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凡】领导之间(微小说)
县卫体局局长薛超和副局长赵贵是高中同学。高二那年,薛超因在田径投掷类项目上成绩超群,被省体工队发现挖到省队重点培养去了。后来他果然不负众望,在“全运会”上,为全省争得了荣誉。
赵贵没有薛超那天赋异禀的良好体魄,但却在大文大理课方面成绩斐然。后来赵贵也果然靠大文大理考上了首都一所著名的师范大学。
几年以后,薛超从省队退役回到原籍,任县体委副主任,负责全县的全民健身工作。一度把广播操、广场舞、各类小球比赛搞得风生水起。赵贵也在毕业之后回原籍母校,任高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
期间他们虽有联系,但关系总如鸡肋,不咸不淡,不温不火。只是在每次的同学聚会上有些象征性的嘘寒问暖。这一切其实都是赵贵对薛超有意躲避造成的。在赵贵心里,他总把薛超定性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劣等生,薛超的成功靠的是运气和爹妈给予的遗传基因。而薛超却没有丝毫排斥赵贵的意思,相反,他很想与赵贵共叙同学友谊,共话当年青春岁月。只是每当薛超要与他敞开心扉时,他总是有意避开了。
十几年以后,全县各机关事业单位响应国家体制重组改革的号召,县体委、县卫生局、县计划生育局三家合并为“卫生健康和体育局”。薛超任合并后的第一任局长。赵贵在两年前因身体原因离开了每日起早贪黑、神经高度紧张的校园生活,被调整到了卫生系统工作。后来,他们就鬼使神差地一个任局长,一个任副局长。
次年,年终工作总结会的晚宴上,赵贵借酒劲向薛超发了飙,骂他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笨蛋,根本不具备当局长的能力和资格。薛超则讥讽他是不识时务的书呆子,靠钻营混到现在的位置上,有什么资格论他人长短。弄得两个人险些动起手来。虽然后来薛超因工作关系主动礼贤下士找赵贵谈了心,赵贵也似乎释然了,甘愿屈尊在薛超之下,但明眼人还是看到了赵贵的卧薪尝胆。
一个礼拜天的上午,赵贵携夫人到一抢手的楼盘为正在读中学的儿子储备新房,在看房时偶遇下属单位医疗稽查大队大队长孙小海。寒暄后得知,孙是为即将结婚的儿子选婚房来的。因经济实力受限,不能满足儿子看上的那套称心如意房,正在和儿子闹不快。
孙再有一年多就到退休年龄了,他平时和局长薛超走得近,可说是薛超的一个心腹。他在卫生系统快干了半辈子也没有捞到一官半职,家仍生活在农村,爱人也没有个正式工作,身体又总是病恹恹的,生活过得相对有些紧巴。
薛超到任后了解了一些孙的情况,处于同情和关照的缘故吧,就积极为他调整了工作,升任为医疗稽查大队大队长,享受上实实在在的副科级一把手待遇。后来卫生系统有些肥差项目什么的,薛超也有意识的交给了孙小海去实施,孙感激涕零。
尽管孙平日见赵也总是毕恭毕敬,但赵认为他那是虚情假意,因为他是薛超的人,在他的心里有个衡量同系统人的标尺,谁和薛超穿一条裤子,准不是好人。
当听到孙说连首付还差十几万没有着落时,他在心里还有些幸灾乐祸。心想,你活该,你跟着薛超跑啊,你找薛超借啊,但此刻他突然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兴奋起来,一个搁在平时令他想都不敢想的计划在他脑海中突然乍现。
他一下子攥住孙的手说:“老哥,没钱说话啊,儿子一辈子的终身大事,你不应该满足他的心愿吗?我和你弟妹两个人工作,比你一个人工作手头上宽裕些,况且,我家的还小,买与不买我们还没拿定主意,需要钱你尽管吭声,又在一个单位,我还怕你跑了不成?”
一席话说得孙小海有些哽咽了,直抓着赵的手喊局长。
孙小海拿着赵贵打给他的那笔款如愿以偿地拿到了儿子相中的那套如意房,从此埋下了感激赵的种子。
一个星期天的傍晚,赵贵电话约孙小海到一“农家乐酒馆”小酌。孙因上次赵借给他钱的事心存感激,正准备找机会答谢,就拿出自己多年珍藏的一瓶价格不菲的好酒赴约了。
那晚,他们喝得很尽兴,但从此孙却闷闷不乐,眼神里多了一份不易觉察的负罪感。
在赵和孙尽兴小酌三天后,局长薛超被纪检委约谈并留置。据说是有人实名举报他有贪污受贿问题。
两个月之后,赵替代了薛坐上了卫体局第一把交椅。上任那天,赵在全卫生系统大会上以“感谢+感受+表态+规划”四个方面慷慨陈词,最后还不忘对前任领导的贪污受贿行为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批判。讲话博得了与会者们的阵阵掌声,唯有孙小海不以为然,不但不鼓掌,还不住地咳嗽,像是表达抗议。大家都知道薛是他的伯乐,他是有意识的为薛鸣不平,但他这样露骨的表达,使大家都为他捏一把汗。
一年一度对各医疗单位大检查是医疗稽查大队的重要工作。这天由医疗大队副队长张斌带队在对一个叫“富康诊所”的检查时,发现了诸多问题,除去责令诊所停业整顿外,还开出了五万元罚单。
大队长孙小海知道后把副队长张斌叫到办公室提醒他“富康诊所”是局长赵贵小姨子开的,让他手下留些情面,停业整顿就行了,五万元罚款就免了吧。张斌得知后不但不采纳孙的意见,反而还和孙拍起了桌子,大骂他是不能坚持原则、厚此薄彼的马屁精,弄得孙极度尴尬,成为全医疗系统闲暇之余谈论的八卦。
在一次医疗系统集中学习会上,局长赵贵在谈到稽查大队副队长张斌对“富康诊所”检查处理结果时对张斌进行了高度赞扬。说他是公正执法、不畏强权、不徇私情的楷模。这样的干部必须受到重用,必须加以提拔。而对一心为局长小姨子挽回损失的队长孙小海却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大家都觉得局长有大格局,在关键问题上能一碗水端平,不徇私情,不沾亲带故,属于时下少有的包青天。
两个月后,孙提前退出二线,张斌顺利转正,成为名副其实的副科级稽查大队大队长。
半年之后,在孙小海儿子婚宴结束、人潮退去之后,孙借故把局长赵贵和张斌留在了饭店的包间里,又要了几个菜,上瓶好酒,以叙家常,以表谢意。
局长赵贵借着酒力拉着孙的手说:“多谢老哥给我提供的准确信息,才把他拉下马,使我顺利坐上了局第一把交椅。我借给你的那笔款就不用还了,有人替你出了。”又拍着张斌的肩膀安慰道,“你虽然出了点钱,但却当上了稽查大队的一把手,你还年轻,仕途漫长,啥机会没有?还怕赔了不成。”又代表小姨子感谢了张,张把稽查大队办公楼翻新装修工程给了小姨子的老公做了。
三人面面相觑,满脸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