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东篱】牢骚莫入文(随笔)

编辑推荐 【东篱】牢骚莫入文(随笔)


作者:孟飞 白丁,54.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59发表时间:2023-12-14 00:06:02
摘要:读史随笔

作文写诗切记阴郁、哀伤、忧愁、怨愤,遇有压抑、哀痛之事非记不可,也要就事论事,写过即过,不可留情而长久沉浸其中。文章主要还是要记录欢乐,向往光明,反思史实,警示未来的,这都是为了获得豁达明畅、蓄盈待竭的个人乃至社会的精神力量。如果一味沉湎于忧伤、哀怨、不平之中,对作者的身心伤害则是巨大的,轻者罹病患难,重者会伤及性命。
   最为典型的是屈原,一部《离骚》,通篇的哀怨、忧伤,一部《天问》,句句的不服、愤懑,翻开屈原的诗作,开朗欢乐的一句没有,似乎这个世界没有白天,全是黑夜。长期维系着这样一种心态,即便是不投江,也会不久于人世。
   除却为了作文写诗而作文写诗的附庸风雅者外,写诗作文的每个字,甚至标点符号,都是从心中沿着血管流出来的,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的感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无一无有反应,冥冥之中已经包含了作者思想和行动的“指南”,在曹雪芹、三毛、路遥、陈忠实这些大作家的身上都能找到这种“指南”的影子。
   还有一种说法,很多作者创造的警言名句,都会成为作者自己命运的归宿,这当然有点唯心,也有点骇人听闻,不过历史上是屡有应验的。《本事诗•征咎》记载,刘希夷在创作《代悲白头翁》一诗的时候,其中有两联感到不够吉祥,一联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另一联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两句一出口,刘希夷忽然踌躇不已,总感到两联诗中的意境已经超脱了他对当时情境的抒怀,有了一种难以名状的不详预示。这两句都饱含“人生易老,物是人非”的哲理,就创作的技巧和遣词造句来看,都是上佳之句,但从所创造的诗境来看,确实蕴含有哀悲之情和冥怨之叹。但作为一个诗人,得此佳句,便顾不得哀悲冥怨了,一并都留在了诗中,再舍不得割舍,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全文。果然,第二年春天刘希夷就因为“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句诗句,被他的舅舅宋之问杀害,死时才30岁。
   无独有偶,唐朝的崔曙,科举考试中获得进士第一名,又在殿试中作《奉试明堂火珠》的诗:“正位开重屋,凌空出火珠。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天净光难灭,云生望欲无。遥知太平代,国宝在名都。”这首诗唐玄宗看后大为赞赏,钦定为状元。可惜,第二年,崔曙就因病去世了。崔曙死后只留下一女,名叫“星星”,所以后人认为诗中的“曙后一星孤”是谶语,应验在了女儿和他自己身上。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虽然是应试诗,颂圣诗,但其蕴藏着神鬼昭昭的意境,从“重屋”“火珠”“双月”“星孤”“难灭”“欲无”这些词中就可以清楚地感受到,这首诗反映了压抑在作者心灵深处本来就具有的心境。不仅是这首诗,崔曙的其他诗作都有这样的意境,区别仅在于明显与否。唐朝的诗人、诗词评论家殷璠评价他的诗说:“多叹词要妙,情意悲凉,送别登楼,俱堪泪下。”这个评论切中了崔曙的要害。不是他忽然写出了谶语,实在是他心中长期的心绪累积。
   洪迈在《容斋随笔》记载:“王逢原以学术,邢敦夫以文采,有盛名于嘉祐、元丰间。然所为诗文,多怨抑沉愤。哀伤涕泣,若辛苦憔悴不得其平者,故皆不克寿,逢原年二十八,敦夫才二十。天畀其才而啬其寿,吁,可惜哉!”
   王逢原就是王令,北宋著名诗人,“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这首脍炙人口的《送春》就是他的作品,从第一、第三、第四句中各摘一词,组成一句“残花啼血唤不回”的新诗句,我们可以看到,这首还是在春天写就的诗的阴郁。
   邢敦夫就是邢居实,北宋的另一位大诗人,不过他的诗流传下来的不多,但在当时,他是和秦观齐名的诗人。他有一首《秋风三叠寄秦少游》是这样写的:“秋风浩荡兮天宇高,群山逶迤兮溪谷寂寥。登高望远兮不自聊,驾言适野兮谁与游遨。空原无人兮四顾萧条,猿狖与伍兮麋鹿为曹。浮云千里兮归路遥,愿言思子兮使我心劳。”一般的读者一眼就能看出,这首诗在意境上和屈原的离骚如出一辙,哀怨之情溢于言表。
   洪迈对他们的评价是极有见地的,也是洪迈对人情和诗情关系的深刻总结。
   我的一个朋友,喜欢填词,细品他的词,每一首中都有一种淡淡的哀怨和忧虑,其中有一首《点绛唇•卜月》写道:“凝望清辉,华光冷艳容依旧,银装如昼,只在夕阳后。心在踟躇,问月如何走,知虚谬,难知休咎,非否知非否。”他的朋友小蔺看到后对他说:“读你的词有一种压抑感,词句中往往有一种忧怨不畅的情绪,要改改心境,否则别闹出病来。”小蔺的预言朋友并未引起重视,词风依旧。两年后罹患重症,才反思朋友的提醒,从此很少再涉及诗词,偶有诗作,也是积极向上,即便是颓废中,也要鼓吹美好。说来也奇怪,文风改了,身体状况尽然也越来越好。他自己总结说,“文情诗境影响健康”,看来是有道理的。
  
   作于2023.7.25,12.14首发江山文学
  

共 194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牢骚莫入文,对于每一个作者来说,都应该引以为戒。文学是一门美的艺术,一篇好的文学作品带给读者的,是怡心悦情的美好而深远的意境,是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而不是充满阴郁、怨愤、压抑、忧愁等不良情绪。作者以古今一些著名的作家和诗人为例,因其文学作品或诗文中,多怨抑沉愤,忧愁哀伤,对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或患重病而短寿,或因悲郁而自杀,令人扼腕叹息。作者的一个朋友,喜欢写诗,细品他的诗,差不多每一首诗中都蕴含着淡淡的哀怨和忧伤,另一位朋友读了,感到一种压抑,出于关爱,劝慰他调整心境,但他并未引起重视,两年后罹患重病,才幡然醒悟,文风变了,身体也越来越好了。他终于领悟到,文情诗境影响健康。这篇文章语言精粹,情感真切,通过古今的实例和身边的故事,阐述了文情诗境对作者健康的影响,提倡写文要记录欢乐、憧憬美好、警示未来等给人旷达明畅的内涵和蕴意,而避免牢骚和阴郁的情绪。文章思想深邃,感悟深刻,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好文,力荐品读!【东篱编辑:琳达如菊】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3-12-14 00:07:30
  这篇文章语言精粹,情感真切,通过古今的实例和身边的故事,阐述了文情诗境对作者健康的影响,提倡写文要记录欢乐、憧憬美好、警示未来等给人旷达明畅的内涵和蕴意,而避免牢骚和阴郁的情绪。文章思想深邃,感悟深刻,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好文,力荐品读!感谢投稿东篱!问好孟老师,遥祝幸福快乐!期待精彩继续!
回复1 楼        文友:孟飞        2023-12-16 09:07:07
  谢谢老师选稿!谢谢老师的编者按!祝老师编安!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12-14 08:26:43
  情志为文章之魂,失却则文章无彩,即使文藻再怎么华美,都是空架子而已。这个情志,一定是健康的,有益于读者的,是一直提振精神的能量,而不是把阴郁颓废传递给读者。孟飞先生的文章,我们都应该认真读读,把握为文之要,坚持正确的文风。孟飞先生的文章,引经据典,实证例子很精彩,以事实说话,推论正确。古代的,身边的,拿捏自如,论证充分,有很强的说服力。为孟飞先生的文章点赞。问候冬祺。
怀才抱器
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12-14 09:12:13
  想想,就像李清照的那些哀婉的填词,一下子就让我们跟着悲叹。好不容易遇到一个“惊起一滩鸥鹭”的句子,细品起来还带着一点愁绪。可能过于欢乐的东西就显得肤浅了,我觉得在肤浅里可以寻找到精致和自我。慢慢地进步,提升境界也是一条喜欢的路。哀婉,也不是不能写,关键在于怎样写,话哀婉为温馨,这是人们需要的,生活不能一直在忧郁里度过,这才是真理。
怀才抱器
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12-14 10:22:17
  牢骚太盛防断肠。牢骚太盛也有性命之虞,这不是危言耸听,作者给出的事例,足以让我们深思,生活不是拿来诅咒的,生活也有千般的不如意,但那是生活给我们提出的更高要求,我们只有建设生活的权利,而不应该有对生活一味地发牢骚的行为。文章,就应该传递那种美好的感情,去感染人,鼓舞人,而不是专说那些不如意,来堵住我们的心口。孟飞文章很有见地,很喜欢。
怀才抱器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