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东篱】也说中国最早的报告文学(随笔)

编辑推荐 【东篱】也说中国最早的报告文学(随笔)


作者:孟飞 布衣,102.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31发表时间:2024-01-02 05:14:36
摘要:由《霍小玉传》想到了报告文学

唐朝文学家蒋防写过一篇短篇小说叫《霍小玉传》,最早描写才子佳人爱情故事的小说之一,先是进士及第的男主人公李益和女主人公京城名妓霍小玉爱得死去活来,神魂颠倒,海誓山盟,不离不弃。后来李益作了官,衣锦还乡,父母为他另聘高官之女为妻,作了负心郎。霍小玉爱恨亲仇命丧黄泉,变成爱鬼报复李益,终于让李益落了个失魂落魄,不得好死的下场。小说一开始便点出了男主人公李益的名字:“大历中,陇西李生名益,年二十,以进士擢第。其明年,拔萃,俟试于天官。夏六月,至长安,舍于新昌里。生门族清华,少有才思,丽词嘉句,时谓无双;先达丈人,翕然推伏。每自矜风调,思得佳偶,博求名妓,久而未谐。”
   《梦溪笔谈》有一篇《鹳雀楼诗》,其中写道:“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唯李益、王之奂、畅诸三篇能状其景。李益诗曰:‘鹳雀楼西百尺墙,汀洲云树共茫茫。汉家箫鼓随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知长。风烟并在思归处,远目非春亦自伤。’”
   鹳雀楼在今运城市永济市的蒲州镇,中国四大名楼之一,北周兴建鹳雀楼时,本来是座军事设施,瞭望敌情用的,到了唐代,由于地处蒲津渡渡口,交通十分便利,南来北往的蚁聚此地,加上国家统一,边境线推向塞外,瞭望塔无敌可瞭,随渐渐变成了文人墨客、达官贵人的旅游景地。站在楼顶,南可眺望中条山逸风,北可将黄河尽收眼底,于是,有才没才的,官大官小的,都会吟诗作赋,并书写在楼墙上,和今天“到此一游”堪有一比,不过要文雅得多了。这样,从一层到三层,就都题满了诗。沈括在北宋元丰年间出任延安知州的时候,来回经常路过这里,十分注意这些诗,并对这些诗进行过一番研究,得出了“唯李益、王之奂、畅诸三篇能状其景”的结论。
   在沈括的眼里,李益的这首诗比王之奂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还要好一点,这体现在了排名上,他把李益的诗放在了王之奂的前面,就是一个证据。李益的这首诗题目叫《同崔邠登鹳雀楼》,崔邠,字处仁,清河武城(今河北故城县)人,也是个才子,进士及第,官至礼部侍郎,显然这是二人到鹳雀楼游览时留下的。初读这首诗,诗情画意,哲理底蕴,确实不输“白日依山尽”,不失为情景交融的上乘之作,但细细品味,则不如“白日依山尽”干净整洁,意境清晰,特别是尾联,多少带有春天的猫意,躁动而感伤。
   李益生于746年死于829年,字君虞,出身在甘肃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大历四年(769年)进士,当过县尉,后官至礼部尚书,他和崔邠应该是礼部正副职的关系,从题目直呼“崔邠”,不称“处仁”来看,他的官衔肯定高过崔邠。
   我们回头再看《霍小玉传》的作者蒋防,此人生于792年,死于835年,做过翰林学士和汀州刺史,和李益、崔邠是同时代人,并且一度同朝为官。所以,他在写《霍小玉传》的时候,直接把这个甘肃人李益当成了原型,不但用了真名,还点出了籍贯和考中进士的时间,可见这《霍小玉传》应该不是小说,而是中国最早的报告文学,蒋防,应该是中国报告文学的祖师爷。否则,当时李益官居礼部尚书,如果不是真事,恐怕李益也不会善罢甘休。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的粗陋的看法,还待专家学者深入研究。
   唐宋时期狎妓是一种时尚,今天为人们所熟悉和崇尚的诗人词人,没有一个不好此道,比如李白、苏轼,就连总是一本正经的王安石也不能脱俗。但当狎妓上升到爱情的时候,性质就发生了质变,抛弃爱情,自古至今,都是不道德的行为,李益,如此才华横溢的一个大诗人,就这样被蒋防钉在了《霍小玉传》这根耻辱柱上了,且永无翻案的希望,报告文学的力量,比小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共 149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编者按】孟老师推出唐朝文学家蒋防的《霍小玉传》不是小说,而是中国最早的报告文学是符合报告文学基本要素的。作者蒋防、作品中男主人翁李益,从出生的年代时间看,都是同朝为官,作者刻画了抛弃爱情不道德的人物形象不难看出原型就是李益,以李益当时的权势地位并没有为自己的声誉正本辩护,可见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又以李益的古韵《同崔邠登鹳雀楼》,证明了蒋防、李益和崔邠都是同时代人,进一步夯实了作品内容的真实性。通读《霍小玉传》,无论男主角李益,还是女主角霍小玉,艺术形象饱满,艺术品格到位,充分体现了作品的文学性。报告文学的灵魂具体体现在一些议论性的文字上,而作品里不难找到画龙点睛的议论性语言。所以孟老师说,《霍小玉传》是中国最早的报告文学,蒋防是中国报告文学的祖师爷。有理有据,是可信的。让读者开眼界,长知识。好文章,极力推荐阅读,祝冬祺笔丰!【东篱编辑:吴孟友】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吴孟友        2024-01-02 05:25:37
  孟老师这篇随记提出了唐朝文学家蒋防写过的一篇短篇小说《霍小玉传》并非小说,而是中国最早的报告文学的观点。通过对作品的详细分析,找到了作品的真实性、文学性和政论性,从而证明了观点的正确性,让人开眼界,长知识。好文章,推荐分享。祝孟老师新年快乐!
回复1 楼        文友:孟飞        2024-01-04 07:43:03
  谢谢吴老师选稿!谢谢您的阅评!祝吴老师编安!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