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家园】乡村童年·初入学堂(散文)

编辑推荐 【家园】乡村童年·初入学堂(散文)


作者:我爱夏天 白丁,1.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99发表时间:2023-10-27 20:28:32
摘要:童年的学堂充满了故事,童年的学堂成就了梦想!

乡村童年·初入学堂
  
   小时候,乡村没有幼儿园,可以直接上一年级。
   我那时候就读于陆集小学。由于上学早,年龄较小,对刚上学的印象显得十分模糊。虽然一年级的大多数事情都不记得了,但对一年级多少还是留下了几个深刻的镜头。
   七八十年代的小学,条件非常差。教室比较简陋,多是土胚墙,屋顶铺着茅草、麦秸秆,最上方的屋脊压着一行瓦片。教室的窗户没有现在的宽敞明亮,也没有玻璃。为了挡雨,坐在窗户下的孩子有的从家里带来透明的塑料纸,钉在窗户上。每到刮风下雨,塑料纸都会被风刮得哗哗响。特别是冬天,大窟窿小眼睛的塑料纸根本挡不住风,教室里特别冷。学校干脆就用麦秸秆糊上泥巴,把北面迎风的窗户堵住。教室里稍微暖和了一些,但光线更暗了。
   教室里没有桌子、板凳,更没有电棒、日光灯等照明设备。上课趴的地方是用泥巴垒的台子。台子仿照桌子,下面留个大空挡,可以伸蜷腿脚,坐着听课倒也舒服。学生从家里自己带个小板凳,各种各样的小板凳,大小高低,参测不齐。台子很长,可以供三个学生使用。台子的表面倒是不堪入目,有的坑坑洼洼、有的裂着大缝、还有的刻着不同的图案,展示着上一任主人的丰功伟绩。台子不平整,趴在上面甚至没法写字,于是自己弄些泥巴糊,时不时的涂涂抹抹。要是放到现在,这样的台子垒在哪里,都会有人觉得难看,嫌它碍事。但那毕竟是我们的课桌,作为学生的我们,心中总想把它装扮一下,让其更加好看。记得同桌是个会玩弄的邻家男孩,经常拿点水泥,把台子上面抹得比较光洁平整。
   那时候确实不会学习,也不会听课。有一次,我听老师说下午“不来了”,我也很配合。记忆中当天下午,妈妈在院子里缝被子,我搬了一高一矮两个小板凳,坐在院子里认认真真地写了一下午作业。第二天才知道,那个下午考试了,从此落个“怕考试”的帽子。天地良心,我真的清清楚楚的记着,老师说下午“不来了”。现在想想,老师当时可能是说,“下午考试,不要不来了”。具体前面老师说的是啥,我毫无印象,只记得“不来了”。
   上一年级时,最怕数学应用题,每次交作业,应用题都是红红的、醒目的、大大的“X”号。从来不去想因为啥做错了,当然,最主要的不是去找做错了的原因,而是根本没有找原因这个想法。理所当然的认为,错了就错了呗,错了才应该是最正常的吧。对于数学老师,我不知道名字,我只记得是邻庄——王小庄的一位女老师,至于她单独找我纠错没有,倒没有任何印象。但她上课讲得比较仔细,这点我印象深刻。凡是应用题,列式子,是加法还是减法,她讲得都很清楚。她讲一题,我就在课本对应题目的数字下,需要加,就记个加号,需要减,就记个减号。至于题目要求,我也不理解。最终,作业本上的应用题通篇都是“X”号。
   偶然的一次机会,我数学应用题迎来了转机,却是因为数学老师的女儿。她与我是同班同学,好像比我大些,也好像是担任班长或者是学习委员,具体是什么职务,记不太清了,但成绩很优秀。有一次,放学了,我数学作业还没写完,在教室里准备写完作业,交给老师再回家。数学老师女儿天天帮她妈收作业,她嫌我写得慢,耽误她回家,就让我站在旁边看着。三下五去二,就替我把作业写好了。第二天作业发下来,我的作业全对,真是破天荒的头一次,没有了那让我讨厌的大“X”号。于是我就找数学老师的女儿,问她,为啥她写得就对,我写得咋不对。经过她指导,我终于明白了。原来我的应用题,计算过程,结果都正确,但是在最后作答时出了毛病。例如:小明有故事会5本,童话书3本,问小明一共有几本书?我列式子也对,算的答案结果也对,但最后写答却是这样的:“答:小明一共有几本书?”当时根本不知道把“几本书?”换成“8本书。”甚至问号都不知道改成句号。所以,做应用题,作业本上每次都是大“X”号。现在想想,真是好笑,还真得感谢数学老师的女儿,可惜时间久了,连她的名字都不记得了。后来,一年级我留级了,头一年相当于上幼儿班了。可见,上学年龄太小也不好,虽然小一两岁,但那时的认知比别的孩子差了许多。
   学语文也是囫囵吞枣,不解其意,只是死记硬背。现在除了还记得第一首古诗和第一篇课文之外,其他的全忘了。第一首古诗是“《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能记住这首诗,还是因为在二年级、三年级时,经常反复复习、背诵的原因。第一篇课文是“春天来了,风轻轻地吹着,阳光普照着大地。”我对这篇课文记忆最深,那是因这篇课文,我第一次当“老师”。学这篇课文时,我们班有几个同学不会背诵,老师看我背得好,下课时,就让那几个同学站到教室后面,排成一排,让我教他们背这篇课文。对于幼小的我,那是无上的光荣,教得很起劲。
   真没想到,长大后。我报考了安徽师范大学,真的成为了一名老师。转眼间,我已经从教了二十五年。在这里要感谢当时的语文老师——应莲英老师。可能那时候,我心中就已经种下了一颗当老师的种子,后来这颗种子落地生根了。一直以来,我也在我的学生心中传播着各种希望的种子,更希望他们在祖国大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童年的学堂充满了故事,童年的学堂成就了梦想!直到现在,每当阳光明媚的好日子,我还会时不时地朗诵着“春天来了,风轻轻地吹着,阳光普照着大地”。
  

共 212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作者的系列回忆文章,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这一篇叙述童年的求学生涯。文中生动的叙述,回忆了小学的学生岁月和自己的成长历程,确实是童年的学堂充满了故事,童年的学堂成就了梦想!内涵厚重,内容感人,感谢发文分享,推荐阅读共赏!【编辑:秋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觅        2023-10-27 20:30:26
  作者的系列回忆文章,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这一篇叙述童年的求学生涯。内涵厚重,内容感人,感谢赐稿,欣赏佳作,期待更多精彩!
秋觅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