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冀】千年穿越的清华北大(散文) ——嵩阳书院游记
书院者,古代高等学府也。天地之中嵩山南麓的嵩阳书院和商丘的睢阳、湖南的岳麓、江西的白鹿,并列的四大书院,是我国宋代最高、最著名的学府,相当于现在的清华北大,当年我们河南省竟然占据了全国名牌大学的半壁江山。然而悲催的是,明日黄花,现在河南殷殷学子大省、考生大省,221、985唯郑大一所。
孙子是郑州某重点学校高二年级的学生,春节前,期末考试结束,父母兑现承诺,放假一天,可以不上辅导班、不做作业、不背英语单词,开车游览洛阳龙门、白马寺。孙子电话中,让我早晨在西郊家里等着,顺路来接我。可是11点车才到,原来,突然放松的孙子破天荒地睡了大懒觉,车到登封已经下午1点,儿媳说,洛阳去不成了,回郑州太晚,孩子明天就要上学。问我去哪,而我只要孙子高兴去哪都中。他们两口商量,看少林寺?琢磨时间也不中,结果就近拐往嵩阳书院。
嵩岳奇竣,溪涧环绕,幽篁婆娑,如诗如画。这里确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专读圣贤书”的好地方,古朴典雅庄重的门楼上方高悬匾额,黑底金字曰:嵩阳书院。游客熙攘,学生半价,70岁以上老人和退伍军人免费,儿媳手机扫了她和孩子1.5张的票价钱。儿子当过兵,和我一样免费,他感慨地说,看来要打仗啰,人不能无功受禄,武统台湾,只要部队一声召唤,我得闻声而动哩!
走进书院,沿中轴线由南向北,第一座是先圣殿,供奉着大成至圣先师,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塑像;第二座讲堂殿,系当年学生的教室,范仲淹、朱熹、两程等明贤大擘都曾在这里传道授业解惑,这般名流如同当今清华北大聘请的教授诺奖得主杨振宁、莫言了;第三座道统祠,供奉周公、大禹和舜尧帝;最后藏书阁,即学校图书馆。四座殿宇,歇山建筑,青砖黛瓦,朱红门窗,木雕精致,古色古香,我仔细观察,座座确系真品,没有钢筋水泥,皆原汁原味,砖木结构,我感觉,在这里游览远比仿古景区,能够抒发思古之幽情。
相传程门立雪的故事发生在讲堂殿。令我惊讶,千年之后讲堂殿外的现代社会,竟然有一群小学生在老师一句一句引领下,诵读四书五经中的《大学》。据了解他们是课外国学兴趣班。朗朗书声稚声稚气、抑扬顿挫:“孔子十五而至于学,何学也?曰大学也,所以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也……”句子晦涩难懂,我皓首老翁都一头雾水,小学生金色年华,学业本就不堪重负,咿咿呀呀念这些,岂不是徒然增加让孩子们的学习负担?
课间休憩,我好奇地和一位陪读的刘姓女士闲聊,她说自己孩子的同学,课外报了奥数、英语、舞蹈兴趣班,她和老公斟酌后,让上了古文班。夫妇认为,这样可以为升入初中做准备。刘女士说:“初中课程古文比外语还难学,如果没基础,再加上数理化等科目一起涌来,孩子根本无力应付。小学成绩落后好赶、好撵,而初中是高考起跑线,一旦输了,步步落后,升大学就前景暗淡。”家长所言不能说没有道理。
间休完毕,国学班的孩子们又演绎开鲁迅“三味书屋”的情景和书声。
讲堂殿后面院子里,有一个约20平米的水池,上有泮桥,泮桥的典故我早就知道。初中母校汲县二中,原来是座废弃的孔庙,叫黉学,和嵩阳书院一样,是古代的学校,不过霄壤之殊。也有泮池泮桥俗称状元桥,按照礼仪,只有学业有成,金榜题名的秀才进士,才有资格从桥上经过。我兴致勃勃讲述之后,儿子儿媳便积极撺掇我孙子从在桥上走一走,我鼓励地举起手机亲昵地说:“爷爷给你照个相,俺乖乖将来是高考状元!”
但是,孙子却抿着嘴唇,用歉意的微笑,拒绝了。谁都明白此属无稽之谈,因此,儿子儿媳两口顺水推舟,也就勉为其难了。
过了会儿,对我坦露心迹,大概怕他父母听到,声音压得很低说:“爷爷,我不想当学霸,也不想当状元,那样内卷,近乎自虐,你死我活。我想平平静静读书,升学、毕业、就业,挣钱,生活。普通人平凡人生同样幸福、精彩。”孩子的话坦然,真诚,那一刻我瞅着他打量,莫名其妙感觉自己的亲孙子竟然陌生了,心里瞬间波涛汹涌。确实高中生的孙子,已经长大,不再是孩子,成熟了。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精神,文人墨客颂扬,昙花一现的震撼,许多人追捧,但现实生活陪伴我们身边的绿色,却是一棵棵无人知道的小草,孙子步入青年已经开始独立思考,他的话蕴含哲理。
记得退休后,有一年,我回故乡,原汲县二中校园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泮桥依旧,本来凭吊心情的我,准备从上面走过,可是站在桥头却止步了。在学校我是大流学生,告别母校,在郑州我没有当官没有发财,我有资格从桥上走过吗?回首来路,我的人生没有跌宕起伏,平淡普通,可谓亦无风雨亦无晴,但是,我幸福,我满足,那么,孙子的观念何错之有呢?
书院的还有一个景点是状元墙,位于先圣殿前,广场的东侧。一面八、九米长,两米多高的大幅墙壁模型板上,挂满了无数大大小小的红色绢花,历史上,南京夫子庙,山东孔庙孔林孔府都有状元墙,现在许多景区发现有利可图,也纷纷设立。蟾宫折桂,朵朵红花,那是殷殷学子虔诚的祈祷,那是望子成龙良苦用心家长的美好祝愿。卖花小贩柜台旁边的名校展板,是放大的彩照,清华园高山仰止的仪门图案和未名湖水光潋滟的旖旎风景。恕笔者不恭,状元墙琳琅满目的红,无端地让我浮想联翩到:笔墨同窗,竹兰相伴的梁祝故里,视频景区举目皆是红色同心结,然而,匪夷所思当今社会离婚率却飙升不降。
我和孙子没有去状元墙那边游览。
夕阳西下,熙攘的客流带着各自的观感,走出嵩阳书院。返回郑州,儿子在主驾掌握方向盘,儿媳在副驾听导航,我和孙子坐后排。辅导班的课程已经排满,微信通知了,儿子提醒我的孙子:“明天早早起床!”
儿媳问我的孙子:“晚上想吃什么?妈妈给你做。”
每年6月7日,是全国统一高考的时间。其前100天,各地高中都会举行“高考倒计时百日冲刺”宣誓大会,曾在郑州电视台教育频道,看过几个重点高中的新闻报道,氛围荡气回肠,有一种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想到明年这时候,孙子也将是宣誓中的一员,我抚爱地看着孙子,心里五味杂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