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暗香】秋韵上堡(散文)
一
上堡,你是值得人们挂念在心的。
上堡本是赣州市崇义县的一个乡名,但我说的“上堡”,其实是现在人们对“上堡梯田”的习惯性简称。上堡梯田,因为你的盛名,你把“上堡”独占了。
自从八年前随朋友走进你,尽管那次是稻穗青涩时,但我从此念念不忘要在稻穗金黄的时候,来分享你丰收时的满山喜悦。
印象中,八年前的你,如那次我见到的稻穗一样,也是青涩的。那时通往这里的山间公路尚在改造,我们一行好不容易来到你的山脚下。那时你虽已经被人们公认为景区,但还没有游客中心,不收门票,却有人在狭窄的山路口热心地维持车辆的通行秩序。当时,你也没有太多的旅游设施,所谓的观景台只是将山坡适当平整;没有大规模建造的酒店,民宿仅是村民住房的适度改造。当然,更没有摆渡车将人们送往一个个观景点。除了一些指向的路牌,看上去一切都是原始的风貌,绿树翠竹,沟涧田叠,简朴的民宅星星点点散布在山间,隐现在青山与梯田间。你是那样的原始、天然,不多的雕饰,但你很质朴,就是山里人那种自然天成的质朴。
我跟着朋友攀行在你弯弯曲曲、高高低低的山道上,尽管没有欣赏到你最灿烂的稻穗金黄,但是,你那遍布山山岭岭、层层叠叠的梯田,还是让我领略到了你这山乡独特的秀美与诗画般的景致。
这一次,我摸准了你的行情,恰好在你稻穗金黄之时专程而来。山路虽然仍旧崎岖,但已是柏油的了。那天下午到达,入住景区旁的水南民宿后,赶紧背上行装进入景区,迫不及待地要目睹你田如彩缎般的美丽。住民宿,送景区门票。上堡,你如此待客,让人第一感觉挺好。
实话实说,时隔八年,我对你的模样有些陌生。你有了游客中心,要收门票了。游客中心前的停车场很大,停车真是方便。景区内的旅游公路也是柏油的了,摆渡的电瓶车频繁穿梭。
当我拿着民宿送的门票进入景区后,我没有选择摆渡车,而是选择梯田间的步道。因为我喜欢闲庭信步的自在,喜欢“竹杖芒鞋轻胜马”般的潇洒,喜欢摄影而不想在摆渡车上错过可能的美景。上堡,你把这样的步道称为“稻田走廊”,我觉得别有一番韵味。在我的意识里,总觉得“走廊”一词比“步道”要雅致些,就像“散步”比“走路”优雅。尽管景区搭建的观景平台,可以让人聚焦重点的景致,但通过稻田走廊行走在山间田头,让人更贴近自然,更亲近山野,更能放飞心情,也能观赏到更多不同角度和不太视野的美景。所以,稻田走廊是你提供的最为贴心的游览选择,我真心地感激。
上堡,在稻香中,你的文化味现在更浓了。按照春晓、夏鸣、秋韵和冬启,你建有农耕文化园,为这深岭的山乡融入了鲜活的文化元素,为我们了解你的前世今生和民俗风情多开了一扇门窗。还有那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博物馆,应该是为纪念你2022年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而专门建筑的,工作人员很热情地请我进去看看。中国的上堡,成为了世界的上堡。
如此看来,你更成熟了,就像曾经十四五岁的少女,脱去了青涩,已经成熟为待嫁的姑娘。
自由自在、漫不经心地行走在山乡,翠竹摇曳,清风拂面,但重点的还是你那层层叠叠的梯田。
正是你秋黄的最佳期,每一株熟穗都沉甸甸地弯下了腰,心满意足的。绒刺的稻叶,黄里残留着几分绿意,这是对翠夏的眷恋。每一垄稻田都因山依势,条条块块,行行垄垄,尤其那些长条状的,如一条条飘带系在山间。站在山脚下,金黄的稻田如山瀑般扑面而来。你如此热情地迎接我,我也张开双臂,与你热情地相拥。
你的这些梯田,分布在不同的山岭、不同的山坳,垂直落差近千米。
首先走入的是你的“花田”,一个山坳,梯田四面围合成米斗似的。这里一片一片的山坡,下部三分之二是波浪般层叠的梯田,上部多是青翠的竹林,看上去就如一片片花瓣簇拥成一朵绽放的花儿,叶绿瓣黄,鲜艳无比。
我见东山坡有一条小路,觉得登上去是个颇佳观景点。果然不负所望,在那里极目四望,花田确实是你飘纱彩衣上一朵似锦的花朵。几栋民宿点缀在坡田间,黄土色的墙,墨黑的瓦,就像几只彩色瓢虫般攀附在花瓣上。
从西山坡的花田观景台上看,梯田因山势的起伏,而更具盘旋之势,好像在揉动,似乎在螺旋,揉动和螺旋出漩涡般的韵律。仿佛中,我以为是风让你波涛舞动,回过神来发现此时山风根本没有过来助兴,其实是你自带的旋律。
上堡,此时我觉得,你就更像一位丰姿的韵妇,不同的角度,你展示不同的韵味,多姿多彩,仪态万千。
这里是你的大排子观景台,就在花田隔山的西边。我记得当年这里有几栋简朴的粉墙民宅,其中一栋标注“摄影之家”。现在,那些民宅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高大上的宾馆,还有一座高山泳池。这泳池如嵌在山顶上的一轮明月,在星夜映照着月光,吸收着天地间的精华。我想给“高大上”三个字打上引号,思虑一番还是算了。
观景台在泳池前的坡顶边沿上,俯瞰下方高高低低的梯田,如叠泉般跃动着往下流。再细看,因这里的山势比较陡,不仅梯田大都很窄,而且形状十分丰富,有的如弯月,有的像长刀,有的似彩带,有的小如水滴、如豆腐块,各式各样。而那一根根、一条条的田埂,有人说像是等高线,但我说,把它们嵌在平面上看,就构成一个迷宫,弯曲的、平直的、交叉的,正是它们将这里的梯田勾勒成一坵坵、一垄垄。当我走下观景台,从侧旁下到梯田半腰位置的田埂上来欣赏时,梯田盘旋着、层叠着优美的弧线,富于节奏,富于韵律。这种节奏与韵律,是我更为喜欢的,就像人们喜欢欣赏美人的脸庞,但更加钟情她们婀娜妖娆的腰姿。
从大排子往上走一段路,这里是你的山沟子梯田,比花田和大排子的地势高。记得当年是透过路旁竹林的缝隙才观赏到下方的梯田,现在也有了观景台,可以一览无余地欣赏这一块数里长的梯田。这块梯田,在山势相对平缓的巨大山坡上,从上往下看,它层层叠叠如火山熔岩般顺势涌动,壮观地向下倾泻,气势磅礴地流向远处葱茏的山间,好像要把这一片绿意盎然的山体融化似的。
哦,上堡,你既有娇如鲜花、柔姿婀娜的一面,又有汹涌澎拜、荡气回肠的一面,真不知道你是风姿绰约的女子,还是魁梧奇伟的壮汉。
第一天我兜兜转转走到山沟子结束。回到民宿,夜幕已经飘然落下,溪水哗哗啦啦地似乎声响更大了,让秋夜显得更加万籁俱寂,万物空灵,山乡之夜多么惬意。当我们走进大自然,连嘈杂的噪声都觉得新鲜,觉得美。我认为,心怡或心归大自然的人,从内心到感官的包容度和容忍度都会提高。
让民宿老板炒了两个农家菜,独自小酌。问老板哪里可以观赏到日出?他说:石棋子山。
二
第二天多云,我觉得也许适合拍日出。头天晚上睡觉前,在景区导游图上确认石棋子的位置,但导航软件上却没有它的定位。
早晨五点多,天蒙蒙亮,上堡你还在寂静的山野中沉睡。我驱车在山路上盘旋,从弯弯扭扭的旅游公路,估摸着拐入一段水泥路,路旁没有标记,内心嘀咕着哪里停车去到石棋子?车到一处略微开阔的山间,在树木的掩映中隐约看见一条步行的山道,尽管不确定是不是通向石棋子,但凭感觉停车往上走去。
水泥硬化的山道蜿蜒着往上,两侧翠竹挺拔葱郁。天色还昏暗,一个人闷着头,攀行在陌生、寂静的野岭,不久便感到气喘吁吁,内心还迷茫着并有点胆寒,这是对环境陌生和前程莫测的自然心理反应。不过,我又想,如此有些探险性的特殊体验,也是人生的宝贵经历,还可以是与朋友炫夸的资谈。
最后一段陡坡台阶后,带着剧烈的气喘,终于赶在日出前登上了山顶。这应该是一条专用道,山道就此结束。山顶周围的灌木围绕着两块大石,它们静卧在那,好似两只鸟儿卧于巢穴中,也像是山顶这几米见方的棋盘上,对弈的两枚棋子。我想,石棋子山的得名大概如此。
一边平复呼吸,一边准备拍摄。遥望东方,云如棉絮般远远挂着,朝晖把云映红了一条长长的彩带。由于下层的云比较厚,我知道,太阳喷薄而出、霞光万丈的美景,怕是不可能了。虽然心里还是有所不甘,期待出现奇迹,但经历多了拍摄日出的成功与失败,还是能把事情看淡。我想,已经有这淡淡的云霞,虽不能成摄影片,但总算不是空手而归。更何况,独自一人站立于你这空旷空寂的山巅,好像周围的世界都是自己一人独有,内心冲动着睥睨天下的豪迈与旷达。上堡,是你这旷达静美的山乡,让我的内心也旷达与静美了。
环顾四周山峦,绵绵延延,此起彼伏,一边是霞影韵淡,一边是清静岚黛,风光无限好。一条长带似的白云飘悬在西边山峰的颈脖处,像是被大山的无形之手捧直的一条哈达,敬献给东边蒸蒸日上的朝阳。多么有趣的自然景象,大自然与人间一样充满温情,讲究礼数。
三
从石棋子下来,我驱车来到了你的八卦田,这里是一片远胜果子沟的梯田,初看却也似火山熔岩般滚滚而下。
八卦田观景台,是你梯田的最北最高处。站在观景台向南遥望,远处的青山翠岭如屏般竖立在这块坡谷的南端,左侧那座突兀的山峦就是石棋子。俯瞰由近及远的梯田,一层一层地跳跃而下,在延展着梯田纵轴的长度时,也舒展着梯田横向的幅度,就像是从高山上漫下的水流,不仅顺着坡势流下,而且自然地向两侧开阔着水路,这里是上堡能够一眼望到的最大一大片梯田。
我在观景台凝视良久,起初是被这层层叠叠梯田的壮观所震撼,后来就越来越觉得,这些梯田慢慢动了起来,扭动着,慢慢舞了起来,飘带似的,好像有一只神秘的大手,舞动着这条金黄色的宽大飘带,动作娴熟轻松如城市小广场上大妈们舞动绸缎飘带那样。如此静立凝视,我不自觉地将自己植入角色,也想将这飘带潇洒地舞动。
八卦田从上到下,如此地扭动着,呈S状,并且中段的一块田里,用黄色和暗紫色的水稻种出了八卦的阴阳鱼,这大概就是这里称为八卦田的由来吧。上堡,如此看来,你莫不是位道法自然的高士?
在八卦田,我遇见了几位从河南郑州远道而来的老年游客,其中一位看上去年轻一点的,也是位摄影爱好者,他自豪地跟我说,他七十五岁了。当我们聊到都是早起看日出的时候,我手指顺势指向此时看上去朦胧韵黛的石棋子山,也自豪地跟他说,我刚刚登上了那座山顶,拍到了一点朝霞。这伙老年人爱山好水的劲头,自诩好游山玩水的我自愧不如。
上堡,你确实成熟了,景区规整得更加的规范,游览更加的方便。你也很自信,把“世界的上堡梯田”写在大山上。当我欣赏你层层梯田稻穗金黄的壮美之时,我也由衷敬佩你的祖先刀耕火种的垦荒精神与稻田水系设计的智慧。一首民谣说得好,“上堡,上堡,高山顶上水淼淼。”你的青山翠岭间,不仅有清新富养的空气,而且有清澈丰沛的泉水,你的先辈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修拦水坝、蓄水池等,调节、控制和分配水量,从而不仅成就了你们世代的稻谷丰登,还成就了“世界最大客家梯田”的美名。当代的上堡人,更是智慧,做好山水文章,把自家日出而作的一方天地,呈现给了世界,让八方游客纷至沓来。
上堡,你的梯田有千年的史话,如今却鲜活成了最绚丽多姿的样貌,正经历着金色年华。上堡,我不知道别人是如何地形容你,我不知道你是青涩的,还是丰韵的?是汹涌澎拜的,还是一画开天的?但我知道,秋日的上堡,你是不打折扣的韵味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