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思】云中日出(散文)
清晨四点多,海山仍笼罩在寂寂的黑暗中。清凉的山风裹挟泥土的气息,悄悄潜入一栋栋民居,摇醒了鸡舍,惊动了狗窠,也叫起了我们——远方的来客。起得这么早,我们是要去扶曦海边看日出,不知道会有怎样的奇观呢!
听姐姐说,这村子名叫“扶曦”,一个富有诗意和神话色彩的村名——扶住太阳的光辉。我想当然地这样认为。扶者,佐也。它一定是羲的侍从,从海里出发,一路护卫,直至太阳跃上天空,它的使命才算完成。就这样,这个村庄在海边恪尽职守,千百年来日日如此。
紧赶慢赶,在日出之前,我们终于到了扶曦村。下车就是个海边大平台,上面除了我们一行,再无别的游客。身后小山上有一座“观海听涛”亭,是最佳的观景点。我却有点遗憾,今天多云,厚厚的云层遮蔽着天空,恐怕看不到壮美的海上日出。孩子们倒是无所谓美景,他们只要有得玩就很开心,一下车就蹦蹦跳跳地奔向浮桥了。
涨潮的时候,这儿的海水会漫至浮桥,退潮后浮桥下便露出大片滩涂。一眼望去,满是一个个螃蟹寄居的小洞穴。不远处,一位渔民正在滩涂里捡贝螺,泥泽都没过了膝盖呢!我一走上浮桥,便听见孩子们的欢呼声——
“看,螃蟹!”
“快看,那里也有一只!”
浮桥下的螃蟹只有大拇指那么大,却种类不一。有的鳌呈现青色花纹,据说叫蓝花蟹。有的鳌是红白相间的,还有的却单单只有一只黄黄的长钳子,足足能遮住两只眼睛,特别显眼,这可不正是书上说的“独占鳌头”嘛!大清早的,螃蟹们可不睡懒觉,有的忙着用两只大鳌认真地往嘴里“扒饭”,下颚一开一合;有的斜着身子,半倚在洞穴休息;有的奋力爬来爬去,跟赶早班车一样,发出沙沙的声音;有的立在原地,瞪着两只眼睛好奇地打量我们……
浮桥上并不好走,说是桥,其实只是一段段的板面连在一起,每块板面只用六片窄窄的木板条并排着拼成,每片也只比鞋宽一些。为了增加宽度,板条之间还留有不少空隙,大人的脚自然踩不空,小朋友一不留神就会陷进去。前边的哥哥姐姐们一路欢呼,我女儿哪里见识过这等情景,眼睛都忙不过来了,更遑论照顾脚下了!这边正欢呼“哎呀,快看石头上有一只!”那边她紧接着“哎哟”,就这么和着一片欢呼一脚踩进空隙,幸而是大人紧紧牵着的,鞋子上才没有太多泥泞。待拔出脚后,一向叽喳的女儿心有余悸,低着头走路,好久都没吭声呢!
走到浮桥尽头,正巧遇到赶海的渔民回来,我哪肯放过这机会,赶忙捞过观望螃蟹的女儿:“诺,这个一跳一跳的叫做虾蛄,俗称皮皮虾!”
“为什么叫皮皮虾?”女儿天真地仰起头问我。
“它爱蹦哒啊,你瞧是不是?”我轻轻抚摸她的小脸笑道,心想那还不是和你一样嘛!
前边又传来我侄子侄女们快活的叫声:
“快看,活的八爪鱼呢!”
“哇,好多海蟹,个个都那么大!”
长见识后,我们就原路返回了,大约是那一船海鲜让我女儿又兴奋起来,回来的路上忘乎所以——再次踩进空隙里!这次空隙不大,刚巧卡住她的脚。她拔了几次,没拔出脚来,便从容淡定地将脚从鞋子里拖出来。看吧,壁虎能断尾求生,她倒是会金蝉脱壳!那不慌不忙的样子,惹得大家一阵大笑。
正笑着,不知谁说了一句“看,太阳要从云里出来啦!”我回头一望,半空云层有一块显得特别白,看样子太阳就在那里了。说起日出,我还是十几年前在黄山看过一次人头攒动的日出,除了漫天的红霞和熙攘的人群,啥印象都没有。我便目不转睛盯着那里,云越来越亮,这时太阳还没露脸,云头上已浮现一片金黄的光晕。不多时,太阳露出耀眼的一角,片刻间,已有小半张脸露出云层,厚厚的乌云衬得它格外明亮。不过分把钟的工夫,整个太阳跃出云层,像一颗璀璨晃眼的明珠,茫茫的白光刺的人眼睛都睁不开,外面被一圈金黄的光晕包围着,如天空中燃烧的烛焰,又像是一只发光的眼睛。难怪古人说太阳是烛龙之眼,诚不余欺啊!
“可惜咯!”姐夫笑着叹了口气。
这么好看的景色,怎么会可惜?我回头不解问。姐夫掏出手机,意犹未尽地说:“我之前带他们(我的侄子侄女们)几个在这看的日出,发给你看看。”我打开图片,鲜艳夺目的朝阳,正奋力跃出海面,只留下一道鲜红的光束印在蔚蓝的海面,海面并非风平如镜,但那道光束仿佛定海神针,丝毫不随波纹漾开,即便隔着屏幕,也能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力量!
“这才叫‘浮曦’,晨光浮在海面嘛!”姐夫感慨地说。
“什么?不是扶住朝阳吗,我一直以为是扶住晨曦呢!”我惊讶地叫道,随后又固执地笑起来:“还是扶住曦光更好,有拟人的动作更加浪漫,哈哈哈……”
这回姐夫也只得摇头笑着说:“就服你,无理而妙!”
正说话间,初升的太阳已从云层中完全跃出,也不过几分钟时间。但白日里太阳脚步却很慢,如果像日出这样的速度,估计不到半天太阳就得走到西天了。转而一想,我却又明白了,太阳是无私的,它奋力升起,努力赶路,是为了尽快驱走黑暗,给世间带来光明。白日脚步放慢,是为了给世间更多的温暖。而那西沉的落日,看似无限美好,却会在你不经意的回眸中匆匆下山,是为了警醒世人学会珍惜!大智若愚,大音稀声,太阳拥有最伟大的智慧!
今早我看到的太阳,严格来说不算真正的日出,却是最有意义的一次日出。从浮桥回来,我忍不住又回头望了一眼。海上远山如黛,岚气升绕如同仙境。浮桥尽头,又有一只沉沉的渔船“嘟嘟嘟”地靠岸了。此时此刻,我与渔船,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