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书香南北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书香·成】寒衣节,一个伤感而悲鸣的节日(散文)

编辑推荐 【书香·成】寒衣节,一个伤感而悲鸣的节日(散文)


作者:梦姑 秀才,1524.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04发表时间:2023-11-13 20:13:49
摘要:一年一度的寒衣节,如期而至,活着的人想起了死去的人,亲手裁剪寒衣,只为亲情的浓烈,是祭奠,是怀念,是感恩,是阴阳之间信息接通的叩拜。

十月一,终究来了。它不会因为某些人为的成分参杂而改变轨道。
   季节走向深处,便是一个开端。告别赤橙黄绿青蓝紫的晚秋,一场寒流把冬天举在头上,步入冬的轨迹。世间最无情的不是刀剑,而是寒霜,一场接一场的厮杀,冷酷到了极点,所过之处,皆是杀戮。
   真是节令不由人,提前发号司令,尤其十月一这个寒衣节,老天发威,突如其来的寒潮,把秋天狠狠地撩到,同时给人们一个醒目的提示:该给先人们送寒衣了。
   大街小巷总有那么一些人,不忘节令,该摆什么摊子就摆什么摊子,你想忘了季节都不太可能。这几天,铺天盖地的寒衣摊子能绊倒脚,活人穿上了棉衣,逝去的亲人同样进入御寒时节了。
   小时候,每到十月一跟前,天气突变时,父亲常说:“先人的寒衣还没送,活着的人不能先穿棉衣。”意思是只有给先人把寒衣送了,后代才能穿棉衣。也许这就是敬畏,是规矩,是孝道。
   但是现在的人,有几个按老规矩行事的呢?起码我提前几天就穿上了厚衣服,寒意袭来,忘了祖训。说白了还是脱离了父辈的约束,缺乏传统意识,没有了敬畏感。
   十月一,对我来说是一个大节,其实对大部分中国人来说都应该是大节,因为人人都要祭奠祖先。前几天出去买了剪寒衣的纸,根据父母活着时的喜好,分配颜色。剪寒衣是一个慢过程,恰巧,我是慢性子,不急不躁,一把一刀,折叠,裁剪,一一归类,分配。
   用了整整一个下午,剪了几十套寒衣。分别给娘家祖先、父母和婆家祖先、公公分包好。
   前两年十月一,基本只给父母和公公剪寒衣,更早,还给舅舅舅母剪一包,顺便分出一点单独送给其他众生。今年突然发觉做得不对,应该包括没见过的先人们,而不是只给父母辈们送寒衣。记得小时候送寒衣时,是爷爷和父辈们领着我们去给太爷、太奶送寒衣,怎么现在演变成只知道给父母送寒衣了?祖先,应该是更远的辈份,意念到,寒衣到。
   同清明节一样,都需要提前做准备。早清明,晚十月一。按季节分配,前半年属阳,应该早,后半年属阴,理应晚。也和五月五、八月十五一样,早端午,晚中秋。赶的是恰如其分的时节。仔细品味节日的由来和时分,我们的祖先真智慧,任何事情都得分个阴阳,分个大小,分个早晚先后。孤阴不存,孤阳不长。阴阳互根,阴阳平分。有阴必有阳,有阳必有阴。
   那么,十月一送寒意肯定是在晚上了,夜为阴。给阴间的“人”送东西就得赶在阴的时分送去。大白天的肯定不行。农村和城市的区别是,自由、自主,农村可以按规程行事,城市却不能。农村人祭祀会在坟地进行,仪式感满满,中规中矩。城市人则很尴尬,甚至像做贼,随便胡乱进行一下,了却心愿罢了。黄昏时节,几乎每个十字路口会跪着虔诚的孝子贤孙们,为逝去的亲人送上一年一度的御寒衣服,至于穿上穿不上,那不是我们管的事。心诚则灵嘛。不论清明还是十月一,活着的人是为了尽一份心意,是祭奠,是怀念,是与亲人接通信息的一次叩拜。更是感恩。
   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礼数,应该一代代传承下去,才不亏先人的养育与教诲。最近几年不知哪里冒出来了一些砖家,反而大放厥词:杜绝“不文明祭祀”!我不知道祖先留下的传统怎么就不文明了?不文明的先人能养育出“文明”的你们?你念了几天书,怎么变得那么超前文明了?咋就瞧不起自己的祖先了?能传承下来的东西,都是精华,经得起时间考验。至于“不文明”,是别有用心吧?难得的孝道,以另一种方式传承,难道不是你我希望的吗?总有一天我们也会死,同样期望后代不要忘记我们在这个世界存在过。传统的祭祀,最接地气。
   至于防火,我大力支持。只要不引起火灾,在街道路口可以祭祀的,毕竟一年只有一两次,清明节还是在坟地祭祀,就十月一和腊月三十晚上,有些不能回家的人随便在路口烧纸、送给先人一口吃喝,祭奠一下。这有什么错?有家可归的人肯定在老家接先人、供奉。如果我们都不祭奠先人,那么我们去世后岂不是孤魂野鬼一个?那么还要后代干嘛,祖祖辈辈这样“文明”下去,谁还记起他来自何方,是谁的子嗣?归属哪个族谱?去往哪里?
   前年十月一,我们像做贼一样挑选了一个正在修路、没人走的路口跪下烧纸,谁知突然从侧面路口奔来一个人,拿着照相机拍照,并说我们烧纸的地方不对,离山太近。我胆战心惊地说:“我怕不安全就在挖掘机挖起的土堆跟前烧,一有风吹过来马上会用虚土掩埋,再说了,就一把寒衣,不多。”一边说一边用土掩埋。那人看着不可能引起火灾就走了。我也仔细检查,再次用土掩埋痕迹,不留一点灰尘。去年特殊时期,就跪在租住房的门口随便送了。还是和做贼一样,贼眉鼠眼地盯着路口,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生怕有人上来拍照或禁止。
   万万没想到,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文化、我自己也送了二十年的寒衣,最终变成了做贼心虚的应付、匆匆了事。
   祭奠祖先的日子成了不可逾越的痛,不是伤感,而是这个坎不能爬过去。
   十月一不是一个普通节日,而是一个大众祭祀的日子。难得的一点孝心,再不要用冷水浇灭了。就让我们用祖先留下的方式祭祀我们的祖先吧!毕竟人不能做到六亲不认,即便再“高级”的人还有祖先,祖先肯定不喜欢不恭敬的子孙。一脉传承,根根节节,香火旺盛,才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体现。
  

共 208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季节走向深处,便是另一节的开端。十月一日“寒衣节”,勾人心魂,勾人伤感。当今,社会安好,时代兴盛。而物候接转,冷暖人知。长眠地下的先人,也理应添加寒衣。千年流传下来的孝道礼数,不论有无实际意义,尽的是心,传的是道,举的是理。思泪随寄寒衣去,天堂故人不孤冷,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必须代代传承,几千年的优秀文化,永远不要忘记。文章通过一节令,解析中华文化,立论人伦之礼,昌孝道之大风,教人文之天理。能量足正,天理昭昭,推荐共习。【编辑:北方天马】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3-11-13 20:21:31
  传统的都是经典,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文章满满正能量,加赞!
回复1 楼        文友:梦姑        2023-11-13 20:27:44
  感谢天马老师辛劳编辑。感动每一次精炼的编按。
2 楼        文友:梦姑        2023-11-13 20:30:01
  祭奠祖先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任何时代都应该把祭祀放在第一位。不要让祭祀成为一种悲鸣。
   ?今年的十月一很好。没有出现满街道追赶不让祭祀的场面。感恩。
   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尊重他人才能获得被尊重。
3 楼        文友:幽静        2023-11-13 20:32:13
  自己亲手制裁寒衣,送给已经过去“那边”的亲人,令人感动。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传承下去,世世代代。
   为老师大作点赞!
回复3 楼        文友:梦姑        2023-11-13 20:43:06
  二十三年前,父亲去世了我就学会了剪寒衣,每年提前几天动手,剪几大包,分给四位爷爷奶奶,舅舅舅母,因为我认为父亲没了,我就应该替父亲给爷爷奶奶送寒衣。至于舅舅舅母,我小时候在他们家生活过,舅舅舅母特别疼爱我们,理应送些寒衣的。最近几年街道不让祭祀送寒衣,所以就减少了人数和量。五年前公公去世后,我就承担起了给婆家先人剪寒衣的任务。父辈们走了,我们要担起责任。一代代传承下去,民族才有希望。
4 楼        文友:紫枫梦蝶        2023-11-24 22:05:47
  父亲方走,疼痛万分,心情低落,看到梦姑姐的寒衣节,恓惶,忧伤,今年也开始学着给父亲剪了寒衣,希望天堂的父亲今冬不冷。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