,明镜向夕阳。我想找寻唱着菱歌的女子,直把这里看成小江南。
我相信,樱花湖是有着呼吸的。海潮起落,湖水窾崁激荡,坐在湖边石,静听可闻湖的喘气声息,落日是鲜活的,生命都有呼吸,落日要屏气敛声了,于是赶来共呼吸。所有的地理天象,都在启迪着我们的认知,我始终感觉人类的智慧来自自然,造物主造物不断地给人以启示。观湖光落日,我终有所得。
落日和湖的盛宴,岂是“饕餮”两个字可以表达贪吃的心情的。我从不对风景采取糊弄的态度,喜欢掐着时间点去赴会,我和风景有了约会的美感。不是因早往而觉得尴尬,而是喜欢“正好”。正好在湖的中间被一道红光划出痕,这是作画的起笔,大写意。这是在为碧蓝的湖色配色啊,真是“半江瑟瑟半江红”。又生责备心,为何落日不能在碧湖怀中宿营?我这么贪婪,不敢说给落日听。
二
夜幕是舞台秀的背景色,而樱花湖等不得夜沉沉,已经上演了光与影的舞台秀。落日,在熟视无睹的时光里,来一次惊艳惊目,光与影交错起舞,不是风助,也没有排练,天生的舞蹈材料啊。怎样解释“渲染”,不必翻阅字典,就看落日与湖光。什么是静谧?这里的光与影的舞蹈就是静谧,如练款款,却听不出一丝声音。落霞与湖光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落日向晚,余晖起秀。
这里是流动的画。湖水为宣纸,款款漾漾,已经洇漶了底色,落日是笔墨,彼此的心意,早就灵犀相通。不必考虑什么透视效果,不必担心层次是不是分明。的确有画家端坐岸边,在默默观看,他在“取法自然”,我认识他,怕打扰了他的构思,怕惊跑了那道光影。哦,即使打扰了,他也不会责怪,落日在湖面洒金,每一道金光都是文思。水波不兴,默默勾勒一幅画,胸有一湖,目存一日,尽可演绎。
这是一天的压轴戏,这是精彩的谢幕仪式。落日多情,送给樱花湖一盏红灯笼,在水面铺一道金光大道。不能用一种简单的颜色来形容所见,我想起了“檀香”这个词,确切地说是“旃檀香”,温性的颜色,泛出香味,要把人们带进梦乡?我舍不得让这道谢幕仓促而结,多么想把酒临风湖上,落日下。想起张岱《湖心亭看雪》,突然觉得多一则亭子,那么多余,碍了落日的视线啊。喜欢他记叙的“童子烧酒炉正沸”情节,我没有这样的身份,就自温一壶酒吧,将盈湖的日色拈来下酒吧。谢幕以酒,我唯有如此,才不负此景。
如果只是看见云卷云舒,那肯定不是出自樱花湖。那些云,到了樱花湖的湖面上空,是徐徐而下,湖心就像一个悠扬的曲子的过门乐段,无牵无碍地,从容地。湖上的云,不能以“片”“朵”这些量词来描述,完全是一个集体的存在,云就是云,无法拼成或拆解成我们想要的形状,似乎是为了抱住一座湖。哦,我找到了秘密,云是为了让落日穿透,然后织染成锦。抓住这一刻吧,醉人的酡红,就像酒吧里的一杯酒,把顶上的灯放进杯中。樱花湖吞下了落日,落日就多情地缱绻在湖的怀里了。真养眼,不刺眼,只怕一眨眼,这种不可多见的酡红就会弥漫而去。
我是相信美的东西会扎堆,或者是彼此会吸引的。樱花湖捧着落日,湖是有磁性的。我只能用有限的知识来解读这样的风景。
三
傍晚,落日在弄一个梦境。沉在湖心里,我觉得好长时间是不动的,为了喜欢它的游人观赏而静止?想把一个梦送给喜欢做早梦的我?水波是徒劳的,妄想以涟漪细浪揉碎一湖的梦,可这恰恰把梦境弄得摇曳多姿。入梦吧,是谁撷了银河靠近地球的星辰,洒在了湖面?哦,梦是闪着迷离的光,为什么要问是谁。落日,人间何处没有?不是落日在每一个地方都可以成为梦境,此时我居然相信落日是有自己的选择的。没有根据,那我们就说是遇见吧,遇见樱花湖,湖水便多情,织染一湖梦的颜色。于是,我更相信人间的遇见,遇见美好,是一个很大概率的可能,只要我们有着美的心灵,寻找和发现美的眼光。
环湖十三四里,湖东湖西不一样。健步者可以选择东西去融入湖景,打卡网车沿岸皆是,年轻人,环湖观赏很方便。一色的红彤彤的塑胶跑道,圈起一湖,好像是专为落日布局的大大的窝,落日啊,愉快地坠落吧。
想成为对岸人眼中的风景的,就站在西岸漫步吧。落日纯粹,秋日不燥,合适的温度,沐浴着游人,两三里的目距,西岸的人成了落日下的剪影。
不管是在东或处西,当落日把光线拉得如游丝一样长的时候,人们的身影也被拉长,给那些感到神奇的孩子们的眼中增加了两个风景,自己和影子。看着影子,逗着另一个自己,来回奔跑。映进湖里的影子,粼粼的波光已经揉碎了,模糊了,鱼儿不再潜底了,浮上来啄着影子,应该是亲吻吧。
湖色,才是最浪漫的布景,大自然的设计,永远是为那些能够感受美的人。年轻的,年老的,秋色并不挑剔。我专注一对老者。老叟斜挎着一个牛皮原色的女式包,有点滑稽,原来他是为身边的老妪负重呢,牵手老妪,缓步而行。挎包里鼓鼓囊囊的,装的是什么?纱巾,手套,还是化妆品?落日似乎是为一对老者设计了温醺的暮色,将他们塑造成艺术的图片。还在想着她的挎包装着什么,突然觉得,应该是装满了一生相伴而行的故事,装满了世间的凡常和琐碎,此时他们在找一个机会上演吧,多么幸福的仪式感,有幸让我看到。在这里,只要用心发现,都会找到自己想要的风景,我未来的样子也应该如此啊。
秋日里已经看不到樱花了,但它还是樱花湖。那些樱花树,渐红的叶子有的耐不住落日的邀请,也随着落日投湖而漾。落日给樱花树镀上了金暖的颜色,也恰似春光盛开时。风过枝颤,轻吟着轻柔的曲,分不清字符,只能臆想。此时看那些游人,也包括那对老者,似乎就是樱花树上挂着的花,一样缤纷,一样婉约。
四
有时候静坐湖边石,就是想不通古人那些情绪。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把一湖秋色送我,把一轮落日呈于我看,那有断肠之殇?时光让我们安居乐业,再也体会不出了古人那种殇秋之思了啊。
物候往往引起诗人的感慨。“秋鸿声涩秋弦苦”,(《梅尧臣句》)岸边吹笛的人,吹的应该是“湖光曲”,听不出笛声苦,有海鸥横斜穿梭,他伴奏而已。
没有太多的暮色让我们一味地沉醉了。四围的灯光争相点亮,我怪它们这样急于挤走那轮落日。转向落日,似乎喜欢这样的相别,灯的眼睛,目送着落日归去了。湖中点亮了灯的醉眼,两厢皆好啊。
喜欢樱花湖的人,不甘落日归去,在湖的北岸,雕塑了一个硕大的落日,可能还有一个雅名,我不喜欢深究,我就叫它是第二落日吧。点亮了,光芒四射,光影投湖。
落日落在哪里,并非无意吧?投放于汪洋,与海拼一抹特别的色;投放于山巅,只有山巅可以擎起她的重量;投放与城市的高楼大厦之间,将一抹温暖再洒向人间。落在最美的湖色里,才有了供人把赏的雅趣啊。不是宿命,而是选择。就像我选择江山,是想给自己一抹温暖的色彩,文学的颜色,总是光怪陆离,哪怕我就是一盏灯,借光也灿然。
举目湖的四周。落日也短暂地擎在湖畔的“自在香滨”大酒店上,只要眼睛注视,落日就移步其上。太美了!是因为此生未见。我见到樱花湖无数次,为什么还要去读她落日的瞬间呢,因为没有一种特别的读感,尤其是没有让我的朋友留宿一晚樱花湖畔酒店的理由,我就对不起朋友的一个想法。发现其中的美,成为我的一个任务,或者说是一个朋友情结。樱花湖不负我,我与之为友。我特别叮嘱朋友,要午后入驻,选一个20层以上的房间,站在窗口,樱花湖和落日的另一番景象,为你独得。还有一个小心思,与其说去见你,不如说给我一个不一样的观湖观日的高地。
落日醉于樱花湖,我醉在樱花湖。古有“夸父追日”,太辛劳了。每想醉一场,不必酒,十几分钟就赶到了樱花湖,那轮落日在等着我呢。
我感恩风景。三十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盐碱地。规划者要以大海为背景创造风景,不满足于一面澄碧浩瀚的海湾,不满足于一片苇舞鸟鸣的湿地公园,让樱花树和咸水湖放在了一起,创造了一处边地涨潮湖。谁也想不到,居然给落日也造了一个家。于是,我相信,风景有着集萃的特点。只要是风景,就不会孤单,翩翩而来者,一定是被风景的好吸引了。
想起了朱淑真的诗句,“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竹影幽窗时禽,与夕阳何干?樱花湖和落日何干?风景有心,“吾心安处是吾乡”。
落日即景生情,我“即景”而作。
2023年9月25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