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箩筐·遇见】秋意人生(散文)
他猫着腰,小心翼翼折叠着五六米长的铁板,嘎吱嘎吱的铁板在他的手中改变着形状,有时也不听话地支愣几下,但在他踩上几脚之后变得服服帖帖。偶尔,深处的棱角划破他的衣服,像调皮的孩子表达着自己的顽劣。
这是一位正在拾荒的老人,面对一堆废品,他心平气和,像面对一垄玉米秸或是几棵要出的白菜那样。手套粘满了锈迹,深深浅浅地在小小的平面,用朴拙的锈色秀出一个小小天地。咔哧,手心部位划开一个小小的洞口,天地间裸露出了一条血的痕迹。
老人看了看,把口子的部位用碎布塞了塞,继续自己的忙碌。堆满皱纹的脸被阳光渲染得黑红黑红的,雪白的色彩点缀在胡茬和头发上。
我询问他的年龄,他说七十多了,钦敬之感油然升起。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大多数人来说应该在家颐养天年,或含饴弄孙。而他只是笑了笑,说自己干点力所能及的事就是一种养生,生活在恬淡安然的世界中就是变老。自己闲了就会生病,再说这样跑达跑达,不管挣多少,起码不用向孩子们伸手要钱。
我被他超然的心态所感染,也为上了年纪的人能在这样的时代里找到自己的定位而感佩。他的腿脚不是很利落,走起路来一点一点,脚步的节奏感似乎成了一种陪衬。没有人会讥笑他的缺陷,因为那是漫长岁月中人体老化或是岁月流淌中劳动受伤后的积累。
于是,我不再把感慨圈定在自己悲切的小天地中,而是让目光投向到更远更远的地方。被金黄染就的壮丽山河,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情境之中。玉米,花生收割过后的土地被农人们重新播种,重新打理。背手走在田间地头的老人,眼睛里盛满希望。麦苗成行成垄,用自己生命中的稚嫩面对大地秋风过后的苍然。老人捋着下颌的胡须,若有所思。这是一种成熟过后的苍茫和稚嫩的懵懂的对撞,也是人生旅途中一种自然的咏叹。不远处的村庄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偶尔穿梭在街道上撒欢的狗儿呼唤着同伴,沉寂在高空的大喇叭,无聊地应对着身前身后的房屋,辉煌富丽的房屋,仿佛是独守岁月的闺人。
街上偶尔响起的叫卖声,是收花生的商贩嘹亮的嗓门,但招不来几个守护在家的村民,因为村里大多数人将花生和玉米料理完毕,找了挣钱的营生,去打工或做买卖去了。
我的目光掠过村子的屋顶,远处树梢,零落在田野间蓝色的彩钢房,以及云烟缭绕的天地交接的地方,然后又收回,又一个季节就要走到尽头。秋天,以其苍邈辽阔的格调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悟,它的清爽,透彻,仿佛在秋雁的飞舞下把我们渺小成大地上的一粒尘沙。我知道它将要远行,将要在千山万水的征程中经历一场生命的历练。随之而去的,不光是一个春夏秋的陪伴,还有一个像尘沙一样灵魂的惦念;随之而去的,还有岁月雕刻在我们身上的印痕。
或许我太在意时光的流逝,大雁要远行,以一片乌鸦飞过头顶,原来这黑压压的精灵是来替代大雁成为冬季风景的。
老头聚精会神地料理着这些东西,折好,装车,一步步按部就班。他的世界,好像从来没有工作以外的东西似的。等一切就绪,他给别处的负责人打电话,然后缓缓骑上电动车,好像去寻找接电话的那个人。
我回过神来,看着被厂房遮挡的远去的身影,心中为这个普通人的平凡生活默默献上美好祝福。
西边高大的厂房的彩钢瓦揭开之后不会长时间敞口的,听说从县城订了树脂瓦。回想起前天工人们登上十多米的脚手架往下撤瓦的情形,一个个伸手矫健的工人完成着看似平常却危险系数极高的工作。那样狭窄高高的架子,莫说干活,人站上去都胆战心惊。如果熟悉了那样的环境,把它当成平地,在上面干活,如同站立在枝头的飞鸟,潇洒大方,游刃有余。真的钦佩那种险境历练出这些素质高超的工人。兢兢业业,忠于职守。从他们的身上,让人看到了智慧和坚韧,不怕吃苦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
电动扳手吱吱的响声与机器的共鸣交融在一起,让人听到了一种劳动的交响乐。这种交响乐或许没有音乐厅里的交响乐铿锵有力,激荡人心,更没有小提琴曲《梁祝》那样华美动人,可它的每一个音节却能穿透灵魂,让人感受到劳动的震撼。我喜欢电视节目中配上风景的独特音乐,但是,无论哪一首都不会如此动人心弦。
他们吐着家乡的口音,露着土地一样朴实的面容,头上的安全帽有红有黄。迷彩的衣服在太阳下晃来晃去,多姿多彩,就像晚秋中一抹独特的风景。被日月的风霜一次次摩擦,脸上的沟壑淹没。了真实的年龄。不用去猜测,谁都能知道这不是一群太年轻人,可是,他们的语言,笑容,动作却彰显着无法言说的活力。当他们把自己的孙子,孙女作为话题无数次炫耀的时候,我们可能领悟到了什么。
他们带着手套,保护自己的手。倾斜,下坠的彩钢瓦千疮百孔,成为了被淘汰的废品。废瓦清除,瘦削的支架等待着新瓦的到来,阳光泼洒进车间,将脚手架上忙碌的人们的动感画面传递给车间。车间里,那些初见阳光的设备,好像被多彩的阳光迷得不知所措 脚手架上的身影在机械上晃动,让我们怀着敬畏之心来为这些勇敢者点赞。
我忙完手中的活,目光在一幅幅壮观的画面上移动。被他们的劳作技术所折服,很希望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再一次来到大门外,路上停满了运煤的车辆,通过聊天得知他们来自遥远的山西。山西是产煤大省,他们驾驶车辆,经过这样长途跋涉来到这里,真的很不容易。当他们用平实的语言将长途的劳顿铺展开来的时候,才发现这些看起来风风光光的职业所经历的艰辛和困苦。尽管如此,可一想到能够让大家享受到他们带来的温暖和幸福,感到特别值得与欣慰。看到他们疲惫的脸上绽放的笑容,我能感受到他们崇高的人格魅力。有位司机说,自己已过六十,人生中已经感受到了秋风的萧瑟,可他不愿意就此终止自己的职业。他喜欢开车,开了大半辈子,挣钱放在一边,主要的是对这个职业由衷地热爱。
我想用功成名就来形容这个年岁的他,可总觉得太过高大上,可他用青春年华陪伴司机那个职业是光荣的,崇高的,平凡而又伟大的。
那个拾荒的老头带着微笑走向了另一片天地,脚手架上的工人站在半空中仰望着天上的太阳,而那个精神重新焕发的司机发动车辆向着家的方向奔去。行走在人生征途上,有人有着辉煌的过往,而更多的人拥有平凡的一生。无论谁,站在秋的旷野上,同样光耀四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