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璞书苑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文璞】说荣誉(随笔)

编辑推荐 【文璞】说荣誉(随笔)


作者:朱炳初 白丁,4.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73发表时间:2023-11-28 20:39:06
摘要:人们都想获得荣誉,但荣誉的获得只能靠奋斗,只有为国为民竭诚奉献的人才能获得荣誉。荣誉,是激励与催征,不是目的。人生很短,需珍惜,唯有奋斗奉献才是人生宗旨!


   朋友,当你看到“荣誉”这个题目时,一定会怦然心动、沉思遐想吧?
   这是很自然的。因为,对于一个积极进取、不甘落后的人来说,都会具有一种强烈的荣誉感,都想在人生的旅途上划出一道闪光的轨迹。人生需要赢得荣誉。但是,你想过没有,荣誉究竟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赢得荣誉、珍惜荣誉呢?我想就这个问题,谈点看法。
   在茫茫的词海里,荣誉之词闪射着耀眼的光芒。荣誉,即光荣的名誉,来自于英雄的举动,奉献的精神,创新的业绩,一切为国家、为人民、为集体、为他人做出的贡献。光荣的名誉,总是令人尊敬、让人赞颂的。
   荣誉,乃是催征的战鼓,奋进的号角,是引导人、督促人向哪里走的指针,是人生征途上标出的一条新的起跑线。荣誉的获得,等于又一次擂响了战鼓,它使人精神振奋,斗志旺盛;它激励人们以新的姿态向着又一个目标冲击,以新的成绩作为回报。荣誉是一个人追求理想、完善自我的必然结果,但不是人生的目标。一个人如果把追求荣誉作为自己的目标,就会超出限度和理智,适得其反,遗失自我。
   荣誉,它充塞大地和苍穹间,但人类还未发明称量它的天平。荣誉,这是对无数奋斗不息的人的心血和汗水的褒奖、鼓励与鞭策,它既是进步的标志,又是继续向前的动力。荣誉不能当作目的来追求,那些抢荣誉的人,得到的是耻辱;荣誉,最鄙视它的乞求者。荣誉,要靠自身的辛勤劳动、奋力拼搏与无私奉献去赢得。那些谦让荣誉的人,不仅会获得原先应获得的荣誉,还将获得新的荣誉。荣誉是奋斗的结果,不是奋斗的目标。把荣誉顶在头上,会压得你无法进步;把荣誉放在脚下,会让你再攀高峰。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多慷慨悲歌之士,多英雄好汉之人。许多英雄模范为了祖国、人民和集体的荣誉,呕心沥血,顽强搏击,经受种种考验,付出毕生精力,以至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有的留下了英名,而更多的则是无名英雄。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英雄的民族,是一个珍惜荣誉的民族。无论是有名的还是无名的英雄,他们赢得的无上荣光,将永垂青史,万古流芳,成为鼓舞后人奋进的旗帜。
   赢得荣誉的英雄人物,当他们做出不凡业绩的时候,并非不追求个人的荣誉,只是他们更多地追求的是集体的荣誉、祖国的荣誉。见危险、困难就上,见荣誉、享受就让,是他们的共同特征。“英雄硬六连”在边境自卫还击战中,第一个冲上主峰的勇士小刘,评功时却把一等功荣誉让给一位牺牲的战友。他说:“我是踩着战友的躯体攻上主峰的,他们只有这一次立功的机会,而我以后的路还很长。”17岁的战士小李在冲锋中中弹倒下,他留给指导员最后一句话却是:“我没能倒在主峰上,为连队多争得一分荣誉。”有多少这样的战士,没有显赫的战功,没有闪光的豪言壮语,但谁能不被他们那朴实无华的人生而深深地感动与感染呢?是的,他们之所以成为赢得崇高荣誉的英雄,是因为他们心中装着集体,装着祖国,而惟独没有自己。
   赢得荣誉固然不易,而珍惜和保持荣誉更难。荣誉,它既是激励,是鞭策,但更是考验。许多英雄人物,他们受人尊敬,使人钦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具有崇高的思想与博大的胸怀,他们把个人的功绩与荣誉埋藏在内心深处,不愿张扬,不愿让国家、集体操心,他们是真正的经得起考验的人生楷模。
  
   二
   井玉琢、李玉安的名字,对我们来说应该并不陌生。
   他俩是著名作家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列举的1951年在朝鲜松骨峰战斗中“壮烈牺牲”的“烈士”。谁能想到,他俩还活着,井玉琢在黑龙江七台河市红旗乡的一个油坊做老井头儿;李玉安在黑龙江巴彦县兴隆粮库工作。他俩隐名埋姓,隐功不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40多年。井玉琢终身残疾,却拒绝国家供养,一生不为子女谋私。1952年复员回乡,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突出贡献,9次被评为县先进生产者、劳动模范。李玉安从1952年7月,按残疾军人复员后,一直工作勤恳,任劳任怨,曾16次被评为粮库的先进工作者,当过县财贸系统的劳动模范。当组织上发现后要给予他俩照顾、帮助解决生活困难时,均被一一谢绝了;当要评他们为“活英雄”时,又被制止了。李玉安恳切地说:“请不要为我大吵大闹”。这使我不由想起一位哲人讲过的一句话:“惟有不想个人名扬天下的人,他们却能成为万世景仰的英雄人物。”这两位老英雄不正是这样的人物吗!他们谦虚谨慎的高尚情操、终身奋斗的革命精神、面对荣誉的宽阔襟怀,将永远为我们所景仰。
   赢得了荣誉,受到了表扬,首先要摆正个人与组织、个人与群众的位置,把功劳归于组织和集体。任何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组织和群众的支持帮助。个人只不过是大海中的一滴水,如果离开江河湖海,很快就会被烈日化为乌有;只有将个人与组织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他的聪明才智,显现出他的力度;也只有能摆正自身位置的人,才能赢得崇高的荣誉。朱德总司令是人民军队的创始人之一,他南征北战数十年,为人民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受到人民的衷心爱戴。
   毛泽东主席曾在朱德60寿辰时为他题词:“人民的光荣”。而朱德同志却从不夸大个人的作用,他说:“一个人永远不要居功自傲,以为天下是自己打下来的,如果说到功,首先应该归群众和无数先烈,在党内应该首先是党和毛主席。即使自己有点功劳,也是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有什么可骄傲的?”这种有功不居功的谦逊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有一句格言说得好:“把荣誉装进私人的腰袋,就会变色发霉;把它装进集体的仓库里,才能永放光彩。”
   赢得了荣誉,受到了表扬,一定要善于找出差距,不断创造新的成绩,争取更大的进步。荣誉是对一个人成绩的肯定,但决不意味着缺点的消失;荣誉是对昨天和今天的褒奖,但绝不说明未来的表现和保证。在荣誉面前沾沾自喜,陶醉或满足于昨日的荣誉,被荣誉模糊双眼,不找缺点毛病,不思进取,荣誉就可能成为昨天的耻辱和襁褓,未来就会变得黯然失色。被誉为“原子弹之父”的美国科学家奥本海默,在功成名就之后,热衷于接受各种荣誉,指派秘书每天搜集报刊上有关他的报道和照片,几个橱柜里装满了各种奖状、贺电。结果,奥本海默被荣誉所陶醉,不思进取,不久就远离科学研究,无所作为了。
   镭的发明者、举世闻名的女科学家玛丽•居里夫人则不然,她在科学上获得了卓越成就,人民给予她极高的荣誉,她两次获得诺贝尔奖金,18次得国家奖金,任108个名誉头衔。显然,这位科学女巨人所获得的辉煌显赫的荣誉是无与伦比的,但是她没有陶醉,而是仍然兢兢业业忠于科学事业。在晚年的十多年时间里,她抱病攻关,不断探索,写出30种科学报告,好几种高深的科学理论书籍,每天仍然工作14小时,直到1934年闭上了她那双智慧的眼睛,终于实现了她“把一生献给科学”的誓言。她的这种不慕金钱、荣誉,把一生的智慧和心血献给科学的崇高品德,永远成为我们学习的典范。
   闪光的荣耀不予张扬,不凡的历史刻意深藏,这才是返璞归真,务真求实,珍惜荣誉。“是金子毋须金字招牌”。
  
   三
   毛致远是毛泽民的女儿,毛泽东的侄女。可是,外界的人很少知道她的身份和家庭身世。那是因为她完全彻底地实践着毛泽东教导她的做人准则,从不特殊。毛致远生于湖南韶山。父亲毛泽民长期在外跟随兄长毛泽东参加革命,母亲在湖南一边讨饭,一边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毛致远曾跟随母亲一起讨饭、打工,历尽人间悲苦。1938年7月,她加入民族先锋队,1941年成为正式党员。毛致远完全靠自己的奋斗和努力取得进步,毛泽东对此非常满意。1945年,毛致远与曹全夫结婚,并于当年到东北工作。临别时,毛泽东留下珍贵赠言:一、无论到哪里,都不要希望人家鼓掌;二、无论到哪里,都要团结;三、无论到哪里,都要和群众打成一片,不要有任何特殊。这三句话成为了毛致远夫妇一生的准则,牢记在心,也时刻在这样做。
   荣誉等不来,喊不来,要靠脚踏实地干出来。荣誉的大门对每个人都是敞开的。在漫漫人生路上,荣誉对谁都是机会均等的,可在轰轰烈烈的伟大事业中获得荣誉,也可以在默默无闻的平凡岗位上赢得荣光。以我自己的体会是:尽心竭力奋斗奉献,获得荣誉乃是必然,即使不为荣誉而是甘愿付出,荣誉也会自然而然地接踵而至。从由军营移交到地方军休所13年来,由于融入文化养老氛围,服务党建,笔耕不辍,宣传报道,参与征文及其他文化活动或竞赛,得益匪浅,获得一摞子几十份荣誉证书。
   每得一次,我都视为一次鼓励性助推,一次战鼓的擂响催征,一次焕发精神的冲刺,思考着下次如何再相会?荣誉证书,这是人生历程的星火闪光,是前进步履的踏实印迹,既是荣光证明,更是激励鞭策。引导一个人做什么,或督促一个人做什么,荣誉常常比敲打还有力。征战疆场的勇士以行动证明,荣誉可以使人甘愿舍生,可见其力量之大。忠诚是通向荣誉之路,荣誉这个词的含义就是义务。荣誉是对过去努力的褒奖,不是代表今日成绩的现实,更不能预示将来的命运。向往荣誉的热情是心灵的火炬,但荣誉只能靠奋斗获得。人类所有行为都是由荣誉感等基本欲望和价值观所引导的,追求荣誉是奋发进取的积极态度。
   朋友,愿你以奋发向上的精神,以开拓创新的姿态,去开辟获得荣誉的正确途径;一旦获取荣誉,就要珍惜它,使它真正成为催征的战鼓,奋进的号角,从而不懈努力,创造新的更大的荣誉。要记住:荣誉是暂时的,人生是漫长的,奉献是无止境的,惟有奋斗奉献、创造价值,才是做人的目标与原则。
  
   (2023年11月25日于北京市朝阳区军休十五所,作者系87岁休干)
   (原创首发)
  

共 382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赞美与论述有机融合的随笔作品。随笔以“荣誉”为话题,从什么是荣誉开始,首先赞美荣誉,用抒情的笔触讴歌荣誉,解析荣誉,阐释荣誉,通过举例方式证明荣誉以及如何看待荣誉,又深入推进一步,指出如何获得荣誉,最后,倡导人们创造荣誉,实现人生目标。随笔的特色是,第一,热情洋溢,情感浓烈,充满正气,通过热烈的近乎抒情的笔触,引导读者理解荣誉、珍惜荣誉、创造荣誉,具有积极的正面导向作用,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革命的道德观,价值观,深深感染读者。其次,随笔具有严谨的论辩能力,整个论述过程逻辑清晰,层次分明,逐层深入,由表及里,论证令人信服,具有强烈的逻辑性、思辨性。最后,随笔大量采用各种真实事例,恰切地运用到文章中,通过举例的方式,证明自己的观点,客观真实,具有强烈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总之,一篇很有说服力的随笔作品。推荐阅读。【文璞编辑:沙漠孤月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沙漠孤月清        2023-11-28 20:42:44
  欣赏朱老随笔作品。作品客观冷静论述荣誉话题,热情洋溢赞美荣誉,循循善诱引导对待荣誉,激情澎湃倡导创造荣誉,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充满正能量,具有积极的社会导引意义。学习了。
2 楼        文友:飞不高蝴蝶        2023-11-28 20:59:12
  欣赏朱老的随笔,充满激情,充满正能量。
3 楼        文友:我心向往        2023-11-29 14:08:43
  一篇充满正能量且极具教育意义的随笔作品,充分体现了朱老先生极高的政治理论思想水平,向您学习、致敬!祝您健康长寿!
4 楼        文友:别似幽居人        2023-11-29 19:04:19
  欣赏朱老先生随笔文章。深入浅出,条分缕析,激情澎湃,昂扬向上,谦逊守礼,读朱老先生文章如见其人,感受到老先生宽广的心胸,渊博的知识,深厚的涵养,钦佩感动,向老先生学习致敬!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