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书香南北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书香·成】麦思(散文)

编辑推荐 【书香·成】麦思(散文) ——在读诗经的日子里系列 之一


作者:幽静 白丁,9.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21发表时间:2023-11-13 18:11:17
摘要:阅读诗经《周颂.思文》感想随笔

凌晨五点,准时醒来。多年在京城养成的习惯,因为要赶早班车去学校,必须五点左右起床。京城不比老家,骑个自行车,五分钟就能到单位。
   洗漱过后,来到窗前,推开窗户,一阵冷风扑面而来,不由得打了个激灵,精神一振,顿觉清醒。
   时令已是立冬,天气还不算太冷。白天远远望去,挂甲山上的树叶并没有落去太多,残存红黄参杂墨绿,斑驳惹眼。网上说,人类活动过分了,碳排放使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危及人类自身。“位卑未敢忘忧国”,怎么办啊?时常思来想去,想不出个道道。管它呢!八杆子打不着的事情,天塌下来自有大个子顶着。
   翻开诗经,今天应该晨读第二百七十五首:《周颂.思文》。
   年初给自己定了个晨读计划,计划用一年时间,把《诗经》通读一遍;这是多年来愿望了,一直因为糊口问题耽搁,几次拾起,又不得不放下。如今退休,少有了生存压力,大把空余时间能自己掌握,正好了却读诗的心愿。
   “思文后稷克配彼天
   立我烝民莫菲尔极
   贻我来牟帝命率育
   无此疆尔界陈常于时夏”
   诗文“贻我来牟”中的“来牟”就是人们今天吃的麦子;“来”指小麦,“牟”指大麦。小麦应该是大家最熟悉的了吧,我们通常吃的面粉就是小麦磨成的。北方人千百年来包子饺子面条等等,把小麦的吃法演变成了各种各样的艺术杰作。小麦又分冬小麦与春小麦,冬小麦一般是在每年秋季进行播种,来年初夏收获。春小麦一般是在每年春季播种,到了初秋时期就可以收获了。
   小麦是世界三大谷物之一,与水稻玉米共同构成人类食物主角。
   我的家乡地处黄土高原南沿,历史上一直是冬小麦产麦区。记得祖辈人经常说:柏房垣是个风水宝地,养人!
   祖上几代人在垣上耕种,丰衣足食,麦谷满囤,牛羊成群,前后院都砖砌房厦;(黄土高原历史上多以土窑洞居住为主,富庶人家才能有多余银钱修盖砖瓦房楼。家族能建有百十间砖瓦房厦可想其辉煌景象)耕读持家,家族在建国前就念出了好几个大学生。
   在我的记忆中,开春起来,麦苗渐渐从土里钻出来,洇染成一抹嫩绿;赶到清明前后,整条垣成百上千亩小麦拔节生长,满目翠绿,伴随着咕咕鸟的鸣叫,随风涌动,像海一样。
   端午节前后,麦子成熟了,垣上一片金黄。特别是黄昏时份,漫天晚霞映衬着麦田,天地一色,美不胜收。
   麦收时节,村里小学放麦假。年纪太小了,拿不动镰刀,就同小伙伴们跟在割麦大人后面捡拾。一穗一穗积成一把,小手盛不下了,就用柔柔的麦竿从手握处缠绕,扎成莲蓬状麦把……
   后来再大些了,就能参加进抢收队伍里,“龙口夺食”。刚开始先割一划,再后来,就能与大人一样也割两划了。
   一整个垣上金黄金黄的麦田开镰了。“开行子”的打头“把式”先挥动镰刀,把麦田劈出一条缝,后面的人雁行跟进,犹如轮船在大海上劈波斩浪一样。
   “五月端午吃新麦”。新麦上场,先抢着磨成面、蒸成馍,送给割麦子的人尝鲜。劳作之余,拿起清香扑鼻的馍馍,咬上一口,那叫一个美啊!
   五黄六月,炎日当头。割麦子是很辛苦的事;烈日炙烤下的麦行子里,能把割麦子人蒸熟了、烤透了。
   休息时,累坏了的人们就着麦铺子,倒头就睡,打鼾声即刻此起彼伏。当地不雅俗语:一个个像死猪似的。偶尔会有蛇从麦铺堆里与人纠缠,咬你一口。(蛇也贪图凉快,会到湿麦铺里来)人们就把刺蓟草叶柔碎挤出水来清洗伤口,然后再涂抹上旱烟袋掏出来的烟屎油消毒。土办法有时效果不行,人就得“走”了。好不害怕!
   所以人们休睡以前必定用镰把打一打麦铺,以便“打草惊蛇”,免受伤害。
   大人讲故话,说原来有人会使“小法”,念动咒语,叫来一群蛇,让蛇身搭建凉篷,割麦人在蛇篷下休息。有个年轻人刚学法术,不知厉害,叫来蛇后不会送咒,蛇在烈日下时间长了,一个个吐着血红信子要吃人,好在老师傅及时赶来,催动咒符,才送走群蛇,救了年轻人一命。从那以后,就没有人再敢用咒语驱蛇了。
   八十年代,我在资源普查与农业区划办工作时,收集了好多农谚。其中有一条“白露种麦前十天”。农村人看天吃饭,当地气候,种早了冬前疯长,不好;种晚了冬前分蘖不足也会减产。所以,种麦与割麦一样要抢时间。
   当年,村里没有什么像现在这样的机械工具,种麦子延用的是祖上传下来的老样数:四人一组;一个人在前面引导牲口拉动,一个人在后面摇耧播种,一个人纳粪,最后一个人拉着碾滚碾压覆盖。播种的耧具多为两腿的,也有坡地用的独腿耧,但是很少见山下人用的三腿耧。摇耧是最高的技术活,深浅均匀全靠一双手掌握;这双手当然也就成了一村人一年光景的指望,非得认真学习磨练才能接班!
   我在村里待的时间不够长,一直没能亲自摇一摇那古人传下来的“机械”。
   随着晨星渐渐隐退,东方天际显露出了鱼肚白。天色在晨风中慢慢亮了。
   孩子在京城,工作忙,家里的去给照看外孙。我一个人的早饭很简单,熬点小米粥蒸个鸡蛋,过会再下楼到巷口买个烧饼就对付了。
   打饼子的这家小店人不错,份量实诚,用的面粉也地道,邻居们很多人都去光顾。只是三年疫情过后,麦子涨价,饼子也随行就市涨到两块钱一个。
   记得我小的时候饼子才五分钱一个啊,如今涨了几十倍。
   上初中时,曾在星期六晚上与几个小伙伴借人家小平车,从水洞沟往东关工地送砖,一晚上磕磕绊绊、跌跌撞撞,腿磕破了,手抹了皮,累得要命,早上开工钱时挣了一块五毛钱。
   那是人生中第一次挣钱。从此知道了老人们常说“钱难挣,屎难吃”的原因。
   累饿交加的清晨,咬牙拿出一毛钱买了两个烧饼。正在吃着时,发现街上的一个疯子眼睁睁地盯着自己,吓得连忙把咬了几口的饼子扔给疯子就跑……
   后来听人说,那疯子幼年学习很好,因家景不行不能考学校而急火攻心,一时疯了。
   疯子其实人挺好的。除非饿了抢点吃的,吃饱了就不再祸祸人!
   县城里一个本家兄弟开着粮油公司,取名人祖山,生意挺好,附近县市一直到河对面陕西宜川一带都有人家吃人祖山面粉。近几十年当地人们搞经济作物,整条垣上麦子地大都改栽苹果树了,吃粮要靠从山下河南等地调麦子。
   稷山,汾河平原上的产麦区,就是今天晨读诗经中的主角后稷的故乡。
   传说古时候,炎帝后裔有邰氏的女儿姜嫄,因误踩了巨人脚印怀孕生子,认为是不祥之物,三次弃之而不死,便给孩子起名叫弃。
   弃长大后,看到人们为了寻找吃的东西往往要走很远的路,累且不说还要常常挨饿,就寻思能不能在家门口想想办法啊?他反复思考、观察,发现飞鸟嘴里衔的种子掉在地里,第二年又发出新芽,长出新的草来,成株结籽;后又发现草物的生长与天气、土壤有关系,就摸索利用天气变化和不同类型的土地,指导人们选育良种,有计划地进行农耕。相传后稷精神感动了天帝,派神仙下凡送来百谷种子,让他为民造福,从此人们结束了茹毛饮血的时代。
   时至今日,人们还在讲“民以食为天”,可见农耕发明对人类的重要性了。
   稷,中华民族由渔猎时代向农耕文明过渡的先驱,其功德无量,配祭于天。相较于后世记载的帝王将相、贤能圣人点滴贡献,后稷的功德如日月皓皓、江海滔滔。
   北麦南稻,同为主食,养育了中华民族子子孙孙万千年。
   岁月流转,白驹过隙。话及民食,不能不提当代“后稷”袁隆平老师了。
   袁隆平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农业科学家,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1999年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
   在当今科技文明时代,一个人“归去”后能被命名天上的星宿,是何等的荣耀啊!
   在我国南方,大米是人们生活中的主食。但是由于传统水稻品种的单产较低,耕地利用率不高,长期难以满足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杂交水稻的推广使南方耕地利用率得到优化,产量大幅度提高,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天大贡献。
   如今,杂交水稻早已越出国界、走向世界,在全球范围普遍推广种植,使粮食增加,很大程度缓解了世界粮食危机、解决全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们的吃饭问题。
   记得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中讲: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如今人们常常议论人生价值,常常高谈阔论不着边际(更有甚者,心口不一,贪腐凌弱)。每每沉思,人生的价值不就是让他人生活得滋润点么!虽然普通人不可能像后稷袁隆平那样作得出惊天动地事情,以致青史留名,但只要能对人们的生活有所助益,便是功德无量的了!
   记得伟人在《纪念白求恩》中说过:“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
   六点整,东方山头红晕渐显,大有日头喷薄欲出之势。
   今天晨读《大雅.思文》感受颇深,遂是从网络诵读小视频中选择一家较简洁的,分享给几个文学群的朋友们。
   年初以来,每天六点左右必分享当天所读《诗经》篇章(不能太早,怕影响朋友们休息);退休了,为大家作不了什么事情,分享点文化经典方面的东西也算是心意吧。墨上的朋友们说是为群友每天“开群门”,甚感幸慰。只要大家不嫌弃就好。
   晨读时,厦门的陈祥岳老师群里发来海上日出照与当天诗文,其中有段读来颇深同感:“人至暮年,眼里存了许多世亊,却只想拥有一点简单的心境,于是着力与自然相融,与美好相拥。寄望有着些生机和明丽,驱逐不禁生发的许多涩味……”
   陈祥岳老师是个品位很高的企业家,音乐文学造诣深厚,兴致来时品笛箫作诗文,儒雅得厉害;其企业力雄弹簧也办得风生水起,每有大订单必在群里发发红包与朋友们分享快乐。年前喜得孙子,经常亲自带着,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朋友们都说陈总带孙子自己也年轻、童趣童颜了。
   静下心来反思。自己一生碌碌无为,如今衣食无忧,承蒙先贤泽荫、国家庇护,不愁吃不愁穿,风吹不着雨打不着,实乃三生有幸;当思想先贤艰苦探索精神,从举手之劳作起,为传承弘扬中华文明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抢了陈总的红包,随机诌点打油文字唱和:
   日出东方红,
   天地水云间;
   人生本纯真,
   岁岁如童年!

共 414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清早闲来读《诗经》,细解“来牟”,能有如此雅兴,实在令人羡慕不已。诗文“贻我来牟”中的“来牟”就是人们今天吃的麦子;“来”指小麦,“牟”指大麦。即大麦小麦,进而有了本文《麦思》。小麦是我国北方人的主要食物,而大米是南方人的主食,因此素有北麦南粟之说。本文落笔于小麦,由此再将思绪延展开来,想到了许多,也想到了南“粟”。从文章结构上看,很符合写作者本身的心态和环境,即随想,即兴,但不乏深刻和哲思。作品语言温润,贴地气,如饭后茶点,不紧不慢,但余味悠长。佳作,推荐文友共赏。【编辑:雪凌文字】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雪凌文字        2023-11-13 18:12:05
  拜读老师佳作,问候冬安!
   等我退休,也去读读诗经,呵呵
著文写诗,记录生活,更是记录人生!
回复1 楼        文友:幽静        2023-11-13 20:35:54
  谢谢老师。编辑辛苦了。想说的是《诗经》真的应该读一读,这些经典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回复1 楼        文友:幽静        2023-11-13 20:44:52
  谢谢老师。编辑辛苦了。想说的是《诗经》真的应该读一读,这些经典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2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3-11-13 19:28:08
  读老师的文章,如听归隐山林的儒士的叙谈,娴雅清风,徐徐盈眼,娓娓故事,润思拨弦。惯看秋月春风,笑卧红尘又秋。诗经典句,承前启后,农事家园,入画俗风。东巷传杂事,西楼幽箫声,门前市价涨,酒肆闲争愁。“日出东方红,天地水云间。”
回复2 楼        文友:幽静        2023-11-13 20:41:59
  谢谢老师的点评支持。谨祝你幸福安康!
   日出东方红,天地水云间!
3 楼        文友:梦姑        2023-11-13 20:13:52
  从诗经里走出来的文人雅士就是不一样。拜读大作,顿生崇敬。
回复3 楼        文友:幽静        2023-11-13 20:43:11
  感谢老师全力帮助,祝你开心愉快万事如意!
回复3 楼        文友:幽静        2023-11-13 20:43:52
  感谢老师全力帮助,祝你开心愉快万事如意!
4 楼        文友:幽静        2023-11-13 20:38:59
  感谢编辑老师的辛勤付出,感谢天马老师,梦姑老师全力帮助。感谢各位的关注支持!谨祝大家开心愉快!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