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快走 到晁留买些苹果(散文)
“走!到晁留买苹果走!”一阵急促童声稚气的叫喊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忙起身一看墙壁上的挂表,早上五点半了,天刚麻麻亮,是隔壁拴锁和虎娃,只听拴锁说到:“晁留村我姑家苹果红了,咱俩人去买些,那苹果你没吃过,粉红粉红的,熟好了可比蜂蜜还甜,吃起来脆脆的。”“你再甭吹死牛了,那苹果酸的跟醋一样,一吃人牙软的,有啥吃头。”只听虎娃说道。
拴锁又说:“你懂个屁,晁留那地方在山跟角,温差又大,不管是苹果、柿子还是桃,只要熟透了,色不但红,而且甜,不信了咱俩去尝尝,我把我妈电动车一骑,把你一带,走”。
“走,今天星期天,咱俩去耍耍,顺便买些”。又是虎娃的声音,我姑肯定不要钱,咱俩拿上些,一人背一褡褡,再捡红的给我婆拿些。”又是虎娃的声音,一边说着,俩个娃一前一后的从我窗口经过,我刚想呵斥几句,打搅我的瞌睡,只听得他们脚步声慢慢走远了,于是我沉默了。
晁留村是陕西省扶风县天度镇北边最大的一个村,紧靠着乔山,村大人多,苹果栽植面积不少。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温差大,不管是苹果,柿子、还是桃,色泽好,苹果的那个甜蜜度真让人直流口水。让你吃了第一个,还想吃第二个、第三个。
记得大前年,我儿子打电话说叫我给他买上两箱苹果,他要送人,并一再叮咛,让我多跑几步路,一定要地里长的好苹果,那怕多掏些钱。他们几个同学都说了,晁留村上的苹果、桃、包括柿子,蜜甜、蜜甜的,口味纯正,苹果更好吃,儿子一再叮咛,不要在市场上卖,市场上有外地货。
记得那好像是一个朦胧的天气,蒙蒙细雨不断下着,下得人心情忧闷。因为和娃约定了时间,所以,天刚一放晴,我就连忙骑上摩托车,带上两个箱子去了。
找了个熟人,他把我领到他的苹果树地里,一大片苹果树上挂着像红火落灌灯笼一样的苹果,地里铺着十分耀眼的白反光膜,和红红的苹果行成了反差,一红一白,令人喜不自禁,一行行整齐、排列有序的果树,在大田地里格外引人注目。层层叠叠而上的果树,层次分明,绿绿的叶子陪衬着粉红色的大苹果,细细观看,果子均匀地长在枝杆上,这收获的季节,景色分外迷人。
杨加虎,四十多岁,算是村上的一位“能人”,干什么活都精明、吃苦,憨厚黝黑的面孔,更显得实诚而老练,他风趣优默地说道:“我们晁留村的苹果,不亚于天宫的‘仙桃,’当年孙悟空大闹‘仙桃会’。就为吃香甜可口的桃子‘成仙’。你吃了我这苹果,也可以成仙。你信吗?”他说完又哈哈大笑起来了。他又说道:“前年我们晁留村这苹果,因为个大、色红、味甜、吃起来爽脆,都已经出口了。
老赵满脸喜悦的神色,也感染了我,站在苹果树地头,望着一往无际的苹果树,在雨后微风地吹动下,叶片发出花啦啦的响声,树枝上的苹果也随着山风的吹动,左、右慢慢的轻轻的摇摆着,好像欢迎过往的行人,也好像向人们表功,“你看我长得多大,多红,品尝一下会让你过口不忘,虽成不了仙,但也让你过过这美味。”
我督促老赵,放快些,挑些大的、红的。他说:“咱外地里都没小的,不是我吹牛皮,咱做务了十多年苹果树、桃树,果子都疏得稀,化肥都用有机肥,果品都是‘特大’。也没什么大、小年之分。”我再细看,不是老赵说呢?他地里的苹果就是大,而且色泽鲜艳。然后老赵随便顺手摘了一个苹果给我,我接过一看,足足就有七八两重,粉红颜色的果子,让人爱不择手,欲吃而不忍,我然后放进箱子里,老赵看见了,又大声吼到“你这人才怪得很,又不向你要钱,怕什么,赶紧吃,一个不够吃两个,我管你吃个够,走在‘菜籽地,还怕穿黄衣’。”
在老赵的再三催促下,我咬了一口,甜蜜的苹果汁顺着嘴角流了下来。不怕老赵吹牛,还有我儿子的话语,我想,今天的路总算我没有白跑。
只有十多分钟,两大箱子四十多斤苹果摘满了,没有拿秤,老赵一看箱子,就说出了重量,我真佩服老赵有能耐!还真厉害!开了钱,回来一过秤,一箱多了二斤,一箱少了一斤。
时间过去几年了,但至今记忆犹新,回味无穷,好像电影一样在眼前浮现。
怪不得晁留村这么厉害,原来是苹果独占鳌头,加之果农勤快、还有一颗善良的心,更是地理位置优越。
今天刚是星期天,几个娃一吵闹,我睡意全无,索性穿上衣服,心想,咱也不如骑上车,再买两三箱子苹果,后天不是要去西安吗,顺便带上,让娃娃伙再品尝品尝这香甜如蜜、熟红熟透了的大苹果。
(原创首发)
酒香巷深广告成。
临走再把《天渡》看,
《一把苜蓿》数菜王。
连说带唱记不了。
唯有文字最处长,
胜似丁香四海绕。
为闰土老师之家乡点赞!
大果小果随秋来。
寸管一枝景增色,
美文千字赛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