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暗香】粮食,我们人类生存的根基 (散文) ——读《粮食是一种信仰》有感
刚才,我读了柳岸社团社长老百的精品散文《粮食是一种信仰》,深有感触。我感觉惟有对粮食纯粹的感情,才写出如此精湛的文字,读了两遍,心中有些话要说,在此分享。
在这片广袤的田野中,粮食的故事是如此的感人和富有哲理。它告诉我们,每一个生命都是值得尊重和珍惜的,无论是那颗刚从土壤中冒出尖尖头的小麦,还是那被风吹得摇曳生姿的稻谷。每一个生命,都在用它的方式讲述着生命的故事,讲述着生与死、喜与悲、希望与失落。
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文章中字里行间,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粮食,作为大自然的恩赐,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无私奉献。人类通过辛勤劳作,将大自然的恩赐转化为食物,供养身体,滋养灵魂。这是一个相互尊重、相互依赖的过程,人类和大自然之间的这种深厚情感,也让我看到了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可能。
当我想到现代社会中,因为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大自然被无休止地开发与破坏,这片田野的景象仿佛成为了一种奢侈。我想,或许我们应该更加珍惜这片田野、这些粮食,更加重视与大自然的关系,找回那种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
文中,那位农人的形象也深深地打动了我。在这个物质化的社会,很多人都在追求名利、权力和金钱,但这位农人,他只是简简单单地在田野上守候着自己的希望与梦想,他的生活仿佛是一首歌,旋律悠扬,歌词简单,却充满了生命的真谛。他告诉我们,生活的意义并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而在于你珍惜多少,你付出多少。
农人与粮食的这种微妙关系,仿佛是一出人与自然的史诗舞剧,展现了古老而又永恒的情感纽带。当农人握起那沾满泥土的双手,撒下种子,他们并不只是期待一个收获的季节,而是在播种希望,祈愿大地回应他们的辛勤与汗水。
文中,农人的形象不再是简单的食物生产者,而是与大自然对话的使者,是维系生命之链的关键一环。他们不仅为人类提供食物,更为大地提供生命和活力,与大自然建立起一种深深的互助与合作关系。他们所代表的,不仅仅是农耕文化,更是对大自然、对生命的深深敬畏与珍惜。
与此同时,文章中的粮食不再仅仅是滋养身体的食物,它更是代表了文化、历史、传统和信仰。在粮食中,我们可以看到先辈们的智慧与经验,也可以看到对未来的希望与梦想。粮食成为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也成为了人与大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纽带。
而对于现代人来说,这篇文章似乎也提供了一个反思的机会。在这个充满技术和机器的时代,我们或许已经渐渐失去了与大自然直接对话的能力,也渐渐忽视了食物背后的故事与意义。但当我们回归到田野,看到那片金黄的麦浪,听到风吹过稻谷的声音,是否能够重新找回那种与大自然的亲近感,重新体验食物的真正价值?
文中的农人与粮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生活的哲学。他们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物质的追求,更在于对大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对每一刻的珍惜。或许,我们应该时常停下来,放下手中的工具,走到田野上,去体验、去感受、去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去重新定义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每一颗粮食,它们的背后都是一个生命的故事。它们经历了风霜雨露,孕育在大地的怀抱中,然后成为了我们生活的支撑。从古至今,粮食与人类的关系超越了单纯的生存需求,它已经成为了文明的象征,也是我们对大自然的感恩与敬重的体现。
古人那种对待粮食的态度,是一种对生命的深深尊重。他们相信,粮食不仅仅是大自然的恩赐,更是祖先智慧的结晶。因此,他们会严格遵守农耕的规律,尊崇农神,也会精心保存每一颗粮食,确保食物的充分利用。在他们的眼中,每一颗粮食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
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人似乎渐渐丧失了那种对食物的敬畏之心。大量的食物被浪费,而大量的资源被挥霍。在超市的货架上,我们可以看到五花八门的食品,但我们是否真正理解和珍惜它们的价值?在餐桌上,我们享受着丰盛的美食,但我们是否真正思考过那些食物的来源和背后的故事?
更为让人痛心的是,当我们在浪费粮食的同时,世界上仍有许多人因为饥饿而受苦。这种巨大的反差,让我不禁思考,文明的进步真的为我们带来了幸福吗?还是说,我们已经在追求物质富足的过程中,失去了对生命最本真的尊重和理解?
我深信,对待粮食的态度,实际上是对待生命的态度。如果我们能够重新找回对食物的敬畏与感恩,那么,我们也一定能够更加珍惜生命,更加感恩大自然,更加和谐地与这个世界相处。因此,每次当我们面对食物时,都应该心怀感激,思考它们背后的故事,这样,我们或许能够找回那种与自然、与生命和谐相处的美好感觉。
粮食的每一颗颗粒,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浩渺的故事,既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人类辛勤劳作的结晶。当我们每次探手到餐桌上,夹起那一口食物,其实是在享受着一个文明的延续,是在体验着自然与人的交融。这使我更加认识到,我们对待食物的方式,实际上也是对待生命、对待自然、对待文明的方式。
“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深刻地教导了我们,人类并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它的一部分。我们的生存,取决于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我们的繁荣,建立在对大自然的尊重与感恩之上。这不仅仅是一种环保的观念,更是一种深深的人文关怀,是对生命的尊重,对历史的继承,对未来的责任。
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很容易陷入对物质追求的旋涡,忽略了对自然的感恩,对生命的尊重。超市的货架上堆满了五花八门的食物,但我们是否曾停下来,想过它们来之不易?我们是否真正珍惜每一餐,感谢那些辛勤劳作的农人,感谢大自然的恩赐?
更重要的是,作为21世纪的人类,我们身上肩负着特殊的责任。我们是见证地球环境变化,生态系统逐渐失衡的一代。每一次的浪费,每一次的不珍惜,都可能为我们的后代留下不可逆转的遗憾。因此,珍惜粮食,不仅仅是为了我们自己,更是为了未来的世界,为了我们的孩子和孙子。
粮食在我眼中,不仅是滋养身体的食物,更是承载着历史、文明与哲学的载体。它提醒我们,不忘初心,感恩大自然,珍惜每一刻,对待生命与大自然的每一个选择,都应该经过深思熟虑,确保它是对的,是有益的,是负责任的。
粮食经过加工变成食物,濡养我们身体,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根基,我们对粮食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尊重,对粮食有敬畏心,深入到灵魂深处,怀有对粮食宗教般的赤子情怀,升华为一种信仰,像文中所说的那样,“成为一种传承,代代相传,能够引导我们的后代走向正确的成长之路。”
2023-10-23
原文链接https://www.vsread.com/article-986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