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菊韵】猪肉的风云岁月(随笔)

编辑推荐 【菊韵】猪肉的风云岁月(随笔)


作者:艾梅 布衣,213.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651发表时间:2023-10-23 11:35:44

【菊韵】猪肉的风云岁月(随笔)
   近两月,猪肉价格不断刷新,霸占了媒体的头版头条,炒股炒金不如炒猪。短短三两月,猪肉从菜篮子里的寻常物变成了稀罕宝贝。有关猪肉的各种段子拥堵了网络,使我感觉倍有责任对猪的近现代史来一个回溯。
   我有记忆的童年里,猪肉绝对是饭桌上的奢侈品。农村家家户户都有猪,我家的小花猪曾经快乐地生活在我家后门那棵梨花飘香的梨树下,后来父亲盖了个大大的茅房,做了两个相邻的猪圈,算得上是猪的两居室了,这种高规格的配置,在我们村里算是绝无仅有,差不多可以养四头猪。可我家的猪圈里,好像多的时候也只有两头猪。不知道是因为成活率的原因还是因为猪的食量太大无以为供。
   一般,一头猪从开春养到腊月,它们的日子也就开始倒计时了。母亲总是说卖油的娘子水梳头。腊月里杀了猪,家里也并不能敞开肚皮吃猪肉。猪肚或者猪肠什么的要给杀猪的屠夫,猪腰子猪心什么的有时要给外婆家送去辞旧年。最后自家剩下的就是一个大猪头和一大盆猪血。猪肉当时就都卖于村邻,只留一点年三十吃年饭。就是猪头,也是要用盐腌了晒干,留待来年春天插田时待客。最后就是那盆猪血,也要在家族里分了。为了安抚我们这些曾经为养猪喂过猪食打过猪草出过力的小孩子,母亲买了豆腐切了猪肺,然后跟猪血一起炖一大鼎罐,隆重的表明我们家也杀了年猪。
   昔时的农村生活,除了四时八节,一般的农家不会轻意买肉。只有“双抢”的时候是个例外。农村农事里“双抢”是最忙最累最苦的一段时日,十来天的时间里,从割稻晒谷到犁田插秧,就是一家人齐上阵也要晨起暮归披星戴月地才能赶上农时。为了犒劳“劳力”和鼓舞士气,开吃新米的那天,一般的人家是要去割称三两斤猪肉的,再配以三五块豆腐加以满满一鼎罐水,用最好的柴棍火炖烂炖香,一家三代十几号人也算是吃肉了。有个说法是“吃肉不如喝汤,喝汤不如闻香。”那是家庭主妇自我安慰的说辞,人多口阔的就是一大锅汤也是不够吃不够闻。
   那时候,肉好像也就是三五块钱一斤的样子。乡下人家要是有个红白喜事要办,家里要是没有一两头大肥猪,连嚷嚷出来都是没有底气的。农村里嫁女儿娶媳妇的,不赶不急能选日子的喜事,一般都是会商量在年底或开春办了。除了要考虑农闲,猪是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年底的猪或者因为需要留到开春里的猪,正是出栏的好时候了,都是膘肥体壮,两百来斤的样子。
   21世纪到来,我成家当上家庭主妇以后,猪肉已经是餐桌上的寻常吃物。我是无荤不餐的,也并不是那种大口吃肉的主,但是,要餐餐看到肉才能感觉生活的殷实。跟中国六七十年代比起来,餐桌上的荤腥还是颇具档次,平常时日已经是那时候过年才有的饭食了。以前我看过很多写那个物质匮乏年代的小说。说是有食堂掌勺的厨子每每偷了几块肉出来,能骗肠胃里短荤缺腥女子的一夜风流。还有就是那时在食品站工作掌管猪肉买卖的头头那更是似皇亲国戚一般的风光,谁家的女儿要是嫁了那样的主,貌似吃香喝辣的就是一个幸福太太的生活。村里有一个跟吃肉有关的故事是:某日一主妇在给家里卧病小儿炖一碗肉汤时,尝咸淡被家里婆婆撞见,挨了一顿责骂,悲愤委屈之际悬梁自尽。再有一个跟猪肉有关的喜剧故事,一少年对猪肉心心念念,为了成为“国家人”后每个月六两猪肉的供给,发愤读书,成为穷乡村里飞出的金凤凰。猪肉在中国的餐桌上真真切切演绎了悲欢离合的故事,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前它在餐桌上所占的尊贵地位绝对是浓墨重彩的篇章。
   不缺吃喝已经几十年了,也习惯了日日有肉的日子。21世纪出生的孩子,绝对是不会欠吃肉的,甚或一些孩子见家里喝排骨汤就像见了垃圾一样要皱眉头,就像我们小时候见了苕一样的要倒尽胃口。偶尔一天跟随大人于肉摊前,像是要大大呕吐一番状的各样不适。猪肉炖汤对于他们来说,实在跟麦当劳汉堡什么的无可比之处。而对于我们这些从清贫岁月里过来的70年代来说,对肉香的记忆,如同对家里那柱炊烟的记忆,是一辈子都会清晰如昨的。
   这些年来,对于猪肉,已经是想吃就吃了,价格涨涨降降的倒也没有让人很在意。可是,近两个月来的这波肉价上涨行情,就像“风搅雪”般纷纷扰扰。猪肉还是那些猪肉,可是价格却日日刷新。感觉突然就对猪肉有点爱而远之了。我于肉摊前买肉跟肉贩闲聊时了解到一些故事。现在湖北的猪肉市场里,猪肉价格由湖南人说了算。现在湖南胯子牛哄哄的,要肉猪,先付订金才能算数。以前湖南猪在我们这里的菜市场是没有地位贱卖的那种,可现如今,今非昔比了。话说我们这附近有一人见“非洲猪瘟”疫情过去了,进了6万资金的猪仔,想趁早捞一个好行情,不曾想一个月时间全部死光。无从考证这个故事的真假,可是猪肉市场的波云诡谲不假。10来块一斤的猪肉,到如今的30元一斤,很多人在掏钱时还是有点心痛叱牙。
   猪,在这个风口,不知道还要飘多久。二师兄这回真的也如孙猴儿一样能翻筋斗云了!

共 197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文由猪肉的价格不断创新高开始谈起,从而对于猪的回忆由此展开。童年记忆中猪肉绝对是奢侈品,虽然每家每户都有养的猪,但是每逢腊月或开春杀猪后,真正能吃得上几块肉的时候却不多,腊月杀猪后,把猪肉送完亲戚和有关系的人之后,留给自家的只有猪头和猪血;开春杀猪是为了“双抢”,犒劳“劳力”和鼓舞士气的,那时的说法是“吃肉不如喝汤,喝汤不如闻香”,可见那个时候物质的匮乏。随着生活的逐渐转好,猪肉已经成了寻常物,但是猪肉的价格却经常起起伏伏,作者的分析是“人为”或者市场的自我调节,个人的能力不可为,加上现在的孩子们生活的提高,对于猪肉排骨之类的嗤之以鼻和嫌弃,这在老一辈们看来也只能无奈的摇头叹息。文章思路清晰,叙述条理,事情举例确凿,好文共赏,推荐阅读【编辑:寂寞寞】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寂寞寞        2023-10-23 11:37:41
  小时对于猪肉的态度和如今孩童对于猪肉的态度截然不同,显示了生活的进步和提高,令人感慨。
2 楼        文友:黄金山        2023-10-23 14:22:20
  我们这里农户养猪很困难,猪瘟很严重,没有人管!老百姓艰难!
活到老学到老
3 楼        文友:远近        2023-10-23 15:55:54
  猪肉香,价格贵,越来越离谱。记得小时候的猪肉有时一块多钱,有时都不到一块钱,现在十多块钱的,还有二十、三十多的,还有特种的五六十块钱的。抢老百姓呢!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