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三进宁州
今年国庆节正值中秋,我是在享受了泾川橙香瑶池温泉的温馨后到达宁县的。这是我第三次走进宁州。
宁县古称宁州,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古郡名邑。周先祖公刘在此拓荒务农,开创基业,发祥周族。平王东迁后,义渠族建立君国,定都城西庙咀坪,电视剧中秦宣太后芈月和义渠王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境内历史文化遗址众多,北豳古城、义渠古都、秦直古道、辑宁楼等遗址底蕴沉雄。黄土地域文化深厚,香包、刺绣、剪纸、石雕等民俗文化产品也享誉陇原。
对宁县来说,我一点都不陌生,因为她和泾川山水相依,文化同源,饮食同根。陇东的鸡呜三县说的就是长庆桥,从陕西的长武、泾川、要到庆阳,一过泾河上的长庆桥就到了宁县属地,长庆桥曾是70年代长庆油田会战的指挥部,十万大军从长庆桥出发,进入陕甘宁进行了大规模的石油勘探,和盛、肖金、西峰、都是董志塬数一数二的大镇。
记得第一次到宁县县城是在1975年,那年秋季,我受泾川县城关公社的委派去宁县稂食局调庆单2号玉米种子,在宁县的新宁镇、平子镇、早胜镇、和盛镇、湘乐镇、新庄镇、盘克镇、焦村镇、呆了半个月。宁县县城所在地是新宁镇,县城建在马莲河东岸的缓坡上,规模很小,还不如当时的和盛镇大。一过长官路口,沿公路两旁都是大片大片的枣树,当时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董志塬真大真平和宁县的马牙枣真大真甜。
第二次到宁县是1984年春季被甘肃省卫生厅抽去帮助宁县、庆阳、合水做计划生育手术,我在宁县的湘乐、庆阳的板桥、合水县的东华池店子等乡镇呆了二个月,做了二千多例手术,还受到了甘肃省卫生厅的表彰奖励。那时感到宁县的发展已经比泾川好,尤其是公路修的好,乡镇卫生院的基础条件好,设备好。1991年甘肃省大抓乡镇卫生院建设,庆阳地区的工作做的好,尤其是宁县和盛中心卫生院被树立全省的样版,我曾来宁县参观过,后来因工作从泾川调往平凉,因为到庆阳的机会少了,当然也没有到过宁县已经快30年了。
这是我第三次走进宁州,早上八点,从泾川温泉出发,沿青兰高速东行,车窗外陇东黄土高原的秋天真美,也许是昨天的一场秋雨,让数百里的董志塬的秋天更加风和日丽、绚丽多彩、硕果累累,确实是一个让人放飞心灵、激发诗情的季节,望着窗外的景色,我觉得,节假日何必去热门景点,董志源腹地的宁县大地,完全可以满足我寻古访山水文化的愿望。
有人说,文人墨客特别爱秋天,是因为秋天晴空万里、景色秀美、瓜果飘香,能给人带来许多灵感,让人引发诗情画意。唐代诗人刘禹锡曾说过“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还有人说,诗人在秋日看到一排白鹤往蓝天白云上飞去,其诗意就来了,故而吟出《秋词二首》,由此也可见,当时诗人的心情极好,闲适惬意,触景生情,诗意油然而生。我也特别喜爱秋天,每当秋天来临,我的创作灵感就不时的闪动。从2018年到现在的每年秋天正是我井喷式的创作高潮,写过数十篇颂扬秋天的古词古韵及散文。《平凉的秋天》、《满山红叶,我在崆峒山等你》发表在《昆仑文学》《江山文学》上。
地名,是鲜活且广泛的文化符号,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承载着人们的情感传承。一个长期形成的地名,是一个地方独具特色的符号。宁县真是个好地方。宁县位于关中——六盘山褶皱带以东,属华北地层区鄂尔多斯分区,为鄂尔多斯台地的一部分,因此又叫陕甘宁盆地,宁县具有雄浑壮美的黄土高原风貌。
宁州吸引我的地方很多。宁县是中华民族及其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远在20万年前华夏先祖们就在此地繁衍生息,这里有仰韶文化遗址,有周朝先人公刘建立的古豳国遗址。宁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宁县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宁县的马牙枣也叫九龙大枣、黄干桃、曹杏、黄花菜等土特产都非常有名,当然最有名的则是号称“人类第四个苹果”的宁县苹果,硕大圆润,颜色红艳,香气诱人,甘甜可口,一定要买上些带上,好好尝尝……
我到宁县县城时是早上九点,几十年不见,宁县的变化真大,过去的砖瓦房已被高楼大厚代替,位于马莲河西岸的县城新区,马路宽阔,非常整齐,不同颜色的花卉开的好艳丽,而我更看重的是这里历史古迹丰富,我先去古豳(bīn)文化旅游景区,探寻了到宁州深邃的文化内涵,感受到现代文明的气势磅礴。
宁县的古豳文化旅游区包括九龙广场、三江两岸综合景观、宁县烈士陵园、王孝锡烈士纪念馆、古豳国遗址公园、宁江人家休闲山庄、宁县博物馆的贞元铜钟、狄梁公碑、辑宁楼都值得去欣尝。尤其是九龙广场上的苍龙更是气势非凡。随后又到义渠百花园,赏了粉色花海,碧绿的池水,闻了秋天花香、听了鸟鸣、品了宁县的美食,在这里感受远离城市的心旷神怡之感!张氏书房古色古香。在这里寻觅了明柱承檐,斗拱翘角,雕梁画栋。又赏园中植奇花异木,站在这里凭栏远眺,山川远景,涛涛马莲河一路向南奔去,青山、白云、蓝天,美不胜收。移步换景驱车又到印象义渠·莲花池,尽享义渠古国的美韵,又体验义渠农耕文化,感受古义渠民族的渔猎生活。这里荷塘、吊桥、栈道、烽火台、儿童游乐园、神雨瀑、义渠王雕像广场等一个个精美的景点,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泾河支流的浦河、马莲河等9条河流流经境在宁县境内,全县林地面积数百多万亩,森林覆盖率41.8%,公路两旁的田地里,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露出了笑脸,绿油油的油菜花成片种值,冬小麦已经露出了淡黄色的麦苗,多么犹美的生态环境优美。
一座钟灵毓秀,文风古韵的文化名城不由让人诗性大作试写了几首,感觉并不好,还是摘录流云先生的三首诗吧:
壮哉董志塬,洪荒亿万年。
农耕发祥地,今日好家园。
为官一任爱百姓,岂能作样务虚名。
大唐刺史狄仁杰,宁州三年斩九龙。
恨不同朝为臣子,先贤功业照心中。
当年仲淹过宁州,疾笔雄文赞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