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蓠·既往】阿爸的棉大衣(散文)

精品 【东蓠·既往】阿爸的棉大衣(散文)


作者:江南小溪 举人,4908.9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29发表时间:2024-01-29 06:20:41


   七月扬州行回来的第二天,大哥打电话给我,让我晚上七点半,到他家对面的小花园来,有要事商量。我当时挺纳闷的,问他什么事要晚上去?而且不是在家里说?他笑笑道,电话里不方便详谈,见面你就知道了。
   我满怀狐疑,但不敢怠慢,当晚7点前,就到达了他指定的地方。只稍等了片刻,就见大哥像一只龙虾一般弯着腰,提着一只白色的编织袋朝我走来,脸上全是汗。我忙迎了上去,玩笑道,大哥,你怎么弄得跟地下党接头似的,啥事情非要出来谈?
   大哥叹息了一声,说,没办法,你嫂子脾气,你是了解的,有些事情不能让她知道,只能我们兄弟之间商量。
   我忙问,啥事情这么紧张?
   大哥没吱声,抹了脸上一把汗后,松开编织袋的口,从里露出一件东西,我定睛一瞧,诧异道,这不是阿爸的棉大衣吗?你拿它来干吗?
   大哥又叹息了一声,约你出来,就是想要将这件棉大衣,暂时放在你那里,你看行吗?
   我心想,约我出来,就为这事情?真有点小题大做。但想归想,我还是忍不住说,哥,怎么不行?当初我跟你要,你还舍不得。不过,我不明白,为啥现在想起来要放我这儿了?
   唉,没办法,我房子马上要重新装修,宝珍今天在家里整理东西时,无意中将这件棉大衣翻出来,又直接扔进了垃圾箱里,问都没问我一声。幸亏我发现得早,将它重新找了回来。大哥解释。
   我有些诧异,不解地问:家里地方又不小,放一件棉大衣又能碍她什么事了?
   她就是这么个怪人,喜欢扔不顺眼的东西。这件棉大衣,我算收藏到位了,但还是被她翻出来。大哥无奈地摊着双手。
   宝珍是我大嫂的名字,听大哥这么一解释,我彻底无语了。我能说什么好呢?大嫂向来就是个洁癖,整天在家,不是打扫卫生就是整理衣物,几十年如一日,家里弄得跟宾馆似的,没有一件多余的东西。
   不过,这样也好,阿爸生前的棉大衣放在我家里,也了去了我的心事,省得常常惦记它。我回到家,将棉大衣的事情跟妻子一说,妻子忿然道,大嫂怎么这样?谁家里没有一件老人的遗物?留着也是一个念想呀!她不要我要。于是,妻子将这件棉大衣放在了衣柜里。
   晚上临睡前,我将这件棉大衣又拿了出来,放在灯下仔细端详。只见这件棉大衣早已褪色,原先的藏青色已变白,只剩下淡淡的一点颜色。棉大衣的领子撕裂过,有被重新缝补过的痕迹,袖口留有蜂窝状的小洞,胸襟处还有一些淡暗色的血迹。棉大衣穿长至膝盖,厚重得很。式样是两排钮扣,连着帽子缝有束带,左右两只带盖的大口袋,胸口左右还各开着一只插袋,式样在当年还是挺新颖的。但这件棉大衣,放到今天已经不能穿着,倒不是过时,却是棉大衣的内胆已经严重泛黄,棉花已经失去弹性,怪不得大嫂要将它扔掉。
   这件棉大衣,就像一位年迈的老人,毫无保留地坦露在我眼前,我一遍又一遍地翻看着它,抚摸着它,仿佛要从它身上寻找当年那段难忘的岁月。
  
   二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件棉大衣是阿爸1963年春节前,从外地带回家的,那年我才8岁。阿爸春节前因公出差,去东北长春一家机械厂修设备,由于很快排除了设备故障,厂方领导为了奖励阿爸,就送了他这件崭新的工作棉大衣。阿爸舍不得穿,怕弄坏了弄脏了,就请工人师傅用麻袋装着,抱在胸前,连夜乘火车,于小年夜晚返回上海。当我们兄弟妹妹5人,看见阿爸抱着这么大一个麻袋回来,都以为带了什么好吃的,非常兴奋。可一打开,发现居然是一件棉大衣,顿时很失望。这时候,母亲却高兴起来,拿着这件棉大衣,像捧着一件宝贝似的,笑得合不拢嘴,连连称赞阿爸,说阿爸总算替家里办了一件正事。
   母亲为啥这么说呢?因为阿爸因工作忙的原因,经常顾不了家。他往往是每月将工资交母亲就算完事,而母亲则要承担起抚养我们的全部责任,因此,母亲对阿爸多少有些怨言。而今晚,阿爸拿回来一件崭新棉大衣,解了家里的燃眉之急,让母亲忘却了那些不开心的事。母亲之所以说解了家里的燃眉之急,是因为家里缺被子,急需添加一条被子。当年,家里老小一共七口人,但棉被只有3条。晚上睡觉,父母盖一条,老大老二盖一条,其余老三老四和妹妹,合盖一条。幼年的时候还勉强凑合,随着我们日长夜大,三人合盖一条被子的问题,就慢慢凸现出来。尤其妹妹,睡觉不老实,爱蹬被子,常常弄得我和小哥也睡不好觉,为此母亲总想着要增添一条被子。然而,家里的棉票和布票严重短缺,做衣服都不够,哪来有多余的?所以,母亲只能把气撒在阿爸头上。阿爸今晚拿回来一件崭新的棉大衣,无疑是解决了大问题。当晚,母亲就将妹妹与我们分开睡,单独给她盖了一条毯子,再在毯子上加盖了这件厚重的棉大衣,就这样,这件棉大衣一直陪伴妹妹,度过了两个冬天,直到攒足棉票和布票,买回一条新棉被为此。
   棉被问题虽然暂时解决了,但每到冬季,阿爸还是会白天穿着它去上班,晚上回家会将它脱下,压在我和小哥的脚下,说是给我们焐脚。那时候,尽管棉被已经基本够盖,但整个冬季也只有一条被子,为了御寒,睡觉时我们不得不将自己的外衣,脱后盖在棉被上。自从有了这件棉大衣,我和小哥合盖的一条棉被暖和多了,再也不用担心半夜被冻醒。
   然而,新的问题又来了,我和小哥享受着阿爸给的这件棉大衣,大哥二哥感觉亏大了,因为他们没有享用过。于是,经常睡到半夜三更,大哥二哥,甚至连不缺被子的小妹,都偷偷来抢棉大衣。弄得兄弟和妹妹常常为争夺一件棉大衣,吵闹不休。到后来,阿爸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定了一条规定,兄弟四人每晚轮流使用棉大衣,妹妹不得使用。这样一来,才算和平解决问题。直到现在,每逢兄弟姐妹聚在一起,只要提起小时候半夜抢棉大衣的事情,大家都会笑个不停,笑后又感慨不已。
  
   三
   前面所叙这件棉大衣的胸襟上,留有淡淡的血迹,这是怎么回事呢?这还得从1968年冬天说起。因工作需要,阿爸从1964年下半年开始,改行做起了政工工作,1965年又被上级任命为单位的党委副书记。就是因为这工作角色的转变,让阿爸在文革中蒙受了很多不白之冤。
   1967年春节后,阿爸被公司文革领导小组革职,并下放监督劳动,每天拿着扫帚扫厂区垃圾。如果就这样拿着扫帚扫垃圾,倒也罢了,可现实没那么简单。根据厂里造反派的规定,阿爸还得每天上午到造反派领导小组那里作早请示,傍晚下班还得去作晚汇报,认真检查自己一天的行为。每周还要写一份思想小结,深挖自己思想里的毒瘤。于是,阿爸整天疲于奔命,弄得全家也不得安宁。尽管这样,阿爸还没遭受皮肉之苦。最遭罪的是从1967年冬季开始,公司文革领导小组,突然将包括阿爸在内的,原党委书记、厂长、工会主席等人,统统关押在一所小学教室里,隔离审查。审查什么呢?我母亲实在弄不明白。历史上,阿爸和母亲一样,都是贫下中农,根红苗正,根本没有什么历史问题。到最后才弄明白,阿爸问题出在和原党委班子那些人,同属“保皇派”,妄图颠覆社会主义制度。这项罪名不轻,直接把我阿爸等人隔离审查。审查理应归司法部门,可那时候,都是造反派说了算。从关押审查的这天起,阿爸就遭受了非人的待遇,时常拉出去,戴上高帽子,胸前挂着块牌子,在厂区和外面到处游街。不游街的时候就审讯,而审讯的手段很野蛮,掴耳光、勒脖子、拳打脚踢,逼你承认这些不实罪名。阿爸就是在这时候遭罪的,他所穿的这件棉大衣,胸襟前洒了许多从鼻子嘴唇流出来的血。然而,为了遮人耳目,那些审讯的人,逼迫我阿爸用舌头去舔棉大衣上的血,舔干净了才能休息。阿爸只能听从,拼命用舌头去舔,用唾液去化开那些血迹,直到这些人认可了才罢休。
   阿爸遭迫害的事,母亲一直蒙在鼓里,只知道厂里人告诉她,他因工作忙,要一直住在厂里。直到1968年春节前夕,出于人道,有关方面总算允许家属去探望,母亲才知道阿爸被隔离审查的事。母亲诧异隔离审查,棉大衣上怎么会有淡淡的血迹?阿爸不敢说实情,只能编个谎言搪塞过去。1968年的5月,隔离审查结束,阿爸随同一批人被下放到农场劳动改造,所有的物品不能带去,因此,阿爸只能将棉大衣等物品,一并交给前来送别的母亲,母亲才知道棉大衣上的血迹真相。阿爸告诉母亲,他在隔离审查期间,每天都要被审讯人员掴耳光,棉大衣胸襟前的血迹,就是这样形成的。
  
   四
   1969年春节过后,上海掀起“上山下乡”的高潮,作为劳改犯的家属,我大哥二哥自然逃避不了。街道办发来通知,让我大哥和二哥在大兴安岭,和江西余江之间作出选择,三月初必须去插队落户。说是选择,等于是勒令。阿爸身在农场没办法回来,母亲只能和哥俩商量,在两地之间,最终选择了去江西余江,因为江西比大兴安岭近多了,还属于南方,冬天应该不会太冷。江西余江县,也曾经是国内吸血虫病发病的重灾区,五六十年代,在各级政府的治理下,吸血虫病逐步被消灭,毛主席曾经为此写下了著名的诗词《七律•送瘟神》,所以哥俩也动了心。余江定下来后,第二天一大早,街道知青办,就拿来了上山下乡的光荣榜,以及迁户口的通知书。我记得当年3月5日下午,大哥二哥就乘上了去江西余江的火车,哥俩随身各带一个旅行包。大哥身上披着的就是阿爸的棉大衣,而二哥披着的是一件新买的棉袄。本来,二哥是想要这件棉大衣的,因为棉大衣毕竟要比棉袄暖和些,可他看见棉大衣上有血迹,成色也不好,于是就让母亲买了新棉袄。
   哥俩去江西余江插队落户后,每隔两年才能回沪探亲。第一次探亲是春节前的小年夜,他俩各提着一条大青鱼,和当地一些土特产回来,把母亲乐得都合不拢嘴。第二次探亲是春节除夕到家,其他携带的东西基本没变,就是母亲发现哥俩身上穿的衣服,有些不对劲。大哥穿的那件棉大衣,领子有些歪斜,好像修补过,而二哥身上穿的棉袄,似乎不是原先买的,是只有农村人穿的那种黑色的老款,而且非常土旧。在母亲的追问下,大哥才道出了实情。
   原来,去江西余江插队的第二年,二哥染上了酒瘾,他染上酒瘾主要跟周围环境有关。当地农民都喜欢喝自制的土酒,加上冬天农活少,闲着没事的时候,知青点的一些知青,常常结伴去当地人家找乐子,其中就有我二哥。他们发现农家的土酒不错,就经常买点回来喝,这时间一久,二哥就离不开酒了,千方百计都要想办法弄点酒喝。到最后没钱买酒,二哥就打起了自己穿的那件棉袄的主意,因为当地有些农民,很喜欢上海的棉袄款式,他就以3块钱的价格卖了出去。接着,没多少日子,他又偷偷拿了大哥的那件棉大衣,以4块钱的价格,抵了所欠人家的酒钱。大哥对这事一直不知情,因为那时候还没到穿棉衣的季节。直到12月份,他才发现阿爸的那件棉大衣不见了。在他一次次的追问下,二哥不得不承认这件事情。为这件棉大衣,哥俩还发生了肢体上的冲突,棉大衣的领子,就是在那次冲突中撕坏的。后来,还是在知青点班长的调解下,最终大哥以原价,从当地人那里拿回了棉大衣。尽管大哥因棉大衣事情弄得很不开心,好些日子哥俩都没说话,但当看见二哥冬季没了棉袄,冻得像个猴似的,他还是想方设法,从当地人那儿买了件旧棉袄给他。
   1979年5月,哥俩按政策返沪,结束了10年的上山下乡历程。二哥用旅行袋装回好几瓶当地的白酒,大哥却什么都没带,只带回来阿爸的这件棉大衣。当母亲打开旅行袋,看见棉大衣,不由得老泪纵横,喉咙一直哽咽着。
   阿爸当天还在单位上班,晚上回来,看见棉大衣很是吃惊。他没想到都16年了,大哥依然穿着那件棉大衣,并且将它带回家,百感交集,不住地擦着眼泪,他紧紧地拥抱着大哥,却什么话都没说出来。
   大哥回来之后,将棉大衣归还给了阿爸,阿爸每到冬天,就将它当作小被子压在脚下,一直到他因病去世。
   阿爸病故后,母亲根据老家习俗,欲将这件棉大衣烧给天上的阿爸,却被大哥夺了下来。大哥说,烧什么都可以,唯独这件棉大衣不能烧,我要留着纪念。于是,大哥将这件棉大衣带回了自己的家,一直收藏至今。
   如今,这件棉大衣在我橱柜里收藏着,我不知道大哥是否会将它拿回去?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兄弟姐妹对父母的感情是永恒不变的,无论在谁家放着,都不会丢弃了它,因为看见这件棉大衣,就仿佛看见了阿爸,永远忘不了那段刻骨铭心的岁月。
  

共 485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棉大衣,记录了一代人的历史,也是一个时代的证物,堪比一本史书。作者的大哥晚约作者在公园见面,原来是为了父亲留下的一件棉大衣的归宿。大嫂有点洁癖,对这件大衣视为多余之物,这才有了转交作者的情节。作者清楚地记得这件大衣的品相,上面刻着父亲和兄弟的模糊故事。这件大衣,原来是父亲出差长春,厂方为感谢父亲的工作而赠送,母亲看到这件大衣,也是喜出望外,因为总算解决了一家人取暖的问题。曾经的年代,因为贫穷,因为证票的限制,无法添置取暖的棉衣棉被,大衣就成了一家孩子们争相取暖的宝贝,快乐的温暖里深蕴着心酸。这件棉大衣,记录着父亲在文革期间受到折磨的历史,尤其是那些血迹,让人唏嘘,罪名皆莫须有,父亲被隔离审查,一直连母亲也不晓得为何,直到隔离审查结束,母亲得知真相。赶上了上山下乡,大哥二哥又穿着这件棉大衣,走到农村。棉大衣在插队期间,又有了一次辗转,二哥染上酒瘾,变卖了棉大衣,大哥得知,又原价赎回。结束了10年的上山下乡历程,哥俩回到上海,父亲看到那件棉大衣,老泪纵横,感慨万千。作者的父亲去世,也未随父亲而去,因为棉大衣上留下了太多的苦难记忆,一段漫长的刻骨铭心的岁月之痕,怎么可以轻易抹掉。这篇散文,极有深度,可以说是一部较为漫长的中国社会的历史,细节清晰,历史深刻,无法作弃,必须珍藏。面对历史,我们无法说三道四,但我们有感悟的权利,正是要告别这样的历史,我们才铭记每一件物件。这个历史观流动在文字之间。其中有荣耀,有御寒的满足,有一家人和乐的温暖,更有一段不堪历史的痛苦回忆,还有一段父传子的辗转历程。其意义可谓深厚。作者笔法老道,一物穿起漫长的历史,笔力奇崛,从容稳重,且见泪痕满满。作者采取了小说的叙事方式,又能跳出单纯的情节叙述,对散文体裁的把握,恰到好处,生动引人。某些对话,往往在散文里并不多见,但用得非常精彩。场景的叙述,历史的回顾,都极有分寸,显示了散文纪实姓,又有深情的表达,感人至深。那段历史,可以说不堪回首,但我们无法回避,因为我们难忘走过的弯路,总想免于再陷其中。所以,这是极有现实意义的。这篇散文,不同于那些风花雪月的东西,极有撼动人心的力量。其中的亲情,也是我们不能忽略的东西,往往在苦难里,亲情表现得急切紧迫,因为我们没有别的可以慰藉的,唯有亲情才使我们走过那段路。力荐深度佳作,阅读以了解一段历史。愿现在的冬天和未来的冬天都不再寒冷。【东篱编辑:怀才抱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207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1-29 06:25:33
  一件棉大衣,包裹着多少温暖,也沾满了不堪回首的历史记忆。时光的影子,总要附着于物,作者抓住了这件棉大衣的辗转经历,写出那个时代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思考的空间。感谢通过东篱,希望精彩不断,遥握,问候冬暖,谨祝创丰。愿我们的冬天不再寒冷。
怀才抱器
回复1 楼        文友:江南小溪        2024-01-29 14:34:25
  非常感谢怀才老师,不辞辛劳,从百忙中给我编辑小文,编按十分强大精彩。
2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01-29 08:23:16
  文章写得真棒,一件棉大衣,承载着对父亲的怀念和父母兄弟之间的血浓于水的亲情。文章语言平实,故事性很强,开篇就引人入胜,让我一口气读完。怀才老师编按说,有了阿爸的棉大衣,“愿现在的冬天和未来的冬天都不再寒冷。”是对美文最高的评价。祝福老师,冬暖,笔健!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2 楼        文友:江南小溪        2024-01-29 14:37:01
  谢谢韩老师一如既往给我小文予以支持,文章水平有限,一点感受而已。
3 楼        文友:吴孟友        2024-01-29 08:36:05
  一件棉大衣,记载着一段苦难史。文章语言朴素,叙述从容,情节生动感人,有些地方让人泪目。文革期间,有些事情过于荒唐,红卫兵、造反派手段过激,我见识过,那时候,我还小,只有几岁,不谙世事,常跟在后面看热闹,亲眼目睹了戴高帽、游街、上台批斗情景。随着年龄增长,慢慢了解了文革的真相。希望历史一去不复返。问好江南老师!祝腊月安康!
回复3 楼        文友:江南小溪        2024-01-29 14:38:34
  多谢吴老师的光临,在散文方面,我得多向你学习,你的散文写得相当有水平。
4 楼        文友:枫桦        2024-01-29 09:12:17
  一件棉大衣与一家人紧紧相依,不仅仅是温暖,还有对那个时代刻骨铭心的记忆。老师的文章一如既往的稳健,不疾不徐的叙述,文字质朴,文意悠远,读来让人感到了一股震撼人心的力量!拜读老师的好文!
回复4 楼        文友:江南小溪        2024-01-29 14:40:24
  多谢枫桦老师一如既往的支持,在散文方面我不行,得向你多学习,你的散文才叫高水平。
5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1-29 09:19:00
  读罢此文,百感交集啊!虽我的父母从没在我面前提及文革时期我家的遭遇,但从我的大爷爷和三爷爷领着我的爸爸从原籍来到他乡,我就知道他们曾经事态的不妙。今日读小溪老师的文章,让我的心一阵阵痛啊!估计我的爷爷跟小溪老师的阿爸一样,遭着令人难以接受的罪。现在好了,一切都好了!此文表达不疾不徐,情感看似波澜不惊,其实把感情隐藏在淡淡的叙述中,令人读起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好文!大赞!遥握问侯老师,谨祝冬暖一切都好!
回复5 楼        文友:江南小溪        2024-01-29 14:42:12
  没想到湘莉老师的爷爷,也曾经有这样的遭遇,令人感慨。多谢你的光临与留言!
6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1-29 10:33:53
  父亲的一件棉大衣,温暖着五个孩子长大。棉大衣留下的记忆,因为它留下的故事,有快乐有心酸。文中娓娓道来的回忆,让人感慨万千,给人留下太多的思考。很美很美的文章,点赞学习,祝福老师!
回复6 楼        文友:江南小溪        2024-01-29 14:44:24
  多谢红花草老师的光临与留言,是啊!阿爸的这件棉大衣,留给我们太多的回忆。
7 楼        文友:郑德友        2024-01-29 10:49:24
  读罢小溪老师所讲的一件棉大衣的故事,心情很是起伏难平。尤其到最后大哥返乡时,将棉大衣穿回那段叙述,我几欲落泪。一件大衣里。蕴藏的岁月实在令人感慨和唏嘘。我和老师是同龄,对过往的那段历史,同样记忆深刻。一篇感情真挚的好文章!点赞,学习!
回复7 楼        文友:江南小溪        2024-01-29 14:46:09
  十分感谢郑老师的光临,并留下精美的评语,散文并不是我的强项,我只是写点感想而已。
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1-29 11:05:14
  好文章,早就编辑出来了,只在等待发表。亲情的温暖,生活的心酸,人生的坎坷,苦难的降临,太多色彩的内容,厚重而丰满,让我们不能不珍惜当下,不能不热爱今天。时光总是向好,这是本文隐含的主题。日历翻过,那一页成为昨天,一下子轻松了,这就是我们对历史的最好态度。小溪文章深情沉厚。
怀才抱器
回复8 楼        文友:江南小溪        2024-01-29 14:46:58
  再次感谢怀才老师的留言。
9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4-01-29 11:45:07
  这是一篇很有深度的真情佳作。父亲的棉大衣,记载着父亲曾经的荣耀,刻印着一家人温暖的记忆,也占满了父亲心酸和苦难的血泪,更承载了儿女对父亲深切的念想,以及对那段刻骨铭心的岁月的记忆。这篇文章以恢弘的时代为背景,一个个故事真切感人,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写的非常精彩!拜读学习,大赞特赞!问好小溪老师,遥祝幸福快乐!吉祥如意!
回复9 楼        文友:江南小溪        2024-01-29 14:55:44
  多谢如菊老师的光临,并留下精彩的评语。其实,在散文方面,我应该向你学习。
10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4-01-29 11:55:12
  上条留言中,“占”改成“沾”,提交后才发现输入错误。文革期间,太多的人受到迫害,太多的家庭的生活受到影响,不知改变了多少人生轨迹,那真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令人感叹唏嘘,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那段历史。文章写的真好!
回复10 楼        文友:江南小溪        2024-01-29 14:56:20
  再次感谢如菊老师!
共 13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