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外孙子的“汤圆”(散文)
一
说起“汤圆”人们必然会想到食品,但我这里说的不是食品,而是我外孙子的一只叫“汤圆”的宠物猫。虽然它只是一只普通的猫咪,却有许多令人难忘的故事,养猫的过程中让我尝到了家庭养宠物的酸甜苦辣,也从中看到了孩子那颗令人称道的仁爱之心。
6年前,我女婿花千元买了一只宠物猫,那时外孙刚上初中,也许是太喜欢这只猫咪了,给它起了个名字叫“汤圆”。“汤圆”长得的确与普通的家猫不一样,它的腹部、鼻子和嘴边点缀着白色的毛,其他部位全是黑色。据说这种猫因只有黑白两色,被称作奶牛猫,动画片“黑猫警长”就是按照这种猫的形象设计的,所以也称作警长猫。它原产于英国,智商高、很洋气、很招惹人喜爱。我的外孙子非常喜欢它,有时间便逗它玩,家人吃饭时,“汤圆”便远远地蹲着看,从不到跟前,外孙经常给它一些好吃的,它便跑过来。外孙每天放学回到家里第一件事就是先抱抱它,逗逗它,而汤圆也很温顺地躺在他的怀里。看到孩子很开心,我们这些大人自然也很高兴,这个小宠物让家庭氛围显得很温馨。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几年后,外孙子的父母相继离开本市去南方发展,孩子也因离学校太远住进了学校,家里的人聚在一起的时候少了,养猫的事便责无旁贷地落到了我和老伴儿的身上。
二
说实在的我并不愿意养猫,因为以前有过两次养猫的经历,都很让我不愉快,所以很长时间我对猫总是远而望之。
说起这两次养猫的经历至今还记忆犹新。第一次是1975年我刚回哈市参加工作,我母亲养了一只大花猫,毛皮黑白相间,虎头虎脑,煞是威风,也很温顺。它白天总喜欢躲在人们看不到的地方睡觉,晚上出来巡逻捉老鼠,还别说,那时我家住在10几米的半砖半泥的平房,大院里一家挨着一家,老鼠可以走家串户,畅通无阻,因为我家有猫,老鼠从不敢光顾我家,我想这也是母亲养猫的初衷吧。不过那时家家都不富裕,所以猫也过着艰苦的生活,它们吃的也就是我们吃过的残羹剩饭,偶尔吃点鱼什么的,那就是过年了,(不过我家的大花猫依然长得体大肥硕,肥头大耳)哪像现在的猫咪不仅吃着在超市买的猫粮,还不时地吃些鱼棒,各种肉罐头什么的,当然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住房条件好了,老鼠也几乎没有了,猫咪是名副其实的宠物,已没有抓老鼠的功能了。据说猫见到老鼠都唯恐躲闪不及,真是此猫非彼猫,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啊。
1976年房产部门看我们住的那趟平房实在太破旧了,不要说住户有安全之虑,就其破损的样子也有碍观瞻,便准备给我们就地翻新。于是我们便收拾东西准备找一个临时住处,此时我家的大花猫看在眼里,苦在心里,它可能意识到这个家要搬走,于是便不吃也不喝,即使给它好吃的也不吃,趴在一个高处默默地看着我们收拾东西。不是动迁,也没有动迁费,无奈之下我们一家三口,母亲,妹妹和我暂时住在了我大姐家,因为她家也不大而且几家一个公共走廊,不能把猫带去,就送到住在平房的我二姐家,不过没几天它就跑了,不知所踪,后来听说它成了一只野猫,每每想起来这件事来,心里还挺不是滋味的。我始终觉得猫是在寻找我们的旅途中,不忍想到它会悄然倒下。
后来别人又送给我家一个小猫崽,也是个黑白相间的小花猫,那时我年轻也喜欢小动物,闲暇时逗逗猫咪也挺开心,然而几年后它生病了,身上长出一些不好的东西。那时的猫很野,总出去疯,不像现在的猫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老老实实在家呆着,还不时给它打疫苗什么的。我怕它身上有病毒,便和我母亲商量,在一个夜晚,把它扔到了垃圾站。有时想起这件事还觉得有些内疚,觉得自己当时处理得不甚周全,暗暗想以后再也不和猫打交道了。
可是几十年之后,在我古稀之年又不得不和猫打上了交道。为了担负起照顾猫的责任,我和老伴儿隔三差五就乘公交车去女儿家看看“汤圆”。每次它听到我开门的声音就等在门口,见到我们一边喵喵叫着,一边把头贴在我们的脚面上,一直跟着进了房间还不时地摇着尾巴,用身体蹭我的腿,一副讨人喜欢的样子。每一次我都给它放好猫粮和饮水,清理好粪便,放好猫食,它都蹲在跟前默默地看着,有时突然跑起来再跑回来,显得非常兴奋。我有时给它用梳子梳梳毛,它一动不动像很享受一样。当我们要离开的时候,它便站在很远的地方注视着,也不出声也不缠着我们,似乎在心里说——又把我自己留在家里了。其实我俩多次和外孙子说把它送人吧,外孙不同意,说猫就是独居动物,不碍事,何况周日我还回来看它。感情的特点就是纠结,人和动物也差不多,在情感面前,要取舍,实在太难。也许我想到这些,于是对猫产生了怜悯。
三
转眼间,外孙考上高中。他的父亲也回到哈市工作,只是经常出差到外地。周日休息,外孙有时住在我这里,有时住在自己家里,
上个周末。他爸又出差了,我们去外孙家,开门后没见到汤圆,我有点不祥的感觉,因为上次见到它时,看到它呕吐了,会不会生病了,当我们走进房间时,看到它侧卧在地上,外孙子摸它的爪子没反应,又摸摸头还是没反应,我赶紧摸摸它的身体,发现已经僵硬了,我对外孙说,它已经不行了。外孙蹲在地上望着它半晌没出声,看得出他很难过。我试图安慰他,可是实在找不出恰当的语言来。过了好大一会儿,外孙说找个纸箱子吧,我要把它埋了。他自己在凉台上取下一个很大的包装箱拿到房间里,放在地上,在里面放上泡沫塑料,轻轻地把“汤圆”放进去,然后对我说:姥爷,我昨天给它买的鸡肉罐头呢?我赶紧从手提袋里取出来递给他,这是他昨天放学回家路上特意买的,可惜“汤圆”没吃上,他把这三罐罐头也放在里面,还放了一些什么东西。我站在那里静静地看着他一阵忙碌,内心却像翻江倒海一样,不是说猫有九条命吗?怎么它就一命呜呼了呢?平日一直对它宠爱有加的外孙心里该多难过啊,想到此,我强忍眼泪没有掉下来。外孙把纸壳箱用胶带纸封好后对我说,我要去群力我家原来住的地方把它埋了,我说我和你一起去吧,他说不用,我也没坚持要去,我想孩子一定会以自己的方式安葬它的宠物,我不去也好。我说,那你打车去吧。望着他捧着一个纸壳箱远去的背影,我想这是一个多么有情有义的孩子啊!
过了一会儿,孩子母亲来电话对我说,外孙在出租车上给她打电话了,非常非常难过,我想他在我们面前没流泪,可能是因为我们年龄大了,不忍心让我们也跟他一起伤心吧。
大约过了三个多小时外孙回来了。他说,在他家原来住的地方有一片小树林,他在建材商店买了一个抹灰的抹子挖了一个很深的坑,把它埋在了里面,虽然很累,心里却感到轻松多了。
我很欣慰,外孙对一个小动物能如此尽心尽力,足以体现了他的善心、爱心。我想他一定会健康成长,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从他的言情举止可以看出,这件事已经结束了,他会以更加饱满的精力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任务中。
由此我也想了许多。现在社会上养猫狗等宠物似乎成为了时尚的事,有的一家养两三只狗或猫也不是新鲜事儿了。也许是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需要在精神层面上寻求新的乐趣?我不得而知,但是养宠物确实有利也有弊,有喜也有忧,有乐也有悲,应该量力而行,合理安排,更为重要的是要把那颗怜爱小动物的仁爱之心同样奉献给我们这个社会才是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