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园】故事之美(随笔二题)
故事之美(随笔二题)
文/张凤英
(一)
从前有一对儿孪生兄弟,哥哥名字叫“事实”,弟弟名字叫“故事”,青年时代他们对人生与文学充满着憧憬和梦想,但是由于他们涉世未深,不理解很多人情世故,于是碰壁不少,但是他们总是百折不挠,继续探索写作的奥秘。
自从故事和事实开始了新的生活以后,日子飞快的过去了三十多年,有一天他们来到了一个地主家里,地主婆热情招待了兄弟两个。酒足饭饱之后,地主婆说:“听说你们能为有钱人树碑立传,我请你们把我的人生故事写成小说,流芳百世行吗?”
故事对地主婆说:“写小说是我们的拿手好戏,我们早已经掌握了您家的第一手资料,给我们一个月的时间,我们一定能够写一本畅销书,把您及其老公的故事写得时尚感人。”
于是地主婆给故事和事实准备了最好的纸张和写字台,还有明亮的办公室,甚至有一台老式电脑,每天有佣人伺候吃饭喝茶。一个月之后,他们的小说写完了,事实写得前二十章,故事写得后三十章。写完之后,他们就把打印出来的稿子给地主婆看。
地主婆识字不多,老地主也读不下去,就说你们读一读给我们听吧。事实谦虚地让故事先读,故事就读了起来,故事写的都是老地主近些年来开仓放粮,救济穷人的故事,还写了地主家的子孙去海外留学,有的考上了大学,有的当了官等等,老地主很高兴,奖励了故事十块银元。
轮到事实读了,事实想:“既然故事那些虚构的情节都能够得到奖励,那么我这些有个性化的情节,是独一无二的事实,虽然说是以小说的形式表现的,但是我写的都是真事,这是和其他人的著作不能雷同的,是独一无二的,更应该加倍奖励。”
于是事实就高声朗读起来,他写的是地主婆是怎么样从一个小三儿变成正房妻子的,还写了老地主年轻的时候,到处招花惹草,留下来一段一段的啼笑兼非的段子。并且用不少篇幅写了他们的床笫之事,简直就是一部最新的《金瓶梅》,老地主和地主婆听得面红耳赤,又哭又笑。事实看见感动了听众,更加来了精神,声情并茂的读起来。
突然,老地主一拍桌子站起来“来人,将这个家伙拖下去,乱棍打死。”立刻来了狗腿子,将事实捆绑起来。
事实弄不明白,我写得如此生动,简直就是活生生的老地主发家史,真实又生动,并且没有指名道姓,我用的是化名,为什么不但不给奖励,还遭到一顿毒打。他正想辩解几句,故事站出来说话了,故事说:“地主老爷,您不要生气,事实写得这一段不是您,是您的哥哥,您哥哥这样发的家,您就不一样了,您是勤劳致富的,而且您天生的有福气,生下来就是有钱人,我们还没来的及写呢。”
老地主和地主婆一听,笑了:“还是故事会来事儿,知道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传记,这样吧,事实写得这一部分删除吧,故事把这一部分重新写过,将我们的爱情故事写得唯美一点,纯净一点,好像童话故事那样美丽一点……”故事连忙点头称是,于是就有了一个纯美的爱情故事放在了前二十章。
老地主又奖励了故事十块银元。事实感叹地说:“我虽然把题目从事实改变成了小说,但是一颗真诚的心没有变,当我写作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把实际的情况描述出来,看来,我的道行还不够啊,还需要好好历练啊!”故事说,每一个故事都是有历史使命的,我们无论怎么编故事,也不能忘记使命。只要我们心中有使命,就一定能够讲好故事,所讲的故事不仅引人入胜,还要充满正能量。
(二)
哥哥事实修改了自己的名字,现在叫“非虚构大哥”,他以这个作为网络作家的笔名,开始了网络写作的生涯。
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自己辛辛苦苦写作的前二十章小说进行了脱胎换骨的修改,题目也改成了《黑姑娘的逆袭之路》。这里的黑姑娘生在穷人家里,却养成了纨绔子女的性格,好吃懒做,除了吃喝玩乐以外什么也不会。但是却有一个惊人的优势,就是长相非常漂亮,甚至可以说有点妖艳、有点超凡脱俗。
这一天她出门晒太阳,偶然遇见了地主家的小姐赵茜金(人称赵小姐),赵茜金说:“你长得太美啦,这穷山沟里养不住你,你应该去上海那样的大城市,你想办法找个富二代嫁了,那你这辈子就开挂了,会有享不尽的富贵荣华。”
于是,黑姑娘就跟着赵小姐来到了上海这座国际化的大城市,并经常出入高级社交场所。不久黑姑娘就认识了一位白马王子,他是某大公司老板的公子贾约翰。黑姑娘得知贾约翰是三代单传的独苗,虽已经结婚却没有孩子,可能是媳妇不能怀孕,黑姑娘感觉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怀上了贾约翰的龙凤胎,然后主动上门向贾老板提亲。贾老板立即给黑姑娘做主举行了简单的婚礼,将其迎娶进来做了第二任儿媳妇,并且叫大儿媳离婚成为干闺女。这时候贾约翰已经另有新欢,尽然有一百个不愿意,也不能说什么了,毕竟延续香火在贾府是最重要的事情。至此黑姑娘和贾约翰之间的夫妻斗智斗勇剧目开始拉开了帷幕……
以后的故事情节都是黑姑娘一边学习一边钻营到公司内部,取得了百分之五十一产权的细节,整个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甚至颠覆三观,天天都有读者催更新,给网站带来了广泛的读者群。也给“非虚构大哥”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收入。
网站为了吸引更多的读者,开发出版了电子书,有声书,传到网上以后,浏览量大增。这时候非虚构大哥的名声大振,弟弟故事也不由自主地来取经,询问有什么好的经验。
非虚构大哥热情招待故事弟弟,对他说:“我写的是非虚构小说,谁要是对号入座,说明他心术不正,于是没有人敢说是侵权,我也不是仅仅写一个人物,我是写无数个类似的人物和故事,这些故事都是百姓们司空见惯的,似有似无的,所以适合读者的口味,能够吸引读者。”
故事仔细阅读了哥哥非虚构大哥写的故事,感觉无法苟同,他想:虽然这些故事的真实性没有问题,可能故事情节是存在过,但是整篇宣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不能苟同,难道我们要号召农村的黑姑娘们都到城市里来傍大款吗?那么谁来建设农村?谁来种粮食?这样的成功道路是不是真的值得标榜?
故事想了很久,他悄悄地告别了哥哥,自己回到故乡,继续写乡村故事,他感觉很迷茫,不知道今后的路子该怎么走。
突然有一天,故事从新闻广播中听到一则消息,说部队要招录维和部队的战士还有文职人员,马上出国执行任务,于是他赶紧放下手头的工作,拿着身份证去报名。故事感觉自己的使命不仅仅是讲好国内的故事,还要讲好海外的故事,只有这样,才能完成此生的梦想,才能把梦想变成事实。要知道故事后来怎么样了,请看下次分解。
莫言说他自己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他写的故事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是避免不了国内外的议论纷纷。如果他直接揭露现实,那么他的命运可能不仅仅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可能也演绎出意想不到的人生故事。我们中国作家都应该看到,下一个世纪最会讲故事的人将出现在中国,为此,同样是美国金融大亨的罗杰斯早已经开始训练他的两个女儿快乐·罗杰斯和小蜜蜂·罗杰斯学习中文,她们的中文水平甚至超过了某些同龄的中国儿童。由此可见故事之美、美不胜收,中国故事将会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影响一代地球人。(该文内容是对两年前的一篇散文进行的深化和探索)
作者简介:张凤英,副教授,原籍河北阜平人,现为烟台芝罘区人,山东作协会员,省散文学会会员,江山文学网站签约作家兼编辑,在中国作家网、起点中文网河北新闻联盟等网站发表小说和散文,出版《月亮湾小说散文集》《静夜思》《张凤英散文集》《飞雪迎春》等书籍。短篇作品主要发表在《奔流》《草原》《荷花淀》《五台山》《河南文学》《参花》《枣花》《河南教育》《胶东文学》《齐鲁晚报》《燕赵都市报》《今晚报》《青年文学家》《家庭生活指南》《前卫文学》等媒体。


叙议结合,行文自如,材料信手拈来,内容深厚,结论有说服力,启人深思。
两则随笔,也是两个故事。
前者讽意犀利,只听得进赞歌,容不下不同意见,甚至喜欢胡编乱造,而对于事实真相却置若罔闻,不讲真话,不听真话,这样的现象很多,严重危害国家的根本。
作家应该讲真话,揭示真相,同情弱者,有悲悯情怀。
这文值得一品,读后让人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