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那年那个冬(散文)

编辑推荐 【菊韵】那年那个冬(散文)


作者:行云牧歌 布衣,465.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71发表时间:2024-01-23 18:33:01

【菊韵】那年那个冬(散文) 你还记得那年冬天被冻得红扑扑的小脸吗?你还记得护手的套袖吗?你还记得穿着大棉袄围着火盆的情景吗?也许你会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我从未有记。不用说,只能说明你太年轻,从未蹚过那条久远的河,自然本无有记。可对于年轮五十岁以上的人来说,那年那个冬的情景,却是终生难忘,历历在目。
   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皑皑白雪无疑是寒冬的盛装。每到十一月寒风呼啸而过,雪花漫天飞舞是再平常不过的景象。有时甚至十月下旬就会来一场小雪的突袭。天气寒冷自不必说,那狂风的吼声实在是凄厉瘆人,卷尘扬雪,打烂乡村人家的窗纸,可着缝地钻户入袖,恣肆无忌。若是顶风而行,不仅打得人脸疼得不说,突出的双耳犹如刀割一般。本来路途坎坷,稍有不慎,弄不好还会一个趔趄“滚蛋”
   乡村人家御寒的条件是有限的,最大的热源便是用麦秸、包谷杆、麦糠,以及秋天孩子们放学后,在山上所割的白蒿莎草之类的柴草烧热的那一方土炕。要想生炉火,那可有点太奢侈,烧煤做饭都不够,还得柴火来周济。只有个别人家会在大的房间里泥个土炉,从胡基墙上开个孔洞,用砖块垒个烟道通出去,紧要时将从灶火煤里拣出的块炭加进炉膛,也可添加平时收拾的干枝树根之类的所谓硬柴燃起,烧水取暖一举两得。同来串门的邻居,或来访的亲友围炉茶话,聊聊社情村事家长里短,其乐融融。
   冬天里,人们的穿戴多半还是借助人工纺线车织布机制作的面料,手工缝制的棉袄棉裤棉窝窝,填充物自然是没得选的棉花。用布票所买的有限布料多半做的是夏衣单装,做冬装也是归属天然爱美的女孩,毕竟女孩是花,就得精致点。但在那个什么物资都匮乏的年代,棉花也是很紧张的,补丁衣服司空见惯,就是新做棉衣里填充的棉花并不都是新棉花,常常混着旧拆的陈套子(方言:被褥或棉衣使用多年的旧棉絮),无疑保暖是打折扣的。况且手工裁剪缝制,做不到今天羽绒服的这般严实合身,所以你常会看到出入的人们双手贯袖紧捂胸前。而上了年纪不太讲究的老人腰里则会扎上一条腰带,女孩子的双手会戴上母亲做的套袖,男孩子则是四指连拢与拇指分叉的那种棉手套,以抵御寒气贼风的侵袭。那时头戴厚实的棉帽,脖子上围一条毛围巾可谓出行人的正装。不过,那种军式黄绿色耳扇及帽檐有毛毛的棉帽更受人喜爱,不只因为暖和得多,更是有着一份珍贵的荣幸!对于孩子们来说,这军绿棉帽再与军绿色书包相配,多少有着一份英雄般的自豪!
   地处渭北旱原,冬天的田间是无需多少打理的,小麦任其养精蓄锐,有几场雪的滋养就好。初冬时分,只要不是狂风下雪天,农村的劳力还是有得可劲的地方。人们抄起铁掀镢头和耙子,推着架子车走向凹凸不平的地块,或是贫瘠的坡地,抑或者是筑堤打坝兴修水利,地头一面书写着青年突击队的红旗插起,猎猎飘扬,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热潮如火如荼,你追我赶,豪气冲天,即使数九寒天,亦是挥汗如雨。也许冬天里,对于没有足够保暖的人们来说,劳动是最好的方式,可谓生产御寒两不误,实实在在地战天斗地。
   对于上学的孩子们来说,虽说母亲将家里最好的的棉花与布料做给了孩子的冬装,但身处严寒依然艰难。学校的教室四面漏风,诺大的空间仅靠火盆取暖,就看见一个个搓着小手直跺脚,响声雷动。千万别瞎想,这可不是一时兴起在跳什么踢踏舞,实在是脚指头被冻得生疼,不过是舒缓寒冷的节奏,毕竟不是说运动可以产生热么!不少孩子的手脚被冻开皲裂的口子,肿得老高,脸被冻得红肿脓疮。天寒地冻,御寒保暖不尽人意,也别想有什么护手霜之类的护肤品,能有一盒盛装于蚌壳里的海蚌油就算不错了,女孩上档次的则属雪花膏。不过,一般子女众多生活负担较重的人家是很少买的,能用上海蚌油雪花膏那可是件幸福的事情。因为海蚌油抹过,不仅不易冻伤,就是冻伤抹后也更容易愈合。而雪花膏则保养得女孩们容颜润泽光亮,更是越发美丽亮眼,实在是女孩们的最爱。不过,上辈们还有一样宝贝,拿出来形似今天的香皂,但没香皂的香味,却比香皂更油亮,人称羊胰子,也就是羊的胰腺。每年深秋,生产队就会杀上几只羊为社员开荤,人们趁机捞上一块羊胰子,制作成椭圆形球状,用来搽脸抹手,让粗糙的皮肤立马光润鲜亮。中医药典籍《本草纲目》就对羊胰子的功效有云:“润肺燥,请疮疡。去酐赠;泽肌肤,灭瘢痕”。可见再普通不过的羊胰子所具有着不同凡响的妙用。可以说,几近原生态的最为简单的护肤品,却护养着人们本真的容颜。当然,你不用担心诸如今天名目繁多的所谓高级化妆品化妆失真后误认的尴尬,也不用担心重金属超标后毁容的后果。
   冬天寒冷让人缩手缩脚,但雪后天晴,一片明丽,却是孩子们畅玩的好天地。文静的女孩们更多的是雪地里堆雪人,还不忘给雪人的脖子上围个红领巾,妆点一双有神的眼睛,或于踩平、清扫了的空旷处踢毽子跳绳踢花包,匪性的男孩子则是雪地里追逐打雪仗,滑雪乱打滚,不时抓一把洁白的雪送入口中,吼一嗓子“吃糖了”。要是放学后,男孩们还会寻找因高台积深的窖雪,从高处纵身一跃,顿时雪浪翻起,人被吞没雪中,满头满脸的雪花,然后吃力地扒拉着爬出,就为了证明男子汉的勇敢,要的就是这份征服的骄傲。
   进入腊月,梅花开放,清香四溢,年的气息扑面而来,预示新春将至。男人们忙于整理房前屋后,身为人母的女人们则忙于裁做新衣。男孩们自是一股兴奋注进了玩的劲头,设法勾下房檐上消雪滴水形成的冰柱,含于口中过过冰棍的瘾,寻找滑溜的冰面来个速度开挂,仰面朝天却不亦乐乎。女孩则充分利用闲暇忙剪五颜六色的窗花,鱼鸟花草,祥云瑞兽,以及十二生肖、神话典故,都是窗花的主题,写意着中国人的风雅情趣,蕴含中华文化里的道德操守。剪好的窗花需要在窗子换上新窗纸以后,再精心布列贴于窗纸上。
   说到年,在甲骨文里,年字就是人身背负成熟禾的形状,无疑,过年就是借这寒冬农闲时节,开春农忙前敬天敬地敬先祖,隆重祭祀庆丰收的盛大活动,由此演化形成中国人独特的春节。对自然神的膜拜,透射中国人天人合一的理念,而对人文先祖的敬叩,则反映了中国人精神血脉经久不息的赓续传承。不同于西方文化里崇拜的神来自于心中的构想,中国文化里敬仰的精神图腾则是自然神与人文先祖、各方英杰演化的人神,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里对自然的敬畏,和中国人务实开拓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到了腊月初五,人们要喝各样杂粮小火慢熬的五豆稀饭,寓意五谷丰登,到了初八吃那种掺着玉米糁下着面条,调入切成小块的土豆、萝卜和豆腐所炒的素臊子有点糊的汤面,名为腊八饭,寓意敬佛从善。到了小年二十三,清扫屋子,杀猪宰羊,采办年货。当然这一天最不能忘的是祭拜灶王爷,三拜六叩绝不能含糊,贡上一碗饭,敬上一柱香,祈求福禄到家。此后的日子,人们开始炼大油炸干果,煮肉爛臊子,蒸碗蒸年馍,开始为过年做准备。做好的美食邻里之间会相互分享,可谓美美与共,欢乐共享,睦善亲诚。
   到了除夕,各家各户免不了烧香奠酒,敬天地之神,敬列祖列宗。之后一家人围桌而聚,包上饺子吃团圆饭。饭后母亲会叮嘱孩子们不要早睡,并附上一句“不守岁就长不大”的狠话。然而家里买的炮仗不足以让孩子随意尽兴地燃放,为防止孩子无趣起了睡意,婆就把孙儿们叫到跟前,讲一些离奇古怪的故事,听得一个个沉入其中,目光炯亮。直到接岁,春联贴上,门上还少不了门神值班,只听一串鞭炮点燃,新年到位。
   大年初一,黎明破晓,各家各户门边最显眼的便是红红的春联,屋子里贴着年年有余、招财进宝、喜鹊报春、伟人画像等等的新年画,格窗上是一幅幅精美的窗花,一派喜庆祥和。家里的男孩子们争着抢先跑到门前燃放鞭炮,一时间噼噼啪啪声到处响起,不绝于耳,庆贺新春佳节。当然,一定不能忘记给先祖牌位续一柱香是铁打的定律。而首餐必须是一碗正宗糊汤臊子面,寓意幸福快乐天长地久。饭后便是晚辈向长辈叩首拜年,长辈送上孩子们五毛一块的红包。身穿新衣的孩子们喜气洋洋,笑语盈盈。街巷里邻里之间相互道声过年好,情浓意暖。
   到了初二人们便开始南来北往,去东走西,路上到处是熙熙攘攘走亲访友拜年的人流。虽说礼轻物简,见了面却是情热如沸,坐上热炕,围着炕桌用过五碗或八碗的属于关中人特有的套餐美食之后,倾肠相诉,细拉家常,唠个没完,直至夕阳日暮,依依不舍。
   春节不止是走亲访友,还有许多花样的欢庆上演,敲锣打鼓舞龙狮,跑旱船走花灯皮影木偶戏,眉户窝宫腔,秦腔梆子戏……可谓中华传统文化的盛宴,九州欢腾,喜庆佳节,共贺新春。而孩子们除了一睹演出的热闹,更喜欢的是放炮仗,挑灯笼。初十过后,夜晚的街巷就已开始现身灯笼的星星点点,渐渐越来越多,直至正月十五,各式各样的灯笼汇集亮相,照着一个个稚嫩红彤彤的脸庞,如游龙穿梭于村子的主巷,热闹喧天。这热烈,是开启新年的祥瑞,是迎接春暖花开的希望,是中国人自强不息乐观精神的表达,更是中国红幸福结密码的最好注解!
   悠悠往事,已是沧桑流年,回想那年的那个冬,奋力的艰苦却是不乏温情的守护。看着如今流光溢彩的繁华,物质的富有包裹了人心,趋利逐欲对冲了人情,纵如野马脱缰的发展速度,刷新着文明裂变的烈度,多少丹田无以排遣的寒凉与孤独,无需设防地委身呆萌的宠物,释放于无人的深夜与旷野,就连曾经应季的冬雪都成为稀缺的一景,人类在享有欲望自由的同时,莫名地走进围城里的围城,身处水泥格子的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共 376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难忘那年冬天雪花飞舞的景象,冷风扑面,雪粒钻领口;更难忘那年冬天暖暖的护手套,一家人围火盆取暖的场景!昔日冬天如此冷冽,最御寒的衣物就是棉衣棉裤,于是冬天来临之际,男孩们清一色的臃肿,女孩们一律花花绿绿的肥胖颜色,即便这样,也难免被冻伤手脚,然而羊胰子却能治好一切。冬天下雪时节,是孩子们的天下,男孩打雪仗,跳雪堆,吃冰棱,女孩子们堆雪人,剪纸花,玩跳绳,那是玩的一个不亦乐乎。腊月初五的五豆稀饭,小年清洁房屋,除夕之夜敬天地,敬列祖列宗,吃饺子,守岁,点炮仗贺新年,大年初一拜年,初二走亲戚,各村各巷欢庆佳节,直至正月十五,这一切,都是中国人们自强不息乐观精神的表达,中国红的最好诠释!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前的习俗早已不在继续,我们的古老传承能否继续留下延续?作者的提问值得深思!回忆旧时光,充满温馨和留恋;展望未来,心忧古传承!好文欣赏,倾情推荐。【编辑:寂寞寞】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寂寞寞        2024-01-23 18:34:58
  真切写出了七八十年代的农村生活,虽然艰苦,但是其乐融融。怀念,记忆,永藏心底。好文欣赏
2 楼        文友:行云牧歌        2024-01-24 08:53:04
  诚谢辛苦编辑点评,顺致万安!
3 楼        文友:黄金山        2024-01-24 13:24:46
  问好!腊月吉祥
活到老学到老
回复3 楼        文友:行云牧歌        2024-01-25 08:57:55
  多谢老先生吉语,并祝一切安好!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