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时光之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时光】我和我奶奶的故事(散文)

精品 【时光】我和我奶奶的故事(散文)


作者:云朵儿GAO 秀才,2159.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30发表时间:2023-10-31 23:21:03


   奶奶姓唐,娘家在南阳郊区三十里屯的黄铁岗。幼时随她母亲与二哥三哥,迁移到离我家高庄只隔一里地的高店村,可以说是村挨村。
   那时候,大平原上用土寨围着的高店村,是那一带的贸易集散地,小商贾云集。我奶奶娘家慕名而来,就地而居。这也是高店村现在姓氏极杂,一村十多姓,却没有高姓。我的祖先也是慕名而来,他们本来在邓县附近的高集村,那个村也是全姓高。当时在清朝从事教育的祖先高书庆大人,告老还乡后没有选择回高集村,而是先落脚在高店,三个月后,高姓一家,在距离高店一里地外的北面,买地建房开村,名高庄。高庄自开村至今共六代,我是第五代,全村无杂姓,有严格的辈份。
   奶奶家的哥哥们都是上过学的,奶奶是否识字我不知道。正是她的原始家庭看重学问,使当时相对富足的唐家,选择了高家老大,也就是我的爷爷。那时候,第二代的我太爷高乐山,因抽大烟导致家族落败,我家已是金玉其表了。
   对于这一点,至今我们家族都是三缄其口。我也是小时候在老家,有一次大人们难为情地小声说时让我听到了。后来,我又问二爷家的小叔后得到了肯定。我作为高家的后代,也觉得不好意思。前些年,与二爷家的堂弟聊家事,他多次不解地问我,我们家族现在还保留着清朝皇帝的赐碑,和当时办的学校现在都还存在。为啥后来落败了,成份被划为“贫农”就是证据。我反问他为什么不问自己的家长,他说问了多次都支支吾吾。堂弟将离开学校去外地工作前又提到后,我才脸上有些挂不住地告诉他后,堂弟的脸刷的红了。然后,他低声喃喃自语地说:咋会是这个原因。
   我奶奶的陪嫁,可以恰如其分的用“十里红妆”来比喻。我至今都记得,家里有大衣柜,半截衣柜,高低柜,粮食柜,大八仙桌带成套的高背椅,小八仙桌和成套的小靠背椅,成双的大箱子与小箱子,以及长板凳加小板凳,还有后来在宫廷电视里才看到的那种两米来高,三米多长,放在卧室床前的搭衣架等等,黑色的全套实木家具俱,可以说是件件做工精良,至今还完好存在。件数之多,可以说在当时的陪嫁规模上是全所未有,更是后无来者。
   那么多和那么好的家具,据说是取自高店村生意富豪们的大家之长。别人家有的,奶奶的哥哥们全都做给他们的妹妹来陪嫁。理由是独门独户的唐家,认为我爷爷家名气大,高攀了,想以此让我奶奶在大家族里能立住脚。没想到这些可以说是豪华的陪嫁,倒让我的封建太奶奶并没有高看一眼,还故意刁难。
   我太奶奶田氏也是田营村的大家闰秀,据说嫁过来时还带着丫环,那时候太爷的父母还在,家族兴望,各家都有丫环。可到了太爷手里抽起了大烟,变卖家产与太奶奶的陪嫁首饰,家境每况愈下,丫环也遣散。家境的破落,可能导致太奶奶心理不正常,见不得比她强的,喜欢不如她的可怜人。说来也怪,太奶奶的基因好像很强大,如果习性也可以遗传的话,那我们后辈人都宽待所谓的可怜人,一定是太奶奶的功劳。
  
   二
   奶奶出生的那个年代是要裹脚的,以“三寸金莲”为美。奶奶的脚却比两个三寸都长。导致脚大的原因是解放了,政府废除裹脚,她的妈妈在其它人家不接受和观望的时候,就立即松开了裹脚布。在这种情况下,只是脚趾头有些变形,整个脚掌变化甚微,走路不像小脚奶奶们那样一捣一捣。
   奶奶说她不喜欢自己的大脚,当时来高家相亲,看到未来的婆婆和妯娌们都是小脚,自己当时羞愧难当,不好意思把脚露出来。太奶奶看到她的大脚后,脸就沉下来了。
   常言道“母以子贵”,奶奶的公婆在世时,尽管他的长子学业有成,给大家族争足了面子,可我奶奶的地位却并没有改善。因为我家族当时在方圆几十里一直都有名气,虽是书香门第,却家大业大。有童养媳,是给我二爷的。长相清秀的二奶奶马氏,十来岁时被她的爹爹送到我家,跟我太奶奶一起睡到长大成婚。日久生情,太奶奶偏心了。
   我长大后认真分析过,可能是太爷和太奶奶相对开明,担心童养媳在我家受气才给其撑腰的。本家的八奶也给我说过,除了我二奶,村里的童养媳们都是受气包。也许正是这样,我家族大善人的名望得以继承发扬。却也矫枉过正了,太奶奶反而留下了虐待长媳的负面影响。
   太爷太奶谢世时,我父亲还没有结婚。当我从村里和家人们的讲述中,得知奶奶受到的不公平后,每当看到我家中堂神案上,放着的太爷太奶大幅照片时心里很不喜欢,怎么看都不像是善人。感觉我太奶奶就是旧社会恶婆婆的代表。
   然而,我奶奶受尽了婆婆的气,却从中吸取了正面教训。她有六个儿子,自己做婆婆的漫长岁月里,没有和任何一位儿媳红过脸。那时候我很小,奶奶说她受了婆婆的气,自己做婆婆了,一定要和我的儿媳们处好。”
   奶奶说到做到了,处事智慧。她做婆婆的时候男女平等了,并且在家里女的比男的地位更高。儿媳和儿子们公开吵架时,她从不说有错误的儿媳不对。奶奶给我说:如果我参加进出,只会让你婶子们吵得更厉害。我装作看不见,她们倒是会有所顾忌。
   由于奶奶在娘家也是娇生惯养,嫁到所谓的名门望族的婆家后,受的却是丫环的罪,心里极其委屈后走上了极端。当她生过俩儿子后,从第三个孩子起就不想要了,担心是女孩,将来陪不起嫁妆,还怕嫁出去会与她一样在婆家受罪。因此,在育龄的年龄做了很多傻事,最终养成了六个儿子,我的父亲是长子。还养大了一个孙女,那就是我。
  
   三
   奶奶虽有怨气,却在做儿媳的岁月里没有顶撞过太奶奶,也没有给我讲过她都受了什么罪,却给我讲了另一件事。说我父亲是高庄乃至方圆十里外第一位上大学,和走出省外,在大学里教学的,在家族里很被看重,太爷太奶都很喜欢他。太奶奶在农历十一月中旬过世,为了让长孙赶回来奔丧,在家里停放了半个多月。
   那时候,我的父亲已经离开武汉大学来大西北工作,为的是多拿几块钱的地区补贴,能多给家里寄一些,养活一大家子人。太奶奶去世时,我父亲还在野外做地震测量,家里人要等他农历十二月初收工后回家。
   送葬时,正在哭丧的奶奶回头看到我父亲没有哭,赶紧用手里的送葬棍子戳他的头,戳了三遍我父亲都没有掉眼泪,只戳的我父亲走到一旁,让我奶奶戳不到他的位置。奶奶说“家里人为了让俭(我父亲叫照俭)见他奶最后一面,把老人放了这么多天,还让老鼠咬去了半个耳朵(我这个不孝子孙,写到这里怎么想笑),结果只是赶到家的当晚哭了,可是下葬的时候,村里那么多人观看时他却没有哭。到现在想想都觉得是罪过,对不住他奶,让人笑话我没有管教好他。”
   两年后,太爷爷也谢世。再后来,我也在大院子里出生了,大概在我五岁的那一年,我们的大家庭终于分家。我爷爷搬出祖宅,到村头新建的三间房子。据我家的叔说,按照当地的习俗,我爷爷作为长子,是应当在祖屋住的。可新房子盖好后,二爷嫌弃新建的房子没有老屋质量好,我爷爷只好让步。事实也如此,两座房子无论从规模还是条件都是天壤之别。祖屋是大四合院,房内与院子都是青砖铺满地,房子俗称“钢叉铁翅”带阁楼,那是祖爷爷在世时大家族鼎盛的象征。
   祖屋的四合院给我留下的印象深刻。以至于前些年,去陕西韩城参观清朝留下来的官院大宅时,我一趟参观下来,始终没有像其它游人那样惊叹其壮观。当时不明其义,走出村庄后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些房子远没有我家的气派。最直观的是,这里的四合院天井太窄小了。他们的四合院是由正房和东西两座偏房组成,两座偏房小且简易,与正房有区别。
   我家是大四合院,是由四座相同样式的正房组成。正北面是由两座并排,却各自独立,没有共用山墙。屋脊上各自的飞檐翘翅,留下的中间空档,由青砖顺缝连成一体,地面上在此处砌成排水沟,分成东西两院。这样的天井,比传统的四合院大了两倍。又因东西两座偏房也是与正房完全一样,房内和院子的地面全是青砖铺满,使得大四合院更加气派壮观。四座一样的房子,是祖爷有四个儿子,我爷爷的这一房,一直是长子长孙,所以住的是正房东屋。
   四合院有门房,这个我记得。院外有的拴马桩等等,都是听长辈说的。
   我与父辈们一样,对爷爷的爷爷——高书庆大人充满敬意。
  
   四
   我出生在大四合院中,母亲在我满月后,为我找了奶妈就回西安工作了。我自然是在爷爷奶奶的身边长大。我十岁那年,八爷家的五叔告诉我差点成了他的闰女。说我出满月后,父亲写信让母亲将我送人,尽快回西安上班。没有孩子的五叔家里知道了,八奶和五婶赶紧做好小被子到我家去抱养。可奶奶坚决不同意,说有奶吃奶,没奶吃米汤也能养活。就这样,我没有被抱走。
   八爷家五叔的这番话,让一直放在老家对父母有生疏的我,从心里认真的生我父亲的气。为此,在我父亲病重离世前骂我时,我怒从心中起,将此事翻了出来,本来因病变得不讲理的父亲,听到这话后,当即“偃旗息鼓”的败下阵来。父亲沉思着不再说话,也没有问我谁告诉我的。当然,问了我也不会说的。
   奶奶留下了我,并养育我成长。如果说我现在的人生,还算是相对如意的话,那都是爷爷奶奶培养的结果。尤其我的奶奶,这位没有文化却充满智慧的女性,她的善良,正直,以及为人处事,耳濡目染之下让我终身受益。
   比如奶奶总是说命苦的时候谁都帮不了。为此,奶奶还给我讲了一个故事,而这个故事至今记忆犹新,并且从奶奶给我讲时,到现在都认为是真的。奶奶说:从前啊,有两个打铁的男人结伴同行,他们两个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从青年到中年,每天都是起早摸黑挑着很重的担子,风雨无阻,穿梭在附近的村子里,打铁挣钱养家糊口。常常因要到很远的村子里去找活,他们五更起床,回来时天上还是星星。
   打铁人每天出行必需经过河上一座没有栏杆的石桥,神仙们都看得清清楚楚。一天,土地爷给财神爷说你看他俩没黑没明的辛苦,又挣不到几个钱,太可怜了,你帮帮他。财神爷说那是他们的命,我帮不了他们。土地爷说你没有帮,怎么知道帮不了?你还是帮帮吧。财神爷说那好吧,让你见识一下。
   黄昏的时候,老远传来两个打铁人的说话声。财神爷忙将两吊钱放在了桥上,然后和土地爷等他们过来。两个打铁人一身疲惫的过来了,快到桥头时一个人给另一个人说:你看咱俩,几十年了,每天两趟从这桥上经过,太熟悉了。今天我们眼睛闭着从桥上摸过去,你看咋样?另一个欢快地说:好!
   就这样,他俩闭着眼过了桥。财神爷说老伙计,看到了吧,这就是他们的命啊。土地爷不甘心的说:明天把钱横在桥中央吧,他们闭上眼也能绊着脚。
   第二天,天黑的时候两个打铁人回来了,财神爷把两吊钱横放在了桥上。两个人快到桥头时一个人又说话了:昨晚我们是从桥中心过去的,今天我们从桥两边过去,你看咋样?另一个大声回应道:我也是这样想的,咱们还要闭上眼睛。
   过了桥后,两个人开怀大笑……
   奶奶讲这个故事时,一定想不到许多年过去了,这个故事的画面至今还萦绕在我的脑海中,他们长的样子,在我奶奶讲的时候就有了:两个清瘦的中年人,穿着补丁衣服,挑着很重的担子,每天快步经过我们村子。
   我们村子后面就有一条人工河,村里人称大渠沟。河上有一座没有栏杆的石桥。从听到故事的那天起,我就认定他们是从这里经过的。从小到大,我无数次的到河边玩时,常常就会想起这个故事,眼前会出现这两位辛苦的打铁人。想着他们挑着担子经过这里时的样子,还想着他们在河边休息的画面。就在前些年我回老家,又到了这座桥上,好笑的是还没到桥头,我的耳畔就响起了打铁人的对话,接着他们数十年没变的形象出现在我眼前,从桥的那一头,挑着担子高兴地向我走来。
   明明知道这是个流传的故事,也有可能是奶奶自己编出来的。可潜意识里就是当成真的,画面永远是清晰的,永远是想起来就想笑,为他们的乐观而笑,觉得是很有趣的故事,不是像我奶奶那样认为他们是命苦。这些年,我多次讲这个故事,听到人都是笑了起来,还说我奶奶太有才了。
   长大后,理解了奶奶给我讲时的含义。一定是奶奶认定她那些年所受的苦,是命里有的,谁也帮不了她。现在想想,这就是奶奶的智慧,认定是自己的命苦才会受不公平待遇,也就逆来顺受,自我安慰之下气消了许多,心也宽了。
  
   五
   奶奶还给我说,为什么古人说“占小便宜吃大亏”,当你想沾别人光的时候就不顾脸面了。“人活脸树活皮”,脸面都不要了人品就坏了,会被人看不起,那样就不能抬头做人了,这就是吃大亏。奶奶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更是这样引导我的。
   我十岁那年,我奶的一个儿子在外地保送上中专。暑假时在我家门前生产队积肥用的大土堆上面,开了一个约十五平米的菜园子。在他挖地修整时,奶奶脸色很难看地说那是生产队的,不应该开荒种菜。后来,菜园子里的南瓜蔓爬下了三米多高的土堆,土堆下面两米多处就是一排牛屋,被每天经过的牛吃。每当这个时候牵牛的麻五爷,就会用力拉牛头并大声地训斥牛!奶奶听到后脸色羞愧的说:这哪是在骂牛!

共 721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一篇致敬亲人的文章,用洋洋洒洒数千平实质朴文字详实记载了一个家族的历史。作者笔下那些可歌可泣的亲人、那些平凡的事、那些千丝万缕的关系、那些真挚的情感以及那些感人泪下的细节,无不映照着中华历史长河中千千万万默默无闻、朴实无华、勤勤恳恳的祖辈与父辈们。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正是这千千万万的祖辈、父亲和母亲,用他们的双脚踩出了一条条生活之道,用他们勤劳的双手谱写着我们中华大家族的家谱,也谱写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好文,小编倾情推荐共赏。【编辑:薛志成】【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110100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薛志成        2023-10-31 23:32:19
  真情好文,感人心扉。
   一个家史,写尽了世间沧桑变化与大爱。拜读学习!期待更多精彩!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唐】王维
2 楼        文友:云朵儿GAO        2023-11-10 17:15:24
  感谢薛老师百忙之中编发本文。
   薛老师的按语让我感动,谢谢!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天赐情缘》《我的天空我的云》的作者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