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暖】儿时记忆之看电影(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暖】儿时记忆之看电影(散文)


作者:十月枫叶 秀才,1757.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796发表时间:2023-11-28 20:20:50
摘要:作为七零后的我们,和现在的孩子相比,都有一个轻松的童年。看露天电影就是童年美好的回忆。不止有很多快乐的记忆,对我们的成长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晓荷.暖】儿时记忆之看电影(散文) 作为70后的我们,而立之年赶上进城打工大潮,很辛苦。但比起80后以后的人,我们似乎是幸福的,至少在小时侯。因为那时农村人都不知道抓孩子学习,学习好的同学大半是靠天赋异禀和上课用心。八成以上同学放了学,除了打猪草就是玩儿,家里没有爷爷奶奶的还得做饭,大人都在没日没夜地忙地里活。
   如果大队上或附近某个村子放电影,那简直就像是过节。村子里演电影时候并不多,每次都会和过年一样掀动起一波热潮。那时候的人心简单,精神食粮几乎是一无所有的。看一场电影就可以满足好久的精神需求。电影里的内容,某个角色说的什么话、一件衣服、甚至一个动作,都会被村里的大人和学校的孩子们津津乐道,学上好一阵子。有的人还会以某个人的形态或长相,给周围人起外号。听大人说我们村里还有两个姑娘,看电影时居然还被外村的小伙儿拐走了,说是要学刘巧儿婚姻自由。
   记得有一次放学,我和村里几个小伙伴刚出校门,就看见大队部门口那两棵大杨树上又挂起了那块向往已久的,雪白雪白带黑边儿的四方形幕布。“演电影啦”我们欢呼着,就一个赛一个地狂奔过去。欢快的喊叫声也好似长了翅膀一样,顿时引得全校学生从后面陆陆续续地飞跑而来。就连树上的小鸟儿也叫的欢快起来,那个黄昏的晚霞也显得异常生动和奇妙无比。心急的孩子们一溜烟儿跑到地儿,逢人就叽叽喳喳问演什么片子。打听了一圈儿,说是演什么“长虫皮”?然后我就有点儿害怕:肯定和大长虫有关,我怕长虫怕得要命。后来演电影时,一出片名才知道那是《长空比冀》。哈哈,通讯不发达,大家口口相传闹笑话了,一传十、十传百,不知道是先从谁那变了样儿。
   离家远的都欢快地跑回家向大人报告去了,我们离家近的就开始抢地方。一般正中间靠前的位置都是男孩子们的专利,那一片算是整个放映场的vip,他们还经常会为争夺地盘打起架。每个人都要画出一大片地方,给自己的爹妈、以及七大姑八大姨坐。有的先搬来几块石头摆在那里,有的捡来几块砖头,甚至弄一些树枝放那,就算站下地方了。家里没有哥哥的小弟们,和我们女孩子家,每次都只能靠边占一点儿地方。这样,看到的人脸就会显的长点儿。然而,这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看了可怕的场面,得好几天睡不好觉!我看了《画皮》之后,跟妈妈睡了两个月想起来还心有余悸。
   那年头不知道什么原因,停电好像是常事,平时还好,就怕演电影时停电。经常是大家都坐了一大片,电影要不刚开始,要不还没开始就停电了。大家就一边发着牢骚,一边摸黑坐在那聊着天儿干等。记得有一次,我等的困得不行,妈妈就带我回家睡觉。我们搬着小凳子,好不容易挤出来人堆儿走了几步,这时就听人们沸腾起来。原来是来电了,我马上就来了精神,直庆幸还没走远。因为停电,演播时间顺延,就会演到零点以后,第二天全班同学都会集体迟到,让老师都哭笑不得。
   看露天电影,遇上刮风下雨是常有的事。如果演着演着下起了雨,就会有好多人跑回家,但还是会有好多人淋着雨看。有聪明的人,看那天是阴天就会带个化肥袋子或雨布准备着。边上的人可以打伞,但坐在中间的就不能打,否则坐在后边的人都看不见了。有时雨会越下越大,放映员想停演,人们就都嚷嚷着不让停,有很多人会自发打着雨伞围罩着放映员和放映机保护着,人们就坐在雨地里接着看。
   风会把银幕刮得飘飘悠悠,一会儿刮的鼓起来个大包,一会儿又瘪了回去,电影中的人物便跟着变得奇形怪状起来,或是扭歪了嘴巴,或是挤扁了脑袋,或是拧巴着身子,令人止不住发出笑声。有一次演的是《不该凋谢的玫瑰》,看懂的人都在哭泣,而好多人却在笑。农村人因为没有文化也没悟性,所以大多数人是看个热闹。雨斜斜地拉着丝,在镜头里亮闪闪的,直到雨下的越来越大,幕布湿得往下淋水,人们才在唉声叹气中作罢。
   有时因为片子紧张,演电影需要跑片儿,这个村子刚演完一盘带子,马上有另一个地方来跑片的人取走,那个人就站在放映机旁边等着,放映员一御下刚演完的带子,就被人带走了。我很佩服这些跑片儿人的奉献精神,肯舍弃自己看电影的机会,去干这苦营生。有时会是别处先演,片子跑不及,或者跑片的人的自行车坏在半路上,看电影的人们也不走,忍着瞌睡坐着等,直到换上了片子,再接着往下看。
   家里有小小孩儿的,女人们一般不到别的村去看电影。要是去也得让老公背着孩子,女人扛着大长凳子一起去。然后你家约我家,我家再叫上他家,匆匆吃了晚饭,十来个人一群像打狼一样出发了。等孩子长大十来岁了,就跑着跳着跟着大人们去看电影。我十二岁那年才听了小伙伴儿的怂息,非要跟着邻居叔和婶儿一起去二里外的孙庄看电影,妈妈哄半天也不听。看到第二个片子瞌睡的不行,还硬撑着往下看,见电影上有个女孩儿坐在床边吃苹果,粉红色被子又漂亮又舒适。我感觉又渴又困,又羡慕又后悔,从那以后再也不去别村看电影了。
   如今,还能记起小时侯看过多次的电影,什么《白蛇传》,《天仙配》,《花木兰》,《七品芝麻官》等许多经典电影。想起那时看露天电影的一幕幕情景,心中竟也藏有一些又快乐又苦涩的回忆。岁月像一条流淌的小河奔流不息,翻越生活的日历,许多往事随着时光的流逝会渐渐模糊。然而唯有儿时亲身经历的许多事,那些欢乐的场景还依然历历在目,婆娑在记忆的年轮里,如今每每想起来都是满满的温暖和深深的眷恋。而那些影片也仿佛在我们的脑海里扎下了根,对我们的成长也有着深远的意义。让我们从小学会辨别真与假,认识美与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也播洒下了热爱祖国,孝敬父母,热爱家乡的种子。

共 223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儿时有许多记忆,然而最有趣的记忆莫过于家乡放映的露天电影。那时放露天电影都是一个村庄一个村庄地去放。作为七十年代的人,那个时候许多农村家里根本没有电视机这样的高科技,看电影都是只能在家里等待放露天电影的人员上门放映。露天电影可是个稀罕物,无论家近家远,都会搬个凳子或者直接站在院坝看。从文中我们就能看出,村庄里大伙儿对看电影的热衷程度,就像比娶了媳妇还高兴。家里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会去看。文章娓娓道来,书写了“我”看露天电影的一些儿时记忆,让我们感受了一次七十年代放露天电影的场景,同时也感叹那个时代农村人的淳朴,幸福感强。非常不错的一篇文章,文章情感充沛,描写细致细腻,佳作力荐共赏。感谢老师赐稿晓荷社团,欢迎继续来稿。 【编辑:陌小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陌小雨        2023-11-28 20:21:12
  拜读老师佳作,问好老师!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2 楼        文友:十月枫叶        2023-11-28 20:44:51
  谢谢老师辛苦编辑,产生共鸣。是的,露天电影是属于农村人的独有记忆,是儿童的狂欢节。
3 楼        文友:海燕来了        2023-11-29 20:55:48
  拜读学习老师佳作!最美的文字抒写醉美的回忆!
回复3 楼        文友:十月枫叶        2023-12-04 17:27:35
  谢谢文友海燕的支持和鼓励,初来乍到,得多多向您学习,随后拜读老师大作。
4 楼        文友:十月枫叶        2023-12-04 17:30:33
  哎,我文章写不好,回复居然还不行,回复两次都没见
5 楼        文友:十月枫叶        2023-12-04 17:32:44
  回复海燕,初来乍到承蒙关照,谢谢文友的支持美评,吃完饭抽空拜读您大作去。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