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流年】乡村老大(小说)

精品 【流年】乡村老大(小说)


作者:秀针河 秀才,2345.7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96发表时间:2023-12-13 12:07:33

【流年】乡村老大(小说)
   “喝,干了。”
   “这是什么他妈的破酒,一股糟玉米味。”
   “破酒你还没钱买,还得我掏钱给你买酒喝。”
   “我是你爹,想当年……”
   “得得得,别再提你年轻时候的臭事,好汉不提当年勇,再说你也没当过什么好汉,不过是个偷鸡笼拔烟袋的小混混。”
   “怎么跟你爹说话呢,真是个混小子,咱俩划个拳吧。”
   “划拳就划拳,我先来,‘哥俩好哇’……”
   “什么他妈的哥俩好,我是你爹。”
   ……
   李作成父子俩吃饭的时候,每天都要上演这出戏。李作成的老婆卷缩在墙角,直着眼睛看父子俩吃饭,等到父子俩酒足饭饱离开饭桌,她才走上前去把剩饭残羹扒拉进自己肚子,然后刷锅洗碗。
   李作成的老婆是个智力残缺的傻子。听村里人说,老婆是他和人推牌九赢来的。那次推牌九李作成手气特别好,把其他人手里的钱几乎都赢了过来,其中一个外村人把手掌按在桌子上:“把我闺女押上。”
   “想滚赌是吗?”
   “我真押我的亲闺女。”
   “输赢怎么算?”
   “如果你输了,把你今天的钱全归我。”
   “如果我赢了呢?”
   “把我闺女给你做老婆。”
   “说话算数?”
   “让其他几位作证,我若反悔天打五雷轰。”
   “好,开局!”
   结果李作成又赢了:“我赢了,怎么算?”
   “男子汉大丈夫说话算话,明天你去我家里领老婆。”
   第二天李作成真的去了那个人的家,真的把老婆领了回来,不过是个傻子。傻子就傻子吧,总比一个人打光棍要好。傻老婆还真给他争气,第二年就给他生了个儿子。李作成给儿子起名叫大傻瓜,于是他们家有了两个傻瓜,一个是真傻瓜一个是假傻瓜。
  
   二
   自小开始,李作成酒足饭饱之后就会教育儿子。他告诉大傻瓜,不管干什么,都要成为“老大”,不管在村里还是在外边,只有老大才能吃香的喝辣的,才能不被人欺负。
   大傻瓜逐渐长大,越大他从心底里越发看不起这个痞子老爹。然而在老爹的言传身教之下,还是学到不少东西。他比他爹更能斗狠。有一年天气大旱,秀水河的水降到了最低水位,附近很多村子都使用秀水河的水浇灌麦田,从河里用水泵抽上河水,顺着灌溉渠道流到自家的麦田里,这些渠道都要经过他们村。村民们见到秀水河将近干涸,想把河水留给本村使用,但是又没人愿意出头和外村人吵架,有人就找到了李作成。李作成懒得管这些闲事,他儿子大傻瓜却看到了机会,满口答应由他出头把水拦下来。
   第二天大傻瓜叫上几个村里的人,把其他村子按在秀水河边的水泵都给停了,把水渠全部堵死。其他村的人见没了河水浇灌麦田,纷纷找到秀水河边。只见大傻瓜光着膀子,胳膊上插着一把匕首,鲜血一个劲往下滴淌。田地里的麦子全部收下来也值不了几个钱,谁会因为这点收入去玩命?外村人见到这种场面,赶紧扭头就走。秀水河的水全部归他们村使用。麦收以后,大傻瓜挨家挨户要水费,每亩地十块钱。大家都见过大傻瓜斗狠的场面,知道惹不起,赶紧把水费给他。大傻瓜后来拿这件事跟他爹吹嘘,李作成得意地说:“都是我教育的好,这就是当老大的好处。”
   现在农村每人最多超不过二亩多地,指望着地里的收成,产量再高,除去留足自家的口粮,剩下的粮食也卖不了几个钱,于是年轻人纷纷出去打工。大傻瓜也出去打过工。
   到了工厂或者建筑工地,人家根本不怕打架斗狠的,他当不上老大,去了几天就被开除回来。想来想去,想起他爹的教诲,还不如在村里混。在村里他可以横着身子走路,至于挣钱,只要你在村里是老大,随时都有挣钱的门路。
  
   三
   也难怪李作成喜欢提自己的过去,当年在村里他也红过一阵子。
   李作成从不上学那天开始就在生产队里混,每天流着大汗小汗的干活,早就让他厌恶透了。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有了造反的机会,他马上带头成立了红卫兵,戴上红袖章开始造反。首先,造反不用下地干活,生产队也要给记工分;其次他觉得村干部们每天吃吃喝喝也应该有他一份。
   造反时的工分生产队倒是没忘记给他记上,等他想凑到干部们的桌子上吃喝的时候,却连筷子都没人给他。李作成脑了,马上找人写了很多大字报,揭发村干部们的问题。几位村干部已经当家多年,岂能让一个小混混给搅了大好形势。在几位村干部的暗中鼓动下,村里又出现了另一个造反派组织。这个造反派组织专找李作成的麻烦,没几天李作成就被拉到东大洼挨了一顿狠揍。李作成这才看清形势,村里的大权还在人家手里,想夺过来门儿也没有。他能折能弯,马上向几位村干部靠拢,甘愿做这些当权派的马前卒。干部们也不会赶尽杀绝,他们看出李作成还有些用处,就给了他一个民兵副连长的职务,让他专门去管村里的地主富农四类分子。
   这是干部们谁也不愿意干的工作。村里那些地主富农四类分子,从阶级划分上是阶级敌人,若论家族关系,很多都和干部们同姓同族,家族辈份上是叔叔伯伯,过年时候按着老理还要去给人家拜年,谁愿意去伤害同族的人?不管吧形势所迫。让李作成去代劳是最好的办法。
   李作成从来不怕伤人害人,他监管这群地富反坏得心应手,成了这群人真正的“老大”。他每天手提一根大木棒,看哪个不顺眼上去就是一棍子,让这群阶级敌人见了他都浑身打哆嗦。他小时候脑袋上长过秃疮,头发稀一块密一块,人们背地里叫他“瘌痢头”。他打人打出了名,南北村庄都知道这个打人最狠的“癞痢头”。那是他最得意的几年。他敢于和阶级敌人作斗争,并没有得到贫下中农社员的认同,在大家眼里,不过就是个不务正业的二流子、小混混而已。
   李作成到了该搞对象的年龄,附近几个村的人一听是给瘌痢头介绍对象,都摇头而去。好不容易有人给介绍了一个远处村庄的姑娘,那家人想打听一下他的家底,不知是谁告诉那家人,说李作成的家庭成份是“地主”,结果又吹了,气得他妈在村里转着圈骂大街。
   李作成打光棍到四十多岁,才在推牌九的时候赢来一个傻老婆。
  
   四
   八十年代初期,人民公社寿终正寝,各村的土地分到各户联产承包。全村的社员都纷纷高兴,只有李作成跳出来反对。他说这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要复辟资本主义。不过他的话已经没人愿意听,土地该怎样分就怎样分。李作成为了表示抗议,分地的时候他不去,到最后把一块挨着道路的地留给了他,谁承想这块地让李作成手里有了钱,他成了村里第一家万元户。
   当时正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各类企业的厂房拔地而起。建厂房垫地基需要用黄土,他们这一带村庄密集,各村的土地都不多,很少有能够挖土方使用的地方。李作成看准这个时机,把购买黄土的汽车、拖拉机领到自家地头,让他们挖自家承包土地的黄土。当时对耕地保护还不十分严格,李作成卖土也没人管,卖来卖去他承包的土地挖成了一个大坑。他却成了村里第一家万元户。
   李作成有了钱,第一件事就是去赌。赌来赌去除了赢来个傻老婆,手里的钱全都输光了。好在有了傻老婆也算成了完整人家,况且又给他生了个不傻的傻瓜儿子,他再怎么不会过日子也要养活老婆孩子,手里没钱他想其他办法。
   这些年农村年岁大的老年人去世了,有钱人家的葬礼搞的非常隆重,要请来吹鼓手甚至歌舞团连唱带闹几天几夜。按照流传下来的老传统,去世老人的儿子、孙子辈的人要跪在棺材(骨灰盒装在里面)旁边“陪陵”,吊孝的亲朋来了要陪着干嚎上几声,然后再给吊孝的人磕几个“孝头”。这是多年的老礼法,再有钱的人家也不能失礼。那些有钱的人各个脑满肠肥,谁愿意在棺材旁边跪上几天几夜。于是就出现了一个新职业,替儿孙们跪在棺材旁边“陪陵”。当然,陪陵的人也不白陪,每天不但可以在客人们吃剩的餐桌上吃些残羹剩饭,临走还会得到几百块钱的赏钱,遇到大方人家,给上一两千也有可能。
   秃疤瘌李作成在陪陵上看到“商机”,立刻加入了这个行业。他带着傻老婆和大傻瓜儿子,走东庄串西庄去给人家陪陵。刚开始的时候,傻老婆跪在那里不会哭,他头天晚上把老婆狠狠打上一顿,教她如何去哭,并且吓唬她如果不好好哭,回来还打。傻老婆被打怕了,跪到棺材旁之后一个劲地哭。别的陪陵人,只有吊孝的人来了之后才会陪着干嚎上两声,傻老婆却一直哭下去,大家都说比死了亲爹亲妈还哭得厉害,这让李作成陪陵陪出了名气。有时候,比较远的村庄死了老年人,李作成尚未得到消息,就会有人上门找他。
   干什么都有竞争,帮人家陪陵的也不止李作成一家,遇到竞争对手,李作成使出年轻时的拿手好戏,上去就打。若论打架斗狠,一般人不是他的对手,大部分时候对方都被打得落荒而逃,他成了陪陵人中的“老大”。这就是他教育儿子干什么都要当“老大”的道理。
  
   五
   大傻瓜自小随他爹到处陪陵,人世间的冷暖见得多了,让他悟出一个道理。
   他爹为当上陪陵人老大,沾沾自喜的时候,他心里却不以为然。看那些有钱人家,死了老子都要找替身陪陵,他们替人家陪陵,不过是去装三孙子,当上陪陵人的老大也不会有人拿正眼看。这年头当老大除去能打架斗狠,还要手里有钱。有钱人才是真正的老大,才会处处受到别人的尊重。他下定决心去搞钱。
   村后公路的桥梁翻修,只留下一辆汽车能过去的窄窄通道,汽车都要排队通过,来往车辆排出几公里远。那些着急赶路的司机发现有一条通往村里的小柏油路,想把车开进去绕行。大傻瓜看到是个机会,马上在村头的小柏油路上横上几棵粗大树干,凡是想过去的汽车都要交钱。不愿意掏钱的司机问他凭什么收费,他说这条柏油路是村民们自掏腰包修的,收费是为了将来维修,若有不服气的上去就打。当然干这种事不是他自己,他找来村里几个同样游手好闲的混混,混混中间他是老大,所收的钱先进他的腰包,其他混混由他看着赏,别的混混也不敢说什么。
   这件事有人反映到交通局,维修桥梁并没有把道路全部堵死,只不过通行车辆慢一些,所以不提倡车辆绕行乡村公路,免得把桥梁修好又把乡村公路轧坏,也就没人去追究大傻瓜,让他白得了很多钱财。
   村里的混混也不是全怕他,也有人敢挑战他这个老大的位置。三秃子和老妈两个人过日子,他长得比大傻瓜个子高大,想和他较量较量,两个人约架来到远离村庄的东大洼。一群混混跟着看热闹。三秃子虽然个子高大,但是大傻瓜得到过他爸爸的真传,打架时候要豁出去自己挨打,抓住对方致命的地方不能松手。几个回合过后,三秃子被大傻瓜掐住脖子,任凭他拳打脚踢,大傻瓜忍着身上的疼痛双手用力,一会功夫三秃子就被他掐得翻了白眼。三秃子昏过去以后,大傻瓜一顿拳打脚踢直到把他打得再次清醒过来,三秃子只好认输,跪在地上叫爸爸。
   “叫爸爸也不行,从今以后不许你再回村里,来一次打一次,滚吧。”三秃子屁滚尿流落荒而逃。
   大傻瓜回到村里还是一肚子气,他想既然三秃子管他叫“爸爸”,干脆就真当他一回爹。
   他来到三秃子家里,对正在做饭的三秃子妈说:“你儿子被我打跑了,他管我叫爸爸,我是他爸爸你就是我老婆,是我老婆就要和我上炕睡觉。”说着他把三秃子妈拽进里屋,上去就给她脱衣服。
   三秃子妈大喊大叫,村里有人听见,都知道大傻瓜和三秃子刚打完架,没人敢来过问。大傻瓜把三秃子妈强奸了,完事他还对她说:“是你儿子请我来的,他现在在我手里,你去报警我也不怕,明天我还来。”
   三秃子妈知道儿子去和大傻瓜打架的事,吓得她没敢报警,第二天大傻瓜真的又来了。三秃子寻思躲起来也不是办法,赶紧托出人来,给大傻瓜摆了一桌酒席才让他回家。到家后才知道自己的老妈被大傻瓜给强奸了,说出去也不是什么光彩事,只好认头吃这个哑巴亏。
  
   六
   离村子不远的地方,被政府规划为开发区,开始大量修建厂房。大傻瓜又有了挣钱的机会。
   往工地运送建筑材料的大型载重汽车一辆接一辆,这次走他们村附近的小柏油路。交通局有明文指示,将来开发区建成后由交通局出资重新扩建新道路,大傻瓜不能再随便拦车要钱。村庄附近的小柏油路修得比较窄,两辆大货车对头会车难免轧到田边地角。大傻瓜往来巡查,只要有车辆碰到庄稼地,他马上拦住罚款,一次三百二百甚至上千。罚款到不了承包人手里,全进了他的腰包,吓得很多司机都不敢往这里运送建筑材料。没人敢运输我来干,大傻瓜不知从什么地方承包了几辆大货车,给工地运输建筑材料,运费当然要高上许多。
   后来他又找到更多的挣钱机会。建筑工人们每天要吃饭,他找到工地的小头头,把工地食堂承包过来。他在村里建起食堂,找几个村民每天给工地做饭、送饭,虽然比工地自己的食堂要贵上许多,那些外地来的施工队,知道惹不起本地的地头蛇,只好多花钱,买他做的饭求个太平。这些事虽然有人帮他去干,他还是嫌麻烦。他看到了更省心的挣钱路子,开始承包工程。

共 664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作者笔下的“乡村老大”,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普通存在。都说一个人的劣根性是天生的,文中的李作成就是这样一个人。年青时不务正业,占着自己的无赖样,文革时钻空子,打压村里人;包产在户后,利用当时土地管理上的缺陷,不种地反把地里的土卖了,得到的钱拿去赌博,赢回个傻子老婆,还给生了儿子。自古有“浪子回头金不换”之说。李作成有了家后,如果浪子回头,是有前程的。但是他不。他从小教育自己的儿子要做像他一样的“老大”,也如愿把儿子培养成了比他还狠毒的混子,一度成了村匪路霸,后因着司法的不普及,没被正法的他越来越放纵,最终没能逃脱法律的制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传身教就足以决定孩子的未来,而文中父亲的刻意“教育”,注定会把孩子送上万劫不复的终端。小说看似随意书写一个微不足道的故事,但其中的内蕴,值得读者深思。佳作,流年欣赏并倾情推荐。【编辑:临风听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31217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临风听雪        2023-12-13 12:08:35
  问好老师,感谢赐稿流年,期待更多精彩分享,祝创作愉快!
雪,本是人间清冷客
回复1 楼        文友:秀针河        2023-12-13 16:21:36
  感谢临风听雪老师的编辑和点评,负责而又细心的您把标点符号都给更正了许多,非常感谢!不知老师府上何地是否在下雪,我们这里漫天白絮纷纷扬扬,已经下了一天,站在窗前,真正可以“临风听雪”,玩笑了。寒潮将至,注意保暖,遥祝冬安!
2 楼        文友:巧眉        2023-12-14 14:30:48
  好文笔,大哥的作品情节曲折,文笔细腻流畅,开篇用对话引出了故事的主人公父子俩,非常精彩。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3 楼        文友:临风听雪        2023-12-14 15:57:35
  老师好,听雪的家在甘肃武威,今天也下好大的雪,如您所说,临风听雪的名儿就是这么来的,再次感谢老师把这么好的作品投放流年!
   老师的作品,素材来自生活,看似不加修饰的写作,读完后却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这就是写作的艺术吧!
   再次拜读学习!
雪,本是人间清冷客
回复3 楼        文友:秀针河        2023-12-15 13:38:19
  一剪梅.雪(答谢临风听雪老师)
   谁把琼花散九天,隐去峰峦,凝住池湾。沉浮不定似流连,聚了茫然,散了茫然。
   素影难逢几度缘,未及言欢,却已消残。伤情莫过入梅园,记也心寒,忘也心寒。
  
   这是我以前写的一首词,就算是对老师雪夜不辞辛劳编辑和点评的感谢吧。
4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3-12-24 18:40:17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