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割不断的情缘,剪不断的思念(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割不断的情缘,剪不断的思念(散文)


作者:峨嵋岭 童生,794.1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461发表时间:2023-10-12 21:20:48

闻喜县四大班子给文化局长张海明开追悼会的那一天,黑压压的一片人群,白花花的两行花圈,足见他那人缘的广泛。我随人流向他的灵柩鞠躬告别的时候,禁不住泪盈双眼,与他交往的往事,一幕一幕浮现在眼前。
   2003年闻喜县作家协会成立并创办桐乡文学,正当桐乡文学以强劲的发展势头迈入2005年夏季之时,闻喜有一官场败类暗中日鬼,准备日踏桐乡文学和闻喜报,理由当然很多,其中之一是此报此刊,没有批号。
   一日,我接到一个陌生电话说:请你赶快防备!有人要日踏桐乡文学啦!我问:你是谁?!他却避而不答,我催了几句,方辨出声音,是张海明。他是在永济五老峰上给我打这个电话的,他是刚刚得到这个“日踏”消息的。我再探问内情时,他将手机关了。那时候,我和张局长认识不久,还不太熟,但他常读我的文章,以此爱乌及屋——他要保这个“屋”了。
   这咋办,我将此事言于宣传部长任红可,部长知道日鬼的人是谁,气得说:这个内奸、这个叛徒、这个官场败类、这个贼狗日的“卫憨”,都唤他憨憨我看就没唤差!他想了一顿说:你放心吧,桐乡文学办得不错,一定得想法保住。遂派文联张丽霞到运城市文化局买了个“内部图书准印证(2005)字第13号”的批文,方保得此刊未被日踏,而闻喜报却被日踏了,但广大人民群众需要这张报,在民众的呼唤声中,宣传部长将闻喜报改名为“闻喜宣传”。那“闻喜宣传”伤伤蔫蔫地偷着复出了,真是名又不正,言又不顺,为了名正言顺,反复征求意见后,这才改成如今的“今日闻喜”,但这个刊名与“闻喜报”三个字相比,就失色多了,而桐乡文学逃过一劫,我们能不感谢局长张海明?
   2007年,桐乡文学出了“裴氏专版”,将我在闻中演讲“三绝碑”的讲稿发出,张海明局长读毕之后,兴奋不已,冒着大雨,来到我家,说由他出面,呈报县长,要将此稿推上央视十台百家讲坛,说这对拉动闻喜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大有益处。此后,他为实现这一理想做了许多努力,终因经济危机而搁浅。
   2008年中国报告文学之乡命名大会即将在闻喜召开,闻喜作协一班人在评选“峨嵋文学支持奖”时,大家谁都没有忘记局长张海明救桐乡文学的那个电话,为了感恩,文体局被评为“峨嵋文学支持奖先进集体”,张局长代表文体局披旗挂花,上台领奖时,我就想,身为局长的他难道是喜诧这个小奖奖吗?不是的,他能上台领我们的奖,那是对我们作协的支持,说明他看得起我们这个小庙庙,比如德高望重的吉炳南,比如德高望重的田水旺、裴双喜等,他们哪是领什么奖?他们那是对我们作协的呵护和关爱,他们那种身份地位的人,要那奖干啥,你说是吗?他能领我们的奖,我们好感激,我们好光荣,反衬得我们好值钱,值钱了的我们在他们这种行为的鼓舞下一直走的是上坡路。
   自“裴氏专版”之后的这些年,我一直在充实修改“三绝碑”的演讲稿,2011年冬,我在闻喜大酒店给新任县委书记张汪尤汇报闻喜文学状况时将“三绝碑”演讲稿的修改稿附上,数日后,书记阅毕稿子,点头称是,我建议将此稿推上运城日报和运城电视台,书记表示支持。2012年4月17日,《五起四落三绝碑》以三整版的宏大规模登上运城日报,社会反响不时传来,书记因此将其推上运城电视台的决心最后下定,张海明局长得此消息后对我说:运城日报读过了,好几个县的文化局长打来电话夸赞这种以演讲形式出现的宣传模式。又说“当你在运城台演讲时我也去,我在下面给你拍手。”我谦恭地应酬着,以为这不过是局长一句鼓励的话。
   一日在县委三楼碰上他,问演讲的日子定了吗?我说快了,他说“别忘了通知我,噢,到时候我一定去,我在下面给你拍手。”他说的很认真,我这才知道他要在这件事上动真的。
   不久,运城电视台将演讲时间定下了,是10月29日下午两点半钟,我接此通知的第一时间通知的便是张局长,他是在开车的路上接的话,说:“正好!我现在正去运城办事!赶下午两点半一定准时到场!一定陪伴到底!一定使劲拍手!”
   下午两点半,他来了,坐在前排,给我拍手,给我加油,给我鼓劲,一股关爱的热流涌入我的心房,化作了为“文化强县”工程奋斗的信心和力量。从2:30分开讲到7:30分结束,我走上讲台一口气讲了5个小时而不倒架,这是观众席上的闻喜县的各级领导们给我暗中给力的力量使然。演讲结束后,我要走下讲台时,一条腿不会动了,眼看快要跌倒,张局长快步上前扶了我一把,又躬下身给我揉腿拍关节,那一刻,我差点流了泪。这时观众纷纷离席,大演播厅里噪音起伏,瓮声很大,电视台制片人赵丽主任大声提议:闻喜县的领导请留下!上台合影!于是我与原人大主任史炳仁、原政协副主席田水旺、宣传部长高俊红、政协副主席刘建忠等站了一排而张局长却歉让到了最边缘,随着镁光灯一闪,这一时刻化作了永恒。哪里知道,这张照片却成了张海明局长人生路上的最后的一张照片。
   后来朋友们问我:你知道那张照片有甚问题吗?我奇怪,不知问题何在。他们就神秘兮兮地说:那张照片唯张局长暗。
   回到文联机关,拿起这张照片,慢慢的审视,细细的端祥……真的……是暗,因为他站在最边缘,边缘位置的灯光弱,所以他显得暗。难道真有什么前兆和暗示么?望着这张照片,禁不住双眼一热,噢……张局长,您的那个美好愿望,闻喜县委正在加紧实施,等愿望变成现实之后,再告慰您的在天之灵吧,我们知道,您与闻喜文化强县工程有着割不断的情缘,有着剪不断的思念……
   2013年1月8日于峨嵋洞府

共 219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化局长张海明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往事历历在目,在作者心中只留下无尽的思念和哀痛。当有人要日踏桐乡文学时,是张局长想方设法把桐乡文学保留了下来;当作者在运城电视台演讲时,是张局长亲自到场给与鼓励;当5个小时的演讲在会场持续进行时,是张局长坚守观众席暗中给的力量;当作者腿麻差点摔倒时,是张局长上前搀扶并揉腿拍关节。没有想到的是那次演讲与张局长的合影,竟是他人生路上的最后一张照片。一个热爱文学,无限支持闻喜县作家协会的张局长从文字中跳了出来,他对人是那样的真诚和坦荡,让人心生敬重。一篇语言生动,感情真挚的散文,拜读时,小编流泪了。不得佩服作者的文字功底,佳作力荐赏阅,感谢赐稿晓荷!【晓荷编辑:芹芹森】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芹芹森        2023-10-12 21:23:20
  一篇非常感人的文章,细节之处容易触碰到泪点,拜读佳作,受益匪浅,向老师学习,敬茶,祝老师永远开心快乐!
2 楼        文友:峨嵋岭        2023-10-12 21:42:33
  芹芹森先生您好!感谢您编发了我的小文,祝先生事业发达!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