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东篱】格律诗中的“睦邻友好”(随笔)

编辑推荐 【东篱】格律诗中的“睦邻友好”(随笔)


作者:孟飞 布衣,102.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01发表时间:2023-12-24 08:43:49
摘要:古诗词欣赏感悟点滴。

律诗不仅本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还包含着更深邃的传统文化要义,其中“孤平”的讲究,就是“睦邻友好”关系在律诗中的体现。
   《王力诗词格律》一书中有一节专门讲解“孤平”,名为《孤平的避忌》:“孤平是律诗(包括长律、律绝)的大忌,所以诗人们在写律诗的时候,注意避免孤平。在词曲中用到同类句子的时候,也注意避免孤平……在唐人的律诗中,绝对没有孤平的句子,毛主席的诗词也从来没有孤平的句子。”
   律诗的格律是由“平仄”调组成的,一般情况下都是平仄相互交叉,比如“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音调高低起伏,抑扬顿挫,使文字中具有了音乐的元素和意境,形成了一种音韵美。这种音韵美体现的是一种相邻关系,平仄声调的相互照应和包容。如果仄声不顾及邻里关系,不考虑平声的处境,两个仄声字把一个平声字夹在中间,使平声字孤立起来,这就叫“孤平”,就会激发读者为这个孤平“鸣不平”的情绪,是律诗绝不允许的。比如“仄仄平平仄仄平”,变成了“仄仄仄平仄仄平”,中间的这个“平”就被孤立了,就成了“孤平”。“孤平”有“大孤平”和“小孤平”的区别,“大孤平”指的是一句诗七个字,只有一个平声字,“小孤平”指的是一句诗中虽然有两个以上平声字,但其中一个被两个仄声字夹在了中间,这都是不允许的。
   “睦邻友好”是一种自然生存的法则,《道德经》说:“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这就是成语“和光同尘”的出处,也是“睦邻友好”的文化根源,和“中庸”之道一脉相承,不论生物学、植物学还是社会学,都不能违背。再有能耐,也不能锋芒毕露,不能邻里相欺,否则就是不道德的。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社区、一个家庭,都需要团结,每一个独立的单元、独立的个体都不能犯“孤”,不能与众格格不入,否则会影响和伤害整体利益和形象。
   律诗之所以历久弥新,长盛不衰,和其内在包含的丰富传统文化元素是密不可分的,律诗“不得犯孤平”的规则,就是对锋芒毕露的限制,是对诗韵美的一种保护,是“睦邻友好”关系在律诗形式上的体现,也是中华文明在传统文化上的社会生活反应。
  

共 87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孤平”,是创作格律诗,必须懂得的一个术语,也是创作应该力避的一个问题。“睦邻友好”,这个词,大概被人接受起来最容易,作者就拿这个词语来认识“孤平”之不妥。作者引用古汉语大家王力对“孤平”的讲解,说清了创作格律诗必须力避之。为了进一步理解,作者举出实例,用“平仄”的格式呈现什么是音律美。尤其讲了大小孤平,一目了然。作者以《道德经》睦邻友好为立论根据,扩大议论,说明其重要性。从格律诗创作说起,谈到在社会上处事,步步为营,鞭辟入里,令人信服。作者专注对诗词文化的研究,在专业领域有着独到的见解,令人称羡。一般地说,我写过的格律诗,就不敢来一次“救拗”,也不敢突破孤平。很拘束,只能抓腮挠耳地。寻合适的字。很期待孟飞老师也来一组诗词古韵,以创作实践详细解读。章法井然,专业问题说得那么通俗易懂,那么深刻,难得。希望喜欢诗词创作的文友读读作者的文章,使自己的诗词创作更有法理。【东篱编辑:怀才抱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12-24 08:46:36
  “孤平”,很不友好,显得突兀,显得格格不入,那就要“睦邻友好”,让那个韵律和谐,和谐是中国文化做深刻的美,从诗词专业讲到人与人相处,文章章法竟然,循循深入,简约而精粹。感谢投稿东篱,希望精彩不断。遥握,问候冬祺,谨祝创丰!
怀才抱器
回复1 楼        文友:孟飞        2023-12-24 09:40:39
  谢谢!谢谢您选稿,谢谢您的鼓励!您辛苦啦,多保重身体,祝您快乐安康!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12-24 16:39:40
  终于唤出孟飞老师的古韵作品了。刚刚捧读,很精美。我有一封飞笺,你察看一下。谢谢。
怀才抱器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