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见闻】城市走失的风景(散文)

精品 【晓荷.见闻】城市走失的风景(散文)


作者:赵声仁 秀才,1906.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08发表时间:2024-01-24 11:33:21
摘要:科技的日新月异,带走了好多昔日的风景。城市的报刊亭、电话亭、邮政信箱,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成为百姓的不可或缺。可现在,全部走失了!

一、报刊亭
   报刊亭是城市一个独特的所在。在高低错落的楼群掩映下,在纵横交织的马路的拥抱中,在鳞次栉比的商圈的缝隙里,报刊亭亭亭玉立着。她如同一只巨大的花儿,摇曳着赤橙黄绿等各种颜色,释放出一阵一阵的墨香。喜欢读书的善男信女,如蜜蜂一样飞向这里,采撷着知识的甘甜。
   没规矩不成方圆。报刊亭的形状大致两种,方形和圆形,2米多高,占地4至8平米不等。亭顶或尖或平。尖顶飞檐流角,古色古香;平顶平滑光亮,朴实大方。报刊亭上端一般四面透明,内设平台,摆满各种报纸杂志,远远望去,琳琅满目;下端有一米多高,是砖砌实墙,或由铁板木板围起,墙面被花花绿绿的彩报包围着。亭子侧开一门,供主人和浏览购买报刊者出入。
   报刊亭盛行的时期,智能手机肯定没有出现,但报刊亭的主人是有些“流量”意识的,是懂得流量密码的。你看,报刊亭大都安装设置在商铺林立的繁华地段,路边石之内,人行道旁。这里来往人多,进出走停方便,受众群体,在单位时间内,在现有空间里,一定是最大化。在所有的地上建筑、设施中,报刊亭,以其形象的袖珍小巧,以其品味的高雅脱俗,显得独树一帜,格外醒目,是商圈中的一块文化高地。
   名曰报刊亭,里边的商品,自然主要是报纸、刊物。全国正式出版的报纸杂志卷帙浩繁,品种多多,一个小小报刊亭,远远不能进其全部,售其所有。所以各个报刊亭都是有选择地摆放和销售报刊,但也总有几十种之多。日报、周报、月报,周刊、月刊、双月刊、季刊。不同年龄段的不同知识渴望,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满足。史海勾沉、明星轶事、养生健康、婴幼儿教育、各类文摘、小说散文,等等,应有尽有。报刊送达及时,读购方便,流动性大,是规模书店的有益补充。那时,没有智能手机每天推出大量各色视频可供各类人浏览消遣。班前饭后,读读晚报,看看杂志,消遣了时间,获得了知识。如同喝了一杯文化酽茶,吃了一顿知识快餐。
   当然,精明的主人,为了方便顾客,也售卖些香烟手纸之类小商品。小小的空间,满满登登,任何进来的顾客,都能感到,这里的丰富多彩,风景独特。
   报刊亭的主人,大都是老人,或五六旬老翁,或年近花甲的大娘。他们懂书爱书,以高涨的余热,遨游在书海里。也有三四十岁的中年,但身上或多或少有点残障。他们在多个可选的就业方式中,确定了报刊亭,选择了书屋,对知识的热爱,可见一斑。他们如同一个知识的哨兵,每天坚守在报刊亭,迎来送往,同爱书的人,进行着知识的传递。
   每天光临这里的,有老人,有青年,有少年儿童。他们有的目的明确,直接购买所需的报纸杂志,这一般都是老的主顾;有的没有确定购买目标,进来侦察浏览,发现所爱,出手购买;有的干脆就是把报刊亭当作阅览室,或站或坐,一二十分钟,甚至个把小时,时尚报刊,先睹为快。当然,更有那些如花似玉的姑娘,两三个携手进来,大众电影,各种画报,是她们的首选。
   我是从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工作调动来到城市的。从那时起,我就是报刊亭的忠实顾客,每次上街购物,必进报刊亭。让我眼前一亮的报刊,选择一二。记得,像《东方风来满眼春》《要吃米找万里》《王国番沉浮记》等文章,我都是第一时间,在报刊亭看到的。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物品,在短时间,获得极大丰富。但我觉得,在服装鞋帽、日用百货、主食副食等目不暇接的商品世界里,只有书店、报刊亭也林立其中,这个市场才算立体,我们的生活才算完整,这个城市的景观,才算真正的亮丽。
   但现在没有了。记得2017年,我去距家最近的一个商业中心,还在一个方形的报刊亭里,买了一份有我文章发表的本地报纸,是一个爱笑的老人接待的我。但一年后再去这个地方,这个报刊亭消失了,被一家煎饼的店取代。去其他商圈闲逛,也再没看到报刊亭。心中若有所失,怅然地望着前边的一个色彩变化的电子屏幕,里边正播放着燕之窝的广告。
   智能手机上边什么都有么?静下心来,读读报纸杂志,其收益,是划动手机能替代的么?
  
   二、邮政信箱
   几天前,我的侄女发给我一张照片,让我看是什么。浅灰色,整体是个圆柱形,高有2米,径有0.6厘左右,上端周边突出几道类似腰线的半圆形箍线。乍一看,是个艺术小品,如同一个巨大的花瓶,竖在那里,只不过上端没有插口。他的背景是北戴河某个疗养院。细细端详,慢慢回忆,确定是个邮政信箱。我去北戴河看过的,是大理石制作的。我不由佩服北戴河的管理者了。这么多年,早已失去原有功能的近百年的邮政信箱,竟然没被拆掉,而是这么精心地保存下来,成为这个世界避暑圣地一道独特的风景,让所有来这里旅游避暑的人,能够通过这个信箱,印证北戴河曾经屈辱的历史,在它斑驳的躯体上,寻找一个世纪以来的阵阵海风,倾听一个世纪以来大海的涛声。这是多么有远见、有文化的城市管理眼光啊!
   与此同时,我的眼前,一下子就站立起无数个邮政信箱。在邮政局门口,在商店楼前,在机关、学校门卫室的旁边,甚至在居民小区的甬路上,到处都有它们的身影。城市里有,县城里有,乡镇(那时叫工委、公社)里也有。它们大都以厚重的铁板为材料,统一着装为绿色。有圆筒形的,一根金属支柱,托起一个邮箱,像一个放大的高脚杯。有的就是一个圆筒,上下一般粗细,像一个粗壮的木桩,根植在那里。最多最普遍的,还是方形邮箱,它们容量大小不等,放置地点也很随意,。固定在地上的,悬挂在柱子上的,装钉在墙上的,无一没有。就近方便居民,是邮箱设置地点的主要原则。
   小小邮箱,作用非凡。那时,本地居民和外地亲人的联系方式,主要就是信件。家书抵万金,一封封满载着亲人问候的信件,装进信封,写上地址,送进邮箱,邮递员定期打开邮箱,取走信件,经过分拣,就发往祖国各地了,有的甚至发往国外。亲人之间的惦记、祝福,被这小小小邮箱收集起来,维系起来,再转达出去。
   不管是圆筒的还是方形的,顶部都有个“帽沿”,给邮箱平添了庄重大方,也显得邮箱有些活力、醒目。每个邮箱,自然都有一个装信口,口上焊接一个“微型雨搭”,免得下雨,雨水灌进信箱,打湿信件。装信口旁边,黄字注明邮递员开箱取信时间。下半部,自然是一个可开可锁的取信口,方形,钥匙是由管片的邮递员掌管。这样的了邮箱,虽然简易,但处处体现着安全、保密和人性。居民们,没有一个人怀疑信件被盗或丢失。热恋中的情人,写得多么火辣的私房话,也敢放心地塞进邮箱,不怕被人偷走偷看。了邮箱,是个载体,是个平台,储存、转达、传递着人间真情。
   可以用平信联络的单位之间的公函,也完全可以装进这样的信箱。整个邮政系统,是通过这样的邮箱和邮递员的辛勤工作,为公务人员和广大居民,提供了安全便捷的服务。想来,如果有这样的邮箱和邮递员存在,那首著名草原歌曲《草原之夜》里的男主人公,就不会因为没有传情的办法而感到可惜了。这首歌,反映的是哪个年代的事情?不得而知。草原还是太辽阔了,路途不便,阻隔爱情。
   我使用邮箱频率最高的时候,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那时,成为一名作家的理想统治着我,我每天大批量创作,读、写、改、抄,然后邮寄。我在一座矿山工作。矿山唯一的一个邮箱设在矿招待所门口,那种高脚杯形状的。写小说,短篇、中篇,矿山的标准稿纸,300字一页,厚厚的一本,抄好,装进矿山公用大信封,用订书器钉上三个书钉,就塞进了邮箱。信封很厚,挤着才能塞进去。几年里,不知写了多少篇,寄出多少篇,极少被选用发表,绝大部分又退了回来。我没有统计,但我敢说,矿山2600多名职工,私人寄信最多的肯定是我,接到回信最多的,自然也非我莫属。我是邮箱的最大浪费者,愧对了邮箱。但我特别感谢那时的编辑老师,不用的稿件全退,并附信说明不用的原因,或提出修改意见。1984年闹眼病,我中断了写作,破灭了作家之梦。
   但由于无知,养成了用订书品订信封这个不礼貌的习惯,我曾不经意地伤害了一个女生,犯了一个错误。和一个市里的女生谈恋爱,见两面之后,觉得不妥,决定终断关系。就措词委婉地写了封信,寄了出去。几天后,人家回信了,有几句话是这样说的:“不再往下相处,可以理解。但你用订书钉封信封,显然是对我的不尊重,不礼貌。别人这样做,许是无知,可以原谅。但你不会也这样无知吧!”看后,我脸上热了一阵儿,回信诚恳道歉。信封,用胶水封得特别严实。
   现在,电子邮箱怎么也不会让我犯那样的错误了,但再也见不到那草绿色的邮箱了。邮箱,记录着多少人的苦辣酸甜,书写了多少人的传奇故事啊!
  
   三、电话亭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小枕头似的大哥大已在世面露头的时候,电话亭还在城市各条马路上卫兵似地站立着。隔三五百米,就直立着一个电话亭,笔管条直,全城覆盖。电话亭,是马路上如同线杆、树木一样的风景,牵动着亲朋好友的心。但没有人想到,智能手机的迅速更新换代,在通讯道路上的一路疯跑,如此颠覆了人们的认知,使电话亭好像在一夜之间,就退出了城市的街道,从人们的视野里消失,退出得那么义无反顾,那么不容置疑。只给人们留下了一段投币、插卡、拨号的美好记忆。
   人类使用电话的历史,到今天也超不过170年。城市街道上,何时出现电话亭,没有确切资料可查。但我们从影视资料上看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大城市中,就有好多使用电话亭的画面。特别是在谍战片中,敌我双方,斗智斗勇,为了及时通报信息,为了保护好战友和自身,经常利用街道上的电话亭通风报信。而在以后几十年的时间里,由于民族战事不断,由于国家积贫积弱,便捷的通讯手段远远未能进入寻常百姓家。城市的电话亭,还只是在几个大城市的街道上偶尔可见。电话亭真正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随时可为联系事项的百姓所用,应该起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特别是pp机的流行,电话亭作为配套设施,雨后春笋般从城市的马路边站立起来。好多临街的小规模店铺,也拓展业务,增设电话机,为来往行人提供通讯服务,收取一定费用。
   电话亭的结构简单,占地也不多。一根方形或圆形金属支柱,托起一个金属盒子,拨号键盘镶在盒子中央,话筒挂在边上;键盘下边,伸展出一尺左右宽的平台,可放小型物件和电话号码本;对着马路,有个小小闸门,既可保证打电话人的隐私,又可让外边人看见亭里有正用电话的人;上边,则是个拱形有机玻璃罩子,用以防风霜雨雪。
   电话亭,由电信部门统一管理。使用时,使用者要缴纳一定费用。费用的缴纳方式,至关电话使用者的方便程度。先是投币,接着改为ic卡,最后定型为电话卡。在电话卡的使用过程中,电话亭终结了历史使命。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城市街头的电话亭,由方兴未艾迅速升级为鼎盛发展,全市覆盖,接着随着座机的普及特别是智能手机的出现,电话亭再不是当年的电话亭,没有人再用它来打电话,它成了历史的传说。好多电话亭成了被忘却的存在,更有的城市,将电话亭改造为环卫工人的储物柜。据报道,截止到2018年,好多大城市拆走最后的电话亭,把这个曾经的宠儿,彻底打入了冷宫,成为经济历史教科书中一笔简单的记录而已。
   我们的想象,永远追不上历史发展的迅速。要珍惜当下,用好当下,记住一些美好的事物,避免遗憾和遗忘,是我们永远的职责。
   我与电话亭,还有一段带点传奇色彩的小故事。主管矿领导去三亚出差,从北京登机。那时的领导,出远门的机会很少,特别是去著名景区。他象出国一样,非常珍惜这次机会。他和教育科长交待,务必要找个机灵、踏实的人去北京为他提前买好机票。我被作为最机灵踏实的人入选了。带好单位证明、身份证、零钱整钱、粮票、通讯录,我到了北京。路过王府井大街时,一看时间尚早,我决定先去看看在北京工作的大哥,就在王府井商场门口找到一个电话亭,想先联系一下。在电话机旁的平台上放好手包,打开通讯录,投币,拨号。电话痛快,大哥在机关。听到大哥洪亮的声音,我激动我急切,撒腿就向公交车跑去。
   挤上了公交,掏钱买票,脑袋轰地大了:钱和身份证在我的袄兜里,而粮票、证明信夹在通讯录的本子里,本子放在那个手包里。手包和本子全部丢在电话亭的平台上。没有单位证明,机票休想买上。我这个矿长找的机灵踏实人,出师未捷先丢证件,怎么交差,以后怎么混?!
   坐了一站地,下车,小跑到了那个电话亭,不见我的包、本。跑进王府井商店,和就近的服务员打听,有无捡到什么什么东西的给商店送过来?首都漂亮女服务员一脸惊异,弄明白后告诉我,留下电话和地址,有人送来及时告知。转身又跑进商店对过的王府井派出所报警。大哥那没有心思去了,给矿里打电话,嘱咐悄悄再开封介绍信火速送京,千万别和主管矿长汇报此事!
   阿弥陀佛,总算把机票买上了。通讯录上有我的单位和电话号码,但我没有指望有人送给我,北京人太多了,天南海北,再说,粮票和包是有用的,证明信和通讯录虽然谁也没用,但捡到的人不会留下有用的,专门把没用的给我送回。
   当我把这个事情忘却的时候,一天,矿办秘书打来电话,说:“是否有东西丢在北京?”
   “是!”我答。
   “都是什么东西?”
   “包、本,夹着证明信。”我答。
   “那你来取吧。”矿办秘书笑了。我也笑了。
   秘书告诉我,有人捡到后,交给了王府井派出所。按照我的报警记录,派出所把电话打到矿上。矿上正好有车赴京,顺便取了回来。
   真是完璧归赵!北京派出所真好,捡到我物品的人真好!北京王府井商场门口的电话亭真好!

共 5361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报刊亭在城市里盛行的时候,很多有眼光的人都想寻找人流量多的地方,开设一家报停。这样不但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而且也方便了那些喜欢阅读看书的人。亲人或朋友之间,全靠书信往来交流信息的时代,邮政信箱就成了城市里最靓的一道风景。以前并不是人人都有手机,在街上的电话亭打电话,是多数人的选择。作者用一个失而复得的小故事,来说明电话亭曾经给人的作用真不可小视。随着时代的发展,报刊亭、邮政信箱、电话亭都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它们带给人类的记忆却总是那么美好难忘。一篇语言流畅、主题鲜明的散文,丰厚的内容展示出作者较高的文学素养,阅读之后很有共鸣。佳作力荐赏阅,感谢赐稿晓荷!【晓荷编辑:芹芹森】【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125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芹芹森        2024-01-24 11:38:39
  这篇佳作,烙下了时代的印痕,总能带给读者美好的回忆。佩服老师的文笔,为作者点赞。向老师学习,敬茶!祝创作愉快!
2 楼        文友:何叶        2024-01-25 20:19:11
  恭喜精品!晓荷有你更精彩!
何叶
3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01-25 21:38:24
  恭喜老师斩获精品!
山本无忧,因水成泛……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