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枫】枇杷花(随笔)
刚过立冬,不经意间发现机关院里的枇杷花已悄然绽放。
在初冬的冷风中,很少有人关注绿叶丛中的它。其实,那些高枝上粉白的花儿并不出众,似乎也没有浓郁的香气,以至于人们忽略了它的存在。虽说如此,它们依然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暗自芬芳,为冬日的到来献上一份温馨和浪漫。
“珍树寒始花,氛氲九秋月。”枇杷在冬天里开花,我还是几年前才知道,尽管与这院里的枇杷树朝夕相处了将近两千个日子,期间也曾采摘过枇杷果。或许是因为枇杷不是北方本地的树种,以前很少见的缘故。在我的认知里,冬天里开花的树原来以为只有梅,后来经别人普及,才了解到蜡梅和枇杷也是凌寒开花的。有时候觉得有些植物真奇妙,比如,有春天开花的,像桃、杏、梨等;有的夏天吐艳,像荷、石榴等;有的秋天绽放,如菊、荻,等等;冬天开花的为数不多。每个季节、每个时间段,上天似乎早就为它们布置妥当,也许,这是由它们体内的基因决定了的,外界的喧嚣很难干扰它们。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草一木,犹如我们每个人一样,谁也别羡慕谁,扮好自己的角色就行了。
那天,随手拍了几张枇杷花照片,毕竟不常见,发给几个好友欣赏。很快,好友长坤留言道:“琵琶花挺香的。”我回复他:“枇杷。”他秒回:“嗯嗯,枇杷,打错了。”外加一个笑脸。看到长坤误将“枇杷”打错成“琵琶”的那一刻,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据说,明朝文人沈石田有一次收到友人送的一盒礼物,并附有一信。信中说:“敬奉琵琶,望祈笑纳。”他打开盒子一看,却是一盒新鲜枇杷。沈石田不禁失笑,回信给友人说:“承惠琵琶,开奁视之:听之无声,食之有味。”友人见信,十分羞愧,便作了一首打油诗自讽:“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怨当年识字差。若是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当然,长坤兄可能当时是手误了。
寒冬之际,枇杷花开。它的绽放为寂静的小院增添了不少的生机和活力,让机关小院的冬日不再是单调、萧瑟。相信,之后的蜡梅,也会伴随它花开的气息而次第绽放,为年终岁尾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春夏秋冬,四季轮回,一年又一年,小院因有了枇杷、蜡梅至年终而华丽谢幕。枇杷凌寒开,估计最欢喜的要数那些周围的鸟雀们,转眼天寒地冻,鸟雀们觅食越发困难,于是乎,枝头上绽放的枇杷花就变成它们口中的美味了,每天清晨它们争相啄食枇杷花,饱餐一顿。对它们而言,枇杷花就是新鲜的纯天然绿色食品,用“秀色可餐”形容,一点也不过分。说来也是,这些年鸟雀时常在枇杷树上鸣叫、嬉闹、栖息,它们之间和平相处。也许,这就是常说的,和谐相生,美美与共。
未放梅梢一个春,枇杷花已玉嶙峋。有人说,枇杷是佳木,因为它“秋日养蕾、冬季开花、春来结实、夏初果熟”,想来也是。而枇杷花“花开抵得北风寒”,那坚强不屈的品格和傲骨,更令人肃然起敬。此刻,窗外就是郁郁葱葱的枇杷树,绿叶丛里枇杷花星星点点的,“枇杷花里闭门居”,不也是一种幸福和闲适?
2023-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