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璞】抠门妈妈(散文)
一
洗洗涮涮过小年,忙忙碌碌迎大年。今天,已经是腊月二十八,春节的脚步日渐临近,年味越来越浓了,祝福也如雪花般满天飞舞。
走进腊月二十三,过完小年,人们就开始忙忙碌碌为春节做准备。民间流传的传统习俗: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煮肉肉,二十七杀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把油走,大年三十包饺子。浓浓的年味儿就在这一周的忙活中酝酿着。
不知谁总结了这么一段,听起来又实在又精彩。啥是过年啊,过年就是女人的劳动节。洗洗涮涮打扫卫生一个字累,两个字遭罪,三个字还破费,最难受的又老了一岁。然后二十八、二十九抽空一定要去洗个澡,鲜有人三十上午去洗澡。意在去尘(陈)迎新,也是讨个好的兆头,除去旧的一年晦气霉运,憧憬新的一年好运连连。
而我觉得不单除去了身上的尘垢,似乎也除去心灵的尘垢。
二
今天中午,我陪妈妈去公共浴室洗澡,刚进门,搓澡的师傅就主动打招呼:“阿姨,今天搓个澡吧?”
妈妈满脸堆笑地说:“不用了,自己搓就行。”
真没想到,搓澡师傅竟然回了一句:“一个月少说也有三千多块钱的退休金,连搓个澡都舍不得,对自己也太抠了吧?你看看人家年轻人多会享受啊。”
听起来似乎是玩笑,不过也听得出她对妈妈不愿意花钱搓澡,还是有些不太理解,甚至有嘲笑讥讽之意。
这些搓澡工这几天会比平时闲,是因为每年过年前三天不但洗澡的门票会涨价,搓澡也会涨价。年年如此,似乎是约定俗成的。因此,平时会花钱搓澡的人这几天来洗基本上都不搓,或许是因为贵,或许是家里的活计没忙完。
此时,我心想:妈妈别说今天不会花钱搓澡,平时来也不会。
她老人家退休金是不少,每个月洗两次澡,搓澡的费用十五块钱,也不算什么。不过大家都知道年关洗澡、搓澡都是加倍收费。妈妈才舍不得花这个冤枉钱。妈妈常常会这样说:“退休了,一天天啥都不干,除了三个饱就是两个倒。洗个澡还用花钱找人帮着搓!”
其实妈妈是两个饱两个倒,而且自律得近乎苛刻。早晨三点起床诵经念佛,六点吃早饭,中午十一点四十之前吃完午饭,过午不食,只喝水。一生守时,无论何时何地,谁约谁从未迟到过。
而我从来不找搓澡工搓澡的原因:一是我皮肤不抗搓,二是我也觉得自己平时太懒了,每天捧着手机,活动量很少。趁此机会伸伸胳膊,伸伸腿是一件好事。
妈妈这一代人都是从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走过来的,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就是他们的传统,这些优良的生活习惯和高尚的品质,终其一生都不会改变。不过,该花的钱他们绝对不会吝啬,不该花的钱,一定会注意节约不浪费。
平时妈妈去菜市场买菜,问完价格转了一圈又一圈,对比来对比去,总是挑更便宜的买,或许她还会买店家不太新鲜扒堆的菜。我每次看到都会说:“亲妈,一个人也吃不了多少,买点儿好的吧。”
妈妈总是说:“这些菜摘摘洗洗还是能吃的,如果没有人买,卖不出去都会扔到垃圾箱里。多可惜呀!如果挨饿那几年有这些东西吃,也不至于会饿死那么多人。”
每一次都噎的我很无语。然而,有的时候,她又会打电话让我回家拿菜。
“妈,你这是什么情况?买那么多菜干啥?一个人能吃完吗?”我看着一地的菜,皱着眉头,抛出去好几个问号。
可是老娘却满脸堆笑地说:“这不是让你来家拿一些,帮着吃吗?”
“哎呦,我亲妈呀,你能不能行了,到底怎么回事,说来听听。”
“就是菜市场有一个比我年龄小一点儿的人,女儿远嫁,老头过世了,她还没有退休金,靠卖一点儿菜,补贴自己的生活费。今天不是下完雪很冷嘛,早市也快收摊了,她还剩这些菜,让我全买了。”
我围着菜挠了挠头,又摇了摇头,还真无话可说。
三
说起妈妈的抠门,不了解的人还真看不懂。妈妈学佛将近二十年,平时常吃剩饭剩菜就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了。每次吃完饭之后,在碗、盘子里倒上一点热水,用筷子把粘在碗盘子边的残羹都拨弄下喝了,看着干净的碗碟似乎都不用刷碗了。有时吃着饭不小心掉地上一点,赶快捡起来就吃了。然后还振振有词地嘟囔:“一粒米不容易,滴滴汗水换来的。惜福,惜福!”是不是节约到了极致。
如果我们再说句什么,她立刻就会说:“勤俭节约是中华传统美德。而且总书记也说过,要养成节约一粒粮食、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等等良好的生活习惯。”
大道理,真说不过老妈。
妈妈也相当关心国家大事,每天晚上中央台七点的《新闻联播》,她都准时观看,国家发生的大情小事她都知道。每次看到有什么自然灾害,她都会问我可以去哪里捐点儿钱,街道来不来收钱。对于这种捐款的事我早已没那么热衷了,我跟妈妈说了很多其中的原因。可她非让我查大连慈善总会在哪,让我带着她亲自去捐款。如果还有亲戚朋友质疑她捐款的事。她就会说:“我去捐款是我的善心,至于他们用在哪里,或者像你们说的用在不当的地方,那他背他的因果。”有时,她还形象地打比方说:“有人来向你借钱,你如果有‘给’的心态可以借给他,如果没有就别出借了。因为如果对方没有及时还,你会增加烦恼。”
这就是我那个抠门的亲妈,平时只要包包子、包饺子,就会去敲对门的门,给人家送一盘子。对门有一个比她大七八岁的老奶奶,儿女在家里照顾着。我很无奈地说:“妈,现在生活好了,家家都不缺。”她立刻会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还真是,妈妈在这个楼里住了三十多年,邻里关系处得相当融洽。若遇急事都会互相帮忙。“常请客,常送礼,不吃亏。”说起老理一套一套滴。
从过了腊月二十三小年之后,妈妈就开始“过劳动节了”。“屋子干净,好运常伴。”是她的座右铭。还常常把《弟子规》里面的话挂在嘴边,为了教育我们和内省自己,她早已把《弟子规》背得滚瓜烂熟,说那是做人的标准。而且张嘴就来,开门看着我们脱下乱放的鞋子。“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妈妈家里所有的东西真的都有定地方,问她要什么,随时都可以找出来。我们用过之后必须放回到原来的地方,不然妈妈又开始念《弟子规》了。家里超过我年龄的家什,至今还有很多呢。
尤其这几天,我跟妈妈一起蒸大枣馒头、包豆包,听她讲过去的事,那超强的记忆力,真令我佩服。蒸好一锅一锅的,不是送给这个就是送给那个。
就这么忙活,我也有点儿累了。“妈,过了年你就八十了,从明年开始什么都别弄了,行不行?”
“这孩子,怎么那么懒?告诉你,只要我能动的一天我就会弄。”真服了我亲妈。
妈妈抠门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我可不说了。
四
这几天为过新年忙忙碌碌,终于把一切打理完毕,之后洗了一个澡很舒服。
每次洗澡后,都会觉得神清气爽。其实,洗澡不仅仅把身体的污垢洗净了,也是对精神和心灵的一种洗涤。闭着眼睛沉浸在雨幕般的沐浴之中,无论漫无边际的遐思,还是回忆往事,都会会心地微笑着。尤其是想到母亲节俭而又豪爽的一生,便一次次加深对生活的认识,体味到一种朴素的爱和善。
对我来说,春节前的这次洗浴,似乎有种仪式感,冲刷着四季在肌肤上留下的灰尘,也算是对岁月的一种品味吧。生活就是如此简单,豁达而通透才是活着。
(原创首发)