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齐鲁文苑 >> 短篇 >> 传奇小说 >> 【齐鲁】随 礼(小说)

精品 【齐鲁】随 礼(小说)


作者:邵桂香 童生,579.7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074发表时间:2023-10-09 16:40:29

耿锦瑟,一个现实版的吝啬鬼,为了钱,他可以不惜一切,节衣缩食,克扣孩子零花钱,当然包括和亲人朋友撕破脸皮也不在话下。
   一提到吝啬鬼,很多人首先会想到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长篇小说《守财奴》中狡黠的葛朗台,他从来只认钱不认人,为了财产逼走侄儿,折磨死妻子,剥夺独生女对母亲遗产的继承权,不许女儿恋爱;莎士比亚戏剧《威尼斯商人》中凶残的夏洛克,自私、贪婪、吝啬、冷酷和狠毒。虽然腰缠万贯,却从不享用,一心想着放高利贷;俄国作家果戈里长篇小说《死魂灵》中多疑的阿巴贡,为了钱节衣缩食,残酷地压榨农民,敲诈子女,甚至饿着肚子去偷东西;还有我国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长篇讽刺性小说《儒林外史》中临死前连点灯都怕费油的严监生……
   耿锦瑟的吝啬跟他们真是异曲同工,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和朋友吃饭,一毛不拔,从不请客,厚着脸皮吃喝别人的认为理所应当,朋友请他几次就再不想请了,因此混得朋友越来越少,就连他的发小都不想和他来往,差不多没有真心朋友,几乎成了孤家寡人。他和人相处常常是花言巧语,相机办法能占便宜就占。工作中偷奸耍滑,干活处处以捞钱为目的,没有报酬的活几乎是不干的。可以说是一天不占便宜心里就不舒服,一分钱掉地上也想沾四两土。生活上十分节省,恨不得一分钱掰八半花。为什么会是这样呢?这都源于他的债务。
   话说耿锦瑟,一个三十来岁,名牌大学高材生,在某大城市有个收入很不错的职业,也娶娇妻生子,看似和美的一家,由于工作不久就染上赌博恶习,欠下一屁股债,甚至还借了一些网贷,经常听到他被网站打电话催债。据说催债的也经常给他父母、亲戚、朋友,电话薄里有的名单都打遍了。为了还债,他节衣缩食,省吃俭用,甚至连孩子的零用钱都省了。几乎天天有人问他讨债,有的债主甚至都打上门了。为此他妻子没少劝他,也没少替他还债,甚至吵架、打架闹离婚。他也多次在妻子面前捶胸顿足,下跪发誓,痛哭流涕表示改正。他也曾想过坚决戒赌,但每次牌友们一叫,他的毒瘾就被勾起,立刻像丢了魂似得,六神无主,百爪挠心,总想着把赌输的钱再捞回来。每次他都劝告自己再打最后一次,最后一次!最后一次!!
   然而,为了筹集资金打牌,在不断的“最后一次”信誓旦旦中,他向亲戚、朋友、同学、同事、邻居等厚着脸皮以买房、买车、给父母看病、给孩子交学费等为由借钱,凡是能借钱得都借遍了。开始还能借到万儿八千,因为长期还不上,大家对他倍感失望,后来在他死缠烂打,软磨硬泡下,人们也只愿意三百、五百地借给他,由于还不上,再后来没几个愿意借给他了。
   为了不让妻子再次失望,为了不让债主们打上门来,为了拆东墙补西墙还债,也为了再赌“最后一把”,耿锦瑟想了个“妙招”——请客,让大家随礼!
   通常在社会的交往中,人与人感情的沟通有着不同方式,随礼便是其中的一种。随礼也称随份子,凑份子。是汉族馈赠风俗。旧时随礼只限于男家的亲友,现代女家亲友也从此俗。那么随礼最初到底是怎么回事?是如何演变的?其实在过去,随礼是一种很积极的办法,就是利用人情纽带,集中资金来办个大事,互相解决困难。
   过去,生产力不发达的时候,家里娶媳妇、下聘礼、办酒席、盖房子、买材料,办这些事往往因自家穷,财力不够,借此摆酒席请大伙吃顿饭,大伙给帮忙凑凑钱,把事情办圆满了。这是过去随礼最原始的原因——集中力量办件大事。下次谁家再有事了,大伙再把手里的余钱集中起来办事。这显得天下穷人心连心,互相帮助增友谊。其实就是充分利用手里余钱集资办大事。
   亲密的亲朋好友,朝夕相处的同窗同事,尊敬的上级领导,家中有事,都要去帮忙,或随上一份礼物,或送一定数目的钱财,表达一份心意,是延续友谊的手段,增进感情沟通的机会,这都无可厚非。随着社会发展,随礼次数越来越多,人们感到,随礼不单纯是一种增进友谊加强情感的方法,而似乎演变成一种交易,成为很多人躲不过去的负担。随礼的名目也越来越多,风气愈刮愈烈,波及面越来越广,花样不断翻新,让人有些难以应付。老人过寿随礼,老人过世随礼,生孩子随礼,过满月随礼,过百天随礼,孩子考上高中随礼,孩子考上大学随礼,孩子参军随礼,搬家随礼,还有什么怀胎随礼,孩子周岁随礼,甚至谁家母猪下一窝猪仔也随礼,人们陷入“人情黑洞”无法自拔。最后变成圈钱游戏。因为经济发展缓慢,挣钱不易,有些人就想着法地靠随礼圈钱,比如有位干部,他给他母亲过寿,光七十岁大寿就办了三次,手下工作人员,不随礼不好意思,怕给穿小鞋,有的是碍于面子,因此,他每次都不少圈钱。还有的人,为了圈钱,不停点想着法请客,名目繁多:过六十,七十,八十整岁请客,过像六十九,七十九叫虚寿,六十六岁请客,这叫顺寿,六六大顺,七十七叫喜寿,说什么两七能组成喜字,八十八叫米寿,两八摞起来可以组成米字,九十九叫百寿,意思是差一岁百岁……名目繁多。
   随着随礼次数增多,人们感到随礼不是增进友谊和情感,像在交易。今天你办满月,明天我过生日,今天他结婚,明天她再嫁……你送他,他送你,大家频繁吃着“自助餐”,也就是自己花钱吃自己的饭,互相浪费金钱,主客双方都不愿意这样,但碍于情面,没有人愿意捅破这层窗户纸,随礼性质也变味了。随礼的现象愈演愈烈,大有一发不可收拾的迹象,有的地方随礼现象严重到把一个月工资随出去还不够,甚至借钱随礼。因此一般人在随礼后,心中极不情愿,在心里骂一声“万恶的随礼!”
   提起随礼,让有些人感到痛不欲生。你说随吧,自己钱包越来越瘪,不随吧,人情又说不过去。甚至有时随礼都不是人情了,变成赤裸裸地圈钱游戏。
   对于耿锦瑟来说,就有个极端实例。据说在他老家,有家盖楼,盖个三层楼,请了五次客。挖地基时,请一次,大伙随礼,盖起一层,请一次,盖二层再请一次,第三层又请一次,完工又请一次。盖三层楼请五次客,大伙随了五次礼,这哪是随礼,简直成了集资建房!这种恶劣风气困扰当地十几年。
   耿锦瑟深知通过请客让熟人随礼能圈钱的道理,但以什么理由让大家随礼呢?说结婚吧,不现实,他早娶妻生子,说父母去世吧,可大家都知道他父母身体硬朗。挖空心思,思来想去,终于想出一个“极好”的由头——给自己过寿,三十五岁大寿!他盘算着、亲戚、朋友、邻居、同事、同学……几百号,就算每人随300块,何况有人会多随点,他订便宜点的酒席,花上几千块,还能落下几万,够还一部分债,缓解下债务危机,剩点可以作为本钱,再打几回牌,捞一把,把剩下的债还清。他这样想着,想着,美滋滋地,心里乐开了花,想象着债务还清了,再也不用看老婆脸色,再也不用躲债,再也不用在儿子面前抬不起头来,越想越美,就像做了个大买卖,赚了一大笔,顿时自己变成了人人艳羡的土豪。
   耿锦瑟就这样想着高兴得一夜未睡,第二天刚好是个周末,他兴奋地用口袋里仅有的五百块钱赶到附近制作名片请柬的小店,让老板给他赶制几百个精美的请柬。并且一再叮咛要赶在6月20号他过生的前几天做好,他要提前发出去。在他过生日的前五天,请柬做好了,他兴高采烈地提着厚厚一大摞大红请柬回家了。一大堆鲜亮大红请柬“哗啦”倒在桌子上,上面烫金的“请柬”两个大字,就像一大堆火红的百元大钞,差点亮瞎他那贪婪的双眼,他激动着、兴奋着,赶紧喊来老婆。终于,在老婆的帮助下,也为了表示诚意,他没用电脑打印内容,而是用整个下午,拿出自己最好的字体,给手机电话本里所有人:深交的、熟悉的、不太熟悉的、只打过一两次电话几乎陌生的名字……给每人写上内容为:尊敬的XXX(先生、女士、老同、老友、叔叔、阿姨、侄子、外甥……):您的(朋友、侄子、外甥、老同……)耿锦瑟于某月某日过寿,值此佳日的某月某日,在XXX酒店特备餐宴,敬请光临。您的朋友(或其它称谓)某某某X月X日敬上。每人送一份。正所谓“大片撒网,重点培养”逮住一个是一个。
   正当耿锦瑟美美地做他的黄粱大梦的时候,他的亲戚、朋友、邻居、同事、同学……熟悉的,不熟悉的,只打过一两次招呼的,青梅竹马的,狗皮袜子没反正的,纷纷收到他的请柬。这些人,大部分都借给过他钱,少则三百五百,多则成千上万。有的碍于面子,等他主动还钱,有的撕破脸皮已经讨了好几次了,更有甚者关系不怎么样的,气急败坏吵上门讨债的,还有被信用卡折磨得日夜睡不好觉。大伙一看请柬内容,气不打一处来:年纪轻轻,才35岁,过什么寿呀,这不明摆着圈钱么?!再想到他常年借钱不还,恨得牙根痒痒。但碍于面子,又不好置之不理。
   6月20日中午,在某某酒店,耿锦瑟老早准备了酒菜。饭店办酒席原本是酒店计划的668元、888元、1288元、1888元……等不同档次的。但是耿锦瑟为了节约资金,他自己点菜,去掉几个高档的,换上廉价的,这比原本最低的价格还少了200多元。点好菜,他喜咪咪地和老婆一起陪着笑脸等他的客人。桌子上的生日蛋糕,是一个简单的巧克力蛋糕,没有太多的装饰,看起来有些孤独,就像他此时的心情,虽然他面带微笑,也是强装出来的。
   没多久,他的朋友们陆续到达酒店。有少数人掏现钱塞到他手里;也有微信、支付宝转账的;大部分人手里拿着个红包悄悄地塞到他手里,因为人多,他也不好意思当面拆开看,就这样一股脑的都放进妻子特意准备的大皮包里。他和妻子忙得不亦乐乎,跑前跑后给客人递烟倒茶。
   等到客人寒暄坐定后,他点燃了蛋糕上的蜡烛,面对这个蛋糕和那个不断减少的蜡烛火焰。他在心里默默地许下能得到随很多礼的愿望,吹灭了蜡烛。他幻想着,等待着宴会后一大堆红彤彤的百元大钞源源不断朝他跑来一样。
   两个小时后,客人们酒饱饭足,有的私下议论纷纷,有的喝的东倒西歪陆续散去。他两口子赶紧收拾残局,提着皮包急急忙忙跑回家数钱。
   “哗啦~”一声一大包现金和红包倒到床上,看着通红一大片,两口子兴奋地合不拢嘴。妻子直夸耿锦瑟脑瓜聪明、转得快,想出这么个赚钱高招妙招。他们先把现金点了,不多,现金连酒席菜钱都包不住本。接着他们兴高采烈地拆红包,拆开一个,是张纸条,又拆开一个,还是纸条,再拆开个,唉!还是纸条,纸条上内容大同小异,不是抵礼金的欠条,就是某年某月某日用他借的X百块钱作为礼金。看着一大堆纸条,两口子瘫软在床上……

共 411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我们中华民族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也是一个礼仪之邦,是一个懂得感恩的民族。人与人之间的彼此随礼就是人世间的一种情谊,也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风俗。尽管当年的随礼是为了集资办大事,随着社会的发展落了俗套,变了味。但随礼应是现代人际交往的主要方式,也是笼络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感情纽带。有鉴于此,有些人为了一己之私利,竟把人世间正常往来的随礼风俗当成了一种敛财的工具。邵桂香老师的这篇《随礼》小说,就为我们刻画了这样的一种人。小说中的主人公耿锦瑟,其生活与处事方式丝毫不亚于古今中外名著中所刻画的吝啬鬼,且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了刻意敛财竟想出三十五岁过生日的招法,不仅被人耻笑,还空欢喜了一场。而人物悲剧的根源竟是赌博。一位毕业于名牌大学的高材生,还有一份收入不错的职业,本应利用自己的知识和优势,可以更好的照顾好家庭,服务于社会,却因赌博而沦为人渣。小编感觉耿锦瑟这样的人物不仅可叹、可恨、甚至可悲。让我们深切地感到,耿锦瑟这样的人物不仅是个人的不幸,也是社会的不幸。赌博是五毒之首,万恶之源。只有全社会行动起来,遏制住这种毒瘤,就会杜绝耿锦瑟这类悲剧人物的发生。又是一篇具有警示意义的小说。推荐赏读【编辑:含笑花】【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31012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含笑花        2023-10-09 16:43:17
  一位毕业于名牌大学的高材生,竟因赌博沦为人渣,可悲、可叹。
位卑言轻布衣身,我以我笔写我心。
回复1 楼        文友:邵桂香        2023-10-09 16:53:51
  就是,赌博害死人。问好!
2 楼        文友:邵桂香        2023-10-09 16:53:01
  感谢含笑花老师辛勤编辑,遥问秋安!
3 楼        文友:成敏        2023-10-09 17:03:07
  随礼,本来是一种礼仪,在困难时期,谁家有事,随礼可以暂时帮助主人度过困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的随礼,就变了味道,成为人们攀比的歪风邪气,也藏污纳垢, 成为某些贪官们敛财的工具。这篇文章就是鞭策和讽刺了当今的一些不良习气,好文章推荐阅读!
回复3 楼        文友:邵桂香        2023-10-13 03:43:28
  是的,谢谢老师留言,问安。
4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06-07 16:39:42
  老师的作品有深度,耐看,不愧精品二字!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