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暖】我的木匠大爷(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暖】我的木匠大爷(散文)


作者:王家钰 布衣,464.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69发表时间:2023-10-23 05:08:19

对木匠大爷的最早印象是从一块哈密瓜开始的。那是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刚吃过午饭,他右手擎着一片瓜一样的东西走过来。路上有人问:“安,你拿那是啥呀?”
   “哈密瓜,我那女婿从外地回来带了一只瓜,给俺三婶送点儿尝尝。”
   要来咱家?正在门外玩耍的妹妹和我登时两眼放光。当时有十多岁的我,心花怒放,乐不可支地围过去观赏着。呀,真的是瓜哩,比甜瓜更大而且果肉更厚实。黄灿灿、鲜亮亮、水汪汪的,洋溢着甜蜜的芳香。最上一层是排列有序的瓜子、瓜瓤,皮是粗糙的灰绿色。紧贴瓜皮的是一层翠绿,整体像是水彩笔画出来的一样,清新鲜艳。
   安的三婶,我的奶奶,吧唧着瘪瘪的嘴唇一番品味,喜形于色。“哎呀,幸好还有牙,有生之年还能吃到哈密的瓜。我这口福不浅呢!沾了俺大嫂的光了!就是不一样,比咱这里的香瓜甜,香喷喷的,脆甜爽口。”
   意犹未尽,奶奶又把这大侄子在我们面前狠狠地夸赞一番:“你安大爷是长房长子,大号王福安,这一辈的数他年龄最大。他的所作所为对得起他的这个身份,给前后院的兄弟们做足了榜样。孝顺,规规矩矩,还踏实能干。之前的女人也不主贵,挨打挨骂是家常便饭,偏偏你大爷爷死的早,你大奶光剩享儿子的福了。五几年连年灾害,大旱,蝗虫,种下的庄稼颗粒无收。你安大爷带领一家子去山西逃荒,荒年饿不死手艺人,他帮人合个案板,拼个门,做个桌椅板凳,弄个风箱、锅盖,也能勉强糊口。那时人都不富裕,大都是做个实用的单件,极少有结婚做全套的。这日子刚刚有起色,有一天大人都不在,他闺女饿了想吃烤土豆哩,不慎引燃了刨花,两孔窑洞烧得干干净净,儿子还小不知道往外跑,等邻居把他拖出来,哑了,呜呜噜噜地叫唤了半夜,第二天天不亮就断气了。老话不都说了,祸不单行,福不双至,外地人欺生啊!说你耽误他们的事了,一口箱子的木料都想要两三口箱子的钱,用啥赔?你哭,哭都中了,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别说吃糠咽菜了,水都喝不起。那几年真是受罪,都是饿得眼冒金星,少气无力,走路都打摆子,腿肿,眼花,看啥东西都是乱晃,晃着也要扶住墙努力站稳,怕摔倒,怕一头栽下去就再也爬不起来了。没法啊,媳妇改嫁了,在回来的路上闺女也卖了,娘俩回来后闷葫芦似的默默掉眼泪,大伙儿猜想那三个人怕是回不来了。一连几天你安大爷都不吃不喝,坐那里发愣,心里不好受啊,家里人轮番去劝,终于哭了出来,说这辈子就是饿死,再也不出去了。他身小力薄,干庄稼活背劲儿,但他手艺好,能吃苦能吃亏,日子过得也不比谁差。从心里来说,他是咱家最信得过靠得住的人。”
   一块瓜就把你给收买了?对奶奶的赞誉之辞当时我很是不屑,尽管自己也分得了一小块。现在想来,大抵是从来没有经历过那种颠沛流离的辛酸,没有感受过饥寒交迫难以为继的苦楚,没有体验过兵荒马乱朝不保夕的慌恐。从而没有患难与共的意识,没有家族观念,没有宗亲赋予的使命感。继而很难想象一个历经磨难涅槃重生的人,会给他血脉相连的亲人带来怎样的欣喜和慰藉。亲情是一棵树,每个人都是上面的枝枝杈杈。在我们享受阳光雨露的时候,也应该回馈以感恩、关爱和体贴,有根的情怀,才有内心深处的踏实和安然。
   从我记事起,那些玩杂技的、打着竹板敲着鼓说书的、算卦的、耍猴的、卖瓦盆瓷碗的、还有江湖郎中,十有八九都是在安大爷家落过脚。连要饭的都知道敲这家的门断不会空手而归,还有可能被让进去吃上一碗热饭。安大爷是个大家公认的好人,自己并不富裕,但很乐意救济那些出门在外需要帮助的人。
   安大爷人品好,手艺也好,十里八村的人都来找他做木活。尤其是那些给闺女备嫁妆的人,早早备好木料,排上号。轮到自己的时候,还会三番五次地来免费打下手。并不是监督,王木匠的手艺和品行都无可挑剔。他不会因为给的工钱不理想而偷工减料,更不会敷衍了事,而是精工细作。手头慢了些,慢,自然有慢的道理,他比别人更注重细节。他掏的榫剔的槽,分毫不差,横平竖直,不用胶粘,不打铁钉。木器拼成后,光滑平整,榫卯处严丝合缝,浑然天成。还得美观,稳固结实,用多少年都不变形不移位。这多好啊,断不会抬了几次,挪了个地方就掉漆开缝。能给闺女做的事一辈子也就这一件,还能让她婆家给笑话了?王木匠这手艺你尽管放心,哪怕是一个小凳子,都必须是结实耐用。如果安在地上乱晃,你就可以断定,那是地面不平。你听,单是王福安这个名字都让人觉得舒坦呐。后面的油漆工只需瞄上一眼,便会毫不犹豫地说:“省漆。”明眼人心里说,你还省工哩,连腻子都用不了多少。
   前院凤琴姐出嫁时,一个古香古色的脸盆架令乡亲们纷纷围观,赞叹不已。说是一件古物,拿出来刷了刷朱红漆吧。那上面分明镶嵌着现代的椭圆形玻璃镜,怒放的牡丹花朵配着红双喜。说是现代制作吧。横梁上盘着两条龙张牙舞爪,昂首挺胸,威风凛凛,凌驾于云海波涛之中。形象逼真,让人不敢直视它的眼睛。盆架由六根立柱围成六边形,刚好放下大号的搪瓷脸盆。其中两根立柱高出去,是盆架的靠背,向上一层是香皂盒托盘,再向上就是妆镜。最上面搭毛巾的横木是两条龙共同的“腰”,几朵云纹巧妙地加固在拐角之处。盘龙云海的画面,活灵活现地展示出来。最神奇的是,龙眼和龙嘴里的珠子分明能拨得动,却是横竖捣鼓不出来。
   或许正是怕熊孩子们捣乱,安大爷对谁都和蔼可亲,但是十分反对孩子们到他家玩。理由是,东西摆得多怕碰住孩子。这让我们越发好奇,时常隔墙倾听。这是拉大锯,这是推刨子。还从门缝偷窥,总能看到白花花的刨花,或堆积,或散乱,看起来既干净又松软。人走过去,呼啦啦地响,心想,赤脚踩在上去会很舒服吧?
   闺女出阁之时,就是王福安作品展出之时,热闹,既能看稀奇还能抢到喜糖。娘家人喜气洋洋地把嫁妆拿出来一一摆开说:“她福安大爷做的。”婆家人高高兴兴地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人手用扁担挑或抬,又或者用马车装。用小拖拉机拉,东西自然是越多越好,能带动气氛,显得富有。
   能全程观看王福安做木活的机会,是他上门给突然离世或时日不多的人做寿材的那两天。那天,他带着木头工具箱,有时也带个徒弟。从量尺寸开始,或砍或锯,或木钻打眼,凿子开榫,刨子刮平。只见木屑飞溅,刨花卷落,每一步骤都熟稔于心,不慌不忙,有条不紊。每道工序都精益求精,榫头和卯眼的相对位置和大小高低都是恰到好处。完美地扣合在一起后,再用长刨短刨已经推得很平整的表面,还要用手摸摸,小心地用小刀刮掉毛刺,用砂纸抛光,直磨得溜光圆滑。最后的刷漆也由他代劳,都认为那活儿无关紧要,但是只要是交代给了他,他做得比谁都认真。他是上下左右高低远近都要看个仔细,换各种角度去揣摩,力求完美无瑕。黑漆至少要刷三遍,直至锃明瓦亮。他左手端着漆碗,右手拿着细毛笔,把寿材上的奠字、花边,描了一遍又一遍。表情专注,神态虔诚,至始至终都像是在雕刻一件举世无双惊世骇俗的艺术品。这是他和逝者共有的器物,盛着他们今生来世的缘分。他们正窃窃私语,请勿打扰。火枪声惊天动地,唢呐声悲悲切切,哭喊声如何天昏地暗。王福安都不为所动,聚精会神,心无旁骛。他见惯了生死,唯独见不惯寿材上的美中不足。到了那边儿报到,就是另一个开始。这像人的衣服,要精致簇新才是。
   王福安维护了逝者最后的体面,让棺材内外的人都十分满意。他这个名字之所以响亮,不是名字本身,而是名声。早些年,他的话都被乡亲们口口相传:“我做棺材的时候,感觉我的亲人要在里面长眠。朝夕相处的左邻右舍,一起经历了那么多的变故,托我做的最后一件事。我能辜负他们的信任吗?做家具的时候,感觉就是在给自己的闺女做嫁妆。我也是父亲,我能理解当父亲的心情,谁不想给女儿最好的啊!”
   安大爷身为老大,自带老大的范儿,老大的做派。王家前后院无论谁家发生了出格的事,他都会站出来批评指正几句,你服不服是你的事。我要把我看到的问题说出来,用我的见识和经验佐证,用事实举例说明,供你参考。从不把自己当外人,尤其是谁家桌子椅子坏了,顺手就收拾了。不方便拿走收拾的,得闲了会拿着工具上门来,说就是狂狂手的事。
   跨入老年行列的时候,安大爷的手艺完全用不上了。电锯,电刨电钻的兴起,让传统木工歇菜了。不过我还是看见了他自行车脚蹬子的与众不同,橡胶磨损后换成了木头的,仍然是两半。再后来,他推着自己做的实木小推车到处转悠,安享晚年。双开门的小箱子里面放着保温杯,雨伞,老花镜。零零碎碎的东西,箱子上有椅圈,旁边有推把。推到哪里累了,就坐下来歇歇,遇到熟人了天南海北地闲唠嗑。
   某天,我妹妹在公路旁一处废弃的修理门市部前看见了他,很是吃惊,去喊醒他:“大爷,你坐这里干啥?”
   安大爷睁开眼,伸伸懒腰,也很吃惊,:“哎呀,四妮啊?你咋在这儿?”
   等情绪稳定,大爷悠悠地说:“我去你庄上赶会啦,喝了一碗羊肉汤,热乎乎的。这日头也暖洋洋的,就想眯一会儿。”
   “你眯这才一会儿?太阳都落下去一半了。”
   “我说这一睁眼,谁恁大本事把太阳挪走啦。哈哈……”
   我妹妹连忙给他儿子打电话,怕他找不到人着急,又帮安大爷把小推车推到柏油路上去。忍不住埋怨:“你眯一会就眯一会呗,你从公路上下来干啥?一不小心睡了这么久,〔风〕冲感冒了咋办?你睡在路边人来人往的,还会有人喊喊你。你躲这旮旯里谁会看见你?找你都不会找到这里来。”
   “那我赶紧回去,不让他们到处找我。都忙,我不给他们添乱。”
   “不要慌,安全要紧,我给俺哥打过电话了,他心中有数。你看这柏油路多平整,推着还不费劲儿。”
   安大爷推着他的老年幸福车想要离开,又似乎心有不甘说:“红啊,我是要躲远点儿,公路上车来车往,司机们见了我们这些老家伙心里害怕哩。怕我们躲闪不及碰住了,大老远都开始按喇叭。我腿脚不好就想躲远点儿,不碍他们的事。”
   “大爷,你看你总是替别人着想,你就没有记恨的人恼恨的事?”
   “妮哩,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没有莫强求,你记恨个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如果有怨恨,你放下了,咱们不都好过?你看你风英姐,我打过她,骂过她,还把她换成小米了。她要记恨我,会沿着双洎河从老城到南席这段找我十几年?咱村没有一个姓曹的却叫个曹庄,造化弄人啊!害得她找婆家都要找个王村的。大王庄、小王庄、王楼,岗王挑了个遍。我要是找她就容易多了,心里有愧啊!总感觉对不住她,况且当时讲好的价格,双方都认可了,有证人有字据。她养母又拍了二十个饼子提出要买断,不能长大了再认回去。人得凭良心不是,没想到俺的大妮机灵得很,凭着六七岁前的记忆找回来了。我这心里啊,美滋滋的,天天跟扇儿扇样。哈哈。”
   红也替他高兴,开心地跟着笑,连树上的麻雀都惊飞了。曾以为夭折的大儿子是他经年不散的痛,没料到大女儿的回归才是他享用不尽的人间温暖。
   “红,不送了,我得让你哥早点儿看见我。”
   安大爷精神抖擞地推着车离开,渐行渐远。他个头不高,却是一副从来没有被打败过的样子。
   妹和我闲聊时提及此事天,十分感慨。别看咱安大爷识字不多,看得开,善于分析总结,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智慧。懂得换位思考,审时度势,还讲江湖义气。关键是会劝自己,成天把自己哄得开开心心的,有选择地忘掉那些不愉快的事,活得有滋有味。你不常见他,现在发须全白,慈眉善目,气定神闲,都快修练成一尊佛啦。
   我常猜想王福安的内心该是个多么美好的世界啊!对待他人就像对待易碎的精美瓷器,轻拿轻放,唯恐损伤。他的一生虽然谈不上什么丰功伟绩,但也让美观耐用的木器摆进了千家万户,丰富了乡亲们的物质生活。他的追求很简单,只想儿女生活富足,学业有成。他弟弟的两个儿子在他身边寄养多年,直到读中学才去城里投奔他们的父亲。学校老师一直认为那是他的孩子,因为孩子多他才过得艰辛。一年四季,他都在赶着做木活。他没有亏待过谁,从不抱怨什么,不计较过去,不担忧将来。这一生却是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爱了他所爱的亲朋近邻。
   我的木匠大爷生于上世纪28年,经历过兵荒马乱。改朝换代,啃过树皮吃过草根,遭遇过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被斗过地主,割过尾巴,却始终保持乐观和坚强,享年89岁寿终正寝。一个粗茶淡饭的乡里人,并不留意养生健身,如此高寿,我想大概和他的心态有关吧。

共 490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木匠在上个世纪以前,非常流行,修房子做家具全靠他们。那时候木匠很多,也很吃香。可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的发展,传统木匠渐渐退出舞台。文章娓娓道来,讲述了木匠安大爷做木匠的一生。安大爷是一个很有技术和做工精细的木匠。他虽然做得慢,可每个木匠细节都做得很到位,将榫卯结构运用得淋漓尽致。用现代的话将,安大爷是个资深的工程大师。安大爷不仅是一个技术精湛的木匠,更是一个懂得生活真谛的明白人。他心态很好,用一副好脾气对待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文章不仅给我们介绍了一个非常优秀的老木匠,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人生的领悟。非常不错的一篇文章,文章生动精彩,描写细致细腻,佳作力荐共赏。感谢老师赐稿晓荷社团,欢迎继续来稿。 【编辑:陌小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陌小雨        2023-10-23 05:09:09
  拜读老师佳作,问好老师!
山本无忧,因水成泛……
回复1 楼        文友:王家钰        2023-10-24 10:35:04
  感谢老师的精彩编按,解读很到位,多谢老师的付出,敬茶!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