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灵魂的追问(随笔)
一
网上流行这样的段子:“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说实话,现在那些经过后天科技雕琢的网红脸虽然显得很精致,但相似度太高,如果跟东哥一样患有脸盲症的话,真的很难分清彼此。话虽如此,大多数人仍然喜欢好看的脸蛋,尤其是男人,这也印证了两千多年前孔圣人说的“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矣”的说法,不过这并不奇怪,因为毕竟人性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好看的皮囊我们见多了,那么“灵魂”究竟是什么,而“有趣的灵魂”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一个人,总是由肉体和精神两部分组成的,肉体可见,精神需要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出来,如语言、思维、行为举止、艺术表现、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精神层面里还有一个更深层次、更高级别的存在,那便是灵魂。
如果把人比作一台电脑,身体是硬件,灵魂便是核心软件,硬件缺乏了软件,就是一堆废物,而软件的运行也必须依赖于硬件的存在。同理,灵魂与肉体相互依存,有肉体无灵魂是行尸走肉,灵魂离开肉体则无所依附。不过一台电脑顺畅运行前提是软硬件都没有被破坏,而一个人能正常生活,也需要身体和灵魂处于良好或正常状态。
灵魂的有无,是我们人类与其他动物和植物的最大区别之一。有些灵长动物和高级动物有较高智商,它们会思考,会做一些简单的劳动和计算,试想如果它们有了灵魂,会思索自己的人生,思考世界,自我反省,那这个世界人类便不再是万物之灵了。目前看它们还不具备这种能力,显然它们没有灵魂;那些低等动物和植物就更谈不上灵魂了,它们连思考的能力都没有。
每年,都有从千里之外到冈仁波齐朝圣的藏人,他们是虔诚的佛教信徒,每走几步便要磕一个长头,即便是在泥水或者雪地里依然要做这个动作,经过几个月的跋涉,他们头上都磨出了茧子,这种毅力光是凭想象就够难。他们这种让常人既佩服又不太理解的做法,我觉得一方面是信仰的力量,另一方面是为了内心的灵魂——这是一场灵魂的洗礼。衣服会蒙尘、身体会蒙尘、灵魂也会蒙尘,这些虔诚的信徒通过这种方式让灵魂得到洗涤。
二
灵魂有个特点是不可复制性和不可替代性,虽说现在科技已发展到可以克隆人,但是没有科学家能证明人的灵魂可以复制;也未曾见谁可以把一个人的灵魂拿走,而换上另外一个人的,这在古代神魔小说和传说里有过,但在现实生活中未曾有人见过,所以灵魂依然不可替代。
当灵魂与身体为伍,只注重身体的感受时,灵魂便失去了独立性。吃,喝,玩,乐,性爱,让我们获得愉悦,这种愉悦是浅层次的;不过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凡人,这种浅层次的愉悦足以让个人得到满足,但是如果我们所有人都仅仅局限于此,那社会可能就会停滞不前了,有些人追求更高层次的灵魂慰藉,于是便有了一些大德高僧,也有了这些朝圣的藏民,他们让身体受尽磨砺,奉献自己以求得灵魂的净化,也就有了如文天祥,雷锋,特蕾莎修女一类的人。
身体害怕孤独,喜欢热闹,然而灵魂却喜欢安静,拒绝吵闹。我们在外国电影中可以看到这样的镜头,当一个人去祭奠逝去的长者时,有人会说,请你不要去打扰他的灵魂。不光是逝去的灵魂害怕打扰,便是活着的灵魂,也需要纯粹与安静。伊壁鸠鲁说,幸福就是肉体无痛苦,灵魂无纷扰。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丰富,用以前的人话说,你不愁吃,不愁穿,烦恼啥?的确,我们的肉体是得到了满足,但是我们的灵魂呢?却不一定得到满足。
灵魂经常被欲望纠缠,欲望没有得到满足时,灵魂会痛苦,欲望得到满足时,灵魂又会感到无聊,唯有摆脱了欲望的纠缠,灵魂才会得到安顿。这样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一些大德高僧和高修为的人,能做到得失不计,宠辱不惊的了。那些缺乏欲望,总是奉献自己的人,相反他们会收获更多的快乐与内心的平静。
我们在现实中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话,叫无处安放的灵魂,那是因为我们的生命承载了很多很多,有理想,有责任,有家国情怀……他就不是一顿饭,一件看得见的物品就可以满足的。当我们身体累了的时候,我们会休息一下,或者小酌一杯,或者走出去散散步,让我们的身体得到休整,以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当我们心灵感到倦怠时,也需要休息,也需要心灵的按摩。凡人皆想给肉身一个舒适的家,要温馨,要功能齐全,但是我们却少想到给灵魂一个家,因此常常会出现灵魂无处安放的状态。
我们经常会用灵魂的拷问来形容极其难以回答的问题。我们只有真正面对自己的灵魂时,你的虚伪,你的借口,你的狂妄,都会变得不堪一击。我们只有真正面对灵魂的拷问时,才能看清真实的自我。我们可以欺骗任何人,甚至我们自己,但是唯有灵魂不可以欺骗,一个人在面对自己的灵魂时,他肯定是而且必须是坦荡的。因为在灵魂面前,我们都是一丝不挂的,在灵魂面前才会有羞耻感。
三
灵魂人物,一个派别或团队里最不可或缺的人。灵魂艺术家,是指用灵魂去演绎艺术的人,这种艺人是最纯粹的艺人。艺术品因有灵魂而生动,缺之则是死的。总之任何事物都可以赋予之灵魂,有了灵魂就生动鲜活,缺乏灵魂就是画龙无睛。
对于灵魂,我们可以冠以伟大的,渺小的,干净的,肮脏的,安顿的,漂泊的……因为他存在形式是多样的。还有一种灵魂叫扭曲的灵魂,是灵魂受到了魔鬼的蛊惑,变得残忍、邪恶、疯狂、可憎,这种灵魂很可怕,他们或者虐待自己,或者施暴他人或社会,总之他们不能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这个社会。
现在还有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叫灵魂伴侣,但是世间真正有几对灵魂伴侣呢?大多数人都只寻找到了一个相对合适的伴侣,因为一个人能作为灵魂伴侣本身就有非常大的难度,更何况自己也必须有很高的德行和修养去契合这种灵魂伴侣,加之男女思维方式的差异,找个灵魂伴侣就更难了。
触及灵魂的……就是指某事情,某种事物对人的影响极为深刻,如一次旅行,一次教育,一次对话,一次洗礼。可见得凡是与灵魂有关的事物,都是重要的、深刻的、影响极大的。
读书或者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大概是这样的道理。在书海里行走,就是灵魂的旅行。不被打扰,舒适的休息,去旅行,身体和灵魂都需要这样的状态。
世界上大部分人相信魂的存在,只是有些国人偏偏相信鬼魂的存在,西方人相信灵魂的存在。大概,国人死后的灵魂被阎罗收走了,而西方人的灵魂皈依了上帝。民间传说,小孩七岁之前容易丢魂,若小孩丢了魂,还要请高人收回来,否则便可能出现嗜睡,头脑不清醒的症状。时至今日,我国的绝大部分地方还流传着给亡魂超度的习俗,对于这一点,大部分人并不称之为迷信,可见得人们是相信灵魂存在的。
哲学中有一些终极问题,宇宙是怎么产生的?生命是哪里来的?灵魂是怎么产生的?这大概是值得科学家和哲学家永远去追寻的问题。
灵魂是良知,是人性的光辉,是最纯粹的自我,是人最根本的精神内核。灵魂的存在,让我们有了更多的自省和对自身的认识,也让我们更好地对待他人和这个社会。
不过我以为,有趣的灵魂与有趣的人并不是相同的两个概念,相反他们可能有很大差距。有趣的灵魂,有大爱苍生的广博,有自由自主的独立,有丰盈饱满的精神……而有趣的人,大概是生活有情趣,对人体贴,情商高的人,而且还存在些伪有趣的人——会说笑话,会插科打诨,甚至八面玲珑,有趣的人不多,有趣的灵魂更少,所以你究竟是想找一个有趣的人,还是一个有趣的灵魂,是需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