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群山尽处是昭通(散文)

精品 【晓荷】群山尽处是昭通(散文)


作者:深深山人 布衣,158.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9发表时间:2024-02-06 13:26:06

从筠连出发,沿“成宜昭”高速公路一路南行,在险峰巨豁、群山迎送中穿行。当群山在身后没有身影时,我们已抵达此行的第一站——处于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接邻的滇北要津,一马平川的昭通。
   在之前的沿途,从筠连到照通之间,总不免听到同行者的感叹:又是大山,又是高山,好险的山!好陡的山哟……一座座山总是迎面而来,又奔驰而去。
   穿行在这滇东北的大山中,一个隧道接着一个隧道,一座高山接着一座高山,许多高山都须仰首而视。同行的人不时看到这险峻的大山发出“好骇人哟”的感慨,有时看到那半山腰以及山顶的农家,又不免为他们担忧——住在这里,要上一次街多难,要走好远的山路!又有的人附和——看看嘛,这就是云南山!又有人从另外的角度说:这里的空气真的好,这里的天空好干净。但又有小娃娃说:打死都不做这里的女婿,又有人开玩笑说——不要说得那样绝对,因为你没有遇到那个你愿意为之生,为之死,为之不惜赴汤蹈火的女神。
   就这样一路感叹,一路拍照,一路前行,穿过一座座高山,越过一个个山谷,一道道河流,从山脚慢慢到了山顶,群山过后,前面便是一马平川。
   昭通,我们来了。这是一种集聚了多年的感情。
   到昭通时,正是饭点,我们在一家名为“酸菜猪脚肉”的饭店用餐。我们一行人对此地的猪脚肉都理解为猪蹄肉,由于正是食欲旺盛之际,每个人都想着那亮晶晶、红灿灿、卤香四溢、油而不腻的蹄花而做着大快朵颐的幻想。当店家问我们一行要多少份量时,大家粗略估计了一下,便要了四斤。因为一行九人,四斤蹄花,除去骨质,肉质应该二斤不足,每人不及半斤。不想店家上菜时大家不得不面面相觑了。原来这里的猪脚肉实为无骨的猪腿肉,是一块块方正的坨子肉。四斤便是大大的一面盆。店家端上来时因为分量足,热气腾腾,便有些战战兢兢。我的天啦!怎么完成得了这么艰巨的任务?除了对自己判断有误之外,我们同时对店家的诚实经营极为赞许。
   这酸菜猪脚肉是将腌制的猪脚肉与老坛酸菜加上木耳、竹笋、香菇等一锅烩的做法。由于肉足实,汤鲜活,蘸水劲道,火候滚烫,一家人吃起来,很有家的感受。如果在冬天吃这道菜,再加上喝点啤酒,那种感受一定比此时更美。在滇东北的山区,在冬天,特别寒冷,这道菜是御寒的美味。这顿饭,我们每个人都是负重前行,但笑颜满面。最后还叫店家将余下的部分帮我们打包,路上享用。
   用餐之余,店老板的烟筒引起了我们当中小孩的注意。这是一根拳头粗的烟筒,由不锈钢制成,差不多有五十厘米长。内中装有水,所以握在手中觉得有二三斤那么重。在平时的生活中,吸烟的并不多,用烟斗,烟杆的人更少,而这样粗,这样长,这样重的烟筒对小孩们来说,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烟筒被当地人称为“痨病筒”,是以其工作时如肺痨病人的胸部在鸣响。此物带有丰富的地域特色。老板是一个热心人,他给孩子们介绍这烟筒的功用:聚神、强肺、养气。他还给孩子们示范:他娴熟地将一支纸烟去了滤嘴,点燃后,轻放在烟筒烟窝处,然后将嘴对着烟筒,于是鼻下整个下巴差不多被这烟筒口所包围。只见他用力一吸,烟筒里便发出“咚咚咚”的水响,而脸色因用力而变得紫红,两鬓及颈上的青筋便隆胀起来。稍后,但见他悠悠地将烟雾吐出,露出一脸的陶醉。再看那烟筒中,还是一个烟雾翻滚的乾坤,如同一个鸿蒙世界。
   由于对昭通不熟悉,店家小妹向我们推荐了昭通必游地:望海公园、清官亭、辕门广场。我们选择了辕门广场。
   辕门广场是古城区的市中心。去这里要经过一个重要的门楼——“趣马门”。“趣马门”是辕门广场的三道门楼之一,意为古时昭通属地可达现在四川境内雷波县的马湖。“趣”同“驱”,意蕴辽远。“趣马门”飞檐画宇、气势恢宏,“趣马门”三个镏金大字苍劲有力,古朴幽远。
   穿过“趣马门”,便来到了辕门广场。广场正中是一尊“共赴国难”石雕。石雕是为纪念台儿庄战役中3394名为国捐躯的昭通藉将士所建。雕塑以将士们奔赴前线,父母、妻儿依依惜别的情景:将士昂首阔步,负步枪,背行军被,穿草鞋,大有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毅然。妻儿父母却伸手挽留,万千不舍。此石雕将云南人民在国难当头时,为国为家勇往直前的奉献精神深刻地表现出来。真的想不到,处于西南一隅的昭通,仅在台儿庄一役就有如此众多的将士为国捐躯。那整个抗战,又有多少呢?记得小时候,与老家相邻的云南境内的白虾村,就有一个陈姓老汉是退伍残疾军人,听说就是打日本人时致残的。当时觉得他很神奇。就是他们许许多多默默无闻的人,将中华民族的倔犟支撑起来。在我们筠连也有一个抗战纪念碑,碑文记载抗战中,作为一个西南深山的小县,人口不及10万,整个抗战中,出川抗战的人数达5000多人。在共赴国难碑前,我默然而立,为奔赴抗战前线,并血染疆场的将士们致以深深的敬意。
   共赴国难碑前方是一个高高的石牌坊,牌坊中间的对联“人文苍萃水木清华启神韵,摩星璀璨钟灵毓秀耀昭阳”,外则的对联为“文渊集贤承先启后,怀远崇义源远流长”,在上方的横额上写着“人杰地灵”。这对联将昭通的人文与民众作了高度的概括。昭通作为云南高原和四川盆地相接的一个重要城市,在南丝绸之路上是一个重要的枢纽,它真的不负“人杰地灵”的美称。这里出现的人物:罗炳辉、龙云、卢汉……哪一个不是彪炳史册?就以当代文坛为例,昭通作家群在中国文坛也有一席之地。
   共赴国难碑后方是一座古色古香的仿古建筑,应该是昭通古城的浓缩版:高高的土砖城墙门楼,门楼上写着“云南乡愁书院”。这名字起得很别致,因为有着乡土情结而显得意蕴深远。乡愁,一种永远锁不住,淡不去的情结,时间越久越浓的情感。饮不尽的老家酒,摆不完的家乡话。这书院是乡愁的定格,是昭通人对家乡情感的一种标签。
   共赴国难碑右方是一座复古的建筑“昭通镇署衙门”。这是一座在旧址上建起来的白墙朱门青瓦建筑。它是明清时期此地的总兵署,相当于现在的军分区司令部。这里让人不免产生对昔日的联想:厉兵秣马,戒备森严,号角声声。
   站在辕门广场中央,仰首蓝天白云,脚踏这云贵高原的深厚土地,不仅让人思绪联翩,闭上眼,仿佛听到马脖上清脆的铃铛声由远而近,哒哒的马蹄敲在街石上一声又一声,是那样的清越,又是那样的悠远。马背上驮着茶叶、丝绸、盐巴、香料、珠宝……马帮们南腔北调,“高高山上哟一树槐哟喂,手把栏杆噻望郎来哟喂……”,听,他们的歌声让人陶醉。他们还在吹壳子:搬不完的昭通,填不满的叙府……”是的,五尺道,南丝绸之路,是大西南的经济血脉,而马帮、客商是这条血脉的活络因子,从而使宜宾、昭通、曲靖、昆明这一粒粒明珠在中国的南方一路延伸。
  

共 266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文辞精美,描述细腻的美文。文字记录了我们去昭通的一路景观以及在昭通的所见所闻所感。作者一行人游兴高昂,他们穿越一座座高山,终于抵达心慕已久的昭通。到昭通,因是饭点,让他们品尝到了别样的当地酸菜猪脚肉。昭通的猪脚肉实为猪腿肉,货真价实,味道鲜美,让作者一行人愿意“负重前行”,也让他们感受到了昭通人的诚信与热情。在这里,他们还见识了“痨病筒”,大开了眼界。经介绍,一行人决定游览辕门广场。在这个游览过程中,他们感受到趣马门的恢宏,感受到革命历史的悲壮与厚重,感受到当地人文情怀……全篇结构严谨,行文流畅,充满了生活气息以及作为一名华夏子孙的自豪感。感谢老师分享精彩,力荐共赏!【晓荷编辑:至简至爱】【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217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至简至爱        2024-02-06 13:26:53
  学习老师的文字,感谢老师的分享。问好老师,祝老师创作愉快!
2 楼        文友:何叶        2024-02-19 00:40:39
  恭喜精品!晓荷有你更精彩!过年好!
何叶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