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风恋碧潭 >> 短篇 >> 情感小说 >> 【风恋】哥仨(小说)

精品 【风恋】哥仨(小说)


作者:张忠福 布衣,201.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270发表时间:2023-12-17 19:11:01
摘要:当亲情被绑架的时候,注定将碎落一地。

高强、高旺、高盛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于六十年代中、后期相继出生。
   老三高盛出生才半年的时候,父亲因一场意外早早离开了他们,哥仨只能与母亲相依为命。尽管亲友乡邻力所能及给予了一些帮衬,但在那个“大家都不宽裕”的年代,缺衣少粮是难免的事,有时还会遭受别人的冷眼,使哥仨自小便品尝到了人世的酸甜苦辣。
   作为长子,高强早早就体味到了长兄为父的内涵。在自己都还需要人照看的时候,就承担起了照顾两个弟弟的责任,以使妈妈能够腾出更多时间到生产队挣工分;到了该上学的年龄,老二高旺接过了照看高盛的责任,他才有幸走进了村上的小学。待高旺也该上学时,高盛已是能满山跑的毛孩子了,但妈妈却供不起两个娃娃同时上学。高强懂事的把自己的书包挎在高旺肩上,留在家里帮妈妈洗衣、做饭,上山拾柴火、打猪草,俨然已是能顶门立户的男子汉了。
   年底,拾回来的那一堆柴火拉到镇上换成钱,为家里每人添置了一件新衣,而且还破天荒地杀了一头百十斤重的年猪。大年三十,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年饭,妈妈特意把那根猪尾巴夹在高强碗里。高强想端进厨房切开,给每人都分一段尝尝,却被妈妈阻止了。
   高旺、高盛只顾低着头扒饭。他们觉得哥哥独自享用那根猪尾巴是理所当然的事,甚至哥哥要享用这桌子上的任何一盘菜,也没什么不可以。因为这原本就是哥哥放弃上学的机会回家创造的。
   两位弟弟的这一举动,让高强第一次体会到了男子汉的自豪和尊严。
   待高盛也该上学的时候,高强已经是生产队的放牛娃了,放牛的同时再顺便捡些牛粪交到生产队,每天大约能挣三、四分工分。尽管家里仍很困难,但高强还是劝阻妈妈,让高旺继续留在学校,既可照顾高盛,也能多读点书。
   当晚,妈妈在煤油灯下为高盛重新缝补了一个书包。
   开学了,高旺领着高盛兴冲冲地跑进了学校。
   三年后,高旺顺利考上了镇上的初中,但镇上距家有十多里路,读初中就要住校。家里实在承担不起这笔开销,高旺就自然而然地回家接过了高强的放牛鞭。高强则跟着妈妈,扛上锄头到生产队下地挣工分了,尽管每天只能挣半个劳力的工分,但有了高旺不出反入的添补,家里的景况好了许多,当年就摘掉了“缺粮户”帽子。
   待高盛读初中时,包产到户已逐步推行,高强、高旺跟随着妈妈,已能轻松耕种自家名下的那几亩责任田。高盛考入县高中那年,高旺终于说服妈妈和大哥,跟随村里的小伙伴们去外面闯荡,高强留在家陪妈妈种田;高盛吗!仍安安心心在学校读书。妈妈和高强、高旺都表示:他能读到哪里,就把他供到哪里!
   高强和妈妈在家里耕种着那几亩责任田,农闲时就抽时间跑几趟小生意,虽风里来雨里往,但比起在生产队挣工分那个年代,至少吃穿不再犯愁。
   高旺去了南方,先在一建筑工地干活,后来又到一鞋厂上班,累死累活不说,关键是不能保证足额拿得到工资。一气之下干脆炒了老板,买了辆二手三轮车,每天上午备料,下午就蹬到厂区大门外,卖起了冷锅串串;两年后又租了间门面,开了家“望一旺串串香”。
   少了两位哥哥当年的后顾之忧,高盛便一门心思集中学习,一股劲从县城读到省城,又从省城读到了京城。
   不知不觉,十多年就这样过去了。高强已安家生子,一家人陪妈妈生活在老家。高旺则带着跟随他打拼多年的那位“女服务员”回到老家,在县城开了家“望一旺火锅店”;生意还行,新房也在县城买好了,年底就准备结婚。高盛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老家省政府办公厅工作,尽管只是个科员,但也足让妈妈和高强、高旺哥俩激动了好几天,逢人就免不了要说一句“我们家高盛分配到省政府工作了!”
   春节,高盛带着女朋友从省城回到老家,高旺也带着准媳妇从县城赶了回来。一家人围坐在大哥高强新修的两层小楼客厅里,从盛满妈妈厨艺的那一盘盘美味佳肴中找寻着儿时的记忆。
   吃一个锅里的饭长大的三兄弟,因各种原因,分别走上了不同的人生轨道,生活在了不同的社会环境。但总体来看,也算是各安其所,小有所成。这让操劳了大半辈子的妈妈感到无比欣慰,怎么说也不让儿子儿媳进厨房:她就希望自己的劳碌,能换来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谈笑风生,欢天喜地。
   酒过三巡,大哥高强看了看高旺、高盛,动情地说:“如今,二弟是火锅店老板,三弟是公家的干部;我这辈子,就只能是个泥脚杆了,光宗耀祖,就指靠两位兄弟了!”
   “看大哥说的,我算什么老板,整天侍候人,充其量,就是维持个生计。三弟在省上当官,那才是光宗耀祖!”高旺这些年开火锅店,挣的钱比大哥和三弟挣的加起来还多,但在大哥面前,还是不敢造次。
   高盛沉浸在与家人团聚的喜悦之中,对突然间冒出的这一话题毫无思想准备,对二哥把光宗耀祖的光环戴在自己头上更是始料不及,只能被动的打趣着说:“两位哥哥过谦了。我虽然在省政府工作,但上班才几年,就是跑跑腿、打打杂,况且‘端人碗,受人管’,那像两位哥哥,干什么、怎么干、干多少,都是自己说了算,逍遥自在不说,挣的都是自己的,多爽快!”
   高强盯着高盛说:“逍遥?自在?三弟!你是饱汉不知饿汉饥呀!你也算是农村长大的吧!这一年四季,我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抢收抢种时,更要没日没夜顶着干。就这,也只能供全家吃饱肚子穿暖衣;农闲时还得抓紧去搞点副业,弄点活泛钱。要不,这一家人生病就医,娃娃上学读书,都是问题。”
   停了停,高强给自己添满酒,盯着高盛继续说:“你现在,天天坐在办公室,日不晒、雨不淋,月月旱涝保收,我,能跟你比吗?这房子,还是在你二哥帮衬下才修起来的!”随后把手中的酒杯转向高旺。
   高旺连忙端起酒杯,与大哥轻轻一碰,一饮而尽,咂了咂嘴,望着高盛说:“三弟呀!这些年,都不容易。就说我吧,早晨四、五点就得起床选菜备料,晚上十一、二点了,还不一定回得了家;遇到刁蛮的客人,忍辱挨骂不说,还得陪着笑脸……”高旺哽咽着说不下去了,抓起餐巾纸在脸上抹了两把,把脸侧向一边。
   高盛哪曾想自己一句话,竟勾起了两位哥哥的痛苦回忆,忙双手端起酒杯,怯怯地说:“都怪我不好,惹两位哥哥想起了伤心事。我自罚一杯,给两位哥哥陪个不是!”
   不知何时,妈妈已悄无声息地站了高盛身后,心痛的拍了一下他的肩,责怪着说:“罚什么罚?过去,你们三兄弟一个锅里吃饭,那么苦,相互拉扯着都过来了。现在,虽然各自有各自的苦、各自的难,但怎么说条件也比过去好过多少倍了,只要还像小时候那样,相互拉扯、相互帮衬着,就没什么过不去的坎。”
   高盛连忙起身,扶妈妈坐下,然后拿过酒瓶,给妈妈先斟满一杯,再依次给哥哥嫂嫂们添满酒,真切地说:“这些年,为了支持我上学,苦了妈妈,更累了两位哥哥,现在我终于把书读出来了,没有辜负妈妈和两位哥哥的期望。借这个机会,我给妈妈和哥哥、嫂嫂们敬一杯酒,表达我的感激之情!”
   “都是一家人,三弟就用不着客气了。咱们还是一起敬妈妈吧!”高强带头端起酒杯站了起来,大家纷纷起身围站在妈妈身边,相互碰杯祝贺,其乐融融。
   妈妈高兴的抹着眼泪,招呼儿子儿媳们多吃点,转身就又回厨房忙活去了。
   高盛挪过椅子,坐到两位哥哥身边,一边敬酒,一边表态说:“我能有今天,全靠两位哥哥支持。现在,我已经长大了,也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往后,两位哥哥有什么事用得上我,尽管开口,给我一个报答你们的机会!”
   “什么报不报答的。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往后,咱们就要像妈妈说的那样,相互帮衬着!”高旺快人快语,抓过酒瓶就把话题拉回到喝酒这个议题上。
   这晚,哥仨喝了不少酒,但谁也没有醉意,要不是老妈及时劝阻,真不知要喝到啥时才会收场。
   春节假期很快就到了,高盛又得返回省城。临走那天,一家人帮他提着塞得满满当当的箱包,直到高旺在县城叫的出租车到了,一家人才挥手告别,叮嘱他明年早点回家过年。
   这以后,回家过年便成了高盛非常期待的事。每到年底,他就要提前筹划,和爱人商定好回他家还是回她家过年,再给长辈和哥嫂、侄儿侄女等,分别备好礼物,预订好往返车票,往往要等到除夕前一天,才能背着包、牵着娃,匆匆汇入到“春运”大潮之中……
   尽管很累,但忙碌了一年,春节能回家和亲人们团聚在一起,叙叙旧拉拉家常,倾诉愁思,分享喜悦,高盛内心还是很愉悦、很充实的。
   这种情况持续了十多年,直到一条连接老家和省城的高速公路贯通,回家的路缩减了近一半,高盛才鼓足勇气,把多年的积蓄全部拿出来买了一辆现代越野,坐绿皮火车回家的历史自此便成了一段美好回忆。
   有了自己的车,回家既方便又快捷,老家有什么要事急事,高盛都会赶回去和两位哥哥共同商良,一起办理。他总想用自己的方式来回报家人对他的付出和牺牲。
   这天,高盛接到二哥电话,说他的火锅店被县工商局查了,不但要停业整顿,而且还要罚款,想请高盛回去帮忙协调处理一下。
   高盛当即请了假,第二天就赶了回来。到县工商局一了解才知道,有客人举报二哥店里的食材不卫生,吃过回家后拉肚子。工商局现场一查,确实存在客人举报的情况,当即责令其停业整改,按相关规定还要给予经济处罚。
   高盛代二哥缴纳了罚款,表示将督促二哥严格按要求停业整改,确保不再发生类似问题。
   当晚回到家,高盛把协调处理情况跟大哥、二哥详细摆谈了一下,特别提醒二哥,搞餐饮,食品卫生安全事关客人身体健康,千万马虎不得,一定要高度重视,引以为戒,切实按照工商局的规定要求,认真搞好停业整改,直到完全达到整改要求后,才能恢复营业。
   当然,高盛只字没提帮二哥代缴罚款的事。
   高旺只听到停业整改,没听说经济处罚,悬着的心一下子放了下来。胸口一拍,激动地站起来说:“大哥、三弟,我向你们保证,今后,我店里绝不会再发生类似问题!”
   高盛摆摆手说:“坐下!坐下!你还是自己给自己保证吧!再发生类似问题,那可就不是停业整改的事了。”
   二弟焦头烂额的事,三弟回来分分钟就搞定了,这让高强既感意外,更生了几分敬意,于是端起酒杯,看了看高盛,又侧头盯着高旺说:“二弟!为你这事,三弟跑了这么远的路不说,还欠了人家不小人情。就这,咱们也该好好敬三弟几杯!”
   高盛连忙站起来,惶惶地说:“大哥言重了。为哥哥跑腿,不是理所当然的事吗!”
   “三弟说得对!咱们是吃一个锅里的饭长大的亲兄弟,就该相互帮衬着。喝酒!”高强兴奋的一饮而尽,略停了停,还是忍不住问道:“三弟,你在省城工作,和咱们县上领导熟吗?”
   “认识。他们到省上办事时,偶尔有些接触,一来二往,大家就熟悉了!”高盛随口答道。
   “噢!”高强若有所思,欲言又止……
   那晚,哥仨都喝醉了。
   高旺利用停业整改的时间,把火锅店重新装修了一下,一个月后开张营业,生意似乎比以前更兴隆了。
   高强儿子上月到县城读高中后,媳妇就跟着去陪读,他一人独自在家陪着妈妈。
   妈妈的身体已大不如前,胃口越来越差,甚至出现间歇性失忆,对从前的人和事已不大记得清楚,时常张冠李戴,混淆不清。高强请当地有名望的老中医过来看过多次,高旺还专门把妈妈接到县医院作了检查,药吃了不少,但似乎没什么效果。
   这天早晨,高强像往常一样,早早起床准备进厨房烧点开水,再伺候妈妈起床洗漱。当他走到厨房门口时,却发现里面亮着灯,推门一看,发现是妈妈正在厨房里忙活。
   见高强进来,妈妈不紧不慢地说:“老二今天回来。他爱吃扯面,我先和点面‘醒’起,回来后好做给他吃。”
   高强昨天是给高旺打过电话,但妈妈并不在场,她怎么会知道高旺今天回来?
   见高强疑惑的样子,妈妈解释说:“周末店里生意好,所以老二都是周一才回来!”
   高强惊讶妈妈何时留意掌握了这一规律,更惊讶她怎么突然间就能再进厨房操作。
   高强掏出电话,把妈妈的异常情况跟高旺说了一下。
   高旺激动地说:“这说明前段时间地治疗见效了噻,妈妈的病情好转了噻!”表示立即赶回来看看。
   二弟的话似乎有些道理,但高强总感觉有些异常,便让他回来时顺道把镇上那位老中医请过来,给妈妈再把把脉。
   中午时分,高旺请上老中医回到了家。
   看见高旺回来了,妈妈很高兴,但对老中医的到来却有些诧异。
   高旺忙解释说,刚才回来时在村口遇见老中医路过,想到老中医给妈妈看病跑了不少路,正好请到家里来喝杯茶。
   妈妈不再多想,亲自下厨给老中医煮了一碗荷包蛋,既表达谢意,更证明自己没什么毛病了。
   几句寒喧之后,老中医表示自己既然来了,就顺便帮妈妈再拉个脉。

共 11030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非常实在的一篇小说,高家老三高盛出息了,那是努力读书和努力工作的结果。但在两个哥哥眼中,他是个无所不能的政府干部,包括乡里街坊也都同样的认为。于是,在他自己掏钱给大哥二哥办了所求之事后,就不得不面对一大堆没完没了的琐事。当他真正定下心来,不再为二哥的违法行为开绿灯的时候,却招致两个哥哥的不理解。结尾那句话非常令人伤感,“明年春节,还回不回来过年?”妈妈临终时,拉着哥仨的手让他们喝一杯兄弟酒,感人至深,可是,那能代表老一辈人心愿,却不能成为世俗的枷锁。这篇小说中心思想非常明确,就是人们的老观念还是很有市场的,它会给人在不同的环境里产生不同地思考,如何面对,则是一个真正的社会问题。张老师的小说直面这一切。力荐共赏。【编辑:刘春庆】【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1219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春庆        2023-12-17 19:17:24
  问好张老师,感谢您带来的这篇能启迪人心的好小说,真实的社会问题,不由人不理解。祝老师精彩纷呈,继续演绎。冬安吉祥。
2 楼        文友:张忠福        2023-12-17 20:07:27
  谢谢刘老的辛勤编发和精准解读。小说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文学艺术。从《哥仨》这篇小说中,我们或多或少会看到自已的影子,也愿哥仨都能从中更清楚的认识自已,既不无限度、无原来的去放大亲情,把亲情变成枷锁,也不因被误解而怀疑亲情。亲情,是永远不会、不该被割舍的唯一情感!
3 楼        文友:黄土地        2023-12-19 08:37:44
  【点评】小说一定有生活原型。一万多字的短篇小说写出来很不容易,并且小说的构建完整严谨,彰显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由于主人翁有四个:妈妈和高家三兄弟,没有一二万字也肯定是不行的,小说源于生活,主题内涵丰富,也揭示了生活中的亲情好人性。记得我在省城作家座谈会上,我和几位省内著名的小说家交流过,作品源于生活,却应该高于生活,需有高度、宽度和深度。也建议在今后的创作中,更上一层楼。
文化苦旅,苦乐兼容。 人品如竹,如竹文风。
4 楼        文友:黄土地        2023-12-19 08:38:09
  拜读经典,问好作者。
文化苦旅,苦乐兼容。 人品如竹,如竹文风。
5 楼        文友:黄土地        2023-12-19 08:39:41
  关于此类农村题材的小说,尤其是上世纪七八十年度的主题永远不会过时。这样的小说我喜欢。
文化苦旅,苦乐兼容。 人品如竹,如竹文风。
回复5 楼        文友:张忠福        2023-12-19 09:57:30
  感谢老师鼓励。读了《人世间》,让人无不感叹生活的活力动力和人性的坚韧坚强!
6 楼        文友:张忠福        2023-12-19 09:52:39
  谢谢黄土地老师的深刻解读。是的,《哥仨》几乎就是我身边人物的集中再现。曾有过以哥仨不同的人生轨迹,从三个不同侧面反映政府工作人员(领导和科员)、城市务工人员(农民工)和农民,三种不同身份的人,在改革开放经济社会中的不同景遇和变迁,写一部长篇的想法。但深感生活和文学基垫浅薄,空有想法,却无办法。
回复6 楼        文友:张忠福        2023-12-19 18:38:38
  仓促之间,把“积淀”打成了“基垫”,特此更正。抱歉!
7 楼        文友:黄土地        2023-12-19 18:04:14
  祝贺先生作品斩获精品
文化苦旅,苦乐兼容。 人品如竹,如竹文风。
回复7 楼        文友:张忠福        2023-12-19 18:39:12
  谢谢老师鼓励!
8 楼        文友:文绮        2023-12-20 16:12:56
  我说这个张中福,你咋能干啊,一写就是一篇小说,读来都是快言快语地说个没完,一篇万字洋洋洒洒,流畅自如,除了佩服,还是佩服。满满的正能量。好!
文绮
9 楼        文友:张忠福        2023-12-20 17:07:36
  谢谢文绮社长鼓励!感觉已是江郎,近期都找不到感觉,不知从何下笔了!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