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恒】最美仙林湖(散文)
一
提笔的当口,我犹豫良久,生怕自己平淡无奇的语言道不出镶嵌在碧水蓝天之下、安静地依偎于南京栖霞这片热土那种独一无二的美。
她,有人说像一颗光彩艳丽、温暖莹润的珍珠,默默等待着有缘人将你郑重地捡拾。她,有人说似一位身披七彩霓裳、出落凡尘的女子,痴痴等待着梦中人将你神圣地迎娶。她,有人说仿佛一处不加任何修饰的景致,苦苦等待着某位画师把你最真的一颦一笑嵌入画中。她,有人说这是一场不期而遇的温暖,索性我踏着清晨的露珠、午后的阳光,只为寻你而来。
仙林湖,从独特、优越的地理位置来看,她是以万达茂商业街、仙林湖地铁站四号线、诸多物业小区为依托,置身于纬地路、守敬路、仙林湖路、广志路的湖泊型公园。由于这里交通便利,四条道路所交界和延伸的地方,恰好形成一块近乎四四方方、供人游玩、赏心悦目的偌大之地。此时此刻,或许有人会问,冬去春来,年复一年,是什么样的美丽景致,俘虏了广志路、守敬路、仙林湖路、纬地路四条南来北往交通要道的“铁石心肠”?对于这个答案的“真实性”,我只能用一个“缘”字来概括。因此,越发觉得上天冥冥之中早已注定的永恒格局,仙林湖令四条道路化身为不惧风吹雨打、雪落霜寒、夏阳酷暑的英雄,心甘情愿付出自己无悔一生的同时,也要毫不犹豫地坚定信念,以满腔热忱守卫着这片生机盎然、风韵犹存神奇土地的做法,实际上是一种“臣服”的态势。可不知怎的,理性的思维告诉自己,这种定义上的“臣服”,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臣服,毕竟四位高傲的身形,极有可能前生是那雄踞一方的霸主。
美丽景致也罢,雄踞一方的霸主也罢,反正,我是循着鸟儿、广场上、堤岸旁、凉亭里、树荫下的歌声而来。在这片水域面积二十万平方米、绿地面积约三十二万平方米的公园里惬意行走,尽情享受生活中的美好时光,应该算是人生一大幸事。
无法确定,仙林湖统共有几个入口,没有来得及细数的我,只依稀记得,她每隔一段距离,会有一些被设计成正反“Z”字形的围栏,中间能够容得下一个成人行走的狭窄通道。总的来说,大多数人不会从那些地方进,哪怕留有电动车停下的位置。相信,绝大多数人与我一样,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从东林、西林、北林、青莲广场四个入口作为目标,之所以钟情于它们,主要是偌大的广场便于迅速展开,即使人多看上去也不会显得拥挤。这就好比满天的星子,有足够的空间供你选择,供你呼吸。
一个潜在的特点,公园里老年人的比重居多,他们为了排解内心的孤独、有个好的身体、使生活更有乐趣,或三五聚在一起打打太极,或十几、二十几不等跟着跃动的节拍跳起广场舞,或带着、推着婴儿车里的孩子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或三三两两围绕着公园四周悠闲地散步,或独自在某处舞剑、听歌、刷刷抖音视频等等。
除此以外,还有母亲、父亲、夫妻二人或一家人带着孩子出来玩耍的,偶尔由此经过的路人,急着上下班的年轻一代,准备私定终身的小情侣,拍照取景,携家人从各处远道而来的游人……
在我心底,仙林湖像一位伟大的母亲,以博大胸襟容下过往形形色色的各类人群。因为,在她眼里,每一个来到此地的人,都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没有人会在意我的到来,毕竟自己的渺小翻不起任何一丝波浪。倒是这般安静的氛围,使我生出向大家逐一介绍仙林湖各处美丽景致的冲动。但我所走的路线,与欣赏各处风景的心境,或许并不适合每一个人,在达成共识之际,还请多多包涵。若依旧纠结这个“扰人”的问题,咱宁愿当一回傲娇的主!
二
之前,曾提及四大广场,既然它们的名字有所差异,四周的景致也必定各有千秋。
先谈谈西林广场吧!它距离姐姐所在的小区最近,加上周遭还有几个小区作为陪衬,那条必经之路成了大多数人首选是铁板钉钉子上的事情。
进入西林广场前,必须经由守敬路、纬地路的一个十字路口,走完一截斑马线,才算到达目的地。严格来讲,西林广场只能算作仙林湖公园外沿,它近乎月牙形的四周有规划好的非机动车停车区域,中间则是一个不大的花圃,里面种着各色好看的花儿,使人忍不住想要凑上前去细细端倪,更有甚者会选择与那富有诗意、灵性的画面合影留念。若你打算在西林广场逗留良久,运气好的,还能看见路过的小贩在这里为了生计而不停地叫卖。
一条约二三十米长的走廊或小径,当它出现在视野的那一瞬,心底会不由得升起一阵美妙的旋律,循着这种轻灵的节拍,我已然来到仙林湖公园。从这一侧所囊括的景致来看,它主要分聊坐笑林和揽月湾。
聊坐笑林,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一片大大小小的树林,往来的游人在这里歇息小坐片刻,你一言我一语的,谈笑风生,好不惬意。事实亦是如此,这里每隔几米不等的距离就有一棵大树,它们被高四五十厘米、长约三米的砖墙围了起来,远观像一个大花盆立在那里。为了使其达到整齐划一,两侧横向为二,竖向为五,数量则定格在“十”。应是设计者的初衷和用意,将左右两侧相隔约十五六米的数字拼在一起,寓意做人虽不能十全十美,有一颗诚实的心却难能可贵。而在那些“大花盆”四周,除一个类似椭圆的绿茵小场地,还有几个不大的花圃,它们中间以各色的小花居多,叫上名、叫不上名的花儿,在阵阵清风里散发着独有芳香的同时,又以从容地微笑面对每一个往来的路人。
揽月湾,因它整体像及月牙形状而得名,若是艳阳高照的好天气,水面不时吹来阵阵清风,在粼粼波光的映衬下,使人忍不住产生几丝遐想,让原本单一的色调变得愈加饱满起来。我在猜想,若是某天夜里,天空那一轮明月的倒影与这个月牙形“揽月湾”完全重叠,那番神秘的景致是否让许多人惦念一辈子?
善于观察的路人还会发现另一个秘密,位于“揽月湾”右侧,距离“聊坐笑林”不远的地方,也有一个月牙形状的“揽月湾”,只是后者太过渺小,一般都未在意。造成这个现象的是,大家在装有护栏的岸边观景、闲坐、游玩时,常常会把目光投向湖里大大小小的野鸭、黑天鹅、白鹭,一些叫不出名字于水中觅食的水鸟。倘若那些水鸟若是累了,它们会找个地势较为平坦的位置,或三五成群,或成双成对,聚在一起尽情享受阳光莫大的恩赐。当然,也有眼睛比较尖的小朋友,发现岸边有不时游弋的小鱼,他们要么选择惊呼,要么在一旁心底默数。
目光定格在向南漫步、一座灰白色宛在水中的桥梁,兴许这座桥有着属于自己特殊的含义,整个仙林湖里唯独此桥并非石拱桥,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文曲。“文曲”通常指文曲星,即北斗七星中的第四颗,它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里,意为主管文运的星宿。至于桥梁用上“文曲”二字,我认为有两层用意。其一,它是在告诫当今所有的莘莘学子,读书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只有勤奋学习、脚踏实地、不断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才会迎来功成名就的那一天。其二,算是一种美好的祝愿,希望由桥上走过的每一位学子,不负众望,砥砺前行,为祖国的未来建设添砖加瓦,贡献一份心力。
再向南便是极具诗意的“晓波风荷”。晓波风荷,它所强调的是四个字,即晓、波、风、荷。晓意为“小”,若与后面的“波”字连用,释义则是粼粼波光。风,就不用多说,这个大家已然明了,可与“荷”字连用的话,释义便为风中摇曳的荷花。现在,不如尝试将四字合并在一起,它是指粼粼波光映衬的美景下,风中摇曳的、盛开着的荷花。故而,无意间点醒了众人,若你真的有心欣赏这里的美景,需等到每年荷花盛开的六至九月,才能体会“晓波风荷”的真正内涵。若你愿意忽略“晓波风荷”的唯美画面,试着与岸边的小草、柳树、芦苇对话,说不定,那也是一种趣味横生的体会。甚至,当你处在逆境时,每每回想同它们对话的内容,指不定会成为自己乘风破浪、一路向前的动力源泉。
“西岗河湾”,一个与“晓波风荷紧挨着的景点。“西岗”算是一个地名,因四周皆属于西岗社区的管辖范围,比较通俗易懂。“河湾”,凡是见过大、小河流的,都知道它潜在的自然美,就不再添上多余的笔墨。
不妨来一个大胆的假设,若将“晓波风荷”和“西岗河湾”两处景致连成一幅画面的整体,再加上一道神来之笔,采莲女撑着船、哼着动听的歌,画里的一颦一笑,那是多少人向往的美好生活啊?联想到此,我不由得在心底嘀咕,倘若有一天这样的唯美画面出现在梦里,自己该以怎样的身份与“采莲女”相处?答案很简单,我爱我的妻子,爱她胜过一切。假如非要给“采莲女”一个适当的名分,定是万千俗世里的红颜知己无疑!
三
脚步不急不慢地走着,掠过眼前的景致是,一些在风中摇曳的花儿,为这个偌大之地站岗放哨的高大树木,不时遇见路过的行人与游人。
前面便是青莲广场,拿我所走的这个方向而言,有两条能够到达。第一条,是沿着仙林湖岸边的小径行走,这一路能够看见许多错落有致的松树,以及建筑工人不知使了什么魔法,让许多大石头叠在那里,像是一个个威武的勇士、体型庞大的巨人。另一条,则是沿着围墙不远的小径,许多高大的树木可以一览无余。有的人会另辟蹊径,由先前提到的“文曲桥”,向东途经被命名为“西汀州”的连接处,加上浮水坪、浮鹭岛、眺屿揽胜、文清桥的陪衬,才算抵达目的地。
从航拍无人机得出的结论来看,“西汀州”这块偌大的水边平地,同“青莲广场”差不多大小,范围之内以间距相差无几的松树、柏树、杨梅、木樨居多。由于它面积较大,又较为平整,很多人喜欢聚在此地或放风筝、追逐嬉戏、搭帐篷、漫步其间等等,不亦乐乎。位于“西汀州”的中间、偏右的地方,有一片不大的竹林,凡是来过此地的人,都不忘温习那个看似过时,却又不过时的小游戏——躲猫猫。
与“西汀州”临近的是,被单独用上朝代时期名字、方向朝东、像及活脱脱岛屿的“春秋岛”。这里的景致与“西汀州”较为接近,要说它的特别之处,除了形状像一座岛屿,再无什么值得留恋的。
“西汀州”右手边,有一个叫“浮水坪”的地方。我曾试图与它进行零距离接触,发现那里有一条类似走廊的绿化带,估计是靠近岸边的缘故,“浮水坪”的名字由此而来。若你有心在四周转转、逗留许久,能看见黑天鹅、野鸭、大雁等鸟类自岸边稍歇片刻,若是拍下几张珍贵照片做纪念,也不枉此行。
“浮鹭岛”立在水中一个面积较小的岛屿,它不与任何路径相通,是真正意义上的孤立无援。“浮鹭岛”四周主要以茂盛的芦苇居多,不论你从哪个角度去看,视线到达的地方几乎被这种长短不一的水生植物所遮挡。若想窥其全貌,只能借助航拍无人机。也有人会浮想联翩,假使咱有电视剧或电影上那些大侠傲视群雄的“轻功”,飞过去瞧瞧岂不快哉?
“眺屿揽胜”与“浮鹭岛”相邻,只被一汪静静的、约十来米的湖水所阻隔。在许多过往的岁月里,它们像一对有缘无分的恋人,亦像经典神话故事里的“牛郎织女”,只有等到水中荷花盛开之际,等那富有灵性的荷叶能够撑起一个人,他们才有相聚、团圆的机会。
“眺屿揽胜”同“晓波风荷”差不多,也是四字拆开解读。“眺”,做眺望,释义为从高处向远处看。“屿”,是指“浮鹭岛”、春秋岛、梨花岛。“揽”,拥入怀里。“胜”,周遭的美丽景致。个人觉得,“春秋岛”与“梨花岛”相距太远,想看清上面的一景一物、一花一草并非易事。“眺屿揽胜”的范围,主要是“浮鹭岛”、“浮水坪”,隔得不远、沿湖的一些景致罢了。
安全重于泰山,在临湖的高处远望,没有较为结实的围栏,这种想法肯定不可取。万一有人某一天掉下去酿成悲剧,岂不乱套?
“文清桥”,不明白它真正意义的由来,有人说这是一个以姓名转化而来的实体,有人说其深刻内涵同“文曲桥”差不多。不论哪种说法,我认为都站不住脚。若以姓名命名,那不是说明这座石拱桥成为“私人的专属”,相信胸襟宽广、才华横溢的人,决不会自私到这种程度。若它真的与“文曲桥”的释义差不多,我觉得有点乱套,甚至有“王大妈的裹脚布又臭又长”之嫌疑。
走完一段不长的下坡路,“青莲广场”的模样开始渐渐显现出来。要说一个偌大的广场,为何会以“青莲”为名,这个问题得从航拍无人机拍下的照片说起。找到“青莲广场”的确切位置,从高空俯瞰,几个椭圆形包裹的花圃,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美丽。阵阵微风吹过,那些好看的花儿,像是在向往来的路人,诉说一段令人心醉的千古奇缘。视线定格在广场的边沿,当那些细腻的线条连接起来,中间几个椭圆形包裹的花圃,好似零星散落的莲籽,加之周围有绿树的点缀,整个形状与绿色的莲蓬如出一辙。我在感叹,当初取下“青莲广场”这个名字的人,是多么的睿智。
四
“青莲广场”应是仙林湖面积最大的广场,且靠近万达茂中心商业街,往来的人络绎不绝成为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