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璞】行走,生命最好的姿态(散文)
行走,生命最好的姿态;尽管,前路坎坷,无往不在阻隔中。——题记
一
周六的清晨,几声沙哑的鸟叫,混和着一朵朝阳,将我从睡梦中唤醒。终于有个大好的晴天!可以外出散散步、晒晒太阳了。
风雨人间,花开花落,荣枯变幻,一直保持不变的生活习惯就是行走。行走,是启发生命动能最简单的模式。对我来说,行走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肢体运动,还是一门艺术,一项创作,一条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最佳途径。
然而,行走,并不仅限于具体的形式,当我静止时,我的灵魂也在不停地行走,即使在睡梦中,我也会常常梦见自己身处山林河湖,在天地间,漫无边际,或飞、或行、或坠落。
能让我在梦中突然惊醒的,是我从悬崖边坠落下来,在下坠的过程中,一直有个意识在提醒我:不要落下去,不要落下……然后,我从梦中惊醒。
我很少有不做梦的时候,假如有个夜晚或者午休时间,睡觉没有做梦,那简直就是荒废了睡眠。没有梦的睡眠,犹如没有诗的日子,苍白乏味;没有行走的生活,犹如没有翅膀的鸟,鸟儿没有了翅膀,还是鸟么。
行走,是我的翅膀,狂风暴雨,都阻挡不了我行走的脚步。有路可走的时候,我就用双脚踏着大地上行走:登高山、溯溪流、乘快艇、越花海、趟泥泞……我的眼睛总是不知疲倦地搜寻着未知的远方,我的脚步不懈地跟随着内心的方向。
我不停地行走,是因为我要追寻我心中的远方。生命的底色本是一片荒芜,人生的归途本是一片沉寂。我能为自己做的,就是将荒芜开垦成绿洲,在沉寂前绽放光华,将每一个黯淡无光的日子点亮,为有限的生命,寻找一个好好活下去的理由。
无路可走的时候,我就用文字在纸上开路。确切地说,用键盘在电脑屏幕上行走,从指尖流淌出的每一行文字,都是一条通往心灵秘境的小径。有时,小径满是泥泞,每走一步都艰难,总有弥漫的大雾,遮挡了前行的方向,我就转换方式,走到草木中间去。
写作对我来说,是灵魂的突围,越是困居在钢筋水泥的丛林,越是渴望泥土的芬芳。我写下的每一个文字,都是心灵的独白,灵魂的花开。很多时候,写作的目的,不是为了寻求共鸣,而是为了让心灵有一片生长的沃土。
当我孤寂寒冷时,我就用文字取暖,感谢我写下的那些文字,伴我度过了许多黯淡的时光。我知道,车到山前不一定有路,水到绝境也不一定都是飞瀑,我并不会把前路幻想得很美好,但这并不妨碍我探寻的脚步。
一个骄傲的人,是不甘于久陷泥潭的,人得学会自救。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只要在路上,总会有发现,总会有惊奇。行走,是活着最好的证明。
二
冬季,对我来说,是最便于行走的季节。太阳收敛了光芒,人会随着运动越走越暖和,在行走中,血液流动加速,人的心境也随之开阔。即使风大,吹吹冷风又何妨。整日坐在室内,在狭小的空间,视线得不到舒展,人是很容易变得消极沉滞的。行走,是化解沉闷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激发活力的最佳途径。
单位北侧,隔着一条大道,有一片湖泊,名曰“北湖”。每天午餐后,我就像一只笼中飞出的鸟,沿湖走走停停。我没有午休的习惯,对我来说,在湖边行走,与草木相亲,便是最好的休息。
初冬季节,湖水多了一分寒意。当树叶开始变黄变红的时候,那些芦苇、芦竹、菖蒲青葱依旧。对于湖边这些植物来说,存在,便是一首诗。只要你在湖边站立片刻,就会惊喜地发现,一阵风过,飞絮似雪,寻觅来源,是从湖中菖蒲棒中飞逸而出。
别看小小的不起眼的蒲草,在古人眼里奉若神明,将之与兰花、水仙、菊花并称“花草四雅”。宋僧释惠明赞曰“根下尘泥一点无,性便泉石爱清孤”;谢枋得在《菖蒲歌》里的赞美也如出一辙:“异根不带尘埃气,孤操爱结泉石盟”。
明解缙对菖蒲的称赞更绝,将之誉为“太阿”:“三尺青青古太阿,舞风斩碎一川波”。这是何等的荣光!太阿是中国古代十大神剑之一,为欧冶子和干将两大剑师联手打造。解缙将菖蒲喻作太阿,可见菖蒲在古人心中的神圣地位。
菖蒲风姿灵秀,耐得苦寒,受得清孤,江河胡泊随处可见。只要你有心,停下来,品其神韵,就懂得古人对菖蒲的偏爱一点都不夸张。那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敬仰与膜拜。庄严的情感并不仅限于同类中间,相反,更多出现在神奇的大自然里。
古人也好,今人也罢,对美的执念从未淡漠过,甚至,比之前更浓厚。行走在季节里,只要有那么一两处景物入眼入心,就足以为苍白的日子画上绚丽的一笔。行走,总有最美的遇见。
三
走路时,我喜欢一边与风景对话,一边与自我对话。将内心的思绪变作文字前,一步一步地走,就是一个酝酿的过程。行走,实在是一件一举多得的美事。
我时常对自己说:你不仅要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还要克服性别的局限。当时代贫瘠到只剩单一的价值观时,人就会不知不觉地沦为工具和机器。
性别带来的局限,一部分除了先天体能的薄弱外,更大一部分,其实是家庭和社会造成的。总有许多看不见的手,从古到今不停地给女性制定各种规则和标签。
在以男权为主导的社会中,女性总是处于被凝视的客体位置,从一出生就被塑造、被规训,你要漂亮、要温柔,要去找个优秀的男人作依靠(我呸!这种思想早就过时了)。甚至,许多女性已经从内心默认,只有赢得男性的欣赏与支持,你才是成功的、有价值的。从而忘了,自己是独立的个体,自我成长才是自己最大的依靠。
讲真,我很不喜欢《甄嬛传》《后宫传》这样的宫斗剧,剧中的女性,都是棋子、都是牺牲品,再斗也斗不过皇权,而且在争斗相残的过程中,把人性中最珍贵、最美好的部分都丢失了。奴才总是把在主子那里受的辱、吃的亏,转嫁到更弱的人身上,而不知道去反抗皇权。她们看不清自己不幸的根源和实质,也没有魄力和胆识去改变命运。
个体的力量在群体的威压下,实在是渺小得可怜。人,每要获得一点点尊严和自由,都要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
在这个物化的时代,我不认为,一个提路易威登包包的女人,比一个提帆布包的女人高级;也不认为,一个开劳斯莱斯的男人,比一个骑自行车的男人高级。
如果一个人,终其一生,只用物质的多寡,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贫乏得可怜。役于物的人生不值得一过。人,更不必在乎别人的态度,好与坏,都只能证明对方的人品,与你无涉。
人的世界,无论是同性还是异性,无论相互间有没有竞争,都喜欢互相比较、又互相轻蔑;互相防备、互相排斥、又互相依赖,陷入一种深渊般的内卷中。
别忘了,你是一只自由的鸟,你本应有你的天空和领地,你不能沾染这样的泥污。你要寻找的,是那至臻至纯的同类,肝胆相照的情谊。
在无处不在的商业围猎中,能保持清醒的,总是少数。群飞与鼓噪,盲目追随所谓的潮流,是又鸟的日常,你很难从一群又鸟中,分辨出哪一只更具特色。看看现在的影视剧,在资本裹挟下,统一的滤镜,统一的整容锥子脸,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我并不离经叛道,只想在狭窄的空间,尽量让自己好过一点。每个生命都在渡,从春到冬,从盛开到凋谢,行走,就是渡的过程。
四
“每天要像鸟儿歌唱一样生活啊!”这是朋友的口头禅,时时重复,乐此不疲。当寒风瑟瑟,阴雨绵绵,情绪结冰时,有同行者温暖的鼓励,总是好的。
日子并非天天晴朗,总有不自觉、不自制、心灰意冷时。当懒于行走,朋友就讲故事给我听:“你看木心在坐牢时,每天都要坚持写诗,还在草纸上画钢琴键,在心里默弹肖邦,他是用艺术在拯救自己。我们的处境比他好很多啊,至少,我们有健康的身体,由知己和朋友,更重要的,是我们有行走的自由。”
一想到能心无挂碍自由行走,一种莫名的幸福感涌上心头,有点汗颜,忽略了这最重要的一条。人的愚蠢大概在于:对自己拥有的视而不见,总盯着那虚无缥缈的。
生命是有限的,一个人生命的物理长度,往往取决于他走过了多少地方,看过了多少风景,见到了多少有趣的灵魂。物质和精神,在行走中互相转换。当你将所见所闻所思,存放在时光的容器里酝酿,提炼出一种非物质的东西,就叫灵魂。灵魂是有等级的,无论是身体的行走,还是精神的行走,都是为了让灵魂达到所期待的高度。
我相信心念的力量,文学、艺术、行走,无不带着自我催眠的功能。总之,你若想让自己变得更好,你终会如己所愿。
一念,风起;一念,花落;一念,荷残花老;一念,生机盎然。行走的路上,总是念念无常。惟愿,泅渡在世间的人们,霜风凛冽时,有暖衣御寒;冰雪封道时,有坦途可行;迷茫无助时,能多一份坚定。在行走的路上,生命将有更多美好的体验。
亭上秋风原创首发
2023年11月23日
亭上秋风老师写得太好了,我也把行走当成生命中重要的姿态,在文学的小路上前行,云遮雾绕,抬头时,惊喜地看见了远方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